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9)
2023(8863)
2022(7245)
2021(6640)
2020(5418)
2019(11984)
2018(11311)
2017(21685)
2016(11086)
2015(12145)
2014(11730)
2013(11569)
2012(10009)
2011(8827)
2010(9041)
2009(8840)
2008(7524)
2007(6549)
2006(5709)
2005(5096)
作者
(33159)
(27655)
(27399)
(25734)
(17281)
(13378)
(12313)
(10753)
(10622)
(9612)
(9313)
(9156)
(8679)
(8624)
(8502)
(8436)
(8274)
(8206)
(7898)
(7876)
(6888)
(6675)
(6512)
(6328)
(6197)
(6116)
(6090)
(5931)
(5498)
(5422)
学科
(40804)
经济(40764)
(38569)
管理(37429)
(32347)
企业(32347)
(25950)
金融(25950)
(23963)
银行(23930)
(23161)
方法(19273)
中国(17914)
数学(17449)
数学方法(17326)
(14973)
(12993)
(12093)
(11718)
贸易(11710)
(11490)
中国金融(11150)
业经(10620)
(10427)
财务(10393)
财务管理(10379)
企业财务(9919)
地方(9285)
农业(8547)
(8135)
机构
学院(154076)
大学(152762)
(65010)
经济(63745)
管理(61403)
理学(53708)
理学院(53220)
管理学(52360)
管理学院(52132)
研究(48898)
中国(46652)
(31479)
(30830)
科学(30468)
(29827)
业大(26796)
中心(26364)
农业(25151)
财经(24394)
(24249)
研究所(22422)
(22274)
(21555)
经济学(20615)
(20371)
(19959)
银行(19639)
金融(19598)
北京(18976)
经济学院(18891)
基金
项目(110774)
科学(87174)
基金(82934)
(74428)
国家(73823)
研究(73703)
科学基金(63720)
社会(49437)
社会科(47277)
社会科学(47266)
基金项目(44215)
(43555)
自然(43365)
自然科(42457)
自然科学(42444)
自然科学基金(41755)
(36601)
资助(33727)
教育(32729)
编号(27218)
重点(24846)
(24327)
(23467)
(23463)
创新(22790)
科研(22107)
计划(22098)
国家社会(21179)
(20521)
教育部(20082)
期刊
(62105)
经济(62105)
研究(41077)
(33933)
金融(33933)
学报(28847)
(27169)
中国(27063)
科学(24553)
(22972)
大学(21387)
管理(21103)
学学(20819)
农业(17071)
财经(11932)
技术(11812)
经济研究(11688)
业经(11407)
(10075)
(8951)
商业(8678)
业大(8001)
理论(7999)
问题(7841)
(7830)
科技(7374)
实践(7297)
(7297)
(7137)
技术经济(6979)
共检索到222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文利  骆建文  张钦红  
研究了有外部供应商与无外部供应商时装配商对供应商的最优融资决策和供应商的最优生产决策,并比较了两种情况下的融资效率。结果表明:不存在外部供应商时,装配商向供应商的融资受装配系统内每个供应商成本及自有资金的影响,而存在外部供应商时,装配商向各个供应商的融资决策是独立的;与无外部供应商时对比,存在外部供应商时资金约束的供应商需要拥有更多的自有资金量,才能达到无资金约束下的最优产量,并且竞争程度越高,所需的自有资金量越多。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结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沿海  顾超成  邓世名  
由多个供应商和一个装配商组成的装配系统中,装配商组装的最终产品需要由供应商提供零部件,不同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是互补的。供应商与装配商之间采用批发价格合同,由供应商决定批发价格而装配商决定订货量。供应商的资金是有限的,可能影响其供货能力以及装配系统的效率。供应商可以向银行借款或者由下游装配商提供预付款以缓解其资金约束的不利影响。针对银行贷款的情形,分析了装配系统的均衡订货量与批发价格,并通过图示直观地描述了资金约束对均衡订货量的影响。在装配商提供预付款时,若预付比例为外生变量,则供应商之间的博弈存在存策略纳什均衡,装配系统的绩效与预付比例以及供应商的资金有关;若预付比例是供应商的决策变量,则预付款可有效解决供应商的资金约束,相比于银行贷款,预付款的融资模式可使装配商和装配系统取得更高的利润。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吕飞  马士华  
本文研究的装配系统由两个供应商和一个制造商组成,其中一个供应商的成本信息为公共信息,另一个供应商的成本信息为其私有信息,制造商通过设计契约来揭示该私有信息。作为装配系统的主导者,制造商一方面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另一方面希望通过系统协同来获得更多的利润。研究结果表明,制造商对两个供应商都采用批发价契约时,无法揭示供应商的私有信息;制造商对信息公开的供应商采用批发价契约,对拥有私有信息的供应商采用价格补贴契约时,可以揭示供应商的私有信息,但不能实现装配系统的整体协同;制造商对两个供应商都采用价格补贴契约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吕飞  马士华  
本文研究的装配系统由两个供应商和一个制造商组成,其中一个供应商的成本信息为公共信息,另一个供应商的成本信息为其私有信息,制造商通过设计契约来揭示该私有信息。作为装配系统的主导者,制造商一方面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另一方面希望通过系统协同来获得更多的利润。研究结果表明,制造商对两个供应商都采用批发价契约时,无法揭示供应商的私有信息;制造商对信息公开的供应商采用批发价契约,对拥有私有信息的供应商采用价格补贴契约时,可以揭示供应商的私有信息,但不能实现装配系统的整体协同;制造商对两个供应商都采用价格补贴契约时,在成功揭示供应商的私有信息的同时,也实现了装配系统的整体协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同制造商对两个供应商分别提供批发价契约和价格补贴契约时相比,制造商对两个供应商都提供价格补贴契约时,私有信息的揭示区间会变大,系统总利润和拥有私有信息的供应商的利润会增加,信息公开的供应商的利润会降低,制造商的利润可能增加也可能降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振东  马超  
缓解企业外部融资约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但有关供应商集中度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以2007-2016年沪深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供应商集中度对企业外部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1)供应商集中度能够降低企业的外部融资约束。(2)途径检验表明,一方面供应商集中度能够便利企业获取银行贷款,起到减少企业外部融资约束的作用;另一方面供应商集中度能够减少企业从供应商处获取的商业信用,起到增加企业外部融资约束的作用,但前者作用强于后者,因而总体上供应商集中度能够有效减少企业的外部融资约束。(3)在民营企业以及信息不对称较严重的企业中,供应商集中度缓解企业外部融资约束的作用更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亮  庄新田  
文章基于对价格敏感的需求,针对双渠道供应链中制造商存在资金约束的情形,考虑引入预付款融资时的供应链协调问题。在Stackelberg博弈下,构建收入共享契约的供应链协调模型,给出供应链协调时契约参数所满足的条件,分析了供应链各成员的利润较分散决策时实现帕累托改进的条件。通过算例对双渠道供应链实现协调及帕累托改进区间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融资参数和契约参数对供应链及各成员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秋萍  赵先德  王志强  梁超杰  
文章结合供应链管理理论及营运资金管理理论,从供应链管理运作管理的视角出发,深入分析影响企业采纳预付款融资的因素。基于来自全国717个企业的供应链金融调查数据,文章利用对二分类因变量进行回归建模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企业采纳预付款融资的发生概率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从融资企业资金需求的角度,供应商提供原材料的平均交付周期越长、企业所采购物料的价格波动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采纳预付款融资来解决资金问题,维持其正常运营。结合金融机构信用风险控制的考虑,相对于原材料价格波动小的企业,所在供应链信息化程度高对帮助原材料价格波动大的企业获得金融机构授信的作用更显著。同时,文章认为出于确保还款资金来源...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李超  骆建文  
供应链下游企业以预付款方式为资金约束的上游企业提供生产性融资与传统的从外部金融机构(如银行)获得融资的方式相比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具有提升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作用。在上游企业存在资金约束的供应链中,建立了供应链成员企业作为参与人的动态博弈模型。分别得到了银行融资模式和预付款模式下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均衡策略,分析了预付款较银行融资模式的优势。结果表明,存在价格区间使得批发价格在在该区间内时,下游企业能够激励上游企业选择预付款模式并实现双方的帕累托改进,同时提高供应链整体的运作效率。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马中华  曾剑明  
以供应商、制造商和零售商构成的三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其中制造商面临资金短缺,资金充裕的零售商愿意以预付款的方式向其提供融资。在预付款的条件下,以零售商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给出了其最优订购数量,进而给出制造商和供应商的收益,通过与资金短缺情况下的相应收益进行对比,给出了预付款融资利率的取值范围。分别考虑制造商和供应商主导下的供应链的最优生产数量,以及企业收益和供应链整体收益,通过引入收益转移机制,给出了实现供应链协调的条件。结果表明,预付款融资和收益转移机制可以在缓解供应链资金约束问题的同时实现供应链协调。最后,通过算例,对理论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林强  徐晴  
本文研究零售商占主导、供应商自有资金有限的二级供应链如何通过契约实现协调的问题。在预付款融资的基础上加入期权契约方法,构建用于预付款融资的期权契约模型,并求解出该模型下所能协调供应链的契约参数与此时零售商供应商双方的最优决策系统。研究表明当供应商自有资金大于等于某临界值时通过预付款融资下的期权契约可实现供应链协调。若小于则无法通过该契约协调,并且供应商自有资金约束越大,零售商最优订购数量越多,同时供应商的最优生产数量随着自有资金的减少而减少,供应链的参与者及整个供应链的利润也随着供应商自有资金的减少单调递减;另外,相比于无融资下的期权契约,预付款模式能提高零售商、供应商以及整个供应链的收益。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涛   康凯   何孟雨  
信用担保融资的本质在于担保人和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分担。本文基于供应商领导或第三方物流(3PL)领导两种权力结构,以供应商、3PL和资金约束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研究附加成本分担、收益共享和数量弹性合同条款的供应商信用担保融资与3PL信用担保融资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供应链成员对不同权力结构下两种信用担保融资的偏好受担保系数大小关系、零售商初始资金和市场需求影响;(2)两种信用担保融资中附加合同条款选择受零售商违约率影响;(3)相较于供应商领导,3PL领导的权力结构对供应链更有利。研究结果为不同权力结构下供应链信用担保方案和担保风险补偿合同条款设计提供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孟姝言   张启文  
供应商融资安排(反向保理)业务,实质是利用流动资产作为抵押获得银行短期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对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结合、促进产业升级具有独特作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以及我国财政部办公厅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征求意见稿)》都涉及到供应商融资安排业务,但也仅局限在披露层面,缺乏对核算方面的实务指引。本文在梳理现有规范基础上,对供应商融资安排(反向保理)业务现阶段的会计处理情况进行实务分析,并针对面临的难点问题提出适用性的对策和建议,对相关企业具体业务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兰兰  翟士运  王竹泉  
以2004~2014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2SLS估计方法,对商业信用的融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进一步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供应商关系和社会信任对上述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商业信用能够有效发挥融资效应;供应商关系对商业信用的融资效应起到促进作用,而这一作用受到行业竞争的制约;社会信任可以进一步强化供应商关系,增强商业信用的融资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兰兰  翟士运  王竹泉  
以20042014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2SLS估计方法,对商业信用的融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进一步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供应商关系和社会信任对上述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商业信用能够有效发挥融资效应;供应商关系对商业信用的融资效应起到促进作用,而这一作用受到行业竞争的制约;社会信任可以进一步强化供应商关系,增强商业信用的融资效应。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春  
基于2009—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前五大客户与供应商的信息数据,探究大客户兼是主要供应商这一特殊情形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大客户兼供应商的存在会加剧企业融资约束,且这一效应对于非国有控股和非制造业企业以及当该类客户销售占比低于采购占比和与企业位于同一行业时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关联交易是大客户兼供应商加剧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渠道,而非财务造假行为和真实经营模式带来的弱势市场地位和高经营效率,表明大客户兼主要供应商在我国情境下是一种供应链风险信号,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关联交易,这不仅拓展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对企业大客户与供应商的认知,也从供应链视角为我国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提供了新的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