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39)
- 2023(9743)
- 2022(8604)
- 2021(8099)
- 2020(7106)
- 2019(16858)
- 2018(16661)
- 2017(33233)
- 2016(18276)
- 2015(20860)
- 2014(21016)
- 2013(20843)
- 2012(19782)
- 2011(17898)
- 2010(18387)
- 2009(17323)
- 2008(17600)
- 2007(16306)
- 2006(14314)
- 2005(13191)
- 学科
- 济(76381)
- 经济(76311)
- 管理(53228)
- 业(52725)
- 企(43957)
- 企业(43957)
- 方法(38061)
- 数学(34106)
- 数学方法(33582)
- 银(22272)
- 银行(22127)
- 制(22002)
- 行(20755)
- 财(20725)
- 农(20428)
- 中国(19401)
- 融(16079)
- 金融(16077)
- 地方(15310)
- 业经(15046)
- 贸(14841)
- 贸易(14829)
- 易(14439)
- 学(14185)
- 策(13702)
- 农业(13222)
- 度(13113)
- 制度(13100)
- 务(12757)
- 财务(12715)
- 机构
- 学院(262636)
- 大学(261942)
- 济(110451)
- 经济(107954)
- 管理(102990)
- 研究(88695)
- 理学(87455)
- 理学院(86533)
- 管理学(84874)
- 管理学院(84364)
- 中国(74902)
- 京(55193)
- 财(54096)
- 科学(52664)
- 所(45723)
- 农(45308)
- 中心(42625)
- 财经(41943)
- 江(41830)
- 研究所(41150)
- 经(37833)
- 业大(37551)
- 农业(35790)
- 北京(35059)
- 州(33580)
- 经济学(33190)
- 范(32702)
- 师范(32398)
- 院(31458)
- 财经大学(30945)
- 基金
- 项目(165828)
- 科学(130126)
- 研究(120998)
- 基金(119972)
- 家(103555)
- 国家(102716)
- 科学基金(87985)
- 社会(75025)
- 社会科(71169)
- 社会科学(71144)
- 省(64883)
- 基金项目(62322)
- 自然(57711)
- 教育(56843)
- 自然科(56396)
- 自然科学(56381)
- 自然科学基金(55379)
- 划(54888)
- 资助(51643)
- 编号(50276)
- 成果(41881)
- 部(37549)
- 重点(37465)
- 发(35493)
- 课题(35114)
- 创(33977)
- 教育部(32161)
- 科研(32044)
- 创新(31684)
- 性(31196)
共检索到406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经自信
《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改变了我国过去的分行导向型监管模式,确立了法人导向型监管策略。本文认为,法人行在防范国际金融风险传递和保护存款人利益上作用有限,我国外资银行法人导向型的监管策略的合理性值得商榷。
关键词:
外资银行 法人导向型 分行导向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杜夏谷 张孝锋
外资银行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加强对外资银行的法律监管,一要建立完备的外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二要在立法中明确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原则;三要完善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法律监管;四要完善对外资银行业务经营的法律监管;五要完善风险监控制度。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孙志煜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出台,表明我国外资银行的监管理念由原有的单一监管向多元并重监管转化,标志着我国对外资银行的法律监管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仍有必要从明确多元化监管目标、注重事前监管与事后监管的相互结合、加强对银行法律监管的国际合作、强化功能监管在整个法律监管中的地位与重视现代监管技术的运用等方面更新银行法律监管理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邱房贵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全面扩展,在推动国内银行体制改革、改善投资环境、促使国内银行业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对我国外资银行的法律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新形势,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现有法律监管体制需要从立法、机构体系、监管模式、监管内容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关键词:
外资银行 法律监管 监管体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韩晓宇 邓宇
互联网金融冲击传统银行发展,从起初的竞争到融合,新金融理念深入传统银行转型,成为数字金融变革的重要驱动。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银行模式逐渐成熟,百信银行、招东银行等纷纷成立,传统银行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走向实质性阶段。相较于传统银行,独立法人资格的银行完全依赖于互联网渠道和线上化运作,数字银行成为独立法人资格直销银行的核心理念。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银行的服务边界和业务形态,在服务效率、业务流程、客户营销上更加垂直、高效。同时,也为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的监管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赖志坚
近年来,在华外资法人银行积极贯彻监管要求,采取多项措施改善公司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但近期对外资法人银行的公司治理调查评估表明,各银行在公司治理的健全性、独立性、适应性和有效性等方面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亦冬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外资金融机构已经发展成为各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1979年开始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经过16年的发展,在华的外资银行机构已初具规模。据统计,截止1995年7月底,14个国家和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昀 安俊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吴军 杨戈 李睿
我国银行业与实体部门盈利水平的背离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与广泛关注。本文在存贷利差是银行主要利润来源的假设框架内,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并结合实证分析,论证了作为分割银行业与实体经济收益界限的贷款利率具有合理性,而作为分割银行业与储户收益界限的存款利率具有非合理性,即通货膨胀条件下,贷款利率随投资收益率的提高而及时调整,而存款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反应具有粘性,结果使银行的存贷利差加宽,是银行高利润的形成渊源。由此证明了银行高利润并非源于侵害实体经济利益、而是源于侵害居民储户利益的结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程岗
一、美日对外资银行的政策原则上的差异 纵观战后几十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美国对外资银行采取了逐渐加强限制的政策,即从单方优惠原则到国民待遇原则到互惠的国民待遇原则的政策,而日本却相反,它逐步放松对外资银行的引进和监管,它采取了从歧视性管制原则到国民待遇原则的政策。美日两国的这种差异是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锦彪 陈斌艳
引进外资银行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需要,上海引进外资银行对恢复和重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不断地总结经验,完善监管,促进外资银行管理规范化,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对外开放服务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一、上海外资银行开设和业务发展情况随着浦东的开放和开发以及《上海外资金融机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的颁布,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要求在上海开设分支机构。继原有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国强
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必然要求加强对外资银行的审慎监管。这一审慎监管制度需要充分借鉴巴塞尔协议和WTO金融服务贸易的有关规则,从平时的“常态”监管和特殊情况下的“异态”监管两方面入手。我国对外资银行的审慎监管,在“常态”监管方面较为完备而“异态”监管方面存在缺失。且WTO金融服务贸易协议中的“审慎例外”原则尚未正确地体现在有关法律法规中,我们必须尽快将其正确地转化为国内法。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审慎监管 审慎例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学超 张新兰
影子银行体系是美国次贷危机的推手,在危机后引发了世界范围的深入讨论。论文首先对影子银行进行界定,然后从运作机制和风险特点两个角度论述了中美两国影子银行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借鉴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改进影子银行监管的思考和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丽平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届十年。其间,中国银行业认真履行开放义务,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地域、客户对象和其他方面的非审慎性限制,在世贸组织承诺基础上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在贯彻落实银行业对外开放战略部署的过程中,外资银行监管部门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