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41)
2023(19088)
2022(16202)
2021(15291)
2020(12666)
2019(28994)
2018(28443)
2017(54261)
2016(29383)
2015(32786)
2014(32530)
2013(32334)
2012(30259)
2011(27541)
2010(27501)
2009(25253)
2008(24848)
2007(21721)
2006(19370)
2005(17618)
作者
(88160)
(73291)
(72786)
(69113)
(46783)
(35314)
(32954)
(28629)
(27940)
(26180)
(25270)
(24891)
(23480)
(23398)
(23033)
(22639)
(21782)
(21674)
(21053)
(20937)
(18343)
(18207)
(17813)
(16662)
(16448)
(16386)
(16331)
(16189)
(14823)
(14592)
学科
(120084)
经济(119952)
管理(77579)
(76779)
(61001)
企业(61001)
方法(50519)
数学(43893)
数学方法(43477)
中国(37045)
(33037)
(27802)
地方(27363)
(27165)
银行(27017)
(26954)
(26773)
业经(26354)
(25647)
(24494)
贸易(24474)
(23796)
(22529)
金融(22528)
农业(22418)
环境(18957)
技术(18566)
(18164)
理论(17533)
(16549)
机构
大学(419660)
学院(415262)
(171266)
经济(167785)
管理(158441)
研究(152785)
理学(136082)
理学院(134442)
管理学(132170)
管理学院(131435)
中国(119944)
科学(95137)
(91610)
(79585)
(78785)
(77196)
研究所(72238)
中心(68933)
业大(65897)
农业(62827)
财经(61663)
(61356)
北京(58592)
(56384)
(55185)
(54700)
师范(54522)
经济学(52504)
(49937)
经济学院(47313)
基金
项目(284080)
科学(221951)
基金(206606)
研究(201869)
(184275)
国家(182543)
科学基金(153701)
社会(128096)
社会科(121447)
社会科学(121415)
基金项目(109066)
(108995)
自然(100954)
自然科(98591)
自然科学(98560)
自然科学基金(96812)
(93564)
教育(91399)
资助(85390)
编号(79659)
成果(64890)
重点(64398)
(63574)
(62754)
(58887)
课题(55805)
创新(55089)
科研(54765)
国家社会(53425)
教育部(53068)
期刊
(187809)
经济(187809)
研究(128918)
中国(85169)
学报(74579)
(72967)
科学(66794)
管理(58177)
(56196)
大学(55117)
学学(52099)
(51797)
金融(51797)
农业(48635)
教育(44582)
技术(32649)
经济研究(31141)
财经(30499)
业经(30040)
(26178)
(26121)
问题(24676)
科技(21078)
(20730)
图书(20659)
(20383)
理论(19858)
国际(19418)
世界(19313)
技术经济(19305)
共检索到632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博  刘澜飚  
如何引导外资银行增加东道国的信贷可得性,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贷可得性,是目前理论和政策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理论模型,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和国内信贷供给的关系,从市场均衡结果、社会福利、成本效率等几个角度对外资银行进入发展中的东道国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并不必然增加一国的总体信贷水平、也并不必然提高东道国银行业的成本效率和整体社会福利,甚至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斌  涂红  
与以往实证研究不同,本文以区分不同类型国家为基础,以发展中国家为样本从整体上考察了外资银行进入对发展中国家国内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贾秋然  
众多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实践表明,银行业开放的正负效应并不具有显著的国别一般性,特别是在信贷稳定性上,在东道国和外资银行母国经济运行的不同时期,外资银行与东道国国内银行的信贷行为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进而对东道国的经济金融稳定带来不同的影响。本文从全球范围内抽取了21个发展中国家(地区)和转轨国家中的400余家内、外资银行为样本,以其在2002~2010年间的相关数据构成面板数据集,来对内、外资银行在此期间的信贷行为差异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外资银行的信贷行为确实与国内银行存在着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外资银行的信贷增长既表现出与东道国的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又明显受到母国经济状况的影响;在经济正常的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珮珺  周妙燕  张锦程  
随着外资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程度不断加深,国内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本文通过现实数据建立实证模型,分别分析外资银行对中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影响。结论是外资银行的进入促进了中国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方面的竞争程度,且其进入程度与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度是类似倒U型的关系。此外,外资银行对国内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经营效率的影响也有显著不同。本文的创新点就在于,立足于银行业务的特定领域而非全部,同时考虑银行业的整体性和不同类型银行间的异质性,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英国《银行杂志最近公布了亚洲(除日本与中东之外)最大的二百家银行排名,以一九九○年底的资产多少为标准,中国名列榜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澄  商燕  
世界银行作为一个国际开发机构,通过其信贷政策的调整来推行其经济发展理念,以达到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目的。90年代以来,世界银行加强了在减轻贫困、保护环境、人力资源开发、减轻债务、加强私营部门发展等方面的投入。世界银行的信贷政策对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率、改善经济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出现放款标准审查不严、通过信贷政策推行政治理念、干涉别国内政等弊端,还有待在实践中完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澄  商燕  
为一个国际开发机构,世界银行通过信贷政策的调整来推行其经济发展理念,以达到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目的。在实践中,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的信贷政策达到了预期目的,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欢迎。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信贷政策不符合发展中国家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忠文  
开放和引进外资银行是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为适应跨国投资及国际金融发展需要,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大力发展海外银行的同时,也大力引进发达国家的外资银行。美国财政部的统计资料表明,在70年代末全世界共有520家银行建立海外银行,其中美国有151家,而发展中国家共有160家在海外设立机构。在拥有外资银行机构方面,英国最多,拥有636家,美国次之,拥有409家,其中,分行的组织形式是最普遍的。进入90年代后,无论在发达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百花  
发展中国家制定和统计资本充足率标准时存在特殊问题。发展中国家特有的过度银行化现象又使得发展中国家的银行资本监管和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因而, 在我国推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也存在政府隐性担保退出、严格计算资本充足率标准、过度银行化问题严重,增加资本要求导致信贷萎缩风险大等特殊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郑振龙  
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银行危机频频爆发,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从宏观经济不稳定、银行资产负債配合不适当、对金融自由化缺乏足够的准备、政府的过多干预、关联贷款泛滥、会计信息披露和立法框架不健全、动力机制扭曲和汇率制度的缺陷等八个方面深入剖析这些危机爆发的原因。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章彦  
以8个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为样本,就外资银行进入对国内金融市场信贷资金供应的数量和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外资银行的进入并不会对东道国国内信贷资金供给数量的增加产生正面影响,但有利于信贷资金质量和金融稳定性的提高。就中国目前情况而言,外资银行进入不仅不会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产生不利影响,而且有利于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从长远看有利于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庄起善  麦挺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外关于外资银行进入对中东欧转型国家银行部门的效应分析进行了综述。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表明,外资银行进入的溢出效应在经济欠发达的转型国家会更加明显,外资银行进入对转型国家银行部门和银行体系稳定性具有积极影响,外资银行一般比国有银行更有效率。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林可全  王韵亭  
本文总结了研究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国内外文献,在现有文献的贡献与局限基础上从演化和发展的角度提出阶段论的分析方法。研究发现:1、外资银行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随着开放阶段的深入呈现倒"U"型的变化;2、使用宏观经济变量分析无法准确地计量分析外资银行的微观战略选择及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