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32)
2023(12914)
2022(11024)
2021(10624)
2020(9014)
2019(21277)
2018(20911)
2017(40215)
2016(21254)
2015(24469)
2014(24251)
2013(24079)
2012(22222)
2011(20061)
2010(19581)
2009(18293)
2008(18112)
2007(16090)
2006(13757)
2005(12410)
作者
(59982)
(50329)
(50111)
(47935)
(31961)
(24116)
(23051)
(19626)
(19169)
(17798)
(17140)
(16901)
(15886)
(15793)
(15705)
(15665)
(15036)
(14988)
(14425)
(14413)
(12312)
(12281)
(12126)
(11474)
(11430)
(11396)
(11137)
(10895)
(10017)
(9921)
学科
(91600)
经济(91516)
(60058)
管理(59786)
(48612)
企业(48612)
方法(45648)
数学(41095)
数学方法(40638)
中国(25528)
(24661)
(22313)
(22114)
银行(21968)
(21945)
(20612)
(19608)
贸易(19595)
(19174)
业经(18286)
农业(16477)
(16241)
金融(16238)
(15839)
地方(15743)
(14199)
财务(14150)
财务管理(14113)
企业财务(13355)
(13307)
机构
大学(306694)
学院(304380)
(135378)
经济(132959)
管理(122284)
理学(105674)
理学院(104592)
管理学(103012)
研究(102466)
管理学院(102429)
中国(84407)
(63922)
(59411)
科学(59143)
(49967)
(49716)
中心(48777)
财经(48580)
研究所(45693)
(44334)
(43590)
业大(43126)
经济学(42570)
北京(39993)
农业(39252)
经济学院(38532)
(37576)
师范(37212)
(36470)
财经大学(36399)
基金
项目(204840)
科学(163144)
基金(153062)
研究(149090)
(132848)
国家(131844)
科学基金(114231)
社会(97151)
社会科(92357)
社会科学(92334)
基金项目(80456)
(76644)
自然(73620)
自然科(71990)
自然科学(71969)
自然科学基金(70731)
教育(68920)
(65639)
资助(63510)
编号(59498)
成果(47503)
(47323)
重点(45937)
(43758)
(42726)
国家社会(41491)
教育部(41160)
创新(40025)
科研(39886)
课题(39818)
期刊
(138391)
经济(138391)
研究(89016)
中国(54293)
(45924)
学报(43988)
(43802)
管理(43473)
科学(42850)
(38082)
金融(38082)
大学(34046)
学学(32145)
农业(28656)
技术(26906)
教育(26139)
财经(24321)
经济研究(23229)
业经(21317)
(20846)
问题(18849)
(17772)
(16418)
国际(16147)
技术经济(15846)
统计(15663)
理论(15115)
世界(14987)
(13830)
(13713)
共检索到446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段贵昌  
本文从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现状入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动因。结果表明:"追随客户"战略是带动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最主要因素,国内信贷和存贷利差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中国对外进口和外资银行的进入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晓艳  徐光  
随着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银行业的开放度逐步增强。到2006年12月11日,中国银行业已全面开放,对外资银行运营将不存在更多的区域和顾客限制,银行业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截至2006年末,在华外资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1033亿美元,占中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薛怀宇  
本文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动因进行了分析,在分析方法上本文采用数学模型和回归分析方法,检测中国外资银行机构数与中国GDP、FDI和外贸进出口总额之间的相关性,用来判断外资银行进入是跟随原来的跨国投资客户来到中国,还是看重中国市场机会。研究表明:外资银行1985-1996年间由于受我国外资银行进入管制,进入形式以代表处为主,进入动机属客户追随;1997-2009年间中国放开了本币业务和经营区域,外资银行进入动机发生变化,转为开拓新市场,寻找市场机会。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红军  杨朝军  郑忠良  
在对全球银行业国际化现状以及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外资银行进入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之后,本文以全球76个国家相关数据,通过广义最小二乘法检验了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跟随客户、追逐当地市场是外资银行进入的主要动因。另外,东道国的制度因素、东道国银行业自由化、经济自由化程度也会对外资银行进入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立伟  吴利娜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慧兰  赵克全  
近年来,对于外资银行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全球热点问题。但对于外资银行进入的区位选择分析是零散的,无统一分析框架。外资银行为何要进入远隔万里的异国他乡,为何要选择文化差异区别很大的其他国家也是学者关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海燕  
近年来,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对推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农村市场的特点、动因及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期望对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所助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红军  杨朝军  
本文首先从地域和城市两个层次分析了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区位分布,并归纳了重点城市外资银行的经营现状及特点。接着本文基于Panel-data技术,实证分析了影响外资银行在中国16个重点城市区位选择的动因,结果表明服务于母国同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及追求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市场机会是外资银行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最后,本文指出,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全面放开,追求中国市场的潜在机会势必会愈发影响到外资银行的区位选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晓峰  王维  严佳佳  
本文选取我国银行市场上占主要地位的14家银行1994-2004年的面板数据,就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效率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国内银行的流动性、非利息收入、经营费用和资产收益率降低,并使其资产质量下降,风险增加,但是技术外溢效应以及对国内银行盈利性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且,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对国有银行造成的冲击小于股份制银行。本文还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文涛  郝玉龙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喜  
通过研究外资银行母国客户及中国区位优势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显示外资银行进入国内的规模同FDI和出口正相关,同进口负相关。中国的区位优势对外资银行具有一定吸引力,国内银行业竞争水平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外资银行进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永进  葛兆强  
本文对外资银行进入东道国所带来的理论效应和国际经验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对我国的外资银行的运营特点及其积极效应和负面影响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最后,从维护我国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角度,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文章认为,我国对外资银行开放近30年来,外资银行不断成长,对我国的金融发展和金融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已成为我国银行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我国的银行业拥有了一定控制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调整相关法律和政策,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确保外资银行规范、有度地稳健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贺砚秋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金融开放的深入,外资银行大量入驻我国国内。本文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信用增长的影响,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从混合效应、固定效应、随机效应等视角研究该问题。并采用hausman检验及工具变量法消除对内生解释变量的疑虑。实证研究表明:外资银行在2005-2010年间对我国的信用增长的影响是短期性的抑制作用。这一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进一步放开证券业、期货业和保险业等其他金融领域提供理论参考,最后文章基于此提出政策性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红军  郑忠良  
本文首先回顾了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演进历程。接着,实证检验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跟随客户是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动因。研究还发现:1985—1996年样本期内,跨国银行进入动因区位优势假说得到了实证的支持;同时,不同阶段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政策及中国市场的风险因素也影响到跨国银行的进入速度。此外,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跨国银行进入中国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志安  
中国已经加入WTO ,外资银行将大量进入我国 ,并将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同时 ,外商对华投资将呈现新的态势和特点 ,对国内银行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这样两种新的情况和新的变化 ,国内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本文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文章首先分析了国内商业银行同外资银行相比的差距以及外资银行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冲击 ;其次分析了外商对华投资的新的态势和特点 ,对国内银行金融服务的新要求 ;最后给出了国内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这样两种新的情况和新的变化 ,牢牢抓住入世的机遇 ,进行全面的银行再造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