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63)
2023(14178)
2022(12313)
2021(11333)
2020(9827)
2019(22440)
2018(22179)
2017(43181)
2016(23100)
2015(25700)
2014(25377)
2013(24703)
2012(22377)
2011(19909)
2010(19601)
2009(18456)
2008(17744)
2007(15543)
2006(13044)
2005(11415)
作者
(64039)
(53861)
(53805)
(51058)
(34015)
(26016)
(24671)
(21242)
(20201)
(18951)
(18044)
(18036)
(16872)
(16814)
(16644)
(16642)
(16616)
(15969)
(15579)
(15324)
(13395)
(13115)
(13104)
(12281)
(12174)
(11902)
(11870)
(11843)
(10859)
(10689)
学科
(95453)
经济(95373)
管理(63516)
(60827)
(49804)
企业(49804)
方法(48139)
数学(42773)
数学方法(42252)
(25304)
贸易(25295)
(25103)
(25022)
(24568)
中国(22610)
地方(19324)
业经(19085)
(18971)
农业(16436)
(16184)
(16164)
财务(16134)
财务管理(16096)
企业财务(15114)
理论(14139)
环境(13569)
(13395)
(13177)
银行(13128)
(13042)
机构
学院(320204)
大学(317564)
(134034)
经济(131543)
管理(123579)
理学(107857)
理学院(106721)
管理学(104626)
管理学院(104053)
研究(103131)
中国(76765)
(64703)
科学(64144)
(59357)
(53442)
(51427)
业大(48850)
中心(48635)
财经(48304)
研究所(47020)
(46304)
(43863)
农业(42428)
经济学(42033)
(39930)
师范(39453)
北京(39326)
经济学院(38324)
(37981)
(36663)
基金
项目(221899)
科学(174811)
基金(162313)
研究(158580)
(141778)
国家(140690)
科学基金(121271)
社会(101126)
社会科(96078)
社会科学(96055)
(87613)
基金项目(85860)
自然(79861)
自然科(78101)
自然科学(78081)
自然科学基金(76693)
教育(74148)
(73333)
资助(67353)
编号(64034)
重点(50609)
成果(50075)
(49045)
(47856)
(46584)
科研(43890)
创新(43704)
课题(43612)
教育部(42174)
国家社会(42115)
期刊
(136742)
经济(136742)
研究(85198)
中国(53534)
学报(51010)
(47343)
(47274)
科学(45890)
管理(43254)
大学(38344)
学学(36504)
农业(32469)
技术(28497)
教育(28118)
(24621)
金融(24621)
经济研究(23857)
业经(23754)
财经(23076)
(19889)
(19411)
问题(19153)
(17515)
统计(17299)
国际(16150)
商业(15806)
技术经济(15759)
(15720)
(15394)
决策(14248)
共检索到451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全世文  曾寅初  黄波  
本文基于内生结构突变的平稳性与变协整检验方法对近年来中日两国进出口贸易的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日贸易在2008年年底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和在2011年初受到欧债危机冲击下发生了两次显著的结构变化。金融危机的冲击效果表现为贸易额在短期的迅速下降和此后的快速回升,而欧债危机的冲击效果则表现为贸易总体增长趋势的减缓。中日两国主要商品的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显著的变协整关系。总体上看,中国对日本的贸易增长趋势在2011年初发生了显著的结构调整,贸易逆差收窄的趋势逐渐明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统生  殷功利  朱永军  
在统计描述中国1990-2010年的月度进出口数据关系典型事实的基础上,利用内生结构突变的单位根和协整检验技术,对中国贸易顺差可持续性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进出口之间具有包含截距项和斜率项都发生了变化的长期均衡关系,贸易顺差具有弱可持续性,出口由于受到进出口间长期均衡关系的约束,其偏离均衡会在下一期得到修正。因此,旨在调节贸易收支(外部)基本平衡的政策应充分考虑这一特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全世文  曾寅初  
本文对2005年以来我国的外贸实际进出口额进行了含结构变化的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实际进出口增长受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发生了显著的结构变化;且我国实际进出口贸易额是分阶段的趋势平稳过程,而非一阶单位根过程。从冲击效果来看,金融危机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结构性变化表现为贸易额的短期下降和贸易增长趋势的加速恢复。欧债危机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结构性变化表现为贸易额的瞬时性下降和贸易增长趋势的下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勇兵  曹亮  
中国持续的双顺差源于FDI流入和贸易增长,考察二者的内在关联是解决外部经济失衡的重要环节。考虑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后,作者拓展了Aizenman和Noy(2006)的模型探讨在生产分割情况下垂直FDI流入与贸易增长之间的双向关系。并且基于中国1994—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对FDI流入与贸易增长的关系做了再检验,发现FDI与贸易的关系总体上具有互补性。FDI流入中国带来了贸易的爆炸式增长,这种持续的双顺差是国内要素市场扭曲和政府不当干预过多的结果。因此,需要更加关注中国经济转型的内在制度缺陷。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蒋浩  宫占奎  
对我国的进口、出口和GDP进行协整分析可以发现,三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不能将其约束为GDP和贸易总额或净出口之间的长期关系。G ranger因果检验表明,进出口增长都是GDP增长的G ranger原因,但反过来GDP增长则不是进出口增长的G ranger原因。长期因果检验则表明,GDP和出口、进口和出口之间的长期因果关系都是双向的,而GDP对进口具有单向的长期因果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凌云  陈明强  陈刚  
本文基于1987~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单位根、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国内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考察。研究发现:东、中部地区的FDI与进出口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但在西部地区却并不存在协整关系;三大地区的进口均是FDI的Granger原因,但出口并不是FDI的Granger原因;东部地区的FDI很显著地构成了进出口的Granger原因,但这种Granger因果关系在中、西部地区却并不存在。文章结合区域差异结论,从技术溢出的角度重新解释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马太效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聂巧平  
对于内生突变情形下的单位根检验,突变点的确定方法会影响到单位根检验的功效,不同方法在确定突变点位置时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本文首先评述了几种常用的突变点确定方法及相应的单位根检验,然后对基于各类回归式残差平方和最小值确定突变点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所设数据生成过程有别于已有研究,并首次考虑了依据可行广义最小二乘(FGLS)估计来确定突变点。在此基础上,还对比分析了几种不同突变点确定方法下的单位根检验功效和实际检验水平。结论显示,依据FGLS残差平方和最小值得到准确突变点的频率最高,且在AO模型下据此进行Perron检验具有较高的功效且不会发生较大的水平扭曲。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喜和  苑亚文  
文章运用2006年至2010年的数据实证分析表明:(1)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每增加1%,会相应提高日本对中国的贸易顺差0.26%,进一步证实了中日之间贸易的互补性;(2)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是影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重要因素,而对日元实际有效汇率影响却较弱;(3)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中日两国的物价指数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除此之外,美元流动性对中国物价指数还有一定的影响,但对日本物价指数的影响较弱。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子晖  温雪莲  陈浪南  
本文结合最新发展的面板协整检验等方法,对包括中国在内的27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跨国研究,分别从总体样本和单位样本的角度考察了政府消费支出与私人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政府消费支出与私人消费成互补关系,这就为现阶段中国政府通过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提供了经验依据。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非参数相关性检验等方法对影响两者关系的相关因素展开深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债务水平为两者关系的影响因素,而政府规模等不是影响政府与私人消费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慧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与FDI及出口贸易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利用FDI及出口之间存在着长期而稳定的正相关关系,FDI和出口都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对经济增长发挥了明显的拉动作用,同时FDI也是出口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可见,利用FDI和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将使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与市场的依赖性增强,反之外部经济的不稳定性会增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志刚  聂秀东  
本文首先讨论了常见的三种检验面板数据单位根的方法,并着重讨论其中更具有通用性的方法,给出了相应的统计量的分布性质;然后结合这三种检验方法,针对中国各省自1970年到199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面板数据,检验了经济增长中的收敛性假说,得出了一致的结论。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杨政  田铮  党怀义  
本文介绍了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实证分析西部九省市固定投资和工业增加值的关系,Engle-G ranger检验拒绝部分省市具有均衡增长关系,面板协整检验接受西部地区具有均衡增长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世晴  陈文政  
本文在总结既有的进出口贸易拉动GDP增长的研究基础上,运用HP滤波、相关系数矩阵及协整分析,研究了进出口总额(E+M)和GDP增长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在研究进出口贸易与GDP增长的关系时,运用进出口总额(E+M)序列比单独使用进口额、出口额或进出口差额(E-M)序列更能真实反映进出口贸易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兴容  凡福善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连续七次调高出口退税率。论文以1985-2009年的年度和月度数据为基础,出口退税与贸易出口的协整分析表明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出口退税的变动短期内对出口会形成明显的冲击,引起出口的短期波动。均值T检验结果表明,2004年1月-2008年10月的出口退税政策效果显著,但由于受金融危机冲击、外部需求减少、政策效应滞后等因素的影响,2008年11月-2009年4月的政策效果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京红  王生辉  
已有研究大都采用二元回归的方法,并不能准确测度加工贸易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传统的回归方法也无法辨析加工贸易出口在经济增长中的动态作用。本文基于1981到2014年的数据,在控制了一般贸易出口、消费和投资等因素的影响之后,首先运用协整检验分析了加工贸易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之后,利用分位数回归,进一步探析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上加工贸易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所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围绕如何通过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推动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