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42)
2023(16616)
2022(13884)
2021(12961)
2020(10555)
2019(23952)
2018(23812)
2017(45770)
2016(24551)
2015(27200)
2014(26729)
2013(26032)
2012(23773)
2011(21260)
2010(21217)
2009(19644)
2008(18759)
2007(16647)
2006(14486)
2005(12383)
作者
(66956)
(55419)
(55395)
(52551)
(35227)
(26610)
(25080)
(21641)
(21026)
(19740)
(18815)
(18578)
(17561)
(17348)
(16974)
(16822)
(16486)
(16240)
(15764)
(15732)
(13591)
(13530)
(13250)
(12705)
(12440)
(12241)
(12230)
(12188)
(11064)
(10811)
学科
(98552)
经济(98359)
管理(74691)
(72553)
(62978)
企业(62978)
方法(42454)
数学(34064)
数学方法(33685)
中国(27626)
(27531)
业经(26809)
(24136)
技术(21282)
地方(20909)
(20650)
理论(20398)
农业(18338)
(18149)
(17684)
(16351)
贸易(16339)
(15792)
产业(15313)
(14955)
环境(14897)
财务(14885)
财务管理(14858)
(14606)
银行(14573)
机构
学院(340276)
大学(339689)
管理(138230)
(135652)
经济(132754)
理学(120351)
理学院(119073)
管理学(117185)
管理学院(116552)
研究(109185)
中国(79589)
(71276)
科学(66327)
(62048)
(52285)
财经(49812)
中心(49224)
(49115)
(48155)
业大(47684)
研究所(47579)
(46338)
师范(45995)
(45173)
北京(44604)
经济学(40866)
(40050)
(39976)
农业(37274)
师范大学(37045)
基金
项目(234899)
科学(187025)
研究(178095)
基金(169847)
(145791)
国家(144514)
科学基金(125979)
社会(114438)
社会科(107780)
社会科学(107751)
(93044)
基金项目(90297)
教育(81798)
自然(79155)
自然科(77308)
自然科学(77295)
(77188)
自然科学基金(75932)
编号(73501)
资助(67372)
成果(59558)
(52826)
重点(52176)
(51389)
(50927)
课题(50450)
创新(48493)
国家社会(46398)
项目编号(45995)
教育部(44920)
期刊
(150549)
经济(150549)
研究(101427)
中国(65303)
管理(52412)
学报(48924)
科学(46886)
(46682)
教育(44955)
(44529)
大学(38028)
学学(35411)
农业(31321)
技术(30344)
业经(26629)
(25849)
金融(25849)
经济研究(24180)
财经(24158)
(20846)
问题(18985)
图书(18257)
科技(18119)
技术经济(16915)
现代(16060)
商业(16034)
(15963)
理论(15911)
(14860)
实践(14510)
共检索到491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洁瑶  高长春  
创意产业作为我国现阶段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未来应逐步从政府规划管制过渡到公民自组织的复杂适应性系统。具体而言,创意产业集聚的文化外部性应着眼于新的文化符号与文化认同感的创造。经济外部性应改变以交易成本为核心竞争力的现状,以社会网络为核心构建企业集群;环境外部性则体现为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在当前发展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过程中,需把握创意的内涵,解读创意与产业的关系,避免在实践中陷入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误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菲  黄晓玲  
本文基于北京、上海、南京三市问卷调查,建立了城市居民对创意产业发展感知影响因素回归模型,并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创意产业区发展促进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厉无畏  王慧敏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笔者认为,文化创意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应该与科技创新相提并论。尽管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正式概念出现在文献中只有短短几年,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却在实践中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成为世界各个发达国家极力推崇和大力发展的产业部门。一方面,这与创意产业能够为社会创造可观的经济收益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创意产业具有改变现有经济增长模式的强大功能紧密联系。本文在分析创意产业兴起的背景基础上,探讨创意产业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其内涵的关系,进而分析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机理、模式和路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婧  田晓膺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的出现,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同时,数字经济完善的商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氛围和不断扩张的新型消费市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其强调一种主体文化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产业形态,如广播影视、游戏动漫、文化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环境艺术、服装设计、计算机和软件服务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卓婧  
本文主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表征、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现状、痛点及文创产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和阐述,提出将文化创意产业赋能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和策略,旨在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的实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寿山  
本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新,是文化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紧密结合,主要特征是文化与经济、科技在互相渗透、互相交融、互为条件的前提下优化创新、快速发展。新闻出版业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源头之一,在落实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要着力发挥文化创意在出版内容创新和企业出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文化创新成果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第一,要牢牢把握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和传播手段创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加坚定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率先实现文化创新。第二,进一步推动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技术在新闻出版产业的深入推广和应用,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文化创意产业以创意、创新、创造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创意成果和知识产权为核心价值,以创新理念和高科技为重要支撑,是一种高附加值、低能耗、低碳环保的新型智慧产业,是典型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朝阳产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袁园  
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各种门类的文化产业博览会也遍地开花,但相互跟风的重复建设以及政府行政色彩过于浓厚,导致文博会的特殊性未能理顺,也未能很好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始于2010年的台湾文博会,走出了一条有创新性的多元策略之路。分析总结台湾文博会经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袁园  
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各种门类的文化产业博览会也遍地开花,但相互跟风的重复建设以及政府行政色彩过于浓厚,导致文博会的特殊性未能理顺,也未能很好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始于2010年的台湾文博会,走出了一条有创新性的多元策略之路。分析总结台湾文博会经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曦  蔡秀云  
构建评价文化创意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灰色关联模型考量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实施效果。结果显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在促进产业组织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方面效果不明显,优化产业布局作用有限。因此,强化税收政策的导向性,做到税收政策普惠与特惠的有机结合,尤其要结合各地区的综合条件建立满足地方发展需求的税收政策体系,以实现税收政策的合理布局,是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曦  蔡秀云  
构建评价文化创意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灰色关联模型考量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实施效果。结果显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在促进产业组织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方面效果不明显,优化产业布局作用有限。因此,强化税收政策的导向性,做到税收政策普惠与特惠的有机结合,尤其要结合各地区的综合条件建立满足地方发展需求的税收政策体系,以实现税收政策的合理布局,是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卓华  田亚平  
创意产业以其具有的创新性、渗透性、高增值性、强辐射性的特点在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产业间融合,解决就业,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等方面来加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的优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庆玲  
一、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1.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稳中有升的发展轨迹,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北京市于2005年确立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创意之都的发展战略,提出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首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加以培育,使其成为首都未来经济发展的"引擎"。在政府的引导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前快后稳、稳中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燕  
北京市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写入《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发展纲要》中。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北京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北京市经济发展新引擎;推动了城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促进了城市就业;已形成3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国旺  徐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