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3)
2023(9975)
2022(8330)
2021(7866)
2020(6526)
2019(15129)
2018(14395)
2017(27913)
2016(14577)
2015(16890)
2014(15771)
2013(16103)
2012(15155)
2011(13940)
2010(13679)
2009(12971)
2008(13019)
2007(11425)
2006(10138)
2005(9284)
作者
(41843)
(34869)
(34853)
(32922)
(22509)
(16804)
(15707)
(13576)
(13365)
(12343)
(12249)
(11795)
(11389)
(11246)
(11139)
(10917)
(10476)
(10263)
(10181)
(9748)
(8621)
(8620)
(8330)
(7962)
(7958)
(7855)
(7808)
(7481)
(7043)
(6990)
学科
(68118)
经济(68050)
管理(45407)
(44237)
(37298)
企业(37298)
方法(34690)
数学(31605)
数学方法(31452)
(20870)
中国(20778)
银行(20724)
(19636)
(19435)
(16718)
技术(15038)
(15026)
贸易(15010)
(14886)
金融(14886)
(14712)
(14696)
业经(12969)
技术管理(11248)
(11227)
制度(11222)
(10991)
(10309)
业务(10051)
农业(9711)
机构
大学(215196)
学院(208916)
(102250)
经济(100748)
管理(82773)
研究(76441)
理学(71266)
理学院(70555)
管理学(69818)
管理学院(69420)
中国(67031)
(46632)
(45776)
科学(41670)
(37667)
财经(37291)
中心(35104)
(34803)
(34367)
经济学(34233)
研究所(34228)
经济学院(31020)
(30097)
北京(29229)
财经大学(28329)
业大(28021)
农业(27778)
(27348)
(24144)
商学(24133)
基金
项目(139141)
科学(112175)
基金(107052)
研究(99884)
(94095)
国家(93443)
科学基金(80496)
社会(69037)
社会科(65874)
社会科学(65858)
基金项目(55069)
自然(50563)
(49739)
自然科(49528)
自然科学(49511)
自然科学基金(48755)
教育(45200)
资助(44879)
(43140)
编号(35592)
(33444)
(32049)
重点(31583)
国家社会(30977)
创新(30314)
(29672)
教育部(29485)
成果(29254)
中国(28521)
人文(27665)
期刊
(103107)
经济(103107)
研究(69983)
中国(42966)
(35892)
金融(35892)
(35213)
管理(32648)
学报(31591)
科学(31091)
(29585)
大学(24708)
学学(23327)
财经(20090)
经济研究(19199)
农业(18598)
(17270)
教育(16478)
技术(16070)
(14892)
国际(14026)
问题(13859)
业经(13230)
世界(12807)
(12008)
技术经济(11755)
统计(10471)
(9961)
科技(9806)
理论(9721)
共检索到326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常建新  盛秀婷  
本文构造外资银行分行影响指数(FBBII)来衡量外资银行的进入程度,基于2002-2011年107家中国商业银行的数据样本,实证研究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于国内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的增加提高了国内银行的效率,改善了国内银行的盈利能力;此外,随着外资银行进入的增加国内银行也提高了非利息收入,且这种正相关关系在股份制商业银行最为显著;最后,外资银行进入可以帮助国内银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尤其是拥有外国战略投资的银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金清  吴有红  
本文在运用SFA法测度我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效率的基础上对外资银行进入水平影响商业银效率的"阙值效应"进行经验分析,并进一步考察了外资银行进入水平的适度性。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水平对商业银效率的影响存在"阙值效应",但该效应并未因商业银行产权性质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发现,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外资银行进入水平总体上位于适度区间内,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本土商业银行效率产生了积极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田素华  徐明东  
外资银行进入发展中国家以后,其信贷投放和银行服务主要集中在FDI进入部门、商业部门、政府部门和银行同业等风险相对比较小的部门,以及增长前景看好的东道国其他经济部门,对东道国不同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显著的结构特征。我们的经验研究进一步提供了中国方面的证据。外资银行进入上海以后,对上海制造业部门的年度行业总产值增加有积极影响,但其对上海制造业部门以外的其他工业部门的行业总产出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外资银行进入上海以后,对江苏省制造业部门年度行业增加值增长有积极影响,但其对江苏省制造业部门以外的其他工业部门的行业增加值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喜  
通过研究外资银行母国客户及中国区位优势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显示外资银行进入国内的规模同FDI和出口正相关,同进口负相关。中国的区位优势对外资银行具有一定吸引力,国内银行业竞争水平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外资银行进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晓峰  王维  严佳佳  
本文选取我国银行市场上占主要地位的14家银行1994-2004年的面板数据,就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效率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国内银行的流动性、非利息收入、经营费用和资产收益率降低,并使其资产质量下降,风险增加,但是技术外溢效应以及对国内银行盈利性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且,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对国有银行造成的冲击小于股份制银行。本文还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徐璋勇  梁洁  
理论研究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一方面能通过"竞争效应"、"溢出效应"、及"金融稳定效应"提升东道国银行业效率;另一方面也能通过"摘樱桃"行为对东道国银行客户市场及金融稳定性产生冲击。当东道国面临金融危机时,外资银行也有可能成为资本外逃的重要通道。同时,外资银行的进入会产生"人才效应",造成东道国银行业高级人才的流失,降低东道国银行的盈利能力及管理效率。通过对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中国银行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的竞争效应有限,而溢出效应、金融稳定效应及人才效应较为显著。另外,国内银行自身规模对银行绩效无重大影响,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银行业绩效虽有一定影响,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纪晨  
2006年12月11日,我国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这代表着未来外资银行将会不断渗入我国银行业市场的每个角落。文章也着眼于此,讨论分析了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绩效的影响。外资银行的进入程度与商业银行的营业费用率、税前利润率、净利息收入率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对非净利息收入率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时间的增长其产生的竞争效应也逐渐显现出来。基于文章结果,笔者在供给侧改革和"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结合银行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给予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雄兵  陈子珊  
本文采用包括3家外资银行在内的22家商业银行1998—2009年的数据,利用Panzar-Rosse H指数和面板数据模型来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竞争程度的影响,发现外资银行进入显著提升了银行系统的竞争。就不同类型银行系统内部的竞争状况而言,大型国有银行之间的竞争程度最高而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程度则最低。文章最后还就如何更好地应对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章彦  
以8个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为样本,就外资银行进入对国内金融市场信贷资金供应的数量和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外资银行的进入并不会对东道国国内信贷资金供给数量的增加产生正面影响,但有利于信贷资金质量和金融稳定性的提高。就中国目前情况而言,外资银行进入不仅不会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产生不利影响,而且有利于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从长远看有利于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家庭  张俊韬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低效率和无序扩张的现实问题,对1999—2008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蔓延现象进行了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蔓延指数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多数城市表现出蔓延现象,平均蔓延指数为3.9047,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率为122.67%,市区人口增长率为47%,城市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低密度扩张趋势;(2)我国城市蔓延现象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性,东部地区城市蔓延程度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较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伟光  肖晶  
随着2006年12月11日中国金融市场对外资银行的全面放开,中外资银行间的竞争会越发激烈。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考察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经营效率、抗风险能力、安全性与稳健性等方面的影响,进而提出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相关对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晓艳  徐光  
随着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银行业的开放度逐步增强。到2006年12月11日,中国银行业已全面开放,对外资银行运营将不存在更多的区域和顾客限制,银行业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截至2006年末,在华外资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1033亿美元,占中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俊青  谢芳  
基于1995—2015年28个国家(地区)的8453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以研发投入度量的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外资银行进入能够显著提高东道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对企业创新的边际促进作用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政府干预较多以及法治环境较差的国家(地区)中更加显著。本文从跨国视角考察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企业创新的影响,为理解外资银行进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供来自企业创新活动层面的新经验证据,也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加快银行业对外开放提供可供借鉴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田素华  徐明东  
外资银行进入发展中国家以后,有助于东道国外资企业信贷获取增加和产出增加,不利于东道国本地企业信贷获取增加和产出增加。我们的经验研究进一步提供了中国方面的证据: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上海以后,对上海的外资企业年度产值增加有积极影响,并超过对其他类型企业的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福生  李婉丽  
本文利用2004-2010年间我国13家代表性商业银行的样本数据,以DEA测算出的效率值为因变量,研究了外资银行进入程度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及开放政策的最优水平。研究表明: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之间呈现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即在不同的进入程度下,外资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先表现正向的、后表现负向的;外资银行进入存在一个最优水平值,2004年以来外资银行的持续进入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提升,但是现阶段的外资银行进入程度还没有达到最优水平;外资银行进入对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股份制银行受到的冲击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