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9)
- 2023(10419)
- 2022(9310)
- 2021(9049)
- 2020(7531)
- 2019(17821)
- 2018(17668)
- 2017(34934)
- 2016(18903)
- 2015(21363)
- 2014(21552)
- 2013(21373)
- 2012(19712)
- 2011(17485)
- 2010(17372)
- 2009(16147)
- 2008(16016)
- 2007(14039)
- 2006(12427)
- 2005(11254)
- 学科
- 济(69573)
- 经济(69485)
- 管理(54292)
- 业(51663)
- 企(43124)
- 企业(43124)
- 方法(33619)
- 数学(28985)
- 数学方法(28581)
- 银(20871)
- 银行(20724)
- 制(19906)
- 财(19452)
- 行(19301)
- 农(19262)
- 中国(18633)
- 学(15752)
- 业经(15595)
- 融(14572)
- 金融(14569)
- 地方(14144)
- 农业(13145)
- 贸(13062)
- 贸易(13052)
- 务(13048)
- 财务(12978)
- 财务管理(12949)
- 易(12680)
- 理论(12500)
- 企业财务(12279)
- 机构
- 大学(263424)
- 学院(260814)
- 管理(106950)
- 济(100966)
- 经济(98458)
- 理学(91641)
- 理学院(90671)
- 管理学(89109)
- 管理学院(88648)
- 研究(84900)
- 中国(72036)
- 京(56944)
- 科学(52439)
- 财(49517)
- 所(42652)
- 农(42315)
- 中心(40596)
- 财经(39149)
- 江(39077)
- 研究所(38443)
- 业大(38255)
- 北京(36624)
- 经(35461)
- 范(34151)
- 师范(33878)
- 农业(32963)
- 州(32778)
- 院(30665)
- 经济学(29312)
- 财经大学(29308)
- 基金
- 项目(175984)
- 科学(137522)
- 研究(130135)
- 基金(127132)
- 家(109728)
- 国家(108795)
- 科学基金(93652)
- 社会(79627)
- 社会科(75371)
- 社会科学(75349)
- 省(68198)
- 基金项目(68012)
- 自然(61779)
- 自然科(60306)
- 自然科学(60295)
- 教育(59427)
- 自然科学基金(59190)
- 划(57485)
- 编号(54234)
- 资助(53183)
- 成果(44455)
- 部(38698)
- 重点(38660)
- 课题(36614)
- 发(36510)
- 创(36246)
- 科研(33839)
- 项目编号(33798)
- 创新(33727)
- 教育部(33327)
- 期刊
- 济(109993)
- 经济(109993)
- 研究(83241)
- 中国(48747)
- 融(40328)
- 金融(40328)
- 学报(39715)
- 管理(38263)
- 农(38246)
- 财(37943)
- 科学(36640)
- 大学(30004)
- 教育(29367)
- 学学(28044)
- 农业(24557)
- 技术(21714)
- 财经(18789)
- 业经(17624)
- 经济研究(16214)
- 理论(15882)
- 经(15690)
- 图书(15124)
- 实践(14805)
- 践(14805)
- 问题(14599)
- 科技(12389)
- 技术经济(12303)
- 现代(11814)
- 业(11746)
- 版(11359)
共检索到396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慧霞 王庆东
随着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全面实施,监管政策与会计政策在贷款减值准备方面矛盾突出,不同外资银行在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拨备覆盖率计算及资本充足率计算上差异较大。本文对贷款减值准备进行相关研究,同时对部分外资银行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监管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贷款减值准备 一般准备 “两者孰高”原则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媚莎
在经历了2008年次贷危机后,传统的贷款减值准备金制度表现出较强的周期性,并且因不能有效地确认和弥补银行的不良贷款损失而备受争议。一些金融业人士认为,在市场大跌和市场定价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导致金融机构过分对资产按市价减计造成亏损和资本充足率下降,进而促使金融机构加大资产抛售力度,从而使市场陷入交易价格下跌的恶性循环之中,对金融危机的加重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后"次贷危机"的背景下,银行前瞻性地计提贷款减值准备必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洪吉
文章对银行的贷款减值准备与资本充足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研究,发现:一是银行减值准备的计提表现出明显的顺周期性;二是发现银行在一定条件下,存在通过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进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经验证据。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贷款减值准备 监管资本 逆周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爱东 安媛婧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银行贷款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了采用ECL模型计提贷款减值的必要性。接着以案例为基础探讨了ECL模型的应用,进而提出应用ECL模型改进我国贷款减值准备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乔昕 宋良荣
在构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机制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选取2007—2013年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实证分析了贷款损失准备周期性特征、驱动因素以及2011年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行为具有逆周期性,2011年颁布的《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增强了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逆周期特征。在驱动因素方面,资本缓冲与净资产收益率促进了损失准备计提的顺周期特征,而盈余平滑管理则是导致贷款损失准备计提逆周期特征的重要因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学强
本文分析了有关贷款减值问题的国内、国际规则以及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贷款减值的典型做法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际先进银行贷款减值的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会计准则 贷款 减值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陆正华 马颖翩 戴其力
文章采用2002—2008年A股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从风险、资本结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与银行规模五个方面对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的财务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率与加权风险资产率及银行规模显著正相关,贷款减值计提率与资本充足率负相关,与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不显著相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宋洪吉 李慧
银行的贷款减值准备与监管资本存在紧密关系,金融危机爆发后,银行系统的顺周期性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金融监管部门、国际会计准则机构都对贷款减值准备的逆周期计提提出了监管要求和改革设想。本文根据国内上市银行数据,研究发现国内银行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表现出明显的顺周期性,以及发现了银行通过贷款减值准备计提进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秀丽
贷款损失准备既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计量又影响其信用风险覆盖,贷款损失准备处理的合理性更是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运营的稳健性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通过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目标的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现实情况的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比例、部分监管指标的执行结果在银行间均存在较大差异。笔者认为,应当通过一般风险准备项目来协调监管标准和会计标准间的差异;通过监管标准和会计标准的完善来更好地实现财务报告目标和监管目标。
关键词:
贷款损失准备 资产计量 风险覆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黄中华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准则)规定,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后,利息收入应当按照确定减值损失时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采用的折现率作为利率计算确认。但目前我国银行贷款金额巨大且数量繁多,涉及不同的客户、行业、国家和地区。银行在贷款减值后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赵旭
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应对信用风险的措施,无效的贷款损失准备对银行资本与盈利有一定的影响。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有意愿操纵贷款损失准备方面,而对其贷款损失准备的决策效率很少涉及。贷款损失准备效率是指银行管理者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决策的有效性,即实际设置的贷款损失准备与其有效边界的偏离程度。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模型研究了1998~2004年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决策效率,实证结果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决策效率具有一定的无效性,没有达到效率边界;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决策效率高于国有商业银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金若 高洁
银行贷款损失准备是银行应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本充足率管制具有重要影响。根据西方相关实证文献,银行管理当局主要基于信号传递、盈余平滑和资本充足率管理等目的对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予以操控。由于三种功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相关文献对这三个动机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结论也是多样化的。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使得我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重要性逐渐增强,我国学术界应该注重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动机和经济后果等研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许友传 杨继光
贷款损失准备是银行事前计提的用于覆盖预期损失的一种拨备,能降低银行报告盈余的波动性,可被用于满足盈余管理之需要。当商业银行使用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时,其报告盈余将与贷款损失准备正相关,然而对我国42家商业银行2004-2007年,以及主要股份制商业银行1993-2007年的实证研究发现,样本银行却并无此管理动机或管理需要,且城市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动机更弱,这可由我国银行业特定的所有权结构、控股结构及其衍生的管理激励来解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永 邓剑平
在不确定性的作用下,商业银行贷款会面临风险。提取贷款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应对风险的常见措施。由于产权制度的不同,我国商业银行在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会计处理上没有遵循国际通行的做法,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明显不足,利润虚增普遍而且严重,累积了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贷款损失准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贾丽 徐子蒙
贷款损失准备不仅影响上市银行报告期的利润,而且影响上市银行未来吸收未预计损失的能力。我国现有上市银行在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范围、计提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在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评价其合理性和贷款损失准备的充足性,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上市银行 贷款 贷款损失准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