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18)
2023(14684)
2022(12738)
2021(11853)
2020(10097)
2019(23093)
2018(22779)
2017(45040)
2016(24116)
2015(27062)
2014(26793)
2013(26800)
2012(24712)
2011(22502)
2010(22196)
2009(20389)
2008(20115)
2007(17725)
2006(15737)
2005(13797)
作者
(72743)
(60024)
(59965)
(56784)
(38192)
(28988)
(27029)
(23603)
(22866)
(21396)
(20417)
(20322)
(19042)
(18937)
(18608)
(18518)
(18206)
(17932)
(17397)
(17118)
(15033)
(14694)
(14642)
(13599)
(13477)
(13349)
(13326)
(13314)
(12095)
(11811)
学科
(96244)
经济(96134)
管理(69104)
(66955)
(53892)
企业(53892)
方法(48586)
数学(43274)
数学方法(42931)
中国(26784)
(25616)
(25361)
(23491)
(23461)
银行(23343)
(21938)
业经(20425)
(19998)
(19939)
贸易(19928)
(19368)
(18037)
金融(18036)
地方(17689)
农业(17145)
(15816)
财务(15757)
财务管理(15726)
技术(15531)
环境(15288)
机构
大学(352988)
学院(349117)
(142385)
管理(139710)
经济(139485)
理学(121829)
理学院(120521)
管理学(118611)
管理学院(117994)
研究(115091)
中国(90337)
(74484)
科学(71642)
(66681)
(62108)
(57846)
业大(55705)
财经(54611)
研究所(52991)
中心(52543)
(49790)
农业(49545)
(49154)
北京(46800)
经济学(43961)
(43078)
师范(42559)
(41290)
财经大学(41056)
(40355)
基金
项目(242030)
科学(189354)
基金(177320)
研究(171433)
(156283)
国家(155044)
科学基金(132373)
社会(109181)
社会科(103677)
社会科学(103652)
基金项目(95040)
(93138)
自然(87903)
自然科(85845)
自然科学(85821)
自然科学基金(84321)
(79263)
教育(78174)
资助(73324)
编号(68295)
成果(54054)
重点(53932)
(53889)
(50799)
(50353)
创新(47004)
科研(46921)
课题(46194)
教育部(46027)
国家社会(45201)
期刊
(146449)
经济(146449)
研究(103638)
学报(60465)
中国(59235)
(54810)
科学(52731)
管理(48581)
(47576)
大学(44792)
学学(42690)
(41561)
金融(41561)
农业(36378)
教育(31177)
财经(26858)
技术(26666)
经济研究(24604)
业经(24412)
(22758)
问题(20078)
理论(18377)
(18020)
科技(17322)
实践(16796)
(16796)
技术经济(16676)
商业(16632)
(16458)
(15899)
共检索到500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董龙训  张立光  郑玉坤  
1992年以来,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对银行业的适度保护政策,外资银行进入的负面冲击较小,除了导致国内银行费用率上升外,对国内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利差收入影响并不显著,相反带动了非贷款收益率和资产利润率的提高,并表现出一定的资产配置效应和金融稳定效应。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后,外资银行竞争优势将逐渐显露,国内银行需积极应对,增强竞争力;政府需要适当动用特别条款,避免外资银行对国内银行业带来过度冲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郭妍  张立光  
本文基于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3 家国内银行1993 年—2002 年的面板数据,在国内首次对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盈利状况、经营水平、抗风险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影响在90 年代前半期不甚明显,到1998年以后才逐渐显著;随着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加深,虽然国内银行的利差有所上升,但利润率、非贷款收益率、费用率均有所下降,同时呆账准备率提高,表明外资银行的“市场竞争效应”、“技术示范效应”、“金融稳定效应”在我国均有体现;此外,国内银行的盈利状况等还受自身资本充足率和费用率的影响较大。据此提出了我国银行应对外资银行冲击的对策要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宪  熊福平  
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国內银行绩效影响的短期效应,并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计量结果表明,由于我国经济金融体制上的固有特点,我国银行业绩效在面临外资竞争时,也表现出了较大的不同。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立平  时萌  
随着外资银行大规模地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它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外资银行进入究竟对我国银行业产生了哪些影响?它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哪些方面?长期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对此说法不一。本文通过选取2003—2008年我国银行业相关面板数据变量、用数学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实证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从短期看,会对我国银行业部分效率指标有一定负相关影响,但部分效率指标也有呈正相关描述。从长远和整体来看,通过"市场竞争效应",加快银行内部机制改革,会对我国银行业的总体效率提升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林  王建玲  王明倩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一方面会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和金融创新方法等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又会依靠其在管理与经营、资产质量、产品创新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严峻的挑战。运用我国13家商业银行1996~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效率的实际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效率起到了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立伟  吴利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桂平  
本文选取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4家国内银行1995-2006年的面板数据,就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国内银行的资本利润率、非贷款收益率、利润增长率、营业费用率降低,由此得出其进入对国有商业银行造成的冲击小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结论,据此提出了我国银行业应对外资银行冲击的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叶欣  
本文运用中国银行业1995—2004年横截面数据对外资银行进入程度、市场竞争结构、中资银行效率水平的变化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中资银行利息边际和利润水平显著正相关;同时,本国银行市场竞争程度与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交互项与中资银行的税前利润这一效率变量显著负相关。上述结果表明:一方面,外资银行进入的实际竞争压力程度有限,尚未打破中国银行业低效均衡的状态;另一方面,随着中国银行市场竞争条件的改善,将更有助于实现外部竞争压力对本国银行效率演变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徐璋勇  梁洁  
理论研究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一方面能通过"竞争效应"、"溢出效应"、及"金融稳定效应"提升东道国银行业效率;另一方面也能通过"摘樱桃"行为对东道国银行客户市场及金融稳定性产生冲击。当东道国面临金融危机时,外资银行也有可能成为资本外逃的重要通道。同时,外资银行的进入会产生"人才效应",造成东道国银行业高级人才的流失,降低东道国银行的盈利能力及管理效率。通过对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中国银行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的竞争效应有限,而溢出效应、金融稳定效应及人才效应较为显著。另外,国内银行自身规模对银行绩效无重大影响,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银行业绩效虽有一定影响,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纪晨  
2006年12月11日,我国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这代表着未来外资银行将会不断渗入我国银行业市场的每个角落。文章也着眼于此,讨论分析了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绩效的影响。外资银行的进入程度与商业银行的营业费用率、税前利润率、净利息收入率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对非净利息收入率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时间的增长其产生的竞争效应也逐渐显现出来。基于文章结果,笔者在供给侧改革和"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结合银行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给予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戈建国  周继忠  钱国根  
本文研究了外资银行对于在上海经营的国内银行的影响。发现外资银行促进了国内银行资产利润率的提升和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提取,对上海银行业的人民币业务没有显著影响,而对外汇业务份额有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国内银行应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业务的综合化和国际化水平,监管机构应努力促进中国金融市场的竞争性,促进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上海应继续以优惠政策吸引外资银行的进入,促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家庭  张俊韬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低效率和无序扩张的现实问题,对1999—2008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蔓延现象进行了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蔓延指数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多数城市表现出蔓延现象,平均蔓延指数为3.9047,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率为122.67%,市区人口增长率为47%,城市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低密度扩张趋势;(2)我国城市蔓延现象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性,东部地区城市蔓延程度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较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伟光  肖晶  
随着2006年12月11日中国金融市场对外资银行的全面放开,中外资银行间的竞争会越发激烈。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考察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经营效率、抗风险能力、安全性与稳健性等方面的影响,进而提出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相关对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谢升峰  李慧珍  
本文基于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5家国内银行1997~2010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这些银行的总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测度,然后对外资银行进入与国内银行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条件下,外资银行进入会使国内银行当年的总技术效率显著下降,对下一年的总技术效率没有显著的影响。在规模报酬可变的假设条件下,外资银行进入会使国内银行当年的规模效率显著下降,但对当年的纯技术效率没有显著影响;外资银行进入会使国内银行下一年的规模效率显著下降,反而会使下一年的纯技术效率显著上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伟  韩立岩  
本文采用Panzar-Rosse模型度量了1996年至2006年间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度,并对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市场竞争度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间我国银行业呈现垄断竞争格局,且竞争压力呈上升趋势,这主要归因于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下降。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呈现U型关系,当前外资银行带来的实际竞争压力还很有限,只有当外资银行进入程度达到并超过一定水平时,才会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发挥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