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93)
- 2023(16861)
- 2022(14052)
- 2021(13091)
- 2020(10909)
- 2019(24846)
- 2018(24178)
- 2017(46045)
- 2016(25259)
- 2015(28182)
- 2014(27715)
- 2013(27624)
- 2012(25895)
- 2011(23164)
- 2010(23538)
- 2009(22308)
- 2008(21427)
- 2007(19716)
- 2006(17405)
- 2005(15574)
- 学科
- 济(103405)
- 经济(103284)
- 业(73526)
- 管理(64431)
- 农(53195)
- 企(49665)
- 企业(49665)
- 方法(42016)
- 数学(37357)
- 数学方法(36954)
- 农业(35686)
- 中国(33628)
- 融(28330)
- 金融(28326)
- 财(28185)
- 银(26924)
- 银行(26865)
- 业经(26793)
- 行(25890)
- 地方(25292)
- 贸(23873)
- 贸易(23861)
- 易(23310)
- 制(23133)
- 学(20889)
- 务(16632)
- 财务(16597)
- 财务管理(16549)
- 企业财务(15617)
- 体(15374)
- 机构
- 学院(359196)
- 大学(355665)
- 济(147274)
- 经济(144158)
- 管理(130658)
- 研究(123715)
- 理学(112687)
- 理学院(111337)
- 管理学(109312)
- 管理学院(108675)
- 中国(99966)
- 农(84538)
- 科学(78274)
- 京(74535)
- 财(66741)
- 农业(65970)
- 所(64397)
- 业大(62291)
- 中心(59927)
- 研究所(58595)
- 江(55406)
- 财经(52900)
- 经(48145)
- 范(47038)
- 师范(46450)
- 北京(46089)
- 经济学(45822)
- 州(44401)
- 院(43311)
- 经济学院(41780)
- 基金
- 项目(240316)
- 科学(186366)
- 基金(172851)
- 研究(172193)
- 家(152741)
- 国家(151321)
- 科学基金(127319)
- 社会(109645)
- 社会科(103524)
- 社会科学(103491)
- 省(95892)
- 基金项目(92228)
- 自然(81846)
- 自然科(79936)
- 自然科学(79908)
- 划(79845)
- 自然科学基金(78497)
- 教育(77477)
- 编号(69863)
- 资助(69480)
- 成果(56263)
- 重点(54200)
- 发(53434)
- 部(52420)
- 创(49941)
- 课题(48017)
- 创新(46690)
- 科研(46464)
- 国家社会(45585)
- 计划(44636)
- 期刊
- 济(165874)
- 经济(165874)
- 研究(100770)
- 农(85092)
- 中国(75126)
- 学报(65553)
- 农业(57105)
- 科学(56784)
- 财(51707)
- 大学(49214)
- 学学(46925)
- 融(46874)
- 金融(46874)
- 管理(42108)
- 教育(33580)
- 业经(32003)
- 业(28178)
- 技术(28099)
- 财经(26029)
- 经济研究(24712)
- 问题(23776)
- 经(22407)
- 版(21484)
- 业大(18341)
- 贸(18338)
- 世界(17852)
- 技术经济(17063)
- 资源(16874)
- 农村(16571)
- 村(16571)
共检索到542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仁福 张林秀 赵启然 刘承芳
笔者使用3省6县24乡镇共计720户农户的入户调查资料,分析了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非农就业情况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非农就业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贫困农村地区仅有一半左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工作是在非农行业就业,和我国其他地区相比偏低。教育程度低、未接受专业技术培训的非农就业劳动力受到危机的负面冲击要大于教育程度高和接受过培训的劳动力。研究发现,贫困农村地区劳动力不仅非农就业参与率低,而且在危机期间非农就业受到的负面冲击也显著地比非贫困农村地区大。这对政府今后扶贫和在危机环境下如何瞄准脆弱人群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贫困农村 非农就业 金融危机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德文 张展新 程杰 侯慧丽
全球金融危机对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了就业冲击。尽管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基本都已外出,但面临着就业不稳定和工资收入下降等问题。由于务工收入是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就业不稳定和工资收入下降将增加贫困地区农户的返贫风险和脱贫难度。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上升以及就业不稳定性增加等新变化对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政策思路来看,解决好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不仅可以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就业冲击,而且可以为贫困地区减少贫困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飞 夏建军 韩振芳
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是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以贫困地区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实现小康为目的,以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为手段,通过"边干边学"提升就业能力,通过"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提升就业能力,通过"城乡就业公共服务一体化"提升就业能力。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农村劳动力 就业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岳希明 罗楚亮
根据最新住户调查数据,本研究讨论了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行为对于农村居民贫困的影响。本文以居民消费作为度量贫困的福利指标,直接讨论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对于贫困发生率和加权贫困距的解释作用。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外出行为显著地降低了农村贫困程度,这一结论对于不同的贫困标准、福利度量指标都具有稳健性;外出时间长短对于外出户的贫困状况具有显著影响。本文还讨论了影响农村贫困的其他因素。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外出打工 贫困减缓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庆宝 陈杭 吴海涛 霍增辉
本文利用"中部地区劳动力务工状况"数据,运用Mlogit模型,从农村劳动力的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两个方面研究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行业选择问题。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的个人特征是其就业行业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他们可以根据个人特征做出理性的就业行业选择;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家庭特征是影响其就业行业选择的其他重要因素,他们在家庭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进行就业行业决策。政府应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解决其就业的后顾之忧;政府应该对农民工进行分类培训,提高其个人的就业技能和素质,以适应行业及职业需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婷婷 郭沛 栾江 陈建成
通过分析教育对西部贫困农村地区居民非农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教育对西部贫困农村地区劳动者非农收入的收益率为2.8%~3.5%。而不同收入水平的劳动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教育差距,这能够通过教育对非农收入的回报率,进一步固化西部农村地区劳动者的非农收入差距。分解法结果显示,教育对西部贫困农村地区居民非农收入差距的贡献率为4%~4.3%。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西部贫困农村地区教育的普及力度、改善教育质量,才能充分发挥教育在减少贫困的发生率、降低居民收入差距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劳动力 教育 非农收入差距 西部贫困农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史耀波 李国平
城乡收入差距和农业过剩的劳动力等因素诱发的劳动力移民,是劳动力要素在区域与部门之间的重新配置。劳动力移民在很大程度上平衡了要素回报率,改进了贫困农民的经济状况和分工参与程度。回归分析发现,劳动力移民对农村地区反贫困的作用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与以后存在显著差异,对90年代之后贫困发生率的持续下降作用明显。本文提出财政要配置更多的资源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和能够提高农民抵抗风险能力的机构,以此促进贫困地区人口的转移和人口总量的下降。
关键词:
劳动力移民 要素回报 反贫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帅 张海鹏
本文利用微观农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金融危机冲击前后的面板双重倍差(panel-DID)模型,考察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对中国有涉外经济业务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造成了直接冲击,使得农村劳动力在这些行业的非农就业人数减少、劳动时间缩短;但是,研究并没有发现金融危机冲击对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所产生的持续性影响;在面临金融危机的冲击时,受教育程度较低、从事工资性劳动、就业地点在外省的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更容易遭受失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小青 吕珊珊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群体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构建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鄂西的调查数据,对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状况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当前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评价总体水平较低,主要反映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整体工作条件差、劳动关系不和谐、薪酬福利水平较低、职业发展不理想、个人薪酬福利满意度低。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11390万人,比上年增加920万人,增长8.8%。外出务工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23.2%,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常住户(居住在乡镇行政管辖区域内的住户)外出务工的劳动力8960万人,比上年增加840万人,增长10.2%;举家在外务工(整户离开居住地到居住地所属乡镇行政管辖区域以外务工)的劳动力2430万人,比上年增加80万人,增长3.4%。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佳丽
消除贫困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既有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了,农村劳动力流动是贫困农户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离土不离乡"作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形式,是新时期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选择,然而,其对贫困农户的减贫效应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基于此,本文以我国连片特困地区微观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从"离土"与"离乡"的双重视角探讨了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收入贫困及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收入贫困层面,"离乡"的减贫作用大于"离土";(2)在多维贫困层面,"离土"能够有效改善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状态,而"离乡"则尚未起到显著作用;(3)进一步研究表明,自我雇佣活动对农户收入贫困的改善作用略低于受雇佣活动,但在农户多维贫困层面,自我雇佣活动则发挥了更加积极的减贫作用。显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新时期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减贫政策的针对性调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贫困地区 离土 离乡 收入贫困 多维贫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栾江 李强
通过2009—2010年调查数据对中国18个省48个县的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样本考察了教育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非农收入的影响,通过OLS法估计的教育回报率为3.9%,考虑了选择性因素的影响后估计结果为5.06%,说明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回报率依然较低。通过分位回归发现教育可能扩大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收入差距。政府要在农村地区推动教育扩张和平等才能提高农村地区教育回报率,减小教育所产生的扩大收入差距的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大金 袁康来 吴峰
农业的现代化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终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前提。本文根据湖南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材料,系统分析了目前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难点,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劳动力转移 障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柳建平 张永丽
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对流入地——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重要影响,而且对流出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对甘肃10个样本村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缓解农村贫困、改善家庭福利具有重要作用,也对农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农业产出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