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3)
2023(1774)
2022(1411)
2021(1364)
2020(1135)
2019(2386)
2018(2275)
2017(4564)
2016(2270)
2015(2445)
2014(2195)
2013(2202)
2012(2093)
2011(1887)
2010(1825)
2009(1539)
2008(1468)
2007(1232)
2006(1084)
2005(1057)
作者
(5144)
(4259)
(4193)
(4177)
(2719)
(1954)
(1953)
(1642)
(1551)
(1499)
(1480)
(1406)
(1404)
(1364)
(1357)
(1356)
(1335)
(1286)
(1236)
(1107)
(1058)
(1000)
(996)
(953)
(947)
(943)
(936)
(935)
(858)
(857)
学科
(9400)
经济(9383)
管理(5724)
(5328)
(4917)
企业(4917)
方法(4561)
数学(4210)
数学方法(4204)
(3225)
政治(2384)
中国(2280)
(2230)
银行(2230)
(2143)
财务(2143)
财务管理(2141)
(2122)
(2117)
金融(2117)
企业财务(2110)
(1954)
理论(1928)
业经(1919)
教育(1869)
思想(1595)
(1533)
贸易(1527)
(1514)
思想政治(1486)
机构
大学(29337)
学院(28136)
(15653)
经济(15398)
中国(10342)
管理(10119)
研究(9651)
理学(8576)
理学院(8501)
管理学(8431)
(8421)
管理学院(8378)
财经(6719)
(6390)
(6215)
经济学(6180)
金融(6166)
经济学院(5672)
中心(5411)
(5399)
财经大学(5397)
(5318)
人民(5252)
银行(5186)
国人(4801)
中国人(4765)
中国人民(4740)
(4738)
(3992)
商学(3784)
基金
项目(18557)
科学(15299)
基金(15157)
研究(14047)
(12773)
国家(12697)
科学基金(11368)
社会(10757)
社会科(10279)
社会科学(10277)
基金项目(7656)
教育(6704)
资助(6663)
自然(6589)
自然科(6482)
自然科学(6482)
自然科学基金(6420)
(5646)
(5145)
(5030)
国家社会(5025)
编号(4856)
教育部(4803)
人文(4440)
大学(4196)
中国(4182)
(4164)
成果(4110)
社科(4037)
(3995)
期刊
(14904)
经济(14904)
研究(10724)
(9040)
金融(9040)
(6828)
中国(5938)
财经(4207)
管理(3858)
(3692)
学报(3402)
经济研究(3227)
大学(3111)
学学(3004)
科学(2651)
教育(2546)
国际(2485)
(2078)
世界(1859)
(1820)
问题(1772)
财经大学(1621)
评论(1589)
理论(1451)
上海(1430)
经济学(1346)
技术(1309)
经济管理(1288)
世界经济(1231)
实践(1185)
共检索到45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欣  崔艳娟  孙刚  
从政治博弈的角度出发,运用双边随机边界模型,对外国政府和中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博弈过程中的影响力及其对汇率水平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测度。研究发现,政府间的博弈行为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外国政府在汇率博弈过程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通过施加政治压力显著地推动了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及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并未从根本上减轻外国政府在汇率问题上对中国施加的政治压力。因此,中国在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还应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予以回应,以捍卫自己的重大核心利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涛  周继忠  
本文综合运用了包括非参数符号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和预测价值检验等多种手段在内的"分类事件研究法"来考察2005~2010年的美国政治压力是否推动了人民币升值。结果显示,美国施压事件总体上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其他学者此前的研究。不过,进一步的分析却表明:当人民币处于固定或贬值状态时,美国施压事件效果的显著性明显提高;而从事件来源看,美国立法部门施压事件所产生的影响相对于美国行政部门施压事件也表现得更为显著;此外,外部压力本身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市场预期形成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针对这些新发现,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再勇  刘曙光  
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外部政治压力是否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日收益率和条件波动率,为此,本文构建了涉及施压人民币汇率的几个政治压力指标。基于事件分析法和GARCH模型的研究表明,外部政治压力对人民币/美元汇率日收益率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条件波动率。进一步,本文基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人民币/美元套算汇率,分析了外部政治压力对香港市场人民币/美元套算汇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来自美国的政治压力,尤其是中美双边接触下的政治压力显著影响香港市场人民币/美元套算汇率的条件波动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潘素昆  张玉梅  
1992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大幅流入我国。随着FDI的大量流入,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也一直在累积。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汇率改革方案。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的美元,而是钉住一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汤玉刚  
本文从中国经济实际竞争力"虚实转换"的视角考察了"双顺差"造成的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虚"与"实"。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国内体制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都应以增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竞争力为目标。基于我国当前的非均衡经济发展特征,有管理的渐进汇率升值是平稳推进我国中短期开放政策调整与中长期国内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战略性选择。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梁晓  王晶  
2007年8月下旬,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开放个人境外证券投资试点方案后,香港金融界众说纷纭,有一点是肯定的,"此举将令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迈出最关键的一步,人民币自由兑换时间表将大幅推前。"①一、外汇储备减少,就能缓解升值压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治国  徐剑刚  曾利飞  
汇率有效调整可以改善贸易收支,但在短期内可能先出现进一步恶化贸易收支的J曲线效应,以往研究主要探讨人民币贬值的情况。本文发现,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我国目前已经出现影响进出口贸易增速的近似J曲线效应,而贸易收支决定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影响显著,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J曲线效应越来越明显。J曲线效应可能在短期内被其他诸多因素所掩盖,但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值得警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叶永刚  黄河  
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由来,认为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而近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更多地来自政治层面。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讨论了人民币(近期)如果升值可能带来的影响,阐述了人民币升值弊大于利的观点。探讨了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和未来人民币汇率政策取向的问题,并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路径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肖文  潘家栋  
本文着眼于美国施压事件,构建两国博弈模型,并利用事件分析方法论证外部压力对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作用及其机制。首先,本文基于委托代理模型,构建国内外利益集团博弈模型,以此分析外部压力对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作用机制,认为外部压力会推动人民币汇率升值。其次,本文测算了美国施压事件前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情况,从而考察美国施压事件的效果,认为美国施压事件对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并不显著,但立法事件的效果要优于行政事件。最后,本文利用VAR模型观察外部压力对于人民升值的短期冲击和长期效应,本文发现:在长期均衡中,外部压力无法推动人民币升值;而在短期影响中,外部压力的冲击会迫使人民币汇率产生明显升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帆  陈明生  董继华  郭玉江  
目前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实质是汇率水平长期低估应该调整,而不是汇率机制的改革,扩大浮动只能成为水平调整的形式,出现单边浮动升值的情况,而且加剧人民币升值预期。因此首先不能回避的,就是人民币升值或者不升值的理论依据。本文综合运用国内外经济平衡理论,均衡汇率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实际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理论,特别是研究可贸易品和非贸易品价格的双重运动,深入发掘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同时全面评估了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指出重化工业化时期大量进口资源和技术,货币升值首先可以降低进口成本,缓解通货膨胀,促进技术进步,因此不会打击出口,不会扩大贸易逆差,可以改善贸易条件,提高人民币资产价值。文章指出最大的风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栾文莲  
人民币升值压力来自国内外:国内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国际收支不平衡,贸易与资本双顺差等。经济运行与结构不平衡,对外部的依赖,以及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其深层次的原因。应运用汇率杠杆调节经济结构与运行的不平衡,采取措施使外贸外资政策服务于改善经济结构,缩小我国劳动工资成本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并化解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天龙  
前不久,美国130名国会议员联名写信呼吁奥巴马政府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一些国际组织也建议人民币汇率更加灵活。新一轮要求人民升值的压力已经形成。事实上,人民币升值无助于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和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升值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大风险,并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威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宇  
本文把人民币升值压力细化为三种压力,即,外汇市场上的市场升值压力,来自外国政府的外部政治性升值压力和国内政策性升值压力。在进行以上分类的基础上,本文将探讨这三种升值压力的区别和内在联系,以及这三种压力的动态变化和对我国汇率政策的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克  
通过检验人民币均衡汇率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从节俭困境和日元的升值经历来研究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源,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压力并不是来自是否存在低估,而是来自高储蓄所导致的经常项目顺差,尤其是与美国的双边贸易顺差。另外,近期的全球失衡则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直接因素。只要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人民币将会面临持久的升值压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魏建华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振荡走高。进入2007年,人民币升值趋势不减,已先后20余次创出汇改以来新高。如何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文章对此进行了精辟论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