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2)
2023(14401)
2022(12636)
2021(11870)
2020(9922)
2019(23234)
2018(22723)
2017(44555)
2016(23632)
2015(26799)
2014(26526)
2013(25944)
2012(23664)
2011(20922)
2010(20574)
2009(18488)
2008(17840)
2007(15198)
2006(13226)
2005(11273)
作者
(66069)
(54819)
(54306)
(51709)
(34860)
(26274)
(24943)
(21563)
(20984)
(19241)
(18889)
(18394)
(17085)
(17056)
(16955)
(16742)
(16340)
(16260)
(15710)
(15618)
(13285)
(13264)
(13220)
(12501)
(12212)
(12104)
(12026)
(11947)
(10875)
(10718)
学科
(92406)
经济(92294)
管理(67210)
(64777)
(54749)
企业(54749)
方法(47434)
数学(41796)
数学方法(41196)
(23617)
(23261)
中国(23155)
(21543)
银行(21396)
(21228)
(20038)
业经(19900)
(18969)
地方(16897)
(16345)
贸易(16334)
(16183)
金融(16180)
(15898)
农业(15574)
(15520)
财务(15449)
财务管理(15414)
理论(15357)
技术(14933)
机构
大学(327950)
学院(324349)
管理(134664)
(130347)
经济(127628)
理学(117616)
理学院(116403)
管理学(114256)
管理学院(113690)
研究(104078)
中国(81754)
(68622)
科学(63726)
(58528)
(50321)
(50115)
中心(48838)
业大(48630)
财经(48272)
研究所(46128)
(45017)
(44186)
北京(42777)
(41580)
师范(41192)
农业(39630)
经济学(39400)
(38251)
(37124)
财经大学(36588)
基金
项目(231880)
科学(183345)
基金(170439)
研究(168531)
(148479)
国家(147055)
科学基金(127685)
社会(106725)
社会科(101299)
社会科学(101268)
基金项目(90851)
(89250)
自然(84220)
自然科(82318)
自然科学(82298)
自然科学基金(80807)
教育(77810)
(75376)
资助(70573)
编号(68252)
成果(53613)
(51580)
重点(51224)
(48289)
(48120)
课题(45654)
创新(45034)
科研(44866)
教育部(44699)
国家社会(44081)
期刊
(131772)
经济(131772)
研究(94234)
中国(55935)
学报(50142)
管理(47888)
科学(46765)
(44314)
(43836)
大学(38785)
学学(36598)
(35786)
金融(35786)
教育(33363)
农业(30171)
技术(29052)
财经(22966)
业经(21140)
经济研究(21140)
(19461)
问题(17150)
图书(16792)
理论(16627)
技术经济(15711)
科技(15706)
(15640)
实践(15421)
(15421)
统计(14836)
(14580)
共检索到463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静  
本文通过DEA方法以中东欧转轨国家为样本,研究了转轨国家外资银行进入与内资银行的发展。相对技术水平、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结果显示,内资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源于部门自身最大潜在生产能力的增长,而不是对行业前沿技术的追赶;结合各国改革进程进一步研究证实,外资银行带来的技术外溢效果有限,甚至抑制了内资银行的发展。因此,转轨国家银行业更应依靠本国的经济发展与金融深化提高效率,而不应寄希望于外资银行的溢出效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奉先  涂万春  
东欧国家银行改革的经验表明,外资银行进入能普遍提高东道国银行业的效率。但是,外资银行发挥积极作用亦取决于一定条件: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银行业规模及发育程度、监管水平、银行业的改革路径和引资方式。本文在综述东欧国家银行业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银行业改革的7个命题,并用中国24家银行1999~2006年间的数据构建模型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结论:短期内外资银行进入会导致东道国银行业利润水平下降、风险管理水平上升,在中国的背景下可以认定这是外资银行积极作用的发挥;外资银行机构数量的增加和持股比重的上升都能刺激中国银行业效率的改进,但是外资银行持股比重的影响更具普遍性;不同类型银行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反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谭鹏万  
利用中东欧10国105家内资银行1997~2004年的面板数据,本文检验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中东欧国家内资银行绩效的短期影响。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短期内,外资银行进入提高了中东欧国家内资银行效率,但也显著降低了这些国家内资银行税前资产利润率和非利息收入占总资产的比重;外资银行进入对内资银行绩效的影响依赖于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银行业发展程度。研究表明,随着中东欧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银行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外资银行进入对中东欧国家内资银行税前资产利润率和非利息收入占总资产比重的负面影响将减弱。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谭鹏万  
外资在中东欧国家银行体系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为了分析这些国家外资银行与内资银行的效率差异,本文构建了一个多产出成本结构模型,利用随机边界方法计算了这些国家101 家银行的成本效率值。通过比较内外资银行的成本效率值,我们发现内资银行比外资银行更有效率, 同时我们还发现这些国家银行的规模和产出结构与效率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巩云华  
本文主要通过动态面板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中东欧五国转轨过程中经济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将中东欧国家进行改革的制度变量纳入模型中,从而更全面、准确的分析了外资银行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文章得出的结论是外资银行进入对转轨国家的经济发展有正向作用,同时,转轨国家采取的相应的市场化改革措施对经济发展也是必要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荔  张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资银行在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外资银行的进入能否改善东道国银行体系的效率是学界非常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专门针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经验情况展开分析,认为外资银行对东道国银行体系效率的改善有赖于有效竞争的环境,并受到一定的约束条件和传导路径的限制。东道国金融发展的深度、金融监管的水平、外资银行的数量及经营管理水平等都会对其银行体系效率的改进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截面数据分析,本文提出了新兴市场国家在外资银行大举进入的情况下,如何改进本国银行体系效率的相关政策主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国际化与一体化风靡新兴市场国家,大量资金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这些国家的银行和金融市场面临一个更加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本文即针对外资银行进入与东道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问题展开理论与实证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外资银行的竞争对本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增强的正面效应是受到一系列约束条件限制的。本国的政府监管水平、监管质量、公共治理能力等,将是维持本国银行体系稳定的重要保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庄起善  曹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东欧国家先后实施了金融银行业对外开放政策。金融开放为中东欧国家金融银行业注入了活力,但同时也蕴含着很多问题和潜在风险,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些问题和潜在风险已影响到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的稳定。本文着重从过高的外币融资、过快增长的家庭信贷、过度依赖的间接融资,以及外资银行大量进入挤占内资银行市场份额等4个方面分析这些国家金融银行业潜在风险的形成过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庄起善  曹焕  
本文利用中东欧10国193家银行1997~2010年的面板数据,检验银行业多元化经营对银行传统业务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银行多元化经营会降低银行的传统业务收入。从细分的多元化经营项目看,佣金收入、证券买卖收入以及其他收入也均会显著降低银行的传统业务收入。此外,多元化经营会使银行低估贷款风险,从而增加银行风险。实证结果还表明,银行多元化经营集中度指标与银行利息项收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说明银行如果过度追求多元化经营会降低银行利息项收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闻岳春  周怡琼  
中东欧国家所经历的银行业改革进程与我国银行业改革进程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回顾并总结了中东欧各国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三个阶段及改革效果,从其实践经验中得出对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有益启示:(1)在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时,保持国内力量对主要银行的控股权应是较改善银行绩效更为重要的目标,本文建议可实行差别化股权比例限制;(2)在"引资"的同时应更关注"引智"与"引制";(3)变被动引进为主动持股,寻求双方深度合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邱立成  殷书炉  
本文基于制度变迁来探讨外资进入对中东欧转型国家银行危机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在制度设计严重缺失的背景下,中东欧国家贸然引进外资会危及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加剧银行危机的发生概率;随其国内相关法律与监管措施的不断完善,外资银行进入对中东欧转型国家银行绩效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金融过度开放导致银行体系对外资的高度依赖,在面临外生性冲击时,外资银行"传染效应"会导致中东欧国家银行业巨大的系统性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颖  
本文主要归纳了中东欧国家激进派关于经济转轨战略选择的理论观点和指导思想,包括:经济转轨的初始条件和经济转轨的战略任务,实现经济转轨战略任务的总策略、具体策略和“休克疗法”,并详细阐述了实行激进的经济转轨策略的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颖  
向市场经济过渡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潮流。继拉美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先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中东欧国家在1989年政局变化后也开始从以指令性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至今日已有九个年头。然而,中东欧国家的经济转轨无论从历史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国平  周宏  肇乾  
本文利用2000-2011年间112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首先对比了外国银行与东道国银行的效率,发现同东道国银行相比,外国银行并不一定具有效率上的优势。然后,本文实证分析了外国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并且发现,总体来说,外国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会产生竞争效应和溢出效应,但竞争效应与溢出效应的产生取决于外国银行相对于东道国银行的先进程度、外国银行母国与东道国金融发展水平差距等因素。本文发现,"技术差距假设"更可能发生在母国比东道国金融业发展程度高的外国银行进入样本中,即对母国比东道国银行更先进的外国银行来说,随着两国金融业水平差距的增大,外国银行进入的溢出效应更明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建新  
外资银行进入转轨经济国家是近年来西方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梳理了外资银行市场进入的涵义、进入模式、市场进入的决定因素、外资银行进入转轨国家的决定因素、外资银行进入转轨国家采用的模式的决定因素以及外资银行进入转轨国家对东道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等文献,试图通过对外资银行进入这些转轨经济国家的理论上的综述,为我们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之策提供借鉴和参考,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提出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