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00)
2023(8989)
2022(7234)
2021(6934)
2020(5626)
2019(12613)
2018(12500)
2017(23917)
2016(12823)
2015(13987)
2014(13391)
2013(12982)
2012(11773)
2011(10523)
2010(10641)
2009(9722)
2008(9626)
2007(8786)
2006(7553)
2005(6797)
作者
(34823)
(29018)
(28794)
(27505)
(18667)
(14024)
(12798)
(11061)
(10912)
(10606)
(9847)
(9837)
(9564)
(9130)
(9048)
(9020)
(8631)
(8515)
(8428)
(8312)
(7085)
(7028)
(6891)
(6704)
(6626)
(6547)
(6458)
(6395)
(5854)
(5751)
学科
(45042)
经济(44998)
(41897)
管理(40666)
(37059)
企业(37059)
方法(19782)
数学(16603)
数学方法(16375)
技术(16362)
中国(13722)
(12232)
技术管理(12031)
(11640)
业经(11465)
(10906)
理论(10246)
(9876)
银行(9862)
(9833)
金融(9832)
(9523)
(9497)
(8642)
贸易(8631)
(8374)
(8251)
财务(8229)
财务管理(8216)
企业财务(7903)
机构
学院(173677)
大学(173547)
(70752)
经济(69235)
管理(68819)
理学(59166)
理学院(58527)
管理学(57600)
管理学院(57267)
研究(56841)
中国(43979)
(35742)
(34104)
科学(33013)
(27737)
财经(27102)
(26644)
中心(26563)
(25624)
研究所(24926)
(24750)
业大(23575)
北京(22502)
(22289)
师范(22036)
经济学(22000)
(21358)
(20664)
财经大学(20485)
农业(20067)
基金
项目(116454)
科学(93639)
研究(86184)
基金(84844)
(74288)
国家(73659)
科学基金(64336)
社会(55182)
社会科(52467)
社会科学(52452)
(46610)
基金项目(44617)
自然(41718)
教育(41350)
自然科(40930)
自然科学(40920)
自然科学基金(40251)
(39276)
资助(33932)
编号(33887)
(30934)
创新(27864)
成果(27356)
重点(26412)
(25785)
(24920)
课题(24622)
国家社会(22994)
(22860)
教育部(22664)
期刊
(77616)
经济(77616)
研究(52876)
中国(40422)
管理(29828)
(27310)
教育(26023)
学报(25282)
科学(24826)
(22969)
(20475)
金融(20475)
大学(19700)
学学(18494)
技术(16637)
农业(15421)
财经(14244)
经济研究(13095)
业经(12821)
(12327)
科技(10484)
(9500)
技术经济(9410)
问题(9227)
商业(8582)
理论(7948)
(7862)
论坛(7862)
(7748)
现代(7644)
共检索到263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胡海青  李浩  马辽原  
文章在分别考察两类外部学习(技术学习和管理学习)与企业突破式创新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引入市场动态性(技术波动和竞争强度)作为调节变量,检验不同市场动态性环境下外部学习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并建模分析外部学习与市场动态性间的交互效应。通过237家企业实证结果显示:技术学习和管理学习均能促进企业突破式创新。研究进一步发现,技术波动减弱了技术学习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但增强了管理学习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而竞争强度增强了技术学习对企业突破式创新影响的同时,却减弱了管理学习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查成伟  陈万明  彭灿  
本文以失败学习为中介变量,研究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外部社会资本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基于上海、南京等地航空航天企业的实证分析表明,外部社会资本的结构资本与关系资本维度不仅对突破性创新有直接作用,而且通过失败学习对突破性创新产生间接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经谋  张书帮  
郑州商品交易所经历了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两个发展阶段。八年来,郑州商品交易所在交易方式、交割、信息系统、风险管理、运作机制、价格体系等方面的实践创新,以及在理论上的突破,使“郑州模式”成为行之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发展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蕊  吴贵生  
采用多案例建构理论研究方法,运用扎根理论数据分析手段,构建了突破性商业模式创新的要素体系。研究发现:价值主张、关键活动、伙伴网络、收入模型和成本结构是突破性商业模式创新的5个核心要素;至少一个核心要素的质变将导致突破性商业模式创新的发生;每个核心要素拥有若干细分维度,核心要素的质变意味着至少有一个该要素的细分维度发生质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光  钟方媛  明翠琴  刘凤  
通过国内外文献可视化图谱和文献综述,提炼中国突破性创新的基本概念、研究主题和存在的关键问题,在中国突破性创新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不同于西方的中国突破性创新驱动模式和技术—政府双驱型特征。分析"中国情境"中突破性创新的发生机制,首次提出基于技术、市场、组织和政策互动耦合关系的中国突破性创新理论模型,即P-TMO模型。针对未来1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基于突破性创新理论模式的科技发展战略转向、政策设计思路和原创性突破创新的战略方向、技术路线、组织形态和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永健  谢卫红  王田绘  成明慧  
弱关系和强关系都是企业的重要社会资本,弱关系对突破式创新的意义已经得到普遍认可,而强关系对突破式创新的意义仍存在争议。利用广东省130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样本数据,将吸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研究了强/弱关系和突破式创新的关系。结果表明:强关系和弱关系均对突破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弱关系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大于强关系;强关系和弱关系均对吸收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强关系和突破式创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弱关系和突破式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在强关系和突破式创新的关系间不存在调节效应,在弱关系和突破式创新的关系间存在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姚艳虹  孙芳琦  陈俊辉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研究企业知识结构、环境波动和知识动态能力对突破式创新的交互作用机制。通过实证调研,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与层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元素知识和架构知识均对企业突破式创新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动态能力在知识结构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环境波动与突破式创新呈倒U形关系,并负向调节知识结构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研究结果拓展了知识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可为企业优化知识管理以促进创新活动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贾建锋  李会霞  刘志  刘秋余  
以突破式创新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战略路径。在此背景下,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政策布局,而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承担着细分领域的突破式创新任务,这就对任务最终落实者——员工的突破式创新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聚焦员工突破式创新前因,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揭示组织创新氛围这一柔性管理因素如何通过提升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激活突破式创新;同时,阐释员工不确定性规避在组织创新氛围影响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基于172份员工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对突破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三,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在组织创新氛围与突破式创新之间发挥显著中介作用;第四,员工不确定性规避在组织创新氛围与和谐型创新激情之间起显著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贾建锋  李会霞  刘志  刘秋余  
以突破式创新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战略路径。在此背景下,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政策布局,而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承担着细分领域的突破式创新任务,这就对任务最终落实者——员工的突破式创新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聚焦员工突破式创新前因,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揭示组织创新氛围这一柔性管理因素如何通过提升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激活突破式创新;同时,阐释员工不确定性规避在组织创新氛围影响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基于172份员工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对突破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三,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在组织创新氛围与突破式创新之间发挥显著中介作用;第四,员工不确定性规避在组织创新氛围与和谐型创新激情之间起显著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尹惠斌  游达明  刘海运  
在对探索性学习方式与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探讨了环境动态性中的技术环境、需求环境、竞争环境和政策环境等子维度的动态性对探索性学习方式与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采用262份研发团队样本数据,运用多元层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探索性学习对突破性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环境动态性和政策环境对动态性探索性学习与突破性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均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但需求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而竞争环境动态性起着倒U型调节效应。基于上述结论,我国企业应抓住技术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锟  
Christensen提出的创新者窘境指出,大企业因为优秀的管理而灭亡。然而,与之相悖的是,笃信"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英特尔前总裁安迪.格鲁夫却能够率领英特尔不断开展突破式创新,将辉煌的业绩一再延续。本文首先从一般性层面上重新界定了突破式创新窘境的内涵;然后以市场偏执调节变量为关键,实证性诠释了上述悖论的症结。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组织惯性和能力缺失是阻碍中国企业启动突破式创新的主要因素;而同时秉持市场偏执和提升营销能力则是超越突破式创新窘境的重要途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芮正云  罗瑾琏  甘静娴  
外部知识搜寻是新创企业突破创新困境的重要途径,然而其内在作用机理有待深入剖析,尤其对于双元搜寻"平衡性"与"组合性"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揭示。为此本文从外部搜寻双元性出发,引入知识基础的概念构建分析框架。实证结果发现:从单一性来看,新创企业外部搜寻深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外部搜寻广度对创新绩效具有线性的正向影响;而从双元性来看,外部搜寻深度与广度之间呈现一定的替代效应,二者间的平衡有利于促进创新绩效。本文还探讨了外部搜寻双元性与企业知识基础的匹配关系,即企业知识基础宽度能够正向调节搜寻广度与创新绩效间的作用关系,知识基础深度能够正向调节搜寻深度与创新绩效间的作用关系,且在搜寻广度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知识基础宽度与深度均能放大组合型搜寻的影响效应,而平衡型双元搜寻主要依靠知识基础宽度来发挥作用。研究结论从双元性视角加深了对开放式创新"悖论"的认知,也为新创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芮正云  罗瑾琏  甘静娴  
外部知识搜寻是新创企业突破创新困境的重要途径,然而其内在作用机理有待深入剖析,尤其对于双元搜寻"平衡性"与"组合性"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揭示。为此本文从外部搜寻双元性出发,引入知识基础的概念构建分析框架。实证结果发现:从单一性来看,新创企业外部搜寻深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外部搜寻广度对创新绩效具有线性的正向影响;而从双元性来看,外部搜寻深度与广度之间呈现一定的替代效应,二者间的平衡有利于促进创新绩效。本文还探讨了外部搜寻双元性与企业知识基础的匹配关系,即企业知识基础宽度能够正向调节搜寻广度与创新绩效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娟茹   张思琪  
突破性绿色技术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关于前瞻性外部知识搜索影响突破性绿色技术创新的机理仍不明晰。以我国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知识基础观和动态能力理论,探讨前瞻性外部知识搜索对企业突破性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绿色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和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前瞻性外部知识搜索不仅对突破性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且对绿色环境适应能力、绿色知识吸收能力和绿色资源整合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绿色环境适应能力、绿色知识吸收能力和绿色资源整合能力对突破性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在前瞻性外部知识搜索与突破性绿色技术创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环境规制正向调节前瞻性外部知识搜索与绿色环境适应能力、绿色知识吸收能力以及绿色资源整合能力的关系。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哲  黄静  简泽  
本文研究企业突破式创新对管理层自愿性披露业绩预告的影响。利用专利分类和引证数据,本文构造上市公司突破式创新的度量指标,发现进行突破式创新的企业增加了自愿性业绩预告的频率和乐观业绩预告的次数,但业绩预测的准确度却不高。进一步研究发现,进行突破式创新的企业发布业绩预告的动机在于以较低的信息违规成本获得外部融资。证券分析师增强了突破式创新对业绩预告频率的影响,削弱了对业绩预测准确度的影响。业务和财务信息融合抑制了突破式创新对业绩预告乐观性和准确度的影响。本研究为企业创新策略对信息披露的影响提供了证据,丰富了自愿性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理解创新策略,促进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