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80)
- 2021(72)
- 2019(150)
- 2018(156)
- 2017(311)
- 2016(171)
- 2015(205)
- 2014(219)
- 2013(198)
- 2012(224)
- 2011(234)
- 2010(206)
- 2009(252)
- 2008(280)
- 2007(287)
- 2006(248)
- 2005(230)
- 2004(185)
- 2003(198)
- 2002(179)
- 学科
- 济(1284)
- 经济(1284)
- 业(1119)
- 企(1047)
- 企业(1047)
- 管理(946)
- 方法(758)
- 数学(716)
- 数学方法(714)
- 技术(675)
- 技术管理(571)
- 制(378)
- 融(339)
- 金融(339)
- 银(320)
- 银行(320)
- 行(318)
- 财(298)
- 体(232)
- 体制(221)
- 务(200)
- 财务(200)
- 财务管理(200)
- 企业财务(197)
- 业务(189)
- 中国(189)
- 贸(180)
- 贸易(180)
- 地方(179)
- 易(178)
- 机构
- 大学(3742)
- 学院(3460)
- 济(2149)
- 经济(2128)
- 管理(1378)
- 研究(1207)
- 理学(1193)
- 理学院(1187)
- 管理学(1178)
- 管理学院(1173)
- 中国(906)
- 财(886)
- 京(738)
- 贸(717)
- 财经(710)
- 所(655)
- 经济学(653)
- 经(637)
- 经济学院(610)
- 研究所(587)
- 科学(552)
- 国际(538)
- 财经大学(535)
- 商学(509)
- 商学院(509)
- 江(505)
- 贸易(478)
- 中心(440)
- 北京(429)
- 上海(420)
共检索到5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仁开
2006年12月2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与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与开放战略再探索”理论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市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80余位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如何提升中国开放战略、优化开放政策等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为反映本次研讨会的精彩内容,本刊特将与会专家的发言要点整理并予以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宇文 彭喜阳
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越来越多的外资在海外设立R&D机构并从事R&D活动以增强其在海外的竞争优势。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具市场潜力的国家,21世纪的中国成为了外资企业R&D投资的热土,外资企业在华R&D投资的双重影响对我国制定相应的措施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
外资 R&D 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杜群阳
2006年12月2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与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与开放战略再探索”理论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市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80余位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如何提升中国开放战略、优化开放政策等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为反映本次研讨会的精彩内容,本刊特将与会专家的发言要点整理并予以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瑞华,杜德斌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推动了跨国公司R&D全球化进程,并成为学术界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文章通过实际调研,以GIS为手段实证研究了上海外商投资R&D机构的区位分布及分异特征,并深入探讨了外商研发机构区位分异的原因。
关键词:
外资R&D 区位分异 上海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傅元海 全一 夏李君
鼓励外商进行R&D投资以推动技术进步是我国利用FDI的重要目标,但成效与目标相去甚远。FDI企业的R&D水平低,这既与外资企业R&D动机有关,也与我国区位条件有关。利用27个省、市、区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经验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外资规模等与外资企业R&D水平正相关,而R&D人力资本、贸易体制的开放水平等与外资企业R&D水平反相关。R&D人力资本、市场导向、生产的本地化程度回归系数符号为负与现有的研究结论不一致,主要原因可能是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高。
关键词:
外资企业 研发投资 决定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勇
采用外资企业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外资企业R&D经费支出、外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外资企业有效发明专利等4类指标,分别从行业视角和区域视角,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R&D外资依存度进行测算与比较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海洋
本文通过构建R&D吸收能力和外资技术扩散的分析框架,利用近年来的数据检验了中国工业部门R&D创新能力、吸收能力和外资技术扩散对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整个工业部门,尽管外资流入促进了行业生产率的提高,但主要是通过降低市场垄断程度、促进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途径产生的竞争效应获得的。由于R&D吸收能力低下,内资部门没能有效地吸收内含在外资中的先进技术。在高科技行业,技术进步主要来源于自主创新,由于R&D吸收能力较低,内资部门没能吸收外资先进技术,产生了逆向技术扩散。在传统行业,R&D吸收能力较强,外资技术扩散明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夏李君 傅元海
利用2003—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中西部地区外资企业R&D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经验分析。研究表明:市场规模、R&D水平、通讯基础设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利用外资水平与外资企业研发水平正相关,开放水平、市场导向、内外资技术差距与外资企业研发水平反相关。知识产权水平不高影响了R&D人力资源吸引力,改变了市场导向的作用方向。
关键词:
外资企业 R&D水平 区位因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中文 何新城
本文利用中国分省分年的面板数据和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国外研发溢出对高技术产业聚集的影响。结果显示研发能力及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是影响高技术产业聚集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和优化人力资本、R&D投资和吸引外资的策略,增强高技术产业的聚集效应。
关键词:
R&D 技术溢出 高技术产业 集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海洋
本文首先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内资工业部门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进行了测算,然后检验了在控制自主R&D的情况下,外资活动对内资工业部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通过考察R&D的创新能力和吸收能力,我们将外资外部性区分为外资技术扩散效应与竞争效应,进而检验了外资促进内资工业部门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途径。我们发现,在控制自主R&D的情况下,外资活动对内资工业部门生产率提高没有显著影响,主要原因是内资部门较低的R&D吸收能力抑制了生产率的增长;外资活动产生的负向竞争效应抑制了内资部门技术效率的增长;R&D和外资活动都推动了内资工业部门技术进步,但来源分别为R&D创新能力和正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珮
本文以产业集群理论为背景,结合跨国公司区位理论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结构,采用条件Logit和嵌套Logit模型,从微观层面模拟78家欧洲、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跨国公司在华177家处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R&D)子公司,2000-2011年期间跨越12个省的区位战略。研究结果发现:以中国市场需求为导向是外资R&D子公司的普遍战略,R&D的类型决定其区位因素。基础研究(类型R)和应用研究(类型D)子公司分别在不同区域采取"区域-省"的分层选择逻辑。"地理邻近"以及较高的外资研发密度、较低的相对劳动力成本可以促进类型D的投资,而"知识邻近"和基于自主创新的"组织邻近"会吸引类型R子公司。本文的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罗曼洁
世纪之交的世界经济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跨国公司对其全球技术战略也作出相应调整,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转移出现了 R&D 全球化趋势。本文就跨国公司 R&D 全球化的驱动因素、理论基础、动态模型、具体模式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并结合国情国力和吸引跨国公司海外R&D 活动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我国引资引技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虹 王道平 张泽麟 周超
从R&D资金、机构、活动、产出国际化四个层面构建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国际化评估的指标体系,并根据其在华外资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改进的"拉开档次法"对其R&D国际化水平进行评估及比较分析,认为要提升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水平应在战略规划、人才培养及产业倾斜政策等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
R&D国际化 改进的拉开档次法 评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珂 郑伟
在分形市场研究的框架下,R/S分析方法是进行价格行为特性分析的重要工具,对R/S方法的运用与改进研究是金融市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对经典R/S方法和改进的R/S方法进行了讨论,并进行了实证对比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