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51)
- 2023(10564)
- 2022(8709)
- 2021(8113)
- 2020(6784)
- 2019(15498)
- 2018(14699)
- 2017(28458)
- 2016(15183)
- 2015(16935)
- 2014(16258)
- 2013(16353)
- 2012(15341)
- 2011(14016)
- 2010(13451)
- 2009(12543)
- 2008(12484)
- 2007(10572)
- 2006(9212)
- 2005(8322)
- 学科
- 济(68205)
- 经济(68133)
- 管理(39982)
- 业(39825)
- 方法(35949)
- 数学(33654)
- 数学方法(33535)
- 企(30201)
- 企业(30201)
- 中国(20286)
- 银(20156)
- 银行(20010)
- 行(18709)
- 制(18270)
- 财(16689)
- 贸(16526)
- 贸易(16515)
- 农(16459)
- 易(16189)
- 融(14388)
- 金融(14388)
- 业经(12226)
- 学(11410)
- 农业(11352)
- 度(10773)
- 制度(10765)
- 环境(9870)
- 务(9829)
- 财务(9826)
- 财务管理(9809)
- 机构
- 大学(221779)
- 学院(216549)
- 济(103902)
- 经济(102502)
- 管理(83414)
- 研究(79480)
- 理学(73091)
- 理学院(72311)
- 管理学(71472)
- 管理学院(71091)
- 中国(67683)
- 科学(46197)
- 京(46191)
- 财(45496)
- 农(43796)
- 所(40152)
- 财经(37736)
- 研究所(37077)
- 中心(36265)
- 农业(35261)
- 经济学(35141)
- 经(34985)
- 业大(34562)
- 经济学院(32181)
- 江(29224)
- 北京(29072)
- 财经大学(28884)
- 院(27898)
- 科学院(24458)
- 商学(24415)
- 基金
- 项目(152209)
- 科学(121074)
- 基金(117218)
- 家(105496)
- 国家(104730)
- 研究(103539)
- 科学基金(88811)
- 社会(71995)
- 社会科(68740)
- 社会科学(68726)
- 基金项目(61651)
- 自然(57803)
- 自然科(56578)
- 自然科学(56560)
- 自然科学基金(55672)
- 省(54432)
- 资助(48438)
- 划(47931)
- 教育(46610)
- 编号(36178)
- 部(36084)
- 重点(34833)
- 国家社会(32573)
- 发(32251)
- 创(32056)
- 教育部(31172)
- 中国(30277)
- 科研(30243)
- 创新(30205)
- 人文(29181)
共检索到317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田素华 徐明东
外资银行进入发展中国家以后,其信贷投放和银行服务主要集中在FDI进入部门、商业部门、政府部门和银行同业等风险相对比较小的部门,以及增长前景看好的东道国其他经济部门,对东道国不同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显著的结构特征。我们的经验研究进一步提供了中国方面的证据。外资银行进入上海以后,对上海制造业部门的年度行业总产值增加有积极影响,但其对上海制造业部门以外的其他工业部门的行业总产出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外资银行进入上海以后,对江苏省制造业部门年度行业增加值增长有积极影响,但其对江苏省制造业部门以外的其他工业部门的行业增加值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关键词:
外资银行 资源配置 行业效应 经验证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田素华 徐明东
外资银行进入发展中国家以后,有助于东道国外资企业信贷获取增加和产出增加,不利于东道国本地企业信贷获取增加和产出增加。我们的经验研究进一步提供了中国方面的证据: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上海以后,对上海的外资企业年度产值增加有积极影响,并超过对其他类型企业的影响。
关键词:
外资银行 产出增长效应 企业特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福生 李婉丽
本文利用2004-2010年间我国13家代表性商业银行的样本数据,以DEA测算出的效率值为因变量,研究了外资银行进入程度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及开放政策的最优水平。研究表明: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之间呈现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即在不同的进入程度下,外资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先表现正向的、后表现负向的;外资银行进入存在一个最优水平值,2004年以来外资银行的持续进入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提升,但是现阶段的外资银行进入程度还没有达到最优水平;外资银行进入对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股份制银行受到的冲击更大。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商业银行 效率 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章彦
以8个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为样本,就外资银行进入对国内金融市场信贷资金供应的数量和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外资银行的进入并不会对东道国国内信贷资金供给数量的增加产生正面影响,但有利于信贷资金质量和金融稳定性的提高。就中国目前情况而言,外资银行进入不仅不会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产生不利影响,而且有利于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从长远看有利于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外资银行 信贷资金供给 金融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金清 吴有红
本文在运用SFA法测度我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效率的基础上对外资银行进入水平影响商业银效率的"阙值效应"进行经验分析,并进一步考察了外资银行进入水平的适度性。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水平对商业银效率的影响存在"阙值效应",但该效应并未因商业银行产权性质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发现,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外资银行进入水平总体上位于适度区间内,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本土商业银行效率产生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外资银行 SFA 效率 阙值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俊青 谢芳
基于1995—2015年28个国家(地区)的8453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以研发投入度量的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外资银行进入能够显著提高东道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对企业创新的边际促进作用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政府干预较多以及法治环境较差的国家(地区)中更加显著。本文从跨国视角考察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企业创新的影响,为理解外资银行进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供来自企业创新活动层面的新经验证据,也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加快银行业对外开放提供可供借鉴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外资银行进入 企业创新 研发投入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常建新 盛秀婷
本文构造外资银行分行影响指数(FBBII)来衡量外资银行的进入程度,基于2002-2011年107家中国商业银行的数据样本,实证研究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于国内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的增加提高了国内银行的效率,改善了国内银行的盈利能力;此外,随着外资银行进入的增加国内银行也提高了非利息收入,且这种正相关关系在股份制商业银行最为显著;最后,外资银行进入可以帮助国内银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尤其是拥有外国战略投资的银行。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国内银行 绩效 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叶欣
本文运用中国银行业1995—2004年横截面数据对外资银行进入程度、市场竞争结构、中资银行效率水平的变化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中资银行利息边际和利润水平显著正相关;同时,本国银行市场竞争程度与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交互项与中资银行的税前利润这一效率变量显著负相关。上述结果表明:一方面,外资银行进入的实际竞争压力程度有限,尚未打破中国银行业低效均衡的状态;另一方面,随着中国银行市场竞争条件的改善,将更有助于实现外部竞争压力对本国银行效率演变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徐璋勇 梁洁
理论研究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一方面能通过"竞争效应"、"溢出效应"、及"金融稳定效应"提升东道国银行业效率;另一方面也能通过"摘樱桃"行为对东道国银行客户市场及金融稳定性产生冲击。当东道国面临金融危机时,外资银行也有可能成为资本外逃的重要通道。同时,外资银行的进入会产生"人才效应",造成东道国银行业高级人才的流失,降低东道国银行的盈利能力及管理效率。通过对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中国银行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的竞争效应有限,而溢出效应、金融稳定效应及人才效应较为显著。另外,国内银行自身规模对银行绩效无重大影响,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银行业绩效虽有一定影响,但...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市场进入 银行绩效 实证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纪晨
2006年12月11日,我国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这代表着未来外资银行将会不断渗入我国银行业市场的每个角落。文章也着眼于此,讨论分析了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绩效的影响。外资银行的进入程度与商业银行的营业费用率、税前利润率、净利息收入率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对非净利息收入率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时间的增长其产生的竞争效应也逐渐显现出来。基于文章结果,笔者在供给侧改革和"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结合银行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给予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宪 熊福平
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国內银行绩效影响的短期效应,并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计量结果表明,由于我国经济金融体制上的固有特点,我国银行业绩效在面临外资竞争时,也表现出了较大的不同。
关键词:
外资银行进入 东道国 银行竞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林 王建玲 王明倩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一方面会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和金融创新方法等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又会依靠其在管理与经营、资产质量、产品创新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严峻的挑战。运用我国13家商业银行1996~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效率的实际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效率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外资银行进入 中国银行业 效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郭妍 张立光
本文基于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3 家国内银行1993 年—2002 年的面板数据,在国内首次对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盈利状况、经营水平、抗风险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影响在90 年代前半期不甚明显,到1998年以后才逐渐显著;随着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加深,虽然国内银行的利差有所上升,但利润率、非贷款收益率、费用率均有所下降,同时呆账准备率提高,表明外资银行的“市场竞争效应”、“技术示范效应”、“金融稳定效应”在我国均有体现;此外,国内银行的盈利状况等还受自身资本充足率和费用率的影响较大。据此提出了我国银行应对外资银行冲击的对策要点。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影响效应 实证研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立平 时萌
随着外资银行大规模地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它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外资银行进入究竟对我国银行业产生了哪些影响?它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哪些方面?长期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对此说法不一。本文通过选取2003—2008年我国银行业相关面板数据变量、用数学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实证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从短期看,会对我国银行业部分效率指标有一定负相关影响,但部分效率指标也有呈正相关描述。从长远和整体来看,通过"市场竞争效应",加快银行内部机制改革,会对我国银行业的总体效率提升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外资银行 银行业效率 面板数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董龙训 张立光 郑玉坤
1992年以来,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对银行业的适度保护政策,外资银行进入的负面冲击较小,除了导致国内银行费用率上升外,对国内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利差收入影响并不显著,相反带动了非贷款收益率和资产利润率的提高,并表现出一定的资产配置效应和金融稳定效应。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后,外资银行竞争优势将逐渐显露,国内银行需积极应对,增强竞争力;政府需要适当动用特别条款,避免外资银行对国内银行业带来过度冲击。
关键词:
金融开放 外资银行 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