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45)
2023(13376)
2022(11202)
2021(10028)
2020(8038)
2019(18214)
2018(17883)
2017(34310)
2016(18373)
2015(20500)
2014(20673)
2013(20355)
2012(19505)
2011(18029)
2010(18750)
2009(17836)
2008(17525)
2007(16051)
2006(14848)
2005(14162)
作者
(53987)
(45259)
(45019)
(42891)
(29080)
(21377)
(20361)
(17293)
(17179)
(16405)
(15791)
(14979)
(14929)
(14629)
(14505)
(13961)
(13526)
(13137)
(13053)
(12789)
(11780)
(11144)
(10960)
(10466)
(10223)
(10197)
(10063)
(10055)
(9112)
(8879)
学科
(96601)
经济(96493)
管理(58658)
(52524)
(42019)
企业(42019)
中国(27901)
方法(27114)
地方(26931)
(24234)
数学(23208)
数学方法(22956)
(21794)
业经(21521)
(21351)
(16984)
银行(16968)
(16872)
(16783)
金融(16781)
(16494)
地方经济(16228)
农业(16159)
环境(16101)
(14870)
贸易(14856)
(14701)
(14310)
(14090)
(14023)
机构
学院(274603)
大学(271466)
(127268)
经济(124621)
研究(102251)
管理(100602)
理学(83721)
理学院(82784)
管理学(81666)
管理学院(81125)
中国(79735)
(61708)
(58114)
科学(56484)
(51589)
财经(46251)
研究所(45583)
中心(45403)
(45090)
(41594)
(41160)
经济学(39931)
北京(37730)
(36617)
(36424)
师范(36125)
经济学院(35329)
(35265)
业大(34153)
财经大学(33643)
基金
项目(166512)
科学(132169)
研究(127698)
基金(119650)
(102005)
国家(101101)
科学基金(87000)
社会(83769)
社会科(79525)
社会科学(79509)
(65772)
基金项目(61343)
教育(57518)
(54129)
自然(51728)
编号(51342)
自然科(50459)
自然科学(50447)
自然科学基金(49525)
资助(49248)
成果(43794)
(41884)
重点(37909)
课题(37607)
(37117)
(36154)
发展(34817)
国家社会(34784)
(34759)
(34248)
期刊
(162192)
经济(162192)
研究(95483)
中国(63973)
(47488)
管理(42445)
(40310)
学报(35106)
科学(35010)
(34728)
金融(34728)
教育(31342)
大学(28097)
农业(26759)
学学(26423)
经济研究(26343)
业经(25231)
技术(25099)
财经(24380)
(21145)
问题(20346)
(16822)
国际(15427)
世界(15042)
技术经济(14963)
现代(13338)
(13285)
经济问题(12953)
改革(12889)
(12889)
共检索到455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薛慧芳  王国霞  
本文首先介绍了FDI在中国的总体行业分布情况,以及对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其次,文章分析了外资驱动绿色经济发展的机制。再次,进一步分析当前外商直接投资在驱动中国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当前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将对如何高效发挥FDI对中国绿色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树广  冯倩倩  臧文嘉  
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成为重组工业经济要素资源、重塑工业经济结构、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力量。基于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DEA-ML估计法测算我国各省域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构建省级数字经济水平综合指标体系,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有利于提高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和绿色技术创新三个途径有效提高工业绿色生产效率;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发展的非线性影响,环境规制和研发投入在数字经济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均发挥了单一门槛作用;不同地区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建议将数字技术运用于工业生产全过程,构建工业绿色发展体系,积极引导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郑丽   朱小能  
本文通过构建循环经济和绿色金融综合评价指标定量评价各省循环经济和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发现2013—2021年间我国各省份的绿色金融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地区差异明显。在此基础上,从资金支持和产业结构优化两方面分析了绿色金融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机制,并进一步实证研究了绿色金融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绿色金融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我国东部地区尤为显著,且两者间存在显著的交互影响、空间溢出效应和阶段门槛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各地方政府应制定差异化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并分区域、分阶段推进绿色金融和循环经济相互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东  赵学涛  杨威杉  
通过绿色转型创造新的发展和就业机会对于摆脱经济危机、提升国家竞争力并占据全球制高点和领先地位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中国的绿色经济发展将对其未来经济繁荣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这不仅是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和必然需要,也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贡献,将对人类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中国正逐步走向绿色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已经为中国的绿色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正面临各种规模庞大、情况复杂的经济发展、社会转变与环境保护的挑战与机遇,尤其是在宏观层面,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尚不健全,制约了中...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忠  
"绿色经济"概念最早于1989年由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提出,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要兼顾。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以大量资源能源消耗、大量污染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向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转换。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梅  李曦  刘明培  
我国绿色食品供给动力不足和需求增长乏力已成为制约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的两大瓶颈 ,限制了绿色食品经济特有功效的发挥。本文从利益、科技和需求三个方面着力构建了促进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申恩威  
从我国长远经济发展来思考,引进外资仍然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国策之一。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因受房地产调控和欧美经济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比重不断呈下降趋势,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在绿色经济发展的今天,优化引进外资结构无疑显得非常重要。通过简要介绍我国当前引进外资的结构利用现状和引进外资结构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对优化引进外资结构在绿色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优化引进外资结构,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自元  王小蕊  
本文采用全局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量中国2003-2018年282个城市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其次实证分析了外资流入、政府干预与绿色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外资流入对绿色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抑制作用,政府干预有助于降低外资流入对城市绿色经济发展产生的抑制作用。此外,外资流入、政府干预对不同行政级别城市的绿色经济发展产生了差异性影响。外资流入对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的绿色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而对地级市绿色经济发展则产生了显著抑制作用。此外,政府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外资流入对低行政级别城市绿色经济发展产生的抑制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欧阳文杰  陆岷峰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是“双碳”目标下的内在要求,而数字金融已经成为助推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依据我国30个省份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结合非径向距离函数、系统GMM估计等方法,对我国数字金融与绿色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我国绿色经济增长。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能对绿色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但是覆盖广度的作用不明显。通过改善金融机构信贷行为和优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数字金融的发展促进了绿色经济增长。数字金融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能够发挥更好的影响,说明数字金融发展有助于缩小区域间的绿色经济差距。因此,新时期加快数字金融发展不仅有助于实现我国绿色经济发展,还能够促进金融资源向绿色行业优化配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玉梅   陈洋毅   雷鸣  
通过搜集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空间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传导机制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及空间溢出效应;第二,相比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数字经济的空间效应更为显著;第三,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技术创新改善提升从而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据此提出加大数字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全面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推动数字技术与绿色创新技术的融合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庭强   史嘉豪   刘梦   李泽煜   余乐安  
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加快能源绿色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基于2009-2019年中国27个省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回归、分地区回归和FGLS方法,从金融发展视角,对产业智能化赋能绿色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以及空间异质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产业智能化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金融发展水平、产业智能化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其中,金融发展水平和产业智能化对东部地区绿色经济发展有显著影响,而二者的交互作用主要影响中西部地区绿色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倩  
本文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流通业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一是成渝双城经济圈流通业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绿色经济发展,且流通业发展对绿色经济发展的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起到促进作用;二是成渝双城经济圈流通业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三是成渝双城经济圈流通业可通过技术创新影响绿色经济发展的提升作用。最后基于相关研究内容,本文提出加快流通业发展、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利用流通业的空间溢出效应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发挥技术创新影响机制,加快流通业与绿色经济融合发展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秀  
智慧物流作为现代物流发展的新模式,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日益显现。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智慧物流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新苗  刘慧宏  唐绍祥  盛沛锋  
近年来中国的绿色金融蓬勃发展。本文基于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战略需求,分析市场及政府行为等不同驱动机制下的绿色金融发展方式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和作用。这是对以往绿色金融研究缺乏驱动机制研究的重要完善。本文利用FAVAR模型就市场需求、政府引导以及金融行业自身绿色转变这3种绿色金融驱动机制对我国相应的宏观经济综合要素进行冲击效应分析。本文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绿色金融实证研究的新视角。本文的重要发现是不同驱动机制下的绿色金融发展作用差异明显:绿色金融的市场需求驱动对宏观经济的整体水平及可持续指标具有正向的且较持久的拉动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通胀;绿色金融的政府引导驱动作用表现出较强的波动性,但短期内见效最大;金融行业自身的绿色转型驱动对宏观经济有着明显的长期向好的推动趋势,对于整体的物价水平也会起到抑制作用,但现阶段表现在绝对值上的作用上仍较小。有的放矢地精准发展绿色金融是本文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向书坚   徐应超   朱贺  
文章对共享经济的概念、演变历程进行了归纳,梳理出中国共享经济四大类核心实践模式及其分布领域和特征;认为共享经济产生的经济可持续增长效应、社会包容性发展效应和绿色化发展效应能够有效推进和落实包容性绿色发展,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实现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模式;在此基础上,探究和剖析了当前数字税征收、不正当竞争和市场垄断、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以及共享经济劳动者就业保障等困境给共享经济驱动包容性绿色发展带来的阻碍,并进一步从优化数字税税收结构体系、引导共享平台企业有序公平竞争、加强数据立法建设和健全具有包容性的灵活就业群体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路径优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