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77)
2023(6687)
2022(4963)
2021(4491)
2020(3654)
2019(7965)
2018(8032)
2017(16000)
2016(8977)
2015(9905)
2014(10262)
2013(9807)
2012(8829)
2011(7755)
2010(7853)
2009(7305)
2008(7518)
2007(6848)
2006(6250)
2005(6180)
作者
(26567)
(22132)
(21789)
(21321)
(14070)
(10596)
(9904)
(8394)
(8323)
(8039)
(7644)
(7354)
(7207)
(7070)
(7059)
(6798)
(6532)
(6473)
(6462)
(6205)
(5568)
(5472)
(5434)
(5069)
(5056)
(4910)
(4898)
(4863)
(4592)
(4459)
学科
(35605)
经济(35554)
(26210)
管理(25170)
(20473)
企业(20473)
中国(12733)
(12323)
方法(12192)
(10611)
数学(10121)
数学方法(9922)
业经(9742)
(9250)
(8237)
农业(8193)
(7584)
银行(7573)
地方(7485)
(7183)
(6845)
财务(6815)
财务管理(6797)
(6738)
金融(6738)
(6610)
企业财务(6536)
(6220)
理论(5886)
(5866)
机构
学院(127237)
大学(127032)
(50988)
经济(49795)
研究(45967)
管理(44482)
理学(37369)
理学院(36909)
管理学(36109)
管理学院(35870)
中国(35688)
科学(28454)
(27229)
(26283)
(24351)
(23788)
研究所(21778)
中心(21045)
(20649)
财经(20327)
业大(18752)
(18396)
农业(18391)
(17532)
师范(17343)
北京(17289)
(16768)
(16300)
经济学(16130)
(15168)
基金
项目(81233)
科学(63844)
基金(58910)
研究(58799)
(52133)
国家(51687)
科学基金(43626)
社会(37825)
社会科(35808)
社会科学(35798)
(31760)
基金项目(30571)
自然(27715)
自然科(27119)
自然科学(27111)
教育(26946)
(26765)
自然科学基金(26627)
资助(23872)
编号(23354)
成果(20227)
重点(18859)
(17789)
(17658)
(17352)
课题(16987)
(16447)
国家社会(16048)
科研(15508)
创新(15427)
期刊
(61025)
经济(61025)
研究(40728)
中国(26872)
(23660)
学报(22150)
(21199)
科学(19581)
管理(17478)
大学(16651)
(15729)
金融(15729)
学学(15643)
农业(15546)
教育(15319)
财经(10577)
业经(10372)
技术(9965)
经济研究(9756)
(9139)
问题(8879)
(7744)
(6677)
(6651)
现代(5838)
国际(5744)
理论(5734)
图书(5662)
技术经济(5555)
世界(5480)
共检索到200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秉文  
自从马歇尔1890年在其巨著《经济学原理》提出“外部经济”这个概念以来,经济学家们始终对市场的外部性(externalities)问题感兴趣。战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由于城市化、环境污染等一些社会问题不断加剧,学者们开始将外部性作为一个市场机制的缺陷来专门加以研究,形成了“外部性理论”。市场的外部性是指,当某厂商的经济决策经过非市场的作价手段直接地、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其它厂商的生产函数、成本函数(或效用函数)并成为后者自己不能加以控制的变量时,那么,对前者来说就有外部性存在。就是说,当私人成本与社会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凤兰  杨伦增  
根据林业生产中外部正效应、负效应现象的分析,论证商品林外部性正负效应转变的条件,认为商品林外部性的作用是一种隐形的影响。根据解决外部性问题的理论依据,结合商品林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对营林作业给予差额补偿、对林道修建作业给予适当补偿、对优化伐区设计给予适当补偿、对延长轮伐期给予适当补偿、对木材生产给予减免税费、对荒山造林给予全额投资、对现有林分进行出资购买等商品林外部性问题内在化的措施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友芝  
“负的外部性”既导致了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 ,同时也加剧了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恶化。“负的外部性内在化”则有助于从经济利益机制上遏制这类问题的进一步膨胀。从理论上讲 ,“负的外部性内在化”的途径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政府力量、市场力量、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相结合、第三种力量。每种途径都有其优势和不足之处。因此 ,在具体解决“负的外部性”问题的过程中 ,应因地制宜地选择或有机地结合使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齐立辉  陈诗慧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外部性特征是制约校企合作的关键因素。以德国为代表的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在推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外部性内在化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集中表现在:加强对现代学徒培养成本的分担,以弥补企业投资的不足;明晰校企之间的双元互补、企业与学徒之间的可信承诺关系,解决企业投资不确定性问题;社会管制式的劳动力市场,抑制了人力资本投资的外部性;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企业参与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在我国当前现代学徒制试点中,要破解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积极性不足的困局,应积极汲取德国经验,寻求推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增雄  
具有创新型生产力形态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呈现出较强的正向外部性,这源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私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的极大不一致。由于外部性的存在,阻碍了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发挥及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生成和供给,故完整界定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是克服外部性的有效手段,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股权化是其外部性内在化的具体路径选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振华  
本文认为环境成本内在化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而环境成本内在化计量是实施环境成本内在化操作的重要前提,本文根据成本及效用原理推导出环境成本计量模型及可行方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方时姣  魏彦杰  
本文论证了生态环境成本内在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阐明了基于生态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与有效机制的新观念,提出了实现发展模式向生态环境成本内在化转变的总体框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海兵  张安录  
农地比较效益低下,但具有显著的外部效益,不考虑外部效益的农地城市流转个体决策与考虑外部效益的社会决策不一致是实行农地保护的重要依据,其政策失灵部分在于保护区农民无偿提供外部效益而缺乏保护诱因,改进思路是在运用强制性管理手段的同时,农地外部效益经济内在化,提高农地效益,具体运作包括保证农民享有较大决策权、全面评价农地效益、增设农地外部效益财产权、赋予保护区农民并支付农地保护补偿专项基金以及使保护区获得更多的公平发展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敏  高越  
由于商品和服务在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成本没有被市场反映出来,国际经济活动中的环境问题不断出现。本文利用中国对外贸易相关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成本内在化不但有利于为中国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国际市场,还有助于消除与环境标准有关的贸易障碍,促进国际贸易竞争向生态化、自由化方向转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金龙  
文章阐述了技术创新产权外在性的基本概念,及其产生的方式和度量的方法,基于技术创新产权责任与权力的统一,从政府的干预、产权制度的安排和道德的约束三个方面入手,讨论了技术创新产权外在性的内在化方式,以及内在化方式选择的基本原则。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秀香  刘俊文  
环境成本内在化理论自提出以来,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认同,但以该理论为指导的很多政策,执行起来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从理论及实践层面分析了环境成本内在化理论的缺陷,试图从分工理论以及市场运行规律层面探讨环境成本的外在化问题。本文认为,加大、加快发展独立于生产型产业之外的环境产业,使生产效率最大化,使资源可循环利用,才是实现生产和环保双赢的最佳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张楠  武戈  
文章从行业中观角度构建并实证计量了纺织行业的环境成本。结果表明.2005年我国纺织行业环境成本为3 470 879亿元,我国工业生产总值的增加是以环境的破环为代价的。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张晶  
艺术媒介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但一般认为,艺术媒介只存在于创作的外在表现阶段。这对于媒介在艺术创作的内在思维阶段的功能缺少认识。本文主张,媒介具有物性,却不能等同于材料,它是一种整体性的符号系统。在艺术家创作思维的内在阶段,媒介就是艺术构思的主要元素。文学家、艺术家以长期训练而获得的媒介感来感受外物、把握世界,并由此生成审美意象和内在的整体构型。呈现在艺术品中的情感是一种审美情感,而审美情感是由自然情感升华而致的。审美情感的获得,是离不开内在化的媒介的;反之,媒介在艺术思维中的运行,也是以审美情感作为动力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振华  杨晓明  
随着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贸易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际贸易被指责为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源之一,甚至连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原则也受到质疑。但是,环境问题的根源并不在国际贸易,而是由于环境成本没有内在化造成了产品价格的扭曲和市场的失灵。也就是说,环境的外部效果引导某些贸易结构趋于不合理,这种不合理又加重了环境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就是要实现环境外部成本内在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