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38)
2023(6705)
2022(5650)
2021(4984)
2020(3934)
2019(9128)
2018(8910)
2017(17232)
2016(9187)
2015(10386)
2014(10639)
2013(10837)
2012(10630)
2011(10129)
2010(10222)
2009(9478)
2008(9613)
2007(8828)
2006(8235)
2005(8094)
作者
(28454)
(23499)
(23370)
(22123)
(15067)
(11183)
(10706)
(9114)
(9048)
(8691)
(8163)
(7911)
(7746)
(7617)
(7530)
(7291)
(6908)
(6861)
(6809)
(6530)
(6127)
(5834)
(5655)
(5425)
(5391)
(5385)
(5372)
(5313)
(4821)
(4608)
学科
(46399)
经济(46360)
(22560)
管理(21189)
(19699)
银行(19554)
(18369)
中国(17288)
地方(17252)
(16761)
企业(16761)
(15021)
(13756)
金融(13756)
(12698)
方法(11907)
业经(11632)
(9967)
制度(9962)
地方经济(9877)
业务(9857)
数学(9344)
(9304)
数学方法(9278)
农业(8991)
银行制(8490)
(8084)
(8069)
贸易(8057)
(7696)
机构
学院(134787)
大学(133994)
(60440)
经济(59088)
研究(54899)
中国(48937)
管理(48061)
理学(38850)
理学院(38327)
管理学(37837)
管理学院(37571)
(30948)
科学(30714)
(28758)
(28551)
研究所(25543)
中心(25307)
(23897)
(22939)
(22806)
银行(21853)
财经(21316)
北京(20754)
(20332)
(19915)
师范(19737)
(19424)
(19304)
(19241)
农业(18383)
基金
项目(78480)
科学(61532)
研究(60455)
基金(54974)
(46940)
国家(46479)
科学基金(39308)
社会(38116)
社会科(36152)
社会科学(36146)
(30993)
基金项目(28415)
教育(26812)
(25965)
编号(24982)
(23634)
自然(23313)
资助(22738)
自然科(22723)
自然科学(22720)
自然科学基金(22299)
成果(21499)
发展(19478)
(19141)
课题(18214)
重点(18029)
(17174)
(16457)
(15637)
创新(15383)
期刊
(79115)
经济(79115)
研究(50979)
中国(35341)
(31712)
金融(31712)
(23649)
管理(20925)
(19728)
科学(18080)
教育(17968)
学报(17731)
农业(14891)
大学(13674)
业经(13216)
学学(12584)
经济研究(12486)
技术(11694)
财经(10451)
问题(9872)
国际(9257)
(9000)
(8543)
世界(7804)
(7716)
(7605)
论坛(7605)
图书(7302)
理论(7241)
商业(7166)
共检索到242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贺力平  范小航  
中国于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按承诺逐步向外资银行开放国内市场。此后三年来,外资银行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并在一些领域与国内银行展开竞争。但是,总的来看,外资银行扩张尚未出现所预料的那么快速。就国内银行机构的反应而言,总体看是积极的,但国内银行体系仍存在一些根本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外资银行进入给中国银行体系和中国经济带来的一些挑战已逐渐浮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献兵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逐步开放,外资银行在华投资也得以快速发展。由于受中国金融体制的影响,多数外资银行均采取股权方式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并表现出许多共同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正式施行,既为外资银行在华投资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夏辉  苏立峰  
入世以后,外资银行加快了在华开设分支机构的步伐,但从资产总额、存贷款市场份额、盈利水平等指标来看,对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结构并没有产生实质影响。分析表明外资银行是通过投资参股国内银行的方式来弥补其在网点分布和客户基础方面的不足,并以此来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随后通过对外资银行在各新兴市场国家进入路径的国际比较,建议中国政府应进一步完善银行业开放的制度设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夏辉  苏立峰  
入世以后,外资银行加快了在华开设分支机构的步伐,但从资产总额、存贷款市场份额、盈利水平等指标来看,其对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结构并没有产生实质影响。实际上,外资银行是通过投资参股国内银行的方式来弥补其在网点分布和客户基础方面的不足,并以此来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为提高银行业的整体效率和金融服务水平,我国政府在政策取向方面应该放宽外资银行开设分支机构的限制,但对外资开放金融业产权投资则要采取审慎态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峰  陈光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丰朝晖  
中国加入WTO之后,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将逐渐深化。该文简要回顾了在华外资银行的发展状况,对加入WTO之后在华外资银行可能采取的竞争战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监管当局应当采取的应对措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常永胜  
跨国银行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组织。越来越多的跨国银行把进入和全面参与我国银行业务作为其全球战略的一部分,并企图成为其主要目标市场和利润发生地,成为新兴市场的根植银行。跨国银行在华业务主要有外汇业务、人民币业务、银行卡业务、网上银行业务、QFII托管业务等五大类,其营销策略的根本优势,一是基于制度和竞争形成的经营理念和客户战略;二是外汇和理财业务;三是以并购为代表的金融资本经营。在品牌经营方面,除采取降价、网络等手法外,跨国银行还通过入股中资银行增强品牌竞争力,通过跨文化营销与热心公益树立社会形象,但品牌管理的目的在于增强企业核心能力进而创造企业价值,其营销规划越来越表现为整合管理和高层运作,...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剑平  栾月祥  
2006年11月15日,国务院颁布了修订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兑现了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做出的5年开放国内银行业的承诺。本文将对全面入世后外资银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何喜有  
2006年末入世过渡期结束,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扩张与竞争日益深化,不同来源外资银行的经营绩效也出现了明显分化,这一现象以深圳尤为突出。本文首先考察和分析了中国银行业的开放历程及外资银行在华扩张和竞争态势。在此基础上利用企业竞争战略理论深入剖析了港资银行和其他外资银行在深圳市场上经营绩效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具体包括:(1)当地政策环境的变化促使竞争主体调整战略从而带来绩效差异;(2)不同的市场细分和目标客户定位是导致经营绩效差异的关键;(3)业务范围不同直接造成经营绩效分化。本文结论:为实现持续成长,银行必须借助蓝海战略来实现自身价值与顾客价值的双重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阎淬  
自中国对外开放以来 ,外资银行积极在华开展业务。截至 1 999年底 ,来自 1 8个国家和地区的 68家银行在中国设立了 1 57家分行 1。本文将参照国际经验 ,阐述外资银行来华发展的动机 ,总结外资银行在华的分布规律 ,探讨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的特点 ,展望外资银行在中国加入WTO之后的发展趋势 ,分析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的竞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锦彪  
外资银行在上海的发展中国银行上海国际金融研究所刘锦彪引进外资银行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需要,上海引进外资银行对恢复和重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一、外资银行在上海的历史渊源众所周知,以上海外滩为中...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少华  
本文利用收益成本比较模型分析一般性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的模式,验证跨国公司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发展模式趋于独资化的倾向,得出作为金融业跨国公司的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阶段与趋势,进而阐述外资与中资银行合作的必然性,最后提出中资银行面对外资银行应分阶段选择合作与竞争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