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81)
- 2023(5463)
- 2022(4638)
- 2021(4576)
- 2020(3725)
- 2019(8324)
- 2018(7752)
- 2017(15383)
- 2016(8457)
- 2015(9330)
- 2014(9316)
- 2013(9177)
- 2012(8619)
- 2011(7478)
- 2010(7782)
- 2009(7257)
- 2008(7540)
- 2007(6510)
- 2006(5931)
- 2005(5363)
- 学科
- 济(30717)
- 经济(30680)
- 管理(30479)
- 业(27283)
- 财(23955)
- 企(21607)
- 企业(21607)
- 财政(12620)
- 农(12121)
- 务(10528)
- 财务(10516)
- 财务管理(10476)
- 中国(10279)
- 政(10246)
- 企业财务(10001)
- 方法(9932)
- 制(9543)
- 数学(8866)
- 数学方法(8714)
- 策(8124)
- 土地(7785)
- 农业(7673)
- 地方(7176)
- 学(6927)
- 银(6431)
- 银行(6431)
- 制度(6384)
- 度(6384)
- 贸(6381)
- 贸易(6379)
- 机构
- 学院(112220)
- 大学(109299)
- 济(48539)
- 经济(47466)
- 管理(43363)
- 研究(38210)
- 理学(36309)
- 理学院(35941)
- 管理学(35455)
- 管理学院(35235)
- 财(33313)
- 中国(32385)
- 京(22789)
- 财经(21764)
- 科学(20688)
- 经(19627)
- 所(18753)
- 江(18674)
- 中心(18304)
- 研究所(16167)
- 农(16153)
- 财经大学(15567)
- 经济学(14810)
- 北京(14520)
- 范(14225)
- 师范(14152)
- 院(14134)
- 州(14046)
- 业大(13342)
- 经济学院(13300)
- 基金
- 项目(67702)
- 研究(54013)
- 科学(53537)
- 基金(48782)
- 家(40845)
- 国家(40431)
- 科学基金(35037)
- 社会(34155)
- 社会科(32374)
- 社会科学(32368)
- 省(25763)
- 教育(24889)
- 基金项目(24630)
- 编号(23205)
- 划(21425)
- 自然(21020)
- 资助(20611)
- 自然科(20490)
- 自然科学(20486)
- 成果(20314)
- 自然科学基金(20113)
- 课题(16284)
- 部(15811)
- 性(15559)
- 重点(14865)
- 发(14387)
- 制(14223)
- 策(13900)
- 国家社会(13896)
- 项目编号(13831)
共检索到186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梅冬州 温兴春
在外部冲击导致资本流出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中国出现一、二线城市土地供给下降,房价不断走高,民间投资增速大幅下降的现象。对此,本文在梳理基本事实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多部门的小国开放经济DSGE模型,模型中嵌入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同时引入了房地产、重工业和非重工业等部门。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使得地价与GDP高度联动,在放大外部冲击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时,导致政策在"资本账户开放"和"保增长"之间存在两难。地方政府通过紧缩土地供给,提高地价增加抵押贷款以稳定基建投资。在"稳增长"的同时,带来的高地价和高房价抑制了居民消费和住房需求,同时地方政府土地抵押借贷资金的增加,提高了非重工业部门的投资成本,恶化了投资结构,使得经济陷入"稳增长"与"调结构"的两难。
关键词:
外部冲击 土地财政 投资结构 政策困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平
2004年在宏观调控下高速增长,是"有惊无险",2005年看似无险,但"外部冲击"来的比2004年更为猛烈,宏观调控保持高度的紧张,经济增长和政策变动增加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应对"外部冲击"成为今年宏观调控和经济增长稳定最为关注的主线。 "外部冲击"是指开放的宏观经济中国际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对国内经济产生的波动性影响(《现代经济词典》)。全球比较突出的例子是石油价格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化斌 许志伟 胡永刚 鄢萍
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隐含假定了财政政策冲击是突然宣布实施的,经济中的个体事先并不知情,而事实上公众往往可以提前得到关于政策的消息。本文尝试建立消息推动下的经济周期(News Driven Business Cycle,简称NDBC)模型,通过贝叶斯方法估计模型并分析政策消息对形成公众预期、改变公众行为的重要性,同时结合脉冲反应对比分析预期到的财政政策和未预期到的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和影响。通过对不同政策的模拟,本文发现财政政策的消息冲击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在消息冲击的影响下的财政政策效果与传统周期模型下实际政策冲击的效果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区别。本文结论对于经济危机背景下的财政政策制定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小亮 姚一旻 陈彦斌
本文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债务风险”的三维框架下,系统分析了当前及未来五年美国的宏观经济格局,结果表明:第一,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老龄化加剧、新一轮科技革命尚未到来等因素的影响之下,美国经济将处于低迷增长的态势;第二,美国的总需求并不强劲、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不会出现大幅上涨,再加上货币政策治理通胀的框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动,因此美国不会出现显著的通胀压力,而将处于温和通胀状态;第三,美国家庭部门债务风险明显缓解,不过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债务仍在攀升,从而使得美国的整体债务率处于缓慢上升的态势。总体来看,美国经济不会陷入鲁比尼所说的“滞胀性债务危机”,而是处于“经济低迷增长+温和通胀+债务缓升”的亚健康格局。在此局面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稳定政策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究其原因,美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不止是短期经济波动,还包括长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和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稳定政策只能对经济进行短期逆周期调节,对于长期增长和经济结构方面的问题则难以奏效。稳定政策、增长政策、结构政策“三策合一”的宏观调控新思路有助于更好地帮助美国摆脱“经济低迷增长+温和通胀+债务缓升”的不利格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小亮 姚一旻
本文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债务风险”的三维框架下,系统分析了当前及未来五年美国的宏观经济格局。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老龄化加剧、新一轮科技革命尚未到来等因素的影响下,美国经济将处于低迷增长的态势。二是美国的总需求并不强劲、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不会出现大幅上涨,再加上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框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动,因而美国不会出现显著的通货膨胀压力,而将处于温和通货膨胀状态。三是美国家庭部门债务风险明显缓解,不过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债务仍在攀升,从而使得美国的整体债务率处于缓慢上升的态势。总体来看,美国经济不会陷入鲁比尼所说的“滞胀性债务危机”,而是处于“经济低迷增长+温和通货膨胀+债务缓升”的亚健康格局。在此局面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稳定政策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究其原因,美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不止是短期经济波动,还包括长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和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稳定政策只能对经济进行短期逆周期调节,对于长期增长和经济结构方面的问题则难以奏效。稳定政策、增长政策、结构政策“三策合一”的宏观调控新思路有助于更好地帮助美国摆脱“经济低迷增长+温和通货膨胀+债务缓升”的不利格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寅 梁旭 姚玲珍
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将反映企业价值的多方面因素综合后定义出房地产上市公司企业价值综合指标。基于此,实证分析了资本结构在不同政策环境下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房地产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影响了企业价值的提升,该负向影响在刺激性和金融性调控政策下有所减弱,而在行政性调控政策下更加严重;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与企业价值呈负向关系,刺激和金融性调控政策削弱了他们对企业价值的不利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宇星 吴文鑫 严佳佳
将作为外部冲击的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分析其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情况,并模拟了在无政策干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四种情景下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会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但长期看,社会总需求和通货膨胀受到的影响并不明显,对就业的挤出效应持续时间则较长。同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会产生"政策叠加"效应,促使宏观经济更快复苏,但长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宇星 吴文鑫 严佳佳
将作为外部冲击的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分析其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情况,并模拟了在无政策干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四种情景下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会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但长期看,社会总需求和通货膨胀受到的影响并不明显,对就业的挤出效应持续时间则较长。同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会产生“政策叠加”效应,促使宏观经济更快复苏,但长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丁志帆
本文根据1999—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下,考察了预期到的与未预期到的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及其传导机制。本文研究发现:第一,预期到的与未预期到的财政政策均具有显著的宏观经济效应,二者合起来可以解释36.34%的产出波动、14.24%的就业波动和6.18%的物价波动;第二,与未预期到的财政政策直接影响经济均衡系统不同,预期到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经济主体关于未来经济状态的信念来改变经济的均衡配置;第三,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不仅取决于所选取的政策类型,而且受公众预期的影响。因此,政府不仅应当根据宏观经济目标理性选择财政政策工具,而且需要合理引导公众预期,以...
关键词:
预期 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俊培 卢盛峰
基于1997-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财政宏观政策在发挥经济稳定功能中的实际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宏观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2)现行财政宏观政策并未有效发挥经济稳定作用,即财政收入政策只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物价稳定和防止通胀的功能,而支出政策的经济稳定功能也只体现在经济产出增长方面;(3)进一步分周期波动阶段分析表明,研究结论具有稳健性。因此,要充分有效发挥财政宏观政策的经济稳定功能,需要深化财政体制以及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同时,不能过度依赖宏观调控,应该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微观制度安排的完善。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佐敏 戴玲 韩永辉
本文利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背景下,财政政策应对不利外部需求冲击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1)无论在数量型货币政策背景下还是在价格型货币政策背景下,对出口恢复作用最大的财政政策工具都是出口退税率,然而其恢复作用都非常小,表明利用财政政策应对不利外部需求冲击时不应将主要政策目标设为恢复出口;(2)若以恢复总产出和就业为主要政策目标,在数量型货币政策背景下应对不利外部需求冲击的最优财政政策为增加政府消费,而在价格型货币政策背景下,财政部门则可以不采取任何应对措施。
关键词:
外部需求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佐敏 戴玲 韩永辉
本文利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背景下,财政政策应对不利外部需求冲击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1)无论在数量型货币政策背景下还是在价格型货币政策背景下,对出口恢复作用最大的财政政策工具都是出口退税率,然而其恢复作用都非常小,表明利用财政政策应对不利外部需求冲击时不应将主要政策目标设为恢复出口;(2)若以恢复总产出和就业为主要政策目标,在数量型货币政策背景下应对不利外部需求冲击的最优财政政策为增加政府消费,而在价格型货币政策背景下,财政部门则可以不采取任何应对措施。
关键词:
外部需求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皮埃尔·奥利维尔·古林查斯 王宇
世界经济正在走出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的阴霾,但挑战依然存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充满不确定性,经济增长放缓、金融风险上升、通货膨胀高企等问题不容忽视。为此,货币政策方面,应以抑制通货膨胀为重点,稳定货币金融体系;财政政策方面,应进行财政整顿,重建财政缓冲机制。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饶晓辉
从世界各国的财政政策实践看,政策调整从酝酿到实施往往需要一段时间。在此过程中经济主体可以提前获知未来政策的调整讯息(news),并针对这些讯息进行即时的反应,而标准的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并未对此类反应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财政政策讯息冲击,考察中国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讯息冲击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产生显著影响,忽视讯息冲击将低估财政政策的真实效应。这些真实效应既包括总量变化,又包括结构变化。例如:引入政府购买和劳动所得税的讯息冲击总体上提高了产出和就业水平,并使劳动时间、投资、产出等在政策实施前就产生正向偏离,经济呈现繁荣景象;而引入资本所得税的讯息冲击导致产生负向偏离,经济出现短暂衰退现象。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讯息冲击 经济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