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75)
- 2023(14188)
- 2022(11713)
- 2021(10898)
- 2020(8731)
- 2019(19773)
- 2018(19088)
- 2017(37572)
- 2016(19976)
- 2015(22311)
- 2014(22310)
- 2013(22369)
- 2012(21304)
- 2011(19663)
- 2010(20289)
- 2009(19374)
- 2008(18684)
- 2007(17266)
- 2006(16140)
- 2005(15129)
- 学科
- 济(91353)
- 经济(91263)
- 业(62679)
- 农(51296)
- 管理(50855)
- 企(38056)
- 企业(38056)
- 中国(35158)
- 银(35057)
- 银行(34912)
- 农业(34095)
- 行(33361)
- 融(31285)
- 金融(31285)
- 方法(29433)
- 制(27468)
- 数学(26528)
- 地方(26340)
- 数学方法(26307)
- 业经(24350)
- 财(21964)
- 贸(17853)
- 贸易(17832)
- 易(17369)
- 发(16454)
- 度(15776)
- 制度(15773)
- 体(15500)
- 策(14927)
- 学(13427)
- 机构
- 学院(291320)
- 大学(284965)
- 济(132910)
- 经济(130081)
- 管理(109616)
- 研究(103643)
- 中国(92853)
- 理学(92005)
- 理学院(91065)
- 管理学(89926)
- 管理学院(89375)
- 财(64236)
- 农(61186)
- 京(60125)
- 科学(56516)
- 所(51771)
- 中心(50464)
- 财经(48991)
- 江(46688)
- 农业(46274)
- 研究所(45857)
- 经(44438)
- 业大(42413)
- 经济学(40893)
- 银(38633)
- 北京(38604)
- 州(37979)
- 范(37801)
- 师范(37518)
- 银行(37113)
- 基金
- 项目(177635)
- 科学(140545)
- 研究(138546)
- 基金(127733)
- 家(108423)
- 国家(107357)
- 科学基金(91998)
- 社会(90373)
- 社会科(85599)
- 社会科学(85584)
- 省(70242)
- 基金项目(66307)
- 教育(61374)
- 编号(58113)
- 划(57528)
- 自然(53780)
- 自然科(52466)
- 自然科学(52457)
- 资助(52301)
- 自然科学基金(51504)
- 成果(48124)
- 发(44753)
- 部(40467)
- 课题(40367)
- 重点(39357)
- 发展(37470)
- 国家社会(37434)
- 创(37041)
- 展(36861)
- 性(36543)
- 期刊
- 济(159995)
- 经济(159995)
- 研究(98086)
- 中国(67341)
- 农(65147)
- 融(59691)
- 金融(59691)
- 财(45482)
- 农业(42799)
- 管理(38507)
- 科学(38047)
- 学报(37994)
- 大学(30991)
- 业经(30960)
- 教育(30675)
- 学学(29442)
- 财经(24455)
- 经济研究(24290)
- 技术(24049)
- 问题(22370)
- 经(20956)
- 业(19717)
- 农村(17693)
- 村(17693)
- 贸(16873)
- 世界(16303)
- 国际(16065)
- 农业经济(15876)
- 理论(15564)
- 经济问题(15072)
共检索到480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吕勇斌
我国农村金融引入外资一直是争议的焦点。本文认为,要有效解决我国农村金融的约束问题,必须以内部改革配合外部整合的方式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体系的金融供给方式。内部改革主要是注资、产权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外部整合主要是外资银行以战略联盟、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农村金融。外资银行进驻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是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满足农民多方面的金融需求,推动农村金融发展的战略举措。同时,外资银行的介入,将会带来监管和立法方面的挑战。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农村金融 发展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海燕
近年来,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对推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农村市场的特点、动因及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期望对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农村金融 政策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韩继云
目前外资银行正开始向中国农村金融市场进军,这使中资银行面临严峻的挑战。对此,文章提出了中资银行应重视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拓与发展;加快产权机制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开展金融创新与金融人才引进和培养等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陆文安
在加入WTO 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不断加快,那么,到目前为止,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现状如何?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产生了那些冲击?我国银行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影响 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边绪奎 张秋菊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改革本国金融体制的同时 ,不同程度地先后开放了本国金融市场。 90年代后 ,随着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的进展 ,特别是 1 997年 1 2月 1 2日达成的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 ,金融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已成为各国的大势所趋 ,银行业的跨国经营已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经济现象 ,中国加入WTO后 ,中国金融服务市场的开放 ,外资银行都要先后进入我国金融市场。事实上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上海、深圳等城市经营早已有之。在这种新形势下 ,研究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经营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及如何采取相应的对策 ,无疑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关键词:
外资银行 经济效应 经济功能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莉 陈立文
随着2007年WTO过渡期的结束,外资银行将以更快的速度进入我国。外资银行的进入,在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金融安全问题。为此,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宏微观效应进行评估,并运用理论模型,分析外资进入的替代效应与进入后的监管信息约束效应。面对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在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相对较弱的现实情况下,为避免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造成过度损害,有必要采取相应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
外资银行 进入效应 银行业 信息约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任燕
外资银行"抢滩"农村市场,注册村镇银行促使国内金融业重新审视农村市场,审视各自的发展战略。外资银行的"农村战略"布局已经发挥了"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对于中外银行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关键是谁能够抢占先机,变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当前我省金融业当务之急应高度重视现实的严峻挑战,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改革,在积极的竞争中以市场为主导调整各自的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金融结构,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和城乡、地区金融布局,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满足农村经济社会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农村金融发展 战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文霞 刘开林
外资银行进入的积极效应发挥是否随金融环境和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呢?文章运用我国14家银行1995~2006年的面板数据就此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外资银行的进入发挥了一定程度的"市场竞争效应"和"溢出效应",但二者都比较微弱,而"金融稳定效应"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引进含有交互项的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我国金融发展水平和银行业竞争程度的不断提高,外资银行进入的"竞争效应"、"溢出效应"和"金融稳定效应"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韩骏
当前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准入的放宽和人民币业务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将投资目光由中国的城市转向中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并且已迅速展开行动。面对外资银行如此挑战,中资银行亟须认清形势,作出正确判断和选择,拓展和巩固农村金融市场,以确保在这场行将到来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中不输于外资银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长春
随着外资银行进入及国际资本流动障碍的减少,外资银行扩展迅速,对外资银行的有效监管成了维护本国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一环。由于外资银行经营的跨国特性,一国不能将其监管收益内部化,产生监管溢出效应。外资银行母国与东道国监管机构可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以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阻碍双方之间监管信息的有效交流。在目前的监管框架下,对外资银行的有效监管,需要母国与东道国监管机构更多的合作。
关键词:
外资银行 溢出效应 监管合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家庭 张俊韬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低效率和无序扩张的现实问题,对1999—2008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蔓延现象进行了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蔓延指数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多数城市表现出蔓延现象,平均蔓延指数为3.9047,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率为122.67%,市区人口增长率为47%,城市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低密度扩张趋势;(2)我国城市蔓延现象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性,东部地区城市蔓延程度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较低。
关键词:
城市蔓延 蔓延指数 聚类分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伟光 肖晶
随着2006年12月11日中国金融市场对外资银行的全面放开,中外资银行间的竞争会越发激烈。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考察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经营效率、抗风险能力、安全性与稳健性等方面的影响,进而提出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相关对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郭妍 张立光
本文基于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3 家国内银行1993 年—2002 年的面板数据,在国内首次对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盈利状况、经营水平、抗风险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影响在90 年代前半期不甚明显,到1998年以后才逐渐显著;随着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加深,虽然国内银行的利差有所上升,但利润率、非贷款收益率、费用率均有所下降,同时呆账准备率提高,表明外资银行的“市场竞争效应”、“技术示范效应”、“金融稳定效应”在我国均有体现;此外,国内银行的盈利状况等还受自身资本充足率和费用率的影响较大。据此提出了我国银行应对外资银行冲击的对策要点。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影响效应 实证研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董龙训 张立光 郑玉坤
1992年以来,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对银行业的适度保护政策,外资银行进入的负面冲击较小,除了导致国内银行费用率上升外,对国内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利差收入影响并不显著,相反带动了非贷款收益率和资产利润率的提高,并表现出一定的资产配置效应和金融稳定效应。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后,外资银行竞争优势将逐渐显露,国内银行需积极应对,增强竞争力;政府需要适当动用特别条款,避免外资银行对国内银行业带来过度冲击。
关键词:
金融开放 外资银行 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