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15)
2023(10755)
2022(9241)
2021(8225)
2020(7088)
2019(16204)
2018(15731)
2017(31041)
2016(16487)
2015(18534)
2014(18766)
2013(18872)
2012(17780)
2011(16194)
2010(16385)
2009(15416)
2008(15091)
2007(13644)
2006(11772)
2005(10770)
作者
(49257)
(41675)
(41524)
(39758)
(26583)
(20023)
(19028)
(16178)
(15397)
(14713)
(14355)
(13710)
(13327)
(13137)
(13037)
(12882)
(12534)
(12299)
(12055)
(11839)
(10330)
(10230)
(10052)
(9507)
(9466)
(9289)
(9086)
(8975)
(8396)
(8273)
学科
(91027)
经济(90952)
管理(46489)
(44088)
方法(35672)
(35514)
企业(35514)
数学(31506)
数学方法(31253)
地方(20200)
中国(19343)
(19052)
(18878)
(17930)
业经(16561)
(14101)
(13858)
贸易(13854)
地方经济(13447)
(13388)
农业(12836)
(12458)
金融(12456)
(11922)
银行(11899)
(11733)
(11566)
财务(11546)
环境(11525)
财务管理(11517)
机构
大学(250353)
学院(249581)
(115162)
经济(112996)
管理(93077)
研究(88288)
理学(80390)
理学院(79451)
管理学(78171)
管理学院(77689)
中国(65535)
科学(52569)
(51307)
(50589)
(45335)
(42060)
研究所(41189)
财经(40899)
中心(39842)
经济学(37509)
(37079)
(36870)
业大(36083)
经济学院(33741)
农业(33198)
北京(32077)
(31794)
师范(31496)
(30951)
财经大学(30381)
基金
项目(162817)
科学(128507)
基金(119695)
研究(117803)
(104492)
国家(103659)
科学基金(88237)
社会(77443)
社会科(73542)
社会科学(73520)
基金项目(63241)
(62655)
自然(55706)
自然科(54419)
自然科学(54400)
自然科学基金(53466)
教育(53426)
(52836)
资助(48728)
编号(45959)
成果(37694)
重点(37069)
(36939)
(36305)
(33716)
国家社会(32853)
教育部(31871)
课题(31647)
创新(31618)
(31304)
期刊
(129488)
经济(129488)
研究(75325)
中国(43982)
(39996)
学报(39204)
(37748)
科学(35702)
管理(33272)
大学(29396)
学学(28054)
农业(25092)
(23132)
金融(23132)
经济研究(22437)
财经(21420)
技术(20695)
教育(20314)
业经(18949)
(18610)
问题(17019)
技术经济(14374)
(13653)
(13295)
统计(12952)
商业(12162)
世界(12121)
国际(11647)
(11553)
(11498)
共检索到368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种项戎  
从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视角分析,经济全球化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影响,即一些未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群体福利受到损害。当前逆经济全球化倾向产生的原因在于无法将经济全球化产生的负外部性有效地内部化。基于经济学解决外部性问题的理论,应对逆经济全球化的有效途径包括推进经济全球化深度和广度发展、加强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佟家栋  刘程  
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长河看,以大宗商品价格趋同为标志的经济全球化过程经历了两个高潮期和两个中断或调整期;逆经济全球化的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生长出反对全球化的要素。当这种力量足够大时,代表这种力量的政党会在选举中执政,将反全球化付诸逆全球化的政策或行动之中;从世界角度看,逆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正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倡导者,英国和美国分别都扮演过全球化倡导者的角色,它们也分别在两个逆全球化的调整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从一国内部的经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选择的转换中,伴随全球化过程不断拓展,受损的利益集团及其受损程度,在规模和深度上积累起来,成为逆全球化的发动者、倡导者和支持者,它们反对全球化的实质是反对由全球化带来的要素收入的变动;在第二次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跨国公司将生产过程推向全球带来了一些利益集团在就业以及收入机会的丧失,导致其不惜支持会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不确定性的政府和政策;从国家层面看,这种不确定性来自于政府在"全球化的不可能三角"中更倾向于选择保护主义,这是政府付出较小代价的战略。美国对逆全球化的纠结来源于自己所建立的国际经济秩序成为保护和鼓励其他经济体获取国际经济合作利益的保护伞。因此,它的目标既是要求世界补偿过去的损失,又要建立能够保护自身利益的新秩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罗皓文   符秋瑶  
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各种内生性矛盾的激化和爆发导致了逆经济全球化的出现,逆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内在逻辑都体现和遵从着资本的逻辑,产生于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中的逆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体现了对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辩证否定,是经济全球化在资本主义性质占主导地位阶段的辩证否定式发展。“一带一路”的深层逻辑生发于逆经济全球化之中,二者属于经济全球化的不同发展阶段,“一带一路”的出现确证了经济全球化的辩证否定式发展。“一带一路”从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主体维度、利益分配维度、国际分工维度,实现了对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性超越:在推动主体维度,“一带一路”否定了资本的主体地位及其对劳动的宰制,确认了劳动阶级的主体地位;在利益分配维度,“一带一路”否定了“中心—外围”式的不平等利益分配模式,重新构建了一个更为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在国际分工维度,“一带一路”否定了“中心—外围”式的国际分工格局,重新塑造了一个更为公正平等的国际分工格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伟萍  崔苗  
本文主要探讨了经济全球化下 ,基于企业能力的价值链优化问题。文中将企业活动按其价值创造大小划分为 :核心活动、亚核心活动和基础活动三类 ;分析企业自主执行各项活动能力的强弱 ;构建企业活动、能力与战略选择矩阵 ,从企业能力与企业活动的匹配关系角度 ,对企业活动进行恰当的战略选择 :自制、合作或外包 ,以优化企业价值链 ,实现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胜利  
全球化与本地化的关系是理解产业集群的出发点,产业集群区域的对外联系和外部空间运动规律是值得进一步挖掘的重要课题。目前从这一角度展开对集群探讨的国内文献还不多,而国外(主要是经济地理学和社会学方面)在该领域已获得不少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在地全球化与全球在地化二维视域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以期对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启示。
[期刊] 改革  [作者] 钱俊君  苏杨  
在经济生态系统中存在一个基本矛盾,即矛盾双方为发展-整合力与危机-分化力。正是这两种力的相互作用才推动了经济生态的演化。发展-整合力主导经济生态系统时,全球经济生态表现为全球化,而危机-分化力主导时,则经济生态表现为逆全球化。全球化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趋势,更不是一个终极目标,也不能是一个价值观,它仅仅是经济生态演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因此,全球化是可逆的,而且可逆性是其与生俱来的一个特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冯琦  鲍杰  
近30年来,外部有害性成为众多国家政府规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不仅仅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外部有害性问题属于公共领域范畴,市场机制无法对产生外部有害性的经济行为进行有效约束,而且,更重要的是,外部有害性问题直接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众福利等问题。正是基于这些基础性的认识,外部有害性及其政府规制受到了各国学者和政府的高度关注,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工业国新一轮产业结构大调整和经济全球化态势的进展,外部有害性国际转移现象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在实施产业转入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上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为此,如何更有效地解决外部有害性问题和政府如何规制而不至于产生新的外部有害性问题,依然是当前理论和实践探讨的核心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魏勇强  王宏伟  
"逆全球化"对中国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可能是我国进行结构性改革、经济转型的时机。在这一国际背景下,文章通过对逆全球化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探讨了逆全球化的具体表现,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就逆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提出我国面对逆全球化所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葭  
全球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但必须注意弄清楚主导力量和方向的两层含义,即是由多数人主导的还是少数人主导的全球化?狭义的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资本主义剥削的全球化。随着这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世界各国反全球化的斗争也愈加广泛和激烈。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伟光  郭晴  
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全球化在推动全球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由于存在国内治理失范、国内治理与全球治理失调、全球治理与全球化不匹配等问题,导致了反全球化运动的兴起。为了缓解民众对全球化的负面情绪,西方发达国家制定了去全球化政策,最终导致逆全球化的产生。当前的全球化范式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大国操纵了全球化,国家主义与全球化存在巨大冲突。为此,需要对当前的全球化及其治理范式进行重塑,从理念、内容、目标以及实现路径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中国的大国角色和作用,以提振全球经济。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雨春  
经济全球化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导致了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带来了国际经济组织对国家经济主权的挑战 ,并暴露出某些国际经济规则的不平等。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正负效应 ,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趋利避害 ,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发展我们自身呢?本文在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试图为确定我们的目标和对策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于茂荣  曲建忠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我们既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 ,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丹  何雅兴  
本文构造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指数,从区域和个体角度分析了经济危机传递路径,探讨近年来经济周期联动性新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经济周期联动性经历了"倒U型"的发展过程。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并不是风险的传递载体,风险的传递链条集中在低联动性区域以及低联动性经济体。中国无论是在全样本还是危机中,均处于传染链条之外,相对独立。危机后,非关税壁垒和关税壁垒是降低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的主要原因。此外,贫富差距的扩大、贸易增长率放缓也对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结果表明:积极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增强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联系是避免危机在局部扩大和深入发展的重要途径。维持稳定有序的世界经济环境、形成非关税的贸易争端解决协商机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是推进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动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任晓聪  和军  
近年来,受全球金融危机与欧美政治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升级,逆经济全球化思潮涌现,其矛头直指中国。基于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理论对经济全球化的现象、形成机制和产生原因的分析,发现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制定者维护自身利益的措施,其根源是资本主义发展弊端,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本增殖的方式。由此,我国要加快经济发展,继续保持投资的较快增长,加快完善自主创新机制,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以应对逆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挑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燠霖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资本在国际间具有高度的流动性,这将对政府的环境政策带来冲击。此外,利益团体也会介入环境政策的制定。因此,建构了一个共同代理人模型,来说明执政者必须在利益团体与一般大众的福利中寻求平衡。当政府降低资本税时,地方的污染管制将趋于宽松,而社会福利水平也将提升。针对这样的状况,我国应该采取一定补救和保护措施来面对环境恶化的压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