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12)
- 2023(9641)
- 2022(8094)
- 2021(7410)
- 2020(6152)
- 2019(13828)
- 2018(13284)
- 2017(25943)
- 2016(13976)
- 2015(15506)
- 2014(15234)
- 2013(14864)
- 2012(13533)
- 2011(12146)
- 2010(11858)
- 2009(11334)
- 2008(11489)
- 2007(10182)
- 2006(8943)
- 2005(8212)
- 学科
- 济(51536)
- 经济(51438)
- 管理(47898)
- 业(44039)
- 企(37898)
- 企业(37898)
- 方法(23998)
- 制(22878)
- 数学(21270)
- 数学方法(21131)
- 银(19627)
- 银行(19481)
- 财(18854)
- 行(18160)
- 中国(13514)
- 农(13262)
- 融(12819)
- 金融(12817)
- 业经(12734)
- 度(12596)
- 制度(12590)
- 体(12153)
- 务(11765)
- 财务(11744)
- 财务管理(11718)
- 企业财务(11132)
- 贸(10670)
- 贸易(10659)
- 体制(10566)
- 易(10423)
- 机构
- 大学(198660)
- 学院(196120)
- 济(84199)
- 经济(82596)
- 管理(78219)
- 理学(67711)
- 理学院(67034)
- 管理学(66191)
- 管理学院(65829)
- 研究(63968)
- 中国(55811)
- 财(43010)
- 京(40632)
- 农(38037)
- 科学(37615)
- 财经(33501)
- 所(31984)
- 业大(31398)
- 中心(30541)
- 经(30467)
- 农业(30300)
- 江(29781)
- 研究所(28882)
- 经济学(26539)
- 财经大学(25178)
- 北京(24741)
- 经济学院(24123)
- 州(23263)
- 银(23196)
- 院(22828)
- 基金
- 项目(134347)
- 科学(106518)
- 基金(101075)
- 研究(93098)
- 家(89422)
- 国家(88719)
- 科学基金(76571)
- 社会(62972)
- 社会科(59940)
- 社会科学(59928)
- 基金项目(53947)
- 省(51528)
- 自然(50386)
- 自然科(49271)
- 自然科学(49255)
- 自然科学基金(48440)
- 划(43537)
- 教育(42426)
- 资助(40391)
- 编号(34822)
- 部(30446)
- 重点(30214)
- 制(29832)
- 创(29118)
- 成果(27488)
- 创新(27356)
- 发(27203)
- 国家社会(27086)
- 教育部(26462)
- 科研(26370)
共检索到296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会国 李泽广
文章梳理了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并以我国银行业中全国性商业银行、地方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以及中外合资银行为样本,就外资银行进入对样本银行的经营费用、盈利能力和银行效率等"组合绩效"指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在对1998-2005年79家国内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分类估计后发现:(1)外资银行进入的增加导致国内银行管理费用增加;(2)外资银行进入的增加促使国内银行的盈利能力提高;(3)伴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银行竞争不断加剧银行效率也呈现出降低的趋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乐天
应战外资银行:国内银行业的举措陈乐天自1979年首家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代表处以来,外资银行涌入中国的热潮一直方兴未艾。外资银行进入后,固然给国内银行增加了压力,带来了挑战,但从事物的积极方面考虑,它同时又为国内银行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动力,有利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殷琦
外资银行的介入,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但只要坚持发挥金融市场开放的积极因素,限制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和对国内金融业发展的消极冲击这一原则,从总体上讲,应该是利大于弊的:能促进我国吸引利用外资的发展;强化我国金融体制中的竞争机制,带来先进的经营技术和管理手段;在培养高级人才、加强人力竞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外资银行 WTO 竞争机制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徐璋勇 梁洁
理论研究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一方面能通过"竞争效应"、"溢出效应"、及"金融稳定效应"提升东道国银行业效率;另一方面也能通过"摘樱桃"行为对东道国银行客户市场及金融稳定性产生冲击。当东道国面临金融危机时,外资银行也有可能成为资本外逃的重要通道。同时,外资银行的进入会产生"人才效应",造成东道国银行业高级人才的流失,降低东道国银行的盈利能力及管理效率。通过对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中国银行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的竞争效应有限,而溢出效应、金融稳定效应及人才效应较为显著。另外,国内银行自身规模对银行绩效无重大影响,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银行业绩效虽有一定影响,但...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市场进入 银行绩效 实证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纪晨
2006年12月11日,我国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这代表着未来外资银行将会不断渗入我国银行业市场的每个角落。文章也着眼于此,讨论分析了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绩效的影响。外资银行的进入程度与商业银行的营业费用率、税前利润率、净利息收入率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对非净利息收入率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时间的增长其产生的竞争效应也逐渐显现出来。基于文章结果,笔者在供给侧改革和"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结合银行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给予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连娟 陈权宝
银行业的国际化经营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服务贸易的背景下已成为必然趋势。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至今,我国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从地域限制、客户对象限制到逐渐开放,截至2006年6月,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了183家外资银行分行,14家法人机构,242家代表处,在华外资银行总资产达972亿美元。虽然外资银行在国内银行市场上所占据的比例仍较小,而且在进入过程中,我国政府对其严格管制,但外资银行在某些细分市场上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并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正欲进入和占有更多的经营领域。外资银行的进入必然会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使我们了解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影...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焦建东
以外资银行入股中国银行业为视角,从1996~2006年存在外资银行入股的10家内资银行的面板数据出发。检验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内资银行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外资银行入股能够提高内资银行的资产报酬率;外资银行入股年数降低了内资银行的股东权益报酬率。总体而言,外资银行入股对我国内资银行效率的影响还不明显。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入股 内资银行 效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枫 范达强
针对外资银行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本文采用实证方法检验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是否存在溢出效应。通过在生产函数中构建能够量化溢出效应方向的系数,直观描述溢出效应的力度与方向,并通过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实证分析外资银行对中国商业银行在劳动、资本、管理费用三种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的影响,中国银行业在外资银行进入之后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研究发现:外资银行对国内银行业存在正向的溢出效应,并且这种效应的方向与力度,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深化而加强。外资银行的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中国银行业在人力及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提高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杰斌 赵毓婷
本文采用Claessens、Demirguc-Kunt和Huizinga(2001)计量模型,选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5家银行1997—200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以往研究未曾采用的固定效应的变系数估计方法,就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已初步显现,并且具有不一致的特点。外资银行的进入正逐步推动着我国银行业整体结构由寡头垄断转变为垄断竞争,"鲶鱼效应"开始发挥作用。文章最后相应给出了我国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外资银行 鲶鱼效应 结构调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丽平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届十年。其间,中国银行业认真履行开放义务,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地域、客户对象和其他方面的非审慎性限制,在世贸组织承诺基础上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在贯彻落实银行业对外开放战略部署的过程中,外资银行监管部门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宪 熊福平
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国內银行绩效影响的短期效应,并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计量结果表明,由于我国经济金融体制上的固有特点,我国银行业绩效在面临外资竞争时,也表现出了较大的不同。
关键词:
外资银行进入 东道国 银行竞争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陆文安
在加入WTO 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不断加快,那么,到目前为止,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现状如何?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产生了那些冲击?我国银行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影响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文涛 郝玉龙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林 王建玲 王明倩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一方面会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和金融创新方法等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又会依靠其在管理与经营、资产质量、产品创新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严峻的挑战。运用我国13家商业银行1996~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效率的实际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效率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外资银行进入 中国银行业 效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郭妍 张立光
本文基于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3 家国内银行1993 年—2002 年的面板数据,在国内首次对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盈利状况、经营水平、抗风险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影响在90 年代前半期不甚明显,到1998年以后才逐渐显著;随着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加深,虽然国内银行的利差有所上升,但利润率、非贷款收益率、费用率均有所下降,同时呆账准备率提高,表明外资银行的“市场竞争效应”、“技术示范效应”、“金融稳定效应”在我国均有体现;此外,国内银行的盈利状况等还受自身资本充足率和费用率的影响较大。据此提出了我国银行应对外资银行冲击的对策要点。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影响效应 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