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47)
2023(6558)
2022(5431)
2021(5052)
2020(4134)
2019(9568)
2018(9311)
2017(18233)
2016(10117)
2015(11599)
2014(11858)
2013(11396)
2012(10388)
2011(9283)
2010(9366)
2009(8876)
2008(9156)
2007(8333)
2006(7482)
2005(6926)
作者
(29358)
(24275)
(24102)
(22920)
(15735)
(11384)
(11225)
(9472)
(9441)
(8702)
(8286)
(8130)
(7911)
(7906)
(7699)
(7438)
(7157)
(7144)
(7038)
(6904)
(6067)
(6043)
(5826)
(5655)
(5575)
(5376)
(5376)
(5367)
(4970)
(4866)
学科
(37935)
经济(37860)
管理(34423)
(30652)
(28339)
企业(28339)
(18539)
(17341)
银行(17196)
方法(16096)
(16051)
(15873)
数学(13697)
数学方法(13620)
中国(13561)
(12628)
财务(12606)
财务管理(12583)
企业财务(12176)
(10902)
(10267)
制度(10264)
(10246)
金融(10239)
业务(9618)
体制(8283)
银行制(8212)
地方(8186)
业经(8131)
(7874)
机构
大学(140147)
学院(139618)
管理(53485)
(53332)
经济(51787)
研究(46805)
理学(44738)
理学院(44238)
中国(43897)
管理学(43613)
管理学院(43346)
(30799)
(30358)
科学(27224)
(23915)
财经(23396)
(23344)
中心(22592)
(22538)
(21273)
(21053)
研究所(20721)
银行(20132)
北京(19279)
业大(18940)
农业(18805)
(18753)
(18569)
财经大学(17669)
(17308)
基金
项目(88970)
科学(69972)
基金(65251)
研究(63943)
(56611)
国家(56151)
科学基金(48737)
社会(41108)
社会科(38922)
社会科学(38910)
基金项目(34874)
(33970)
自然(31915)
自然科(31187)
自然科学(31178)
自然科学基金(30605)
教育(29298)
(28927)
资助(26451)
编号(25372)
成果(21417)
重点(19852)
(19775)
课题(18046)
(17951)
(17800)
教育部(17085)
国家社会(16888)
创新(16881)
(16753)
期刊
(61818)
经济(61818)
研究(46649)
中国(29844)
(29278)
金融(29278)
(27311)
学报(21671)
(21138)
管理(20238)
科学(19795)
大学(16528)
学学(15851)
教育(13059)
财经(12551)
农业(12115)
(10512)
技术(10409)
业经(9590)
问题(9433)
经济研究(9274)
财会(8382)
会计(7765)
(7305)
理论(7081)
(7028)
城市(7017)
现代(6922)
实践(6383)
(6383)
共检索到225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贾楠  
本文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出发,分析了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及债权人这三大外部利益相关主体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进而从外部利益相关主体的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立明  
利益相关者参与国有商业银行治理具有理论的必要性和现实的意义。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的主体既包括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员工等内部治理力量,也包括投资者、消费者、存款人、同业竞争者、银行家组成的市场力量以及政府、法律、市场中介和媒体等外部治理力量。利益相关者治理研究的框架包括治理层次、治理主体、治理载体、治理结构和机制、治理环境、治理原则和规范、治理目标。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韩晓宇  高康  
我国于2013年发布了针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操作指引,其中对商业银行如何在治理的过程中保护金融消费者以及银行职员等利益相关方的责任进行了明确。以分析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同心圆理论为基础,以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金融消费者三个主要利益相关者作为对象,结合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从内部治理模式与外部治理机制两个方面为着眼点,提出我国商业
关键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政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结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特殊性,提出构建和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应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益,实施利益相关者治理。同时,应当在考虑我国经济条件、法律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特点的情况下,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公司治理模式,以促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胡娟  
次贷危机的爆发让人们对商业银行股东至上的治理理念提出了质疑,商业银行经营的负外部性和危机的传染性要求其更加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本文在对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界定利益相关者的三大属性,并采用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借鉴米切尔评分法,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界定和三维分类。在此基础上,将可进一步研究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何德旭  张雪兰  
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债权约束和产品市场约束不能发挥外部治理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不利于形成对银行是否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机制,因而须引入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以有效督促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我国商业银行应改革目前的股东单边治理机制,优化董事会结构与职能,建立对话机制,提高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逐步推进和完善利益相关者治理,善尽社会责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毓萍  陈中飞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了大批的商业银行破产,揭示了外部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影响。为此,构建了商业银行与监管者的委托代理模型、商业银行同业的演化博弈模型来研究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形成机制,结果发现合理的监管制度、市场结构将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发展能力、金融创新能力,从而有利于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形成。为此,提出进行适度的金融监管、发展合理行业结构、制定规范的金融创新管理制度等对策和建议来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专项课题组  钱毅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及发展在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研究中,利益相关者已经成为公司治理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与企业休戚与共的利益相关者。如何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完善公司治理,已经成为包括银行在内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宋克勤  杜昱  
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在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国有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以及极强的外部效应,决定了国有商业银行不再适用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的治理模式,而是适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本文采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首先对国有商业银行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有效的识别并计算了权重;其次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了各利益相关者变量与银行绩效的关系,并且根据运行结果对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丁德民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完善金融治理体系、健全金融企业制度、提升治理能力、实现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作为我国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满足城乡金融需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构建符合新形势、新特点的公司治理体系,既是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完善金融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又是完善我国城商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重要抓手,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课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纪建悦  刘艳青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以自身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本文认为银行作为以资金为营运对象的特殊企业,同一般的企业一样,从本质上是股东、债权人、员工、顾客、政府等各利益相关者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银行价值也是由这一系列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的,他们作出的专用性投入的质和量都对银行价值产生影响;而银行对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的满足程度是影响各利益相关者投入的最关键因素,银行只有对他们进行合理的满足才能在长期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因此,商业银行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必须充分关注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也必须反映他们的具体满足情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纪建悦  吕帅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新的企业本质内涵理论向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发起了挑战。但是由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尚未与企业价值理论进行有效融合,导致利益相关者理论未能真正指导企业进行价值增值经营。国有商业银行是一种现实中与利益相关者理论联系十分密切的企业,同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于晓黎  纪建悦  
银行作为以资金为营运对象的特殊企业,其价值是由一系列的利益相关者投入专用性资本共同创造的,银行只有对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行合理的满足,才能在长期中实现价值提升。本文从利益相关者基础理论出发,结合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分析了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者做出的专用性投入对银行价值的影响情况,并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价值提升提出了建议性思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毓萍  陈中飞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了大批的商业银行破产,揭示了代理问题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影响。为此,构建了商业银行股东与管理层、管理层与员工的委托代理模型,并采用科层等级模型分析了内部利益相关方的激励相容机制对商业银行竞争力形成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当商业银行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即股东、管理层和员工之间出现激励相容时,管理层、员工将提供最优的努力水平,并通过管理链的乘数效应为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形成提供了内部保障。为此,提出优化薪酬体系与惩罚制度、制定科学绩效考核制度、创造良好企业文化等对策和建议来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宋寒凝  殷高峰  
自2019年5月包商银行被中国银保监会接管以来,地方性商业银行的经营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存在不良资产规模大、贷款不良率偏高、计提的风险准备难以有效覆盖不良贷款、风险较高的非标投资规模及占比偏大、资本充足率偏低等风险。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的环境下,商业银行一旦面临破产清算,相关利益人的保护机制问题势必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的案例远不及美国丰富。因此,美国应对商业银行市场清退事件,并对相关利益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的实践经验值得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