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14)
2023(11254)
2022(9765)
2021(9092)
2020(8092)
2019(18814)
2018(18600)
2017(36306)
2016(19444)
2015(22427)
2014(22556)
2013(22220)
2012(20553)
2011(18593)
2010(18325)
2009(17023)
2008(16912)
2007(14807)
2006(12294)
2005(10579)
作者
(55687)
(47058)
(46830)
(44271)
(29806)
(22591)
(21487)
(18570)
(17569)
(16490)
(15861)
(15555)
(14669)
(14651)
(14645)
(14395)
(14350)
(13831)
(13521)
(13446)
(11551)
(11447)
(11345)
(10674)
(10506)
(10495)
(10356)
(10233)
(9530)
(9216)
学科
(88438)
经济(88357)
管理(57828)
(55987)
方法(51124)
(47208)
企业(47208)
数学(46064)
数学方法(45467)
(24106)
贸易(24097)
(23374)
(22507)
(20328)
中国(18597)
业经(16430)
(15309)
财务(15258)
财务管理(15221)
地方(15128)
(15111)
企业财务(14390)
理论(13379)
(13213)
农业(13180)
技术(12256)
(12144)
(11658)
金融(11655)
环境(11449)
机构
大学(286001)
学院(285312)
(122610)
经济(120422)
管理(115631)
理学(101665)
理学院(100693)
管理学(98773)
管理学院(98269)
研究(87318)
中国(65276)
(57346)
(53800)
科学(52166)
财经(44632)
(44122)
(42490)
业大(42226)
中心(41950)
(40635)
(40165)
研究所(38749)
经济学(38526)
经济学院(35314)
农业(35087)
北京(35054)
(34005)
师范(33637)
财经大学(33423)
(31888)
基金
项目(196820)
科学(156171)
基金(145985)
研究(140722)
(126246)
国家(125291)
科学基金(109262)
社会(90412)
社会科(86054)
社会科学(86030)
基金项目(76933)
(76291)
自然(72378)
自然科(70814)
自然科学(70797)
自然科学基金(69545)
教育(66792)
(64152)
资助(62115)
编号(56408)
(44899)
成果(44295)
重点(44005)
(41143)
(40817)
教育部(39196)
科研(38858)
创新(38468)
人文(37936)
大学(37900)
期刊
(118743)
经济(118743)
研究(75117)
中国(43795)
(42366)
学报(42163)
管理(39646)
科学(38597)
(37394)
大学(32598)
学学(31016)
技术(26390)
农业(25493)
教育(23575)
(22810)
金融(22810)
财经(21839)
经济研究(20718)
业经(19417)
(18628)
(18622)
统计(17761)
问题(17371)
(15863)
技术经济(15183)
国际(15166)
决策(14612)
商业(14176)
(14091)
理论(13562)
共检索到393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凯  邢天才  谷富强  
本文以实际贸易为出发点,采用2005.1~2010.12的月度数据,对外部冲击对我国物价的传导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定量给出外部冲击对输入型通胀的影响和对国内物价的传导路径。研究表明,外部冲击能通过进口价格传导到国内价格体系,但传递不完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最大。外部冲击对国内物价的传导路径存在中下游价格倒逼上游价格的现象;进口价格对上中下游价格的传导都不显著,其它价格却能反向传导到进口价格。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吕剑  
本文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方法,对1980—2005年来外部冲击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进口与外部冲击之间的协整关系显著,其中与国际石油价格、国际游资数量呈负相关,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外国通货膨胀水平和外国出口能力呈正相关;外部冲击对我国进口的影响具有自我修正功能,而且作用程度是个缓慢增加的过程。其中,在各项外部冲击中,国际游资冲击是最主要的一项冲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进文  丁林涛  
本文基于平滑转换回归(STR)模型,将人民币汇率和国际油价波动考虑在内,构建了一个关联贸易开放度与通货膨胀的非线性模型,并且,采用动态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考察了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中国贸易开放程度、人民币汇率和国际油价与通货膨胀关系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度与通货膨胀之间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贸易开放程度的高低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效应,尤其是在考虑外部冲击因素的影响下,非线性特征更为显著;中国存在由贸易开放度、人民币汇率和国际油价到通货膨胀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并且,这种非线性因果关系具有时变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坤望  马天娇  
本文基于全球投入产出表,将影响全球贸易增长的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纳入统一框架,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两次外部冲击引发的贸易下滑为例,探究全球价值链的变化如何改变外部冲击对全球贸易的影响效果。本文通过测度及对比两次外部冲击在需求侧对贸易下滑的解释力度,检验全球价值链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期,需求侧冲击可以解释贸易下滑的59.0%,显著低于金融危机时期需求侧的解释力度(71.1%),表明随着全球价值链的收缩,外部需求冲击通过价值链传导产生的放大效应也随之减弱。外部冲击对全球贸易的影响具有行业异质性,相比非耐用品行业和服务业,耐用品行业的需求变化对全球产出和贸易的冲击更剧烈,价值链传导的放大效应在耐用品行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从国家或地区层面而言,参与区域贸易协定的经济体最终需求变化更加敏感;相对而言,中国各行业需求变动均为最小,侧面表明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是抵御外部冲击的中坚力量。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推动中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山  汪前元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外部冲击(汇率、石油价格、进口价格)对中国国内价格特别是CPI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CPI的传递效应较低;原油价格冲击对其他价格的传递系数相对较小;大约19%的进口价格冲击会在10个月后反映在消费者价格指数上。外部冲击解释了CPI变化中的25%。为治理当前国内的通货膨胀,国内政策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要实行稳定、可信的货币政策,以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从而稳定并降低汇率对国内通货膨胀的传递,以隔绝外部冲击给国内通货膨胀造成的压力;决策当局必须注意到稳定农产品价格的重要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一如  
对外部冲击,主要是国际能源价格冲击和汇率冲击,对金砖国家内部物价水平的传递效应的检验表明:外部冲击对金砖国家物价水平的传导是滞后和不完全的;对金砖国家生产者价格指数的传递率高于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传递率;在金砖国家中实行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外部冲击对生产者物价指数变化的解释力高于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主要体现在其国际能源价格冲击的高解释力上;然而在对消费者指数变化的解释力上,则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表现得更强。这些结论与使用子样本数据和改变变量次序时也一致。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喜和  苑亚文  
文章运用2006年至2010年的数据实证分析表明:(1)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每增加1%,会相应提高日本对中国的贸易顺差0.26%,进一步证实了中日之间贸易的互补性;(2)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是影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重要因素,而对日元实际有效汇率影响却较弱;(3)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中日两国的物价指数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除此之外,美元流动性对中国物价指数还有一定的影响,但对日本物价指数的影响较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静波  孙晓艳  
美国次贷危机引致世界经济发展减速、国内外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导致成本提高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对广东省出口形成冲击。文章基于月度数据,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进口减速、原材料价格上升、国外需求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及人民币升值都是导致广东省出口贸易减速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分散出口风险、优化进口结构、增加内需及适度调整人民币币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颖慧  
文章主要从国际贸易视角下对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问题进行研究。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选取PPI与CPI作为衡量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指标,以近些年来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分析,得出我国受国外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小;PPI以及CPI的同比指数会因国外物价的上涨而上升;贸易收支传递渠道对我国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影响较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春鹏  肖海峰  
为探究外部因素对我国肉类价格波动造成的冲击,基于2006-01—2016-12的月度数据,采用SVAR模型从供给、需求和货币3方面研究了外部冲击因素对我国主要肉类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肉类自身价格影响外,汇率对各肉类价格的影响最为显著,其余外部冲击因素对各肉类品种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供给因素方面,国际肉类价格对国内肉类价格的影响已不容忽视,尤其是对国内猪肉及牛肉价格影响最为明显;需求因素方面,宏观经济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增加对国内肉类价格,特别是国内羊肉及牛肉价格具有重要影响;货币因素方面,国内外货币流动性水平对国内羊肉和牛肉价格均有明显冲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杨国中  姜再勇  
文章建立结构VAR模型考察了1997年1月至2008年8月期间外部冲击(国际石油价格和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我国国内物价水平及其分类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价格和汇率传递都是不完全的、滞后的和沿价格链递减的,且对分类价格指数的传递差异较大;相比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国际石油价格冲击对我国进口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传递率更高,影响更大;我国近期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上扬较多地是受到上游价格链冲击、需求冲击、货币政策冲击和供给冲击的影响,人民币升值的抑制通胀效应较弱。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欣  崔日明  
长期以来,人们主要关注价格贸易条件对经济增长、经常账户和贸易收支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而忽视了对价格贸易条件自身统计性质的研究。文章采用中值无偏估计方法对1980~2011年间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冲击的持久性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估计结果显示: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序列服从近似单位根过程,价格贸易条件冲击的中值无偏半衰期为13.51年。这意味着,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冲击是长期的和持续性的,相关部门在应对价格贸易条件冲击时,不宜采用短期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储蓄调整政策,而应着眼于持续提高居民收入、积极培育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和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克贲  王晓芳  
本文基于包含各类实际冲击和消息冲击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定量分析影响中国通胀预期的主要因素,并探讨这些因素对通胀预期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包括通胀目标冲击在内的七种经济冲击能够解释大部分的通胀预期波动;消息冲击对通胀预期的影响比实际冲击更为重要;消息冲击对通胀预期的作用机制与实际冲击有显著区别。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政府在管理通胀预期时,应从实际冲击和消息冲击两方面构建通胀预期的监测网络,并在明晰实际冲击和消息冲击对通胀预期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消息披露和实际干预工具,稳定公众的通胀预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洪福  
文章分析了影响通货膨胀持续性的各种外部冲击,并构建了一个SVAR模型,实证检验外部冲击对中国通货膨胀持续性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给定一个单位标准差正向冲击时,不同冲击导致的通货膨胀持续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需求冲击影响最大,货币冲击次之,国外冲击影响最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亮  
本文使用B-N分解方法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序列的持久性成分和暂时性成分进行了动态分离。研究结论显示:前者与经常账户正相关,后者与经常账户负相关。前者对经常账户的影响强度明显大于后者,持久性冲击对经常账户的影响具有时滞性,经常账户对持久性冲击的反应更为敏感、记忆时间更长。这意味着从长期看中国存在HLM效应,政府在处理经常账户与价格贸易条件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时,要加强对价格贸易条件持久性趋势变化的研判和预测,在政策干预力度考量和时机选择上要充分考虑持久性成分对经常账户的影响强度、时滞效应以及经常账户对持久性冲击的记忆强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