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96)
- 2023(8938)
- 2022(7728)
- 2021(7205)
- 2020(6197)
- 2019(14438)
- 2018(14099)
- 2017(28627)
- 2016(15565)
- 2015(17687)
- 2014(17949)
- 2013(17925)
- 2012(16982)
- 2011(15510)
- 2010(15656)
- 2009(14827)
- 2008(15154)
- 2007(14094)
- 2006(12403)
- 2005(11306)
- 学科
- 济(66039)
- 经济(65981)
- 业(44227)
- 管理(44196)
- 企(34931)
- 企业(34931)
- 方法(31691)
- 数学(28613)
- 数学方法(28325)
- 银(20113)
- 银行(19968)
- 农(19572)
- 制(19159)
- 行(18638)
- 财(18294)
- 中国(17241)
- 贸(14219)
- 贸易(14213)
- 融(13984)
- 金融(13982)
- 易(13851)
- 地方(13272)
- 业经(12992)
- 农业(12675)
- 学(12270)
- 度(11975)
- 制度(11968)
- 策(11009)
- 务(10835)
- 财务(10810)
- 机构
- 学院(228914)
- 大学(228553)
- 济(100983)
- 经济(98885)
- 管理(89001)
- 研究(77381)
- 理学(75818)
- 理学院(75045)
- 管理学(73890)
- 管理学院(73454)
- 中国(64918)
- 财(48759)
- 京(47231)
- 科学(45309)
- 农(40707)
- 所(39640)
- 财经(38285)
- 中心(37213)
- 江(36099)
- 研究所(35777)
- 经(34667)
- 业大(32870)
- 农业(32284)
- 经济学(31843)
- 北京(29741)
- 经济学院(28995)
- 州(28673)
- 范(28452)
- 财经大学(28345)
- 师范(28201)
- 基金
- 项目(145463)
- 科学(114493)
- 研究(107035)
- 基金(105958)
- 家(91234)
- 国家(90475)
- 科学基金(77470)
- 社会(68096)
- 社会科(64715)
- 社会科学(64695)
- 省(56446)
- 基金项目(55323)
- 教育(49680)
- 自然(49484)
- 自然科(48334)
- 自然科学(48318)
- 划(47594)
- 自然科学基金(47478)
- 资助(45000)
- 编号(43910)
- 成果(36444)
- 部(33524)
- 重点(32664)
- 发(31594)
- 课题(30207)
- 创(29943)
- 教育部(28868)
- 人文(28050)
- 科研(28045)
- 创新(28032)
- 期刊
- 济(109143)
- 经济(109143)
- 研究(71431)
- 中国(41787)
- 财(37431)
- 融(36627)
- 金融(36627)
- 农(36542)
- 学报(32973)
- 科学(30886)
- 管理(30493)
- 大学(24857)
- 学学(23548)
- 农业(22922)
- 教育(20920)
- 财经(19292)
- 技术(18961)
- 经济研究(18057)
- 业经(17711)
- 经(16471)
- 问题(14853)
- 贸(13495)
- 理论(12493)
- 技术经济(12093)
- 业(12048)
- 国际(12046)
- 统计(11515)
- 实践(11268)
- 践(11268)
- 商业(10975)
共检索到348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永进 葛兆强
本文对外资银行进入东道国所带来的理论效应和国际经验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对我国的外资银行的运营特点及其积极效应和负面影响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最后,从维护我国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角度,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文章认为,我国对外资银行开放近30年来,外资银行不断成长,对我国的金融发展和金融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已成为我国银行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我国的银行业拥有了一定控制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调整相关法律和政策,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确保外资银行规范、有度地稳健发展。
关键词:
外资银行 金融发展 金融稳定 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晓艳 徐光
随着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银行业的开放度逐步增强。到2006年12月11日,中国银行业已全面开放,对外资银行运营将不存在更多的区域和顾客限制,银行业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截至2006年末,在华外资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1033亿美元,占中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薛怀宇
本文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动因进行了分析,在分析方法上本文采用数学模型和回归分析方法,检测中国外资银行机构数与中国GDP、FDI和外贸进出口总额之间的相关性,用来判断外资银行进入是跟随原来的跨国投资客户来到中国,还是看重中国市场机会。研究表明:外资银行1985-1996年间由于受我国外资银行进入管制,进入形式以代表处为主,进入动机属客户追随;1997-2009年间中国放开了本币业务和经营区域,外资银行进入动机发生变化,转为开拓新市场,寻找市场机会。
关键词:
外资银行 管制 客户追随 进入动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边绪奎 张秋菊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改革本国金融体制的同时 ,不同程度地先后开放了本国金融市场。 90年代后 ,随着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的进展 ,特别是 1 997年 1 2月 1 2日达成的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 ,金融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已成为各国的大势所趋 ,银行业的跨国经营已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经济现象 ,中国加入WTO后 ,中国金融服务市场的开放 ,外资银行都要先后进入我国金融市场。事实上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上海、深圳等城市经营早已有之。在这种新形势下 ,研究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经营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及如何采取相应的对策 ,无疑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关键词:
外资银行 经济效应 经济功能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庄起善 麦挺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外关于外资银行进入对中东欧转型国家银行部门的效应分析进行了综述。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表明,外资银行进入的溢出效应在经济欠发达的转型国家会更加明显,外资银行进入对转型国家银行部门和银行体系稳定性具有积极影响,外资银行一般比国有银行更有效率。
关键词:
外资银行 转型国家 银行部门 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家庭 张俊韬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低效率和无序扩张的现实问题,对1999—2008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蔓延现象进行了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蔓延指数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多数城市表现出蔓延现象,平均蔓延指数为3.9047,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率为122.67%,市区人口增长率为47%,城市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低密度扩张趋势;(2)我国城市蔓延现象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性,东部地区城市蔓延程度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较低。
关键词:
城市蔓延 蔓延指数 聚类分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伟光 肖晶
随着2006年12月11日中国金融市场对外资银行的全面放开,中外资银行间的竞争会越发激烈。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考察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经营效率、抗风险能力、安全性与稳健性等方面的影响,进而提出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相关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杰
当前,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已经成为诸多国际银行巨头国际化战略步骤中的重要一环。随着外资银行进入力度不断加大,如何看待、分析、应对外资银行的进入,以及时调整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战略,将是我国银行业监管者及商业银行经理人的当务之急。为此,本文基于银行国际化的一般规律,深入剖析了外资银行进入的动机、效应和策略,指出当前外资银行进入我国主要是资源-内驱型导向,其市场战略呈现"广化、深化、强化、优化"四大趋势,对我国银行业的潜在影响日益显性化。为加快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综合竞争力,本文提出当前我国银行业必须走内生性增长之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晓峰 王维 严佳佳
本文选取我国银行市场上占主要地位的14家银行1994-2004年的面板数据,就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效率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国内银行的流动性、非利息收入、经营费用和资产收益率降低,并使其资产质量下降,风险增加,但是技术外溢效应以及对国内银行盈利性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且,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对国有银行造成的冲击小于股份制银行。本文还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业开放 外资银行 国内银行 效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文涛 郝玉龙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海燕
近年来,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对推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农村市场的特点、动因及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期望对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农村金融 政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段贵昌
本文从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现状入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动因。结果表明:"追随客户"战略是带动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最主要因素,国内信贷和存贷利差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中国对外进口和外资银行的进入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外资银行 机构进入 客户追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慧兰 赵克全
近年来,对于外资银行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全球热点问题。但对于外资银行进入的区位选择分析是零散的,无统一分析框架。外资银行为何要进入远隔万里的异国他乡,为何要选择文化差异区别很大的其他国家也是学者关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贺砚秋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金融开放的深入,外资银行大量入驻我国国内。本文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信用增长的影响,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从混合效应、固定效应、随机效应等视角研究该问题。并采用hausman检验及工具变量法消除对内生解释变量的疑虑。实证研究表明:外资银行在2005-2010年间对我国的信用增长的影响是短期性的抑制作用。这一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进一步放开证券业、期货业和保险业等其他金融领域提供理论参考,最后文章基于此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Panel Data 外资银行 信用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