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07)
- 2023(13260)
- 2022(10950)
- 2021(10087)
- 2020(8775)
- 2019(19767)
- 2018(19448)
- 2017(37599)
- 2016(20533)
- 2015(23273)
- 2014(22470)
- 2013(21917)
- 2012(19999)
- 2011(17862)
- 2010(18230)
- 2009(17137)
- 2008(17313)
- 2007(15632)
- 2006(13729)
- 2005(12363)
- 学科
- 济(96179)
- 经济(96092)
- 业(91440)
- 企(84879)
- 企业(84879)
- 管理(78549)
- 方法(49683)
- 数学(40949)
- 数学方法(40442)
- 财(30292)
- 业经(29873)
- 农(26091)
- 务(23003)
- 财务(22981)
- 财务管理(22954)
- 中国(22693)
- 企业财务(21890)
- 技术(21704)
- 农业(19161)
- 理论(18778)
- 制(17255)
- 策(15958)
- 划(15935)
- 贸(15275)
- 贸易(15267)
- 和(15128)
- 易(14763)
- 技术管理(14672)
- 地方(14518)
- 体(13416)
- 机构
- 大学(294466)
- 学院(294038)
- 济(127655)
- 经济(125501)
- 管理(123508)
- 理学(107626)
- 理学院(106611)
- 管理学(104713)
- 管理学院(104168)
- 研究(86157)
- 中国(67652)
- 财(59972)
- 京(59461)
- 财经(48407)
- 科学(48357)
- 江(44270)
- 经(44167)
- 农(42693)
- 所(40707)
- 中心(39959)
- 经济学(39856)
- 业大(39306)
- 北京(36969)
- 研究所(36420)
- 经济学院(36238)
- 财经大学(35960)
- 商学(35742)
- 范(35551)
- 商学院(35431)
- 师范(35291)
- 基金
- 项目(192679)
- 科学(156918)
- 研究(144163)
- 基金(143650)
- 家(121868)
- 国家(120781)
- 科学基金(108274)
- 社会(96226)
- 社会科(91551)
- 社会科学(91532)
- 省(76169)
- 基金项目(75332)
- 教育(68864)
- 自然(68711)
- 自然科(67385)
- 自然科学(67373)
- 自然科学基金(66303)
- 划(62081)
- 资助(59311)
- 编号(56965)
- 创(46033)
- 成果(45725)
- 部(44030)
- 重点(42098)
- 创新(41896)
- 业(40331)
- 国家社会(40132)
- 发(39771)
- 教育部(39455)
- 人文(39039)
- 期刊
- 济(135825)
- 经济(135825)
- 研究(87801)
- 中国(57577)
- 管理(51848)
- 财(50191)
- 农(38690)
- 学报(38091)
- 科学(37494)
- 教育(37378)
- 大学(31910)
- 学学(28833)
- 技术(28493)
- 融(27270)
- 金融(27270)
- 农业(26740)
- 财经(25607)
- 业经(23523)
- 经济研究(22784)
- 经(22127)
- 技术经济(18522)
- 问题(17562)
- 业(17333)
- 策(16935)
- 统计(16924)
- 商业(15132)
- 贸(14503)
- 决策(14065)
- 财会(14062)
- 科技(14005)
共检索到436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沈志渔 孙婧
本文以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对企业外部知识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不同类型外部知识对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的相对重要性以及互补效应。通过对科学外部知识、行业外部知识与突破性技术创新及渐进性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检验,得出这样的结论:外部知识对两类技术创新都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于突破性技术创新来说,科学外部知识的重要性更强,对于渐进性技术创新来说,行业外部知识的重要性更强;科学外部知识与行业外部知识对两类技术创新的提升都具有协同性正向影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胡海青 张颖颖 张丹 张琅
以渐进寻优、不断迭代为特点的进化创业行为是企业面对复杂多变环境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行为逻辑,一直未受到重视。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进化创业行为的概念、基本特征和多维构面的理论分析,对进化创业行为的技术能力基础的探索较少。而现有对创业行为的技术能力基础的分析多关注于物理技术能力,较少关注于社会技术能力,更别说探索进化创业行为的多重中介作用在二元技术能力转化为创业绩效过程中的积极效应。文章遵循"能力-行为-绩效"的基本逻辑思路,构建进化创业行为对二元技术能力与创业绩效关系影响的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基于258份创业企业的调研数据,通过分层回归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进化创业行为在二元技术能力与创业绩效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应。(1)微创新、风险投资行为在物理技术能力与创业绩效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而战略更新在物理技术能力与创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2)微创新、战略更新在社会技术能力与创业绩效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而风险投资行为在社会技术能力与创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丰富了进化创业行为的现有研究,为建立以进化创业行为为核心的中小企业更新与试错机制提供丰富的理论指导。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阿城 温永林 曾婧婧
本文通过匹配2012—2017年中国城市在线政务服务指数和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在线政务服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在线政务服务作为一种新制度安排只对企业申请专利具有外生性激励作用,它为政企“打交道”提供了一种更低成本的方式,验证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是在线政务服务影响企业申请专利产出的重要渠道。(2)在“企业-政府-中介市场”的创新生态系统框架下,在线政务服务对中小规模和新兴科技行业的企业,以及对处于高市场竞争环境、高质量政府和中介市场发育程度高的地区企业,正外部性相对更大。(3)在线政务服务对制度性交易费用的“压缩效应”和对企业申请专利产出的“激励效应”存在门槛值。在当前政府数字化转型迈向全面扩展期的背景下,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既要有序稳妥地推进在线政务服务升级,也要注重线下政务服务的用户体验、摒弃技术至上的线性思维。研究结论为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消除企业创新制度性障碍和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小赞
目前针对企业智力资本的衡量模型主要关注内部智力资本维度,已不适用于现有开放式智力资本的衡量研究。本文在传统衡量模型基础上改进优化,将模型研究的要素扩展为内外部两大维度,内外部维度均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三个要素。通过对我国149家企业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优化后模型的信度和效度,并分别研究了智力资本各要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内外部智力资本的各个要素均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说明改进后的模型适用于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智力资本对创新绩效影响的衡量。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徐占东 梅强 陈天旻 于泽聪
应用组织学习理论和创业成长理论,构建了以创业学习为中介的创业知识影响大学生新创企业绩效的理论模型。基于288个样本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业显性知识较隐性知识对大学生新创企业绩效影响更高;创业学习发挥创业知识影响大学生新创企业绩效的不完全中介作用;创业隐性知识主要通过创业实践学习和创业认知学习正向影响大学生新创企业绩效,创业显性知识主要通过创业经验学习正向影响大学生新创企业绩效。讨论了研究结论对大学生创业者、创业教育管理者在匹配创业知识异质性和创业学习方式进而促进企业成长方面的指导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辉 吴晓云
通过从关系维度和结构维度两个方面对社会资本进行研究,并以189家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为样本,对社会资本、知识冗余和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间联系的强度与知识资源的冗余程度正相关;企业间联系结构的分散程度与知识资源的冗余程度正相关;知识资源的冗余程度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的曲线关系。在此基础上,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知识资源的培育机制和创新实践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指导和管理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房春燕
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流通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构建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开放式创新和企业成长均具有积极作用,开放式创新在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成长机制中存在部分正向中介效应;“开放式创新-动态能力”在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成长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存在“数字化转型-开放式创新-动态能力提升-企业成长”的链式传导路径,动态能力的后端传导贡献更为突出。最后提出推动数字技术发展、提高数字技术的普惠性和包容性、采取开放式创新战略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良谋
笔者将技术创新重新分类为主导创新和辅助创新,阐述了辅助创新与主导创新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关系倒U模型顶点变化的动态性以及变化的深层因素。通过对美国、韩国和中国三个处于制造业典型发展阶段国家的制造企业情况的实证分析,指出了辅助创新在理论与实践上的重要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毕鹏 李盼盼
技术进步路径作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将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2007—2019年我国33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为样本,以知识积累为门槛变量,采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探析自主研发、合作研发与技术引进三种技术进步路径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复杂的动态门槛特征。研究表明:技术进步路径驱动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知识积累门槛特征;较高的知识积累水平更有利于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发挥正向促进作用,而适度的知识积累水平更有利于合作研发发挥正向促进作用,即知识积累对技术进步路径驱动创新绩效存在临界规模。因此,我国工业产业需针对知识积累水平选择最优技术进步路径、转变发展动力,政府应给予必要的支持、合理引导外商投资,驱动企业创新绩效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蒋豪 路正南 朱东旦
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探讨创业者外部关系构建、二元机会能力与初创企业创新三者间关系,并利用对大学生创业者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关系构建与初创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外部关系构建正向影响创业者探索性机会能力,但对创业者利用性机会能力的影响呈倒U型;利用性机会能力对初创企业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而探索性机会能力对初创企业创新绩效具有线性正向影响。研究结论肯定了外部关系与创业者机会能力对于提升初创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作用,可为大学生创业创新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
关系构建 机会能力 初创企业 创新绩效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灿 侯欣裕
在企业股权网络结构日趋多元化与复杂化的现实背景下,本文依据2003-2019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运用PPML回归法检验了股权网络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网络中心度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推动了企业开放式创新活动的开展及激进式创新模式的转变;股权网络具有显著的间接溢出效应,且被投资网络中心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显著大于投资网络中心度;与竞争股权网络中心度相比,互补股权网络中心度更有利于新知识的交换、传递与融合;地理邻近性提高了信息与知识传递的速度与效率,增强了股权网络中心度的知识外溢效应。
关键词:
股权网络 中心度 知识溢出 企业创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琳 谢永珍
基于董事会行为的中介效应视角,以2009~2011年我国由风险投资公司支持的民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非线性的检验方式,对创业企业异质外部董事通过董事会行为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提高独立董事比例能够通过强化董事会行为而增加公司价值,且瞬间间接效应随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而降低;提高风险投资董事比例将通过弱化董事会行为而降低公司价值,且瞬间间接效应随风险投资董事比例的提高而增加;董事会行为在创始人外部董事比例与公司价值之间无中介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艳
文章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和理论论证,验证了我国制造业企业高管稳健性、创新强度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的技术依赖性体现在其创新强度的高影响力上,同时企业的市场价值高低也与企业的创新强度存在直接关系,高管任职的稳健性对企业创新强度与企业价值均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艳
文章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和理论论证,验证了我国制造业企业高管稳健性、创新强度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的技术依赖性体现在其创新强度的高影响力上,同时企业的市场价值高低也与企业的创新强度存在直接关系,高管任职的稳健性对企业创新强度与企业价值均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