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73)
2023(4006)
2022(3235)
2021(2723)
2020(2281)
2019(4861)
2018(4657)
2017(9069)
2016(4576)
2015(5225)
2014(5204)
2013(5308)
2012(5373)
2011(5161)
2010(5428)
2009(5254)
2008(4953)
2007(4484)
2006(4439)
2005(4287)
作者
(14478)
(12376)
(12353)
(11954)
(8025)
(5650)
(5545)
(4798)
(4712)
(4489)
(4368)
(4133)
(4043)
(3918)
(3876)
(3852)
(3603)
(3475)
(3461)
(3216)
(3065)
(2967)
(2952)
(2862)
(2832)
(2824)
(2518)
(2487)
(2377)
(2359)
学科
(49605)
经济(49582)
地方(14522)
管理(13057)
方法(12165)
地方经济(11687)
数学(10906)
数学方法(10875)
(8817)
中国(8422)
(7868)
业经(7256)
(6917)
企业(6917)
经济学(6278)
(5539)
环境(5498)
(5385)
金融(5384)
(4890)
(4698)
(4679)
产业(4677)
(4436)
(4387)
(4331)
银行(4331)
(4256)
资源(4205)
总论(4072)
机构
大学(80361)
学院(79896)
(48126)
经济(47407)
研究(32408)
管理(27388)
中国(24012)
理学(22995)
理学院(22714)
管理学(22440)
管理学院(22284)
(19198)
经济学(17115)
科学(16378)
(16139)
(16137)
财经(15392)
经济学院(15042)
研究所(14392)
(13924)
中心(13376)
(11891)
财经大学(11286)
(11177)
北京(10533)
科学院(10141)
(10121)
师范(10071)
社会(10015)
经济研究(9704)
基金
项目(46633)
科学(37435)
基金(35144)
研究(34685)
(29806)
国家(29591)
社会(25662)
科学基金(25461)
社会科(24414)
社会科学(24408)
基金项目(17879)
(17029)
教育(14909)
资助(14730)
自然(14082)
自然科(13745)
自然科学(13743)
(13723)
自然科学基金(13511)
编号(12253)
(12210)
经济(12115)
(11677)
国家社会(11401)
(10673)
重点(10555)
发展(10222)
(10121)
成果(10112)
教育部(9657)
期刊
(62134)
经济(62134)
研究(30600)
(14183)
中国(14127)
管理(12313)
经济研究(11449)
科学(9674)
学报(9280)
财经(9255)
(8636)
金融(8636)
(8216)
(8216)
问题(7885)
大学(7627)
学学(7466)
技术(7246)
业经(7016)
技术经济(6243)
世界(5776)
(5588)
农业(5369)
统计(5291)
国际(5081)
经济问题(5028)
经济学(4876)
经济管理(4727)
改革(4422)
(4422)
共检索到131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孙久文  闫昊生  
伴随我国宏观经济的下行,东北区域经济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新东北现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区域外部宏观因素角度的研究发现,东北地区对于全国宏观经济冲击比较敏感,并且全国大部分受影响强烈的城市为资源型城市或者老工业城市。通货紧缩、金融冲击和政府债务均是外部宏观因素影响东北经济增长的途径。市场化程度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滞后、产业结构的单一等资源型老工业基地的共性问题是加剧宏观冲击对于区域经济不利影响的原因。因此,应当将提升老工业基地应对外部冲击能力纳入新时期区域政策考量之中,通过提升市场化程度、构建多元的产业体系和培育包容的社会环境等手段,着力提升东北区域经济对于外部冲击的抵抗能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工声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是经济的过度波动。2008年第四季度,在外部冲击与国内经济周期调整和结构调整压力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中国经济出现了深幅调整,经济的过度波动再次激起了人们对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的内外因素的关注与讨论。那么,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究竟是源于内部调整还是外部冲击呢?本文基于内外双重视角;实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导致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外部冲击对国内宏观经济波动的贡献度相当高,是导致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而国内经济市场化演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并不是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即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主要来自外部冲击而非内部调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锐  李金叶  
本文采用CF带通滤波法提取变量中周期波动成分测度出我国的金融周期,通过TV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外部经济金融冲击对我国金融周期的外溢影响。研究显示,外部产出对我国金融周期会产生一定负向影响;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的上升会对我国金融周期产生强劲的负向冲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节点,国际股市低迷推升了我国金融市场的景气程度;2008年以来,外部货币政策对我国金融周期的负向冲击持续减弱;国际外汇市场对我国金融周期主要为正向冲击。进一步地,本文实证分析了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对于平抑外部经济金融冲击的有效性。总体来看,需要灵活适度地运用货币政策,加强风险监控与预警,运用宏观审慎政策有效防范外部经济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稳存  
能源是影响中国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目前中国所实行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下,中国能源总体价格上升10%,当年的通货膨胀率上升大约0.29%,最终导致的总体价格水平上升0.35%,而产出缺口在当年为0.34%,最终造成的产出损失累计为0.41%;国际石油价格上升100%将导致中国物价出现温和上升以及产出出现小幅下降,但二者均不会超过1%。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陆磊  王醒男  
本文从改革前的中国国有银行资本金问题入手,研究自2003年以来的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介入到2005年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境外上市全过程,对改革过程中的成本分担、银行性质导致的宏观经济脆弱性及波动、银行股权转让中的定价问题进行研究,得出如下基本结论:第一,就资本的本质看,传统意义上的国有银行在性质上并非资本金不足的银行,而是全额资本金银行,由此,存借贷三角关系是描述国有银行的必要模型,由于借款人的“终止威胁”和存款人的持续资金供给导致信贷资源的错误配置和长期产出增长激励;第二,转型中的国有银行处于从全额资本金到部分资本状态的动态变迁,由此导致信贷增量的萎缩,但存款的持续上升导致国有银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静  牛兵  
本文对新一轮价格水平上涨背景下货币供给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上证综指、商品价格和住房销售指数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在短期冲击中,商品价格和住房销售指数对货币供给有正的响应,而通货膨胀和上证综指响应波动起伏。因此文章提出在房地产价格受政策限制条件下,发展商品衍生品市场也是宏观调控可选择方法之一。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段继红  
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研究了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所产生的动态冲击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国际油价上涨确实对产出有逆向影响,但冲击后的产出变化在回归到零值后会越过零值继续上升;国际油价上涨对CPI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著,且CPI并不会在当期就对油价冲击做出响应,而是有一个相当的滞后期,在达到一个高点之后慢慢下降,逐渐回归到0值,但在达到0值后还会继续向下;国际油价上涨对一年期存款利率基本没有影响。针对造成这种实证结果的原因,本文最后给出了相应的解释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少华  陈浪南  
什么是财政冲击?如何设定财政冲击?宏观经济总量对财政冲击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响应?这些冲击效应又是如何传导的?本文对该领域的前沿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且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进行了综述,发现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财政冲击究竟是挤入还是挤出私人消费;消费和就业、消费和实际工资的运动方向是否一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煜辉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扩大内需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是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改善民生是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方毅  牛慧  
选取沪深两市2001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3季度所有上市A股的季度数据,通过构建不同资产误定价水平的投资组合,揭示了中国宏观经济冲击对资产误定价影响的非对称性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各个时期下,宏观经济冲击对不同资产误定价水平下投资组合绩效的影响均具有非对称效应,且宏观经济超预期正向冲击的影响效果要大于负向冲击。此外,相较于资产误定价水平为零的股票,宏观经济的超预期正向冲击对资产价格被严重高估或低估的股票影响程度较小,因此市场上出现的资产误定价现象并不完全是宏观经济超预期发展引发的结果,而更有可能是由股票市场自身的特征所导致的。基于此,进一步提出继续深化改革金融市场进程、规范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金全  
经济冲击(economic shock)是目前经济学文献当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关键词。自从Frisch(1933)提出经济冲击机制问题以后,凯恩斯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等均对经济冲击给予了高度重视。经济冲击问题已经成为经济政策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的核心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军荣  
文章以美国为例通过经验分析发现,直接投资的流入和流出均能解释国内宏观经济指标的波动,且后者明显强于前者的解释力。实证结果同时表明,直接投资是经济波动的重要传播渠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轶嘉  宋林  
为了准确预估未来宏观经济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宏观经济的稳定性,文章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来研究各类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通过模型的参数校准和估计完成了DSGE模型构建,从消费偏好、投资边际等多种外生冲击变量的标准差、持续性、脉冲效应等角度对宏观经济的农牧、采矿、制造、电力、建筑、交通、金融7个部分进行波动性分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梁宇  龚六堂  
军事支出是国防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时也是政府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支出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对宏观经济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鉴于此,本文首先对有关文献进行综述并结合特征事实发现GDP、军事开支与居民消费存在正相关关系,随后构建了包含流动性约束家庭和非流动性约束家庭两类家庭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通过参数校准和贝叶斯估计进行模拟,估计得到了中国军事消费乘数与支出乘数,研究表明军事支出冲击能够带动产出和居民消费的增加,最后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建斌  
该文通过一个九变量块外生SVAR模型,全面讨论了三个主要外部冲击美国利率、美国收入和国际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美国利率和收入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基本符合传统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结论;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货币政策具有短暂的传染效应,反映了我国货币政策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国际油价冲击没有导致我国经济出现传统宏观经济学中讨论的滞胀问题。外部冲击对我国几个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均有显著影响。从相对重要性来看,美国利率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最大,分别解释了我国外汇储备波动的11.5%、汇率波动的15%、GDP波动的20%和通货膨胀波动的9%;美国收入和国际油价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相对较小。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速下降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美国不断紧缩的货币政策。美联储未来的加息政策将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带来重要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