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54)
- 2023(13411)
- 2022(11821)
- 2021(10927)
- 2020(9242)
- 2019(21224)
- 2018(20922)
- 2017(41210)
- 2016(22362)
- 2015(25182)
- 2014(24979)
- 2013(24640)
- 2012(22433)
- 2011(20160)
- 2010(20009)
- 2009(18628)
- 2008(18413)
- 2007(16114)
- 2006(14174)
- 2005(12641)
- 学科
- 济(89208)
- 经济(89064)
- 管理(74476)
- 业(69149)
- 企(60156)
- 企业(60156)
- 方法(43984)
- 数学(38274)
- 数学方法(37931)
- 财(29344)
- 农(22726)
- 中国(21824)
- 制(21200)
- 业经(20553)
- 务(19877)
- 财务(19810)
- 财务管理(19770)
- 企业财务(18909)
- 学(17202)
- 地方(16269)
- 贸(15205)
- 贸易(15198)
- 体(15063)
- 农业(14782)
- 易(14729)
- 理论(14416)
- 环境(14267)
- 技术(14248)
- 和(14061)
- 银(13983)
- 机构
- 大学(320746)
- 学院(316714)
- 管理(130664)
- 济(127743)
- 经济(125027)
- 理学(113905)
- 理学院(112759)
- 管理学(111103)
- 管理学院(110524)
- 研究(99972)
- 中国(75012)
- 京(67094)
- 财(63554)
- 科学(58952)
- 财经(50882)
- 所(48215)
- 经(46285)
- 中心(45294)
- 江(45143)
- 农(44880)
- 业大(44711)
- 研究所(43417)
- 北京(42167)
- 范(39732)
- 师范(39405)
- 经济学(38876)
- 财经大学(38129)
- 州(36529)
- 院(36529)
- 经济学院(35223)
- 基金
- 项目(217345)
- 科学(172298)
- 研究(161599)
- 基金(160027)
- 家(137359)
- 国家(136240)
- 科学基金(118805)
- 社会(103674)
- 社会科(98298)
- 社会科学(98275)
- 基金项目(85218)
- 省(83300)
- 自然(76379)
- 自然科(74556)
- 自然科学(74542)
- 教育(74293)
- 自然科学基金(73226)
- 划(69856)
- 资助(65842)
- 编号(65520)
- 成果(53733)
- 部(49256)
- 重点(47704)
- 创(45358)
- 发(44538)
- 课题(44407)
- 制(43977)
- 教育部(43202)
- 国家社会(42675)
- 人文(42357)
- 期刊
- 济(137298)
- 经济(137298)
- 研究(94795)
- 中国(56942)
- 财(50487)
- 管理(47938)
- 学报(47005)
- 科学(43343)
- 农(40584)
- 大学(36778)
- 学学(34617)
- 教育(33201)
- 融(28302)
- 金融(28302)
- 农业(27803)
- 技术(25965)
- 财经(25498)
- 业经(21741)
- 经(21519)
- 经济研究(21484)
- 问题(17890)
- 理论(16401)
- 图书(15055)
- 实践(14935)
- 践(14935)
- 技术经济(14827)
- 科技(14630)
- 现代(14276)
- 版(14268)
- 财会(14122)
共检索到456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袁德利 周建
如何使公司治理机制作为一个整体发挥最大的治理效应一直以来是公司治理研究的核心话题。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公司治理改革的深入,外部治理机制的互动关系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文章以我国2007年~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证券分析师、独立审计师与产品市场竞争三种外部治理机制之间的互动关系。检验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独立审计师与产品市场竞争之间存在显著的互补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周建 刘小元 于伟
解决公司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和有效监督管理层需要各种治理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利用2002年~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研究大股东股权竞争、董事会构成、经营者股权激励和监事会行为4种公司治理机制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大股东股权竞争与董事会构成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大股东股权竞争与经营者股权激励、董事会构成与监事会行为之间存在互补效应,这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关系呈现出复杂的特性。这一研究结论为继续深化中国的公司治理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提高公司治理水平需要理顺各种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实现治理机制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公司治理机制 互动 互补效应 替代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燕 冯丽丽 宋绍清
本文选取深市主板2009-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外部法律机制、社会机制以及声誉机制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债务融资的法律机制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不显著,社会机制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不显著,而声誉机制却显著地降低了内部控制有效性。此外,上市时间越长,其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越高。
关键词:
外部治理机制 声誉机制 内部控制 有效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宜晖 廖永威
公司外部治理是指来自公司外部的监督,即来自"公司控制权交易市场"的监督,其目的是为了防止企业管理者在执行公司职务时滥用其权力。本文在总结现有的实证研究后发现,公司外部治理可以让目标公司的股东从中获益,但这种方式对公司的治理效果却受制于不同国家的股权分散状况。我国目前股权分置改革已完成,但对其激活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效果还不能抱过高的期望,因为"一股独大"的格局不一定能因此而被打破。逐步、有序的投资渠道多样化,或许能为打破"一股独大"现象提供相对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外部机制 实证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禄仕 吴楠
本文选取2007-2013年我国金融行业共286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数据对外部治理机制与应计质量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利用修正的DD模型对上市公司应计质量进行计量,并通过构建的线性回归模型从业务市场竞争、经理人市场、控制权市场和法治监管等方面研究金融行业外部治理机制对应计质量的影响,得出结论:业务市场竞争、经理人市场竞争和法治监管对提高公司应计质量有积极影响,而控制权市场虽然被证实对应计质量的提高有负向影响,但其低效性使得这种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外部治理机制 应计质量 金融业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任冷
自1994年中国成功的进行了税收、财政和外汇改革以来,国有企业和金融部门的改革成为直到目前为止和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改革的主要议题,而公司治理的改革是这两顶改革的关键。我们注意到我国经济学者在公司治理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总的来说,这些研究是有缺陷...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檀文 王海涛 王凯
公司外部治理是以竞争为主线的外在制度安排,故该文选择竞争较激烈的日常消费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该类公司1998-2009年间的面板数据,通过对数据的Hausman检验,运用随机效应的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日常消费类上市公司外部治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日常消费类上市公司产品市场的竞争性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负相关,而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与公司绩效正相关,此外,控制变量管理层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公司规模和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董事会规模、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
关键词:
外部治理 公司绩效 日常消费类上市公司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余劲松 梁红英
治理水平改善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进而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本文利用世界75个国家(地区)的数据分析证券法上的投资者利益保护和执法机制对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改善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其他条件一定,无论是改进书面立法还是执法活动,都能对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改善起到积极作用;与书面立法相比较,执法活动对公司治理水平改善的作用更为显著;如果综合考虑立法和执法因素,立法层面投资者诉讼权利的保障则显得相对重要,信息披露和董事责任的强化规定对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改善并没有明显作用。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执法 公司治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玉德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约束经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但是不同的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方向及程度不尽相同。文章以2000—200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公司外部治理机制视角,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度越高则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在区分盈余管理的方向后发现,产品市场竞争迫使上市公司进行正向的盈余管理;在行业中处于竞争优势的公司其盈余管理的程度更高,且倾向于负向的盈余管理。这表明,在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之下,产品市场竞争存在负面的治理效应,竞争使经理人通过盈余管理扭曲企业的真实业绩,从而可能激化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俊涛 颜霜 林武
委托———代理理论对经营者报酬问题的研究 ,着重于董事会作用下的报酬机制。在不设立专门的报酬委员会时 ,董事会决定报酬的行为事实上依赖于公司所有权结构。所以具体的报酬方案是经营者与治理因素博弈的结果。通过公司治理因素与总经理报酬关系的实证研究 ,探求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对总经理报酬的解释力。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报酬机制 实证研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俊秋 张奇峰
以2001-2004年深圳证券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深交所公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核结果作为信息披露透明度的衡量指标,实证分析了公司治理机制与信息披露透明度之间的关系。在控制了相关变量后我们发现,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非线性关系,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会降低信息透明度,审计委员会的存在有利于信息透明度的提高,而独立董事主要通过审计委员会发挥作用。
关键词:
信息披露 股权结构 审计委员会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邬国梅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频繁发生非效率投资行为的现状,分析其是否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以及过度投资行为的治理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确实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且负债对过度投资有约束作用;非国有控股和现金股利能制约过度投资行为,但影响有限;经理持股与独立董事对过度投资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增量融资与投资显著正相关,且其影响最为显著。因此,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完善资本市场,使其能起到合理配置资源的功效。
关键词:
过度投资 治理机制 上市公司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德明 曹秀英 李洪
研究设计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体系及其实证分析指标,以432家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单位资产实现EVA(EPA)为公司绩效类标号属性,采用数据挖掘(DM)技术对样本公司治理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公司治理机制不同组合和EPA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可信度和支持度相结合的原则对得到的对应关系进行检验,从中遴选出科学有效的规则。这些规则为优化和设置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公司绩效和创造新财富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数据挖掘 治理机制 实证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立军 徐红梅 张同建
本文根据最新的独立董事治理行为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治理机制,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治理处于良好的改进状态,而在"内部人控制"监督、盈余稳健性监督、独立董事制度规范优化、以及公司治理制度支持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德明 曹秀英 李洪
本文以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判定树归纳法对样本企业的治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公司治理机制不同组合和EPA(单位资产实现EVA)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根据可信度和支持度相结合原则从中遴选出有效规则,为优化公司治理机制、提升绩效和创造新财富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数据挖掘 治理机制 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