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92)
2023(11657)
2022(9506)
2021(8897)
2020(7173)
2019(16411)
2018(15649)
2017(29361)
2016(15708)
2015(17601)
2014(16740)
2013(16325)
2012(15264)
2011(13675)
2010(13318)
2009(12139)
2008(12044)
2007(10205)
2006(9017)
2005(8289)
作者
(44607)
(37173)
(37084)
(35149)
(23583)
(17940)
(16724)
(14466)
(14356)
(12959)
(12920)
(12440)
(11817)
(11773)
(11678)
(11471)
(11065)
(10844)
(10719)
(10592)
(9141)
(9085)
(9016)
(8437)
(8388)
(8365)
(8080)
(7978)
(7347)
(7339)
学科
(62402)
经济(62320)
管理(39562)
(39230)
(30153)
企业(30153)
方法(28988)
数学(26693)
数学方法(26561)
中国(20952)
(20291)
银行(20145)
(18893)
(18764)
(16778)
(15963)
(15725)
贸易(15711)
(15459)
(14145)
金融(14144)
业经(12621)
农业(11303)
(10964)
制度(10957)
(10797)
环境(10054)
(9673)
业务(9620)
技术(9321)
机构
大学(218517)
学院(213243)
(100495)
经济(99006)
研究(80942)
管理(80144)
理学(69268)
中国(68555)
理学院(68516)
管理学(67662)
管理学院(67291)
(46406)
科学(45879)
(44168)
(41423)
(40334)
研究所(37154)
中心(37038)
财经(35957)
经济学(33443)
(33401)
农业(33013)
业大(32543)
经济学院(30445)
(29796)
北京(29745)
(28533)
财经大学(27555)
(25805)
师范(25425)
基金
项目(148403)
科学(117423)
基金(112153)
研究(105150)
(101284)
国家(100125)
科学基金(84222)
社会(71394)
社会科(67980)
社会科学(67962)
基金项目(58682)
自然(53428)
(53356)
自然科(52242)
自然科学(52221)
自然科学基金(51413)
教育(48204)
(46929)
资助(45422)
编号(38095)
(35111)
重点(34311)
国家社会(32114)
(31825)
(31636)
教育部(30375)
成果(30321)
中国(30150)
创新(29903)
科研(28900)
期刊
(99882)
经济(99882)
研究(68200)
中国(44258)
学报(37537)
(36737)
科学(34239)
(33579)
金融(33579)
(32285)
管理(29091)
大学(28520)
学学(27108)
农业(24052)
教育(19978)
财经(18703)
经济研究(18610)
(16143)
技术(15894)
国际(15269)
(15184)
(15033)
世界(14371)
问题(13770)
业经(13462)
(10283)
科技(9781)
技术经济(9721)
理论(9297)
业大(9296)
共检索到327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奉先  涂万春  
东欧国家银行改革的经验表明,外资银行进入能普遍提高东道国银行业的效率。但是,外资银行发挥积极作用亦取决于一定条件: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银行业规模及发育程度、监管水平、银行业的改革路径和引资方式。本文在综述东欧国家银行业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银行业改革的7个命题,并用中国24家银行1999~2006年间的数据构建模型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结论:短期内外资银行进入会导致东道国银行业利润水平下降、风险管理水平上升,在中国的背景下可以认定这是外资银行积极作用的发挥;外资银行机构数量的增加和持股比重的上升都能刺激中国银行业效率的改进,但是外资银行持股比重的影响更具普遍性;不同类型银行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反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静  
本文通过DEA方法以中东欧转轨国家为样本,研究了转轨国家外资银行进入与内资银行的发展。相对技术水平、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结果显示,内资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源于部门自身最大潜在生产能力的增长,而不是对行业前沿技术的追赶;结合各国改革进程进一步研究证实,外资银行带来的技术外溢效果有限,甚至抑制了内资银行的发展。因此,转轨国家银行业更应依靠本国的经济发展与金融深化提高效率,而不应寄希望于外资银行的溢出效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谭鹏万  
利用中东欧10国105家内资银行1997~2004年的面板数据,本文检验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中东欧国家内资银行绩效的短期影响。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短期内,外资银行进入提高了中东欧国家内资银行效率,但也显著降低了这些国家内资银行税前资产利润率和非利息收入占总资产的比重;外资银行进入对内资银行绩效的影响依赖于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银行业发展程度。研究表明,随着中东欧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银行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外资银行进入对中东欧国家内资银行税前资产利润率和非利息收入占总资产比重的负面影响将减弱。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荔  张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资银行在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外资银行的进入能否改善东道国银行体系的效率是学界非常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专门针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经验情况展开分析,认为外资银行对东道国银行体系效率的改善有赖于有效竞争的环境,并受到一定的约束条件和传导路径的限制。东道国金融发展的深度、金融监管的水平、外资银行的数量及经营管理水平等都会对其银行体系效率的改进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截面数据分析,本文提出了新兴市场国家在外资银行大举进入的情况下,如何改进本国银行体系效率的相关政策主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会国  
在中国银行市场进一步全面开放情况下,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市场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为止,国内外的学者对此作了较多的研究,本文拟结合国内外现有的文献,对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为对我国银行体系的影响提供借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谭鹏万  
外资在中东欧国家银行体系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为了分析这些国家外资银行与内资银行的效率差异,本文构建了一个多产出成本结构模型,利用随机边界方法计算了这些国家101 家银行的成本效率值。通过比较内外资银行的成本效率值,我们发现内资银行比外资银行更有效率, 同时我们还发现这些国家银行的规模和产出结构与效率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国际化与一体化风靡新兴市场国家,大量资金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这些国家的银行和金融市场面临一个更加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本文即针对外资银行进入与东道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问题展开理论与实证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外资银行的竞争对本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增强的正面效应是受到一系列约束条件限制的。本国的政府监管水平、监管质量、公共治理能力等,将是维持本国银行体系稳定的重要保障。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立平  时萌  
随着外资银行大规模地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它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外资银行进入究竟对我国银行业产生了哪些影响?它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哪些方面?长期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对此说法不一。本文通过选取2003—2008年我国银行业相关面板数据变量、用数学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实证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从短期看,会对我国银行业部分效率指标有一定负相关影响,但部分效率指标也有呈正相关描述。从长远和整体来看,通过"市场竞争效应",加快银行内部机制改革,会对我国银行业的总体效率提升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林  王建玲  王明倩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一方面会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和金融创新方法等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又会依靠其在管理与经营、资产质量、产品创新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严峻的挑战。运用我国13家商业银行1996~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效率的实际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效率起到了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叶欣  
本文运用中国银行业1995—2004年横截面数据对外资银行进入程度、市场竞争结构、中资银行效率水平的变化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中资银行利息边际和利润水平显著正相关;同时,本国银行市场竞争程度与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交互项与中资银行的税前利润这一效率变量显著负相关。上述结果表明:一方面,外资银行进入的实际竞争压力程度有限,尚未打破中国银行业低效均衡的状态;另一方面,随着中国银行市场竞争条件的改善,将更有助于实现外部竞争压力对本国银行效率演变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斌  涂红  
与以往实证研究不同,本文以区分不同类型国家为基础,以发展中国家为样本从整体上考察了外资银行进入对发展中国家国内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桂平  
本文选取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4家国内银行1995-2006年的面板数据,就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国内银行的资本利润率、非贷款收益率、利润增长率、营业费用率降低,由此得出其进入对国有商业银行造成的冲击小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结论,据此提出了我国银行业应对外资银行冲击的对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兆斌  方先明  
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中国于2006年12月11日全面开放了银行业,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将是必然的趋势。但外资银行进入能改善国内银行业效率低下的现状吗?通过DEA模型我们测算了中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1996-2004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Malmquist,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提高和技术进步两类指数;同时在模型中我们还特别设置了一个表征外资银行进入的环境变量。我们的研究发现,1996-2001年,14家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提高指数、技术进步指数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平均都略低于1,说明大多数银行在技术效率提高、技术进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并没有明显进步,因此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效...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邱立成  王凤丽  
银行体系是一个国家经济结构中最敏感、最复杂的部分,它的运行状况、发展趋势受多种因素影响。外资银行的进入必将从多个方面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产生影响。本文采取多国面板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选择研究变量和建立实证模型,从不同角度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来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并对结论进行相应的分析,以期对我国银行业开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陆文安  
在加入WTO 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不断加快,那么,到目前为止,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现状如何?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产生了那些冲击?我国银行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剖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