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22)
- 2023(21268)
- 2022(18211)
- 2021(16837)
- 2020(14151)
- 2019(32219)
- 2018(31745)
- 2017(60563)
- 2016(33224)
- 2015(37103)
- 2014(36932)
- 2013(36244)
- 2012(33862)
- 2011(30532)
- 2010(30385)
- 2009(27608)
- 2008(27113)
- 2007(23992)
- 2006(21136)
- 2005(18837)
- 学科
- 济(129923)
- 经济(129773)
- 管理(90444)
- 业(86686)
- 企(70412)
- 企业(70412)
- 方法(56453)
- 数学(48791)
- 数学方法(48135)
- 中国(37840)
- 农(36091)
- 财(32736)
- 学(30945)
- 制(30023)
- 地方(29880)
- 业经(29328)
- 银(28382)
- 银行(28234)
- 行(26809)
- 农业(24237)
- 贸(24038)
- 贸易(24020)
- 融(23864)
- 金融(23856)
- 易(23289)
- 理论(21796)
- 技术(20711)
- 环境(20379)
- 和(20138)
- 务(20112)
- 机构
- 大学(465530)
- 学院(463460)
- 济(181800)
- 经济(177765)
- 管理(175694)
- 研究(165526)
- 理学(151163)
- 理学院(149351)
- 管理学(146284)
- 管理学院(145476)
- 中国(126665)
- 科学(106234)
- 京(100925)
- 农(90384)
- 所(85687)
- 财(83940)
- 研究所(78448)
- 业大(75995)
- 中心(75322)
- 农业(71480)
- 江(70137)
- 财经(66468)
- 北京(63590)
- 范(61634)
- 师范(60798)
- 经(60567)
- 院(60466)
- 州(56758)
- 经济学(54452)
- 技术(51671)
- 基金
- 项目(320283)
- 科学(249292)
- 基金(230736)
- 研究(225438)
- 家(205809)
- 国家(204127)
- 科学基金(172523)
- 社会(140244)
- 社会科(132769)
- 社会科学(132734)
- 省(126178)
- 基金项目(121716)
- 自然(115596)
- 自然科(112935)
- 自然科学(112896)
- 自然科学基金(110840)
- 划(107488)
- 教育(104124)
- 资助(95748)
- 编号(90134)
- 重点(72864)
- 成果(72734)
- 发(70420)
- 部(69368)
- 创(66329)
- 课题(63673)
- 科研(62237)
- 创新(62015)
- 计划(61318)
- 教育部(58366)
- 期刊
- 济(199008)
- 经济(199008)
- 研究(137034)
- 中国(95768)
- 学报(85635)
- 农(82174)
- 科学(74777)
- 管理(65308)
- 财(63509)
- 大学(63368)
- 学学(59993)
- 农业(55073)
- 教育(53285)
- 融(51056)
- 金融(51056)
- 技术(39666)
- 业经(33195)
- 财经(32272)
- 经济研究(32172)
- 业(29024)
- 经(27689)
- 问题(25957)
- 版(23895)
- 科技(23543)
- 图书(22883)
- 业大(22859)
- 理论(21396)
- 技术经济(21085)
- 商业(20148)
- 统计(20067)
共检索到698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林可全 王韵亭
本文总结了研究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国内外文献,在现有文献的贡献与局限基础上从演化和发展的角度提出阶段论的分析方法。研究发现:1、外资银行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随着开放阶段的深入呈现倒"U"型的变化;2、使用宏观经济变量分析无法准确地计量分析外资银行的微观战略选择及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邱立成 王凤丽
银行体系是一个国家经济结构中最敏感、最复杂的部分,它的运行状况、发展趋势受多种因素影响。外资银行的进入必将从多个方面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产生影响。本文采取多国面板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选择研究变量和建立实证模型,从不同角度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来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并对结论进行相应的分析,以期对我国银行业开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外资银行进入 金融开放 稳定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国际化与一体化风靡新兴市场国家,大量资金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这些国家的银行和金融市场面临一个更加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本文即针对外资银行进入与东道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问题展开理论与实证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外资银行的竞争对本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增强的正面效应是受到一系列约束条件限制的。本国的政府监管水平、监管质量、公共治理能力等,将是维持本国银行体系稳定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外资银行 竞争 稳定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慧君 顾金宏
本文基于阶段论分析方法,从演化和发展的角度研究外资银行渗透对于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并选取1999-2008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我国银行业开放的过程中,伴随外资银行的渗透,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演化过程可粗略地显示倒"U"形态,与阶段性理论基本相吻合。此外,在危机期间,外资银行在我国采取的微观战略也是影响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外资银行 银行体系 稳定性 阶段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叶欣 冯宗宪
本文主要从竞争视角出发 ,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市场结构与银行体系稳定性之间存在的关系。通过运用 Logist经济计量模型对 5 0个国家 (其中包括 30个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 1 988- 1 99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得到外资银行进入数量的增加将显著减少银行危机发生可能性的结论 ;同时发现 ,在外资银行进入条件下 ,市场结构并不是影响体系稳定的关键因素。上述结论支持了外资银行通过潜在进入的竞争压力提高东道国银行市场的可竞争程度、而不是改变市场结构来增强银行体系稳定性的观点。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 ,目前外资银行竞争对体系稳定的正面效应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
外资银行 竞争 银行体系稳定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荔 张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资银行在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外资银行的进入能否改善东道国银行体系的效率是学界非常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专门针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经验情况展开分析,认为外资银行对东道国银行体系效率的改善有赖于有效竞争的环境,并受到一定的约束条件和传导路径的限制。东道国金融发展的深度、金融监管的水平、外资银行的数量及经营管理水平等都会对其银行体系效率的改进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截面数据分析,本文提出了新兴市场国家在外资银行大举进入的情况下,如何改进本国银行体系效率的相关政策主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慧君 顾金宏
基于阶段理论分析方法,本文从演化和发展的角度研究外资银行渗透对于中国银行业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并选取1999~2008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银行业在开放的过程中,伴随外资银行渗透,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演化过程也可粗略地看出倒"U"形态,与阶段性理论基本相吻合。此外,在危机期间,外资银行在中国采取的微观战略也是影响中国银行业体系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叶欣 冯宗宪
本研究运用多元 logist模型检验了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本国银行体系危机发生可能性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 50个国家 1 988- 1 997年间的外资银行实际进入程度、宏观经济和金融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 ,得到外资银行进入数量的增加将有助于增强本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结论
关键词:
外资银行 银行体系 稳定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会国
在中国银行市场进一步全面开放情况下,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市场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为止,国内外的学者对此作了较多的研究,本文拟结合国内外现有的文献,对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为对我国银行体系的影响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外资银行进入 绩效 稳定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斌 涂红
与以往实证研究不同,本文以区分不同类型国家为基础,以发展中国家为样本从整体上考察了外资银行进入对发展中国家国内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外资银行 银行体系效率 实证研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虎城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开放取得了重大进展,外资银行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渗透有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控股始终是银行业开放进程中重要的制度约束。外资银行进入可能会加剧中小企业贷款难现象的严重性,但与银行危机的相关性较小,也不会增加我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银行业开放路径,努力提高银行业的风险监管水平,是有效维护金融稳定的两个关键要素。
关键词:
银行业开放 金融稳定 外资银行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博 刘澜飚
如何引导外资银行增加东道国的信贷可得性,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贷可得性,是目前理论和政策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理论模型,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和国内信贷供给的关系,从市场均衡结果、社会福利、成本效率等几个角度对外资银行进入发展中的东道国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并不必然增加一国的总体信贷水平、也并不必然提高东道国银行业的成本效率和整体社会福利,甚至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奉先 涂万春
东欧国家银行改革的经验表明,外资银行进入能普遍提高东道国银行业的效率。但是,外资银行发挥积极作用亦取决于一定条件: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银行业规模及发育程度、监管水平、银行业的改革路径和引资方式。本文在综述东欧国家银行业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银行业改革的7个命题,并用中国24家银行1999~2006年间的数据构建模型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结论:短期内外资银行进入会导致东道国银行业利润水平下降、风险管理水平上升,在中国的背景下可以认定这是外资银行积极作用的发挥;外资银行机构数量的增加和持股比重的上升都能刺激中国银行业效率的改进,但是外资银行持股比重的影响更具普遍性;不同类型银行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反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晓煜
文章使用中国银行业2005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三季度的季度数据,建立银行体系稳定性指数进行实证研究并发现: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随着外资银行业务份额占比的上升呈现"U"型关系,即当外资银行贷款占比小于2.3%时,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随着外资银行贷款占比上升而下降;当外资银行贷款占比大于2.3%时,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随着外资银行贷款占比上升而上升。
关键词:
稳定性 银行体系 外资银行 贷款规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国平 周宏 肇乾
本文利用2000-2011年间112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首先对比了外国银行与东道国银行的效率,发现同东道国银行相比,外国银行并不一定具有效率上的优势。然后,本文实证分析了外国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并且发现,总体来说,外国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会产生竞争效应和溢出效应,但竞争效应与溢出效应的产生取决于外国银行相对于东道国银行的先进程度、外国银行母国与东道国金融发展水平差距等因素。本文发现,"技术差距假设"更可能发生在母国比东道国金融业发展程度高的外国银行进入样本中,即对母国比东道国银行更先进的外国银行来说,随着两国金融业水平差距的增大,外国银行进入的溢出效应更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