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43)
- 2023(13766)
- 2022(11886)
- 2021(11299)
- 2020(9436)
- 2019(22131)
- 2018(21624)
- 2017(41960)
- 2016(22344)
- 2015(25513)
- 2014(25146)
- 2013(25202)
- 2012(23154)
- 2011(21017)
- 2010(20704)
- 2009(19146)
- 2008(18774)
- 2007(16171)
- 2006(14272)
- 2005(12846)
- 学科
- 济(94437)
- 经济(94337)
- 管理(63090)
- 业(60248)
- 企(50073)
- 企业(50073)
- 方法(47253)
- 数学(41489)
- 数学方法(41145)
- 中国(26698)
- 农(22924)
- 银(22665)
- 银行(22518)
- 制(22231)
- 财(22178)
- 行(21181)
- 业经(19840)
- 贸(19545)
- 贸易(19529)
- 易(19028)
- 学(18421)
- 融(17217)
- 金融(17215)
- 地方(17021)
- 农业(15362)
- 和(14502)
- 理论(14412)
- 环境(14319)
- 技术(13943)
- 务(13773)
- 机构
- 大学(323537)
- 学院(317604)
- 济(136037)
- 经济(133407)
- 管理(129426)
- 理学(112258)
- 理学院(111085)
- 管理学(109457)
- 管理学院(108884)
- 研究(108232)
- 中国(87954)
- 京(69561)
- 科学(64029)
- 财(60835)
- 所(52961)
- 财经(49901)
- 中心(49278)
- 农(48562)
- 研究所(48522)
- 经(45761)
- 业大(45190)
- 北京(44521)
- 江(44147)
- 经济学(42536)
- 范(40134)
- 师范(39780)
- 院(39208)
- 经济学院(38583)
- 农业(38314)
- 财经大学(37689)
- 基金
- 项目(219216)
- 科学(173512)
- 基金(162536)
- 研究(160758)
- 家(141024)
- 国家(139959)
- 科学基金(120848)
- 社会(103269)
- 社会科(98111)
- 社会科学(98088)
- 基金项目(85740)
- 省(81475)
- 自然(78014)
- 自然科(76227)
- 自然科学(76209)
- 自然科学基金(74892)
- 教育(73089)
- 划(69556)
- 资助(68140)
- 编号(63774)
- 成果(51660)
- 部(49845)
- 重点(48576)
- 发(45894)
- 创(45223)
- 国家社会(43388)
- 教育部(43354)
- 课题(43311)
- 创新(42206)
- 人文(41915)
- 期刊
- 济(139724)
- 经济(139724)
- 研究(98274)
- 中国(57769)
- 学报(48049)
- 管理(46871)
- 科学(45315)
- 财(43727)
- 农(42521)
- 融(39533)
- 金融(39533)
- 大学(36928)
- 学学(34614)
- 教育(31555)
- 农业(28706)
- 技术(26608)
- 财经(24729)
- 经济研究(23579)
- 经(21029)
- 业经(20503)
- 问题(18532)
- 理论(17009)
- 贸(16734)
- 图书(16436)
- 技术经济(15713)
- 业(15563)
- 实践(15378)
- 践(15378)
- 国际(15025)
- 世界(14617)
共检索到467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雄兵 陈子珊
本文采用包括3家外资银行在内的22家商业银行1998—2009年的数据,利用Panzar-Rosse H指数和面板数据模型来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竞争程度的影响,发现外资银行进入显著提升了银行系统的竞争。就不同类型银行系统内部的竞争状况而言,大型国有银行之间的竞争程度最高而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程度则最低。文章最后还就如何更好地应对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聪 宋慧英
本文通过结构断点检验,对中国加入WTO是否引起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出现明显变化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外资银行进入与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加入WTO后,国内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显著地提升了国内银行业的竞争,并且中小型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加剧明显高于大型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进入与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之间呈现倒U型。外资银行进入会加剧中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但只有当外资银行进入程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中国商业银行之间的市场竞争行为才会出现反转。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仍处于倒U型阶段的上升阶段,现阶段我国仍属于外资银行进入初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国红 何德旭
本文运用Panzar-Rosse模型计算了1995—2006年间中国银行业的H值及每年的Ht值,并以Ht值为被解释变量,以市场集中度(CR4)、外资银行机构数、外资银行资产份额和市场不稳定程度(IIt)为解释变量,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995—2006年间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是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外资银行进入强化了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但作用有限;外资银行资产份额与市场竞争程度存在较弱的正相关关系,而机构数与竞争程度不相关;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竞争程度负相关,验证了SCP假说;市场稳定程度与市场竞争程度呈现出很弱的负相关。相应的政策建议是:加大引进外资银行的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玮
文章采用Panzar-Rosse模型测度了1985年至2008年间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并对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市场竞争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类型在样本期内由寡头竞争型转变为垄断竞争型,市场集中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市场竞争程度相应的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国内银行业市场的竞争。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之间呈现U型关系,即外资银行进入初期并没有显著促进银行业的竞争,而是在进入程度达到某一阶段之后才起到刺激竞争的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家庭 张俊韬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低效率和无序扩张的现实问题,对1999—2008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蔓延现象进行了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蔓延指数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多数城市表现出蔓延现象,平均蔓延指数为3.9047,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率为122.67%,市区人口增长率为47%,城市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低密度扩张趋势;(2)我国城市蔓延现象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性,东部地区城市蔓延程度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较低。
关键词:
城市蔓延 蔓延指数 聚类分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伟光 肖晶
随着2006年12月11日中国金融市场对外资银行的全面放开,中外资银行间的竞争会越发激烈。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考察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经营效率、抗风险能力、安全性与稳健性等方面的影响,进而提出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相关对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伟 韩立岩
本文采用Panzar-Rosse模型度量了1996年至2006年间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度,并对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市场竞争度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间我国银行业呈现垄断竞争格局,且竞争压力呈上升趋势,这主要归因于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下降。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呈现U型关系,当前外资银行带来的实际竞争压力还很有限,只有当外资银行进入程度达到并超过一定水平时,才会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发挥促进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常建新 盛秀婷
本文构造外资银行分行影响指数(FBBII)来衡量外资银行的进入程度,基于2002-2011年107家中国商业银行的数据样本,实证研究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于国内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的增加提高了国内银行的效率,改善了国内银行的盈利能力;此外,随着外资银行进入的增加国内银行也提高了非利息收入,且这种正相关关系在股份制商业银行最为显著;最后,外资银行进入可以帮助国内银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尤其是拥有外国战略投资的银行。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国内银行 绩效 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晓峰 王维 严佳佳
本文选取我国银行市场上占主要地位的14家银行1994-2004年的面板数据,就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效率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国内银行的流动性、非利息收入、经营费用和资产收益率降低,并使其资产质量下降,风险增加,但是技术外溢效应以及对国内银行盈利性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且,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对国有银行造成的冲击小于股份制银行。本文还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业开放 外资银行 国内银行 效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薛彤
本文运用1996—2009年的面板数据,以外资银行在华营业性机构数量为因变量,从外资银行母国的宏观因素、东道国的制度因素和母国与东道国的联系三个方面检验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母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母国对中国的FDI、母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量呈正相关关系,与两国的地理距离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母国银行业的存贷利差没有显著关系,并且,2006年底我国对银行业的开放政策显著地促进了外资银行的进入。
关键词:
外资银行进入 中国 跟随客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宪 熊福平
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国內银行绩效影响的短期效应,并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计量结果表明,由于我国经济金融体制上的固有特点,我国银行业绩效在面临外资竞争时,也表现出了较大的不同。
关键词:
外资银行进入 东道国 银行竞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林 王建玲 王明倩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一方面会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和金融创新方法等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又会依靠其在管理与经营、资产质量、产品创新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严峻的挑战。运用我国13家商业银行1996~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效率的实际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效率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外资银行进入 中国银行业 效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郭妍 张立光
本文基于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3 家国内银行1993 年—2002 年的面板数据,在国内首次对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盈利状况、经营水平、抗风险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影响在90 年代前半期不甚明显,到1998年以后才逐渐显著;随着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加深,虽然国内银行的利差有所上升,但利润率、非贷款收益率、费用率均有所下降,同时呆账准备率提高,表明外资银行的“市场竞争效应”、“技术示范效应”、“金融稳定效应”在我国均有体现;此外,国内银行的盈利状况等还受自身资本充足率和费用率的影响较大。据此提出了我国银行应对外资银行冲击的对策要点。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影响效应 实证研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立平 时萌
随着外资银行大规模地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它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外资银行进入究竟对我国银行业产生了哪些影响?它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哪些方面?长期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对此说法不一。本文通过选取2003—2008年我国银行业相关面板数据变量、用数学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实证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从短期看,会对我国银行业部分效率指标有一定负相关影响,但部分效率指标也有呈正相关描述。从长远和整体来看,通过"市场竞争效应",加快银行内部机制改革,会对我国银行业的总体效率提升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外资银行 银行业效率 面板数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董龙训 张立光 郑玉坤
1992年以来,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对银行业的适度保护政策,外资银行进入的负面冲击较小,除了导致国内银行费用率上升外,对国内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利差收入影响并不显著,相反带动了非贷款收益率和资产利润率的提高,并表现出一定的资产配置效应和金融稳定效应。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后,外资银行竞争优势将逐渐显露,国内银行需积极应对,增强竞争力;政府需要适当动用特别条款,避免外资银行对国内银行业带来过度冲击。
关键词:
金融开放 外资银行 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