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67)
- 2023(12576)
- 2022(10772)
- 2021(9611)
- 2020(8321)
- 2019(19047)
- 2018(18240)
- 2017(34842)
- 2016(19162)
- 2015(20942)
- 2014(20797)
- 2013(20660)
- 2012(19238)
- 2011(17423)
- 2010(17938)
- 2009(16623)
- 2008(16452)
- 2007(14634)
- 2006(12663)
- 2005(11408)
- 学科
- 济(79317)
- 经济(79231)
- 管理(53780)
- 业(51587)
- 企(42355)
- 企业(42355)
- 方法(38117)
- 数学(32828)
- 数学方法(32503)
- 财(22233)
- 农(21042)
- 中国(20824)
- 学(18646)
- 业经(16440)
- 贸(15921)
- 贸易(15907)
- 易(15443)
- 制(14857)
- 地方(14494)
- 务(13907)
- 财务(13871)
- 农业(13811)
- 财务管理(13796)
- 企业财务(13134)
- 审计(12275)
- 环境(11848)
- 和(11829)
- 融(11795)
- 金融(11792)
- 技术(11723)
- 机构
- 大学(279733)
- 学院(274775)
- 济(113125)
- 经济(110909)
- 管理(104522)
- 研究(95096)
- 理学(91339)
- 理学院(90296)
- 管理学(88664)
- 管理学院(88171)
- 中国(71079)
- 科学(60258)
- 京(59154)
- 农(55186)
- 财(53212)
- 所(49880)
- 业大(45817)
- 研究所(45176)
- 农业(43925)
- 中心(43668)
- 财经(42894)
- 江(41364)
- 经(39115)
- 北京(36277)
- 经济学(35363)
- 范(35001)
- 师范(34510)
- 院(33753)
- 经济学院(32327)
- 财经大学(32074)
- 基金
- 项目(188283)
- 科学(147094)
- 基金(138350)
- 研究(129949)
- 家(124058)
- 国家(123054)
- 科学基金(103685)
- 社会(84209)
- 社会科(79954)
- 社会科学(79921)
- 基金项目(73944)
- 省(72739)
- 自然(68909)
- 自然科(67339)
- 自然科学(67311)
- 自然科学基金(66141)
- 划(62302)
- 教育(59590)
- 资助(55521)
- 编号(50534)
- 重点(43186)
- 部(41915)
- 成果(40838)
- 发(39535)
- 创(39240)
- 科研(37487)
- 创新(36772)
- 计划(36281)
- 国家社会(35632)
- 教育部(35539)
- 期刊
- 济(118115)
- 经济(118115)
- 研究(77732)
- 中国(56529)
- 学报(52681)
- 农(48142)
- 科学(44398)
- 财(42713)
- 大学(38386)
- 学学(35992)
- 管理(35453)
- 农业(31947)
- 教育(24405)
- 融(21987)
- 金融(21987)
- 技术(21051)
- 财经(20630)
- 经济研究(20601)
- 业经(18465)
- 业(17755)
- 经(17747)
- 问题(15970)
- 版(15379)
- 图书(14131)
- 技术经济(13685)
- 贸(13673)
- 业大(13280)
- 统计(12836)
- 商业(12801)
- 科技(12755)
共检索到402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宋生 刘青青
外部审计师与卖方分析师的研究多着墨于二者单维关联,及各自对其他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而较少从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相互影响的整体框架出发,探究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多维关联与治理效应。为此,本文分析外部审计师与卖方分析师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及其作为外部治理机制发挥的多重作用,构筑外部治理环境中二者彼此相互影响的声誉压力、信息披露、质量保障和决策干扰等四条关联路径,以及二者经由内部治理机制互动形成的外部监督、业绩压力、盈余规正和替代效应等四条关联路径,期望为治理机制之间多维关联及其公司治理效应研究提供一种分析范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宋生 刘青青
外部审计师与卖方分析师的研究多着墨于二者单维关联,及各自对其他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而较少从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相互影响的整体框架出发,探究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多维关联与治理效应。为此,本文分析外部审计师与卖方分析师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及其作为外部治理机制发挥的多重作用,构筑外部治理环境中二者彼此相互影响的声誉压力、信息披露、质量保障和决策干扰等四条关联路径,以及二者经由内部治理机制互动形成的外部监督、业绩压力、盈余规正和替代效应等四条关联路径,期望为治理机制之间多维关联及其公司治理效应研究提供一种分析范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亚仙 庞文静
近些年,股价同步性一直是经济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而证券分析师作为资本市场信息中介机构的主要参与人员,通过影响股价同步性,在实现资本市场有效定价及市场资源最优配置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描述了股价同步性的定义,然后梳理了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因素,重点总结了分析师关注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思路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方晨力
国有企业治理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一环,优化国有企业治理不仅需要完善的企业内部制度,还需要发挥如政府审计等外部治理效应。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政府审计工作的日趋规范、政府审计结果公告信息含量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政府审计相关问题。其中,政府审计对被审计国有企业的外部治理效应成为相关研究热点。本文系统梳理了2014年以来有关政府审计外部治理效应的国内文献,在对相关文献研究结论分类回顾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目前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及日后可能的研究方向。本文对于理解政府审计在国有企业治理中的作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政府审计 国有企业 治理效应 文献综述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戴琼
行业专长是会计师事务所在竞争日趋激烈态势下为建立持续竞争优势而采取的一种差异化发展战略。目前,审计师行业专长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从审计师行业专长的度量及其对审计收费、审计质量的影响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以及文献综述,通过分析已有研究的不足对未来关于审计师行业专长的研究进行了初步展望。
关键词:
行业专长 审计收费 审计质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大楷 王佳妮
本文以"公众投资者"为全新研究视角,构建证券分析师可信度指标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对证券分析师可信度进行综合评价。利用平均赋权、专家赋权以及因子分析三种方法,计算出证券分析师可信度分别为2.82、2.87及2.9,语义都为"部分可信"。该研究结果说明:公众投资者认为证券分析师的投资建议只有40%~59%的可信水平。由于证券分析师的工作性质使他们常常陷入各种"利益漩涡"当中,他们所预测的股票并非都是"信得过产品",这些都影响了他们的"客观性"、"独立性"以及"准确性",使他们在公众投资者心中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关键词:
证券分析师 可信度 公众投资者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栋 赵文卓
审计师在发表审计意见时,同时面临着监管部门与客户公司的双重压力。审计师最终行为实际上是在权衡双重压力下的理性抉择。现有研究多是关注一方压力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而将监管压力和客户压力纳入同一分析框架,进而研究审计师在双重压力下的行为表现则相对不足。为此,本文构建了基于前景理论的审计师行为分析的理论模型,为探讨双重压力多因素下的审计师行为提供了一个总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监管压力 客户压力 审计师 前景理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励励
证券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除了信息功能外,是否还发挥了公司治理效应?在中国,尽管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信息中介作用,但相关的研究却相当匮乏。基于此,文章对其研究起源及相关实证研究进行了回顾及述评,为中国资本市场下分析师治理效应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分析师跟进 信息中介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旭东 郑惠琼
两权分离下产生的代理问题始终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阻碍,代理成本的增加使得公司内部治理效率低下。作为资本市场的信息中介,分析师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内部的信息透明度,维护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而机构投资者凭借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投资经验也发挥了积极监督作用。同时,分析师与机构投资者也存在着一定的利益联系。基于此,从不同视角对分析师关注和机构持股的公司治理效应进行国内外文献梳理,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评述与展望。
关键词:
分析师关注 机构持股 监督作用 治理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邬晓霞 卫梦婉
通过梳理2000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在城市治理与城市治理能力的内涵、城市治理模式、城市治理能力评价以及城市治理实践等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基于此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推进我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
城市治理 城市治理能力 城市治理能力评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世鉴
本文以上市公司盈余预测为切入点,选择分析师和新闻媒体作为分析对象,讨论了分析师跟踪和媒体报道在资本市场中能否发挥外部公司治理的作用,尤其是能否抑制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自利行为并提高盈余预测的质量。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大量经验证据表明分析师跟踪和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施加了影响,有效地影响了其信息披露行为,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外部公司治理的作用。同时,本文发现已有的研究文献中,较少涉及分析师跟踪和媒体报道发挥公司治理的内在机制问题,以及分析师和媒体之间在发挥公司治理时相互关系等问题,这些内容为进一步研究留下空间。
关键词:
分析师跟踪 媒体报道 公司治理 盈余预测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潘克勤
审计师的异质性和审计质量差异是中外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中国独立审计行业监管部门也着力推进审计师异质化以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本文从审计师规模与审计质量、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大型事务所分支机构与审计质量的角度回顾了西方相关研究文献,并对国内相关研究结果和状况作了简单总结。最后提出了应该继续研究的领域和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葵
审计质量是近年国内外引人瞩目的研究领域。本文系统回顾了有关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从事务所规模、审计任期、行业专长、法律责任、公司治理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综述,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研究审计质量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独立审计 审计质量 影响因素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涛 吴联生
本文通过建立股东、管理层和审计师三方参与的两委托人-单代理人博弈模型,研究了固定审计费用下不同审计师变更方式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强制性单期变更与审计师强制性定期变更下,审计师与管理层之间的合谋将导致严重的财务舞弊;而在审计师自愿性变更下,股东可以利用解聘现任审计师这一威胁来阻止审计师和管理层之间的合谋,使得审计师和管理层的最优策略均为真实披露公司的盈余信息,并发表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
关键词:
审计师变更 审计质量 审计独立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梁琦 钱学锋
集聚是金融外部性与技术外部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就集聚力来源研究而言,有关金融外部性与集聚之间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已经非常清晰和成熟,而有关技术外部性与集聚之间的内生互动的研究略显不足。如果知识和技术外部性作为集聚来源的重要性没有被适当地评估,任何旨在强调集聚和外溢的福利后果的政策或者通过调节它们的影响以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政策,很可能将是误导。
关键词:
金融外部性 技术外部性 集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