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956)
2022(1635)
2021(1609)
2019(3161)
2018(2856)
2017(6618)
2016(3325)
2015(3963)
2014(4189)
2013(4194)
2012(3886)
2011(3631)
2010(3452)
2009(3502)
2008(3729)
2007(3701)
2006(3437)
2005(3454)
2004(3360)
2003(3057)
作者
(10372)
(8348)
(8239)
(7988)
(5456)
(4000)
(3985)
(3436)
(3222)
(3003)
(2998)
(2922)
(2851)
(2731)
(2709)
(2651)
(2599)
(2511)
(2400)
(2232)
(2173)
(2048)
(2044)
(2018)
(1952)
(1939)
(1865)
(1784)
(1768)
(1758)
学科
(15668)
银行(15523)
(14793)
经济(14784)
(14277)
(12210)
业务(9723)
(8855)
制度(8854)
(8783)
银行制(8458)
管理(8443)
(8437)
金融(8437)
方法(8060)
(7631)
企业(7631)
数学(7517)
数学方法(7506)
中国(4024)
(3604)
市场(3559)
(3508)
(3483)
贸易(3475)
体制(3420)
(3359)
(2583)
财务(2579)
财务管理(2574)
机构
大学(50895)
学院(48922)
(25853)
经济(25310)
中国(23526)
管理(19941)
(19492)
银行(18686)
(17279)
研究(16304)
理学(15569)
理学院(15466)
管理学(15386)
管理学院(15294)
(14757)
(12020)
金融(11853)
财经(11499)
(10939)
(10491)
中心(9421)
人民(9256)
经济学(9150)
财经大学(8920)
(8545)
国人(8344)
中国人(8315)
经济学院(8270)
中国人民(8169)
(8124)
基金
项目(25112)
基金(20184)
科学(20066)
研究(18244)
(16710)
国家(16603)
科学基金(14835)
社会(12429)
社会科(11956)
社会科学(11952)
基金项目(10048)
资助(9680)
自然(9567)
自然科(9386)
自然科学(9383)
自然科学基金(9237)
教育(8234)
(7884)
(6864)
编号(6634)
(6444)
教育部(5974)
人文(5590)
成果(5520)
国家社会(5412)
(5297)
大学(5292)
重点(5287)
社科(5237)
中国(5231)
期刊
(28831)
经济(28831)
(27563)
金融(27563)
研究(21743)
(11954)
中国(10344)
管理(8297)
财经(7157)
(6297)
(5995)
科学(5457)
国际(5366)
理论(5209)
学报(5050)
实践(4701)
(4701)
经济研究(4619)
(4503)
大学(4224)
学学(4115)
农村(3982)
(3982)
问题(3779)
业经(3404)
中国金融(3242)
农村金融(3234)
技术(3016)
上海(2941)
世界(2757)
共检索到95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晓棠  
1979年,我国批准设立了第一家外国商业银行代表处,拉开了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序幕。此后20多年的时间里,外资银行在华业务有了一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金融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沙国雄  
20世纪90年代初期,第一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大陆开展业务,当时没有专门从事资金业务的部门。中国业务外币资金的拆入借出首先由国际上的一个区域性资金中心来满足,但需要进行借入资金的利率风险管理和日常调配工作。由于是高利率拆入,所以拆出的可能性很小。 1999年,以上海、深圳的首批外资银行获准开办人民币业务为标志,全行业普遍开始为人民币业务扩张作准备,业务压力首先表现在人民币融资方面。没有中资银行的资金支持,外资银行就很难发展人民币贷款业务。况且人民币的总负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郑惠淮  
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逐步改制为法人以后将享受与中资银行相同的国民待遇,在其经营不善需实施市场退出时,将可以比照中资银行实施相同的退出机制。但是,由于外国银行在华分行不是法人机构,其民事责任是由其总行承担,但其总行并不在中国境内,其适用的法律、总行的经营状况等,是否有能力承担在华分行的民事责任、总行与分行之间的风险阻隔等等,都需要我国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加以调整,尤其是外资银行在华分行市场退出的风险防范与拯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毕克贵  王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何喜有  
2006年末入世过渡期结束,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扩张与竞争日益深化,不同来源外资银行的经营绩效也出现了明显分化,这一现象以深圳尤为突出。本文首先考察和分析了中国银行业的开放历程及外资银行在华扩张和竞争态势。在此基础上利用企业竞争战略理论深入剖析了港资银行和其他外资银行在深圳市场上经营绩效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具体包括:(1)当地政策环境的变化促使竞争主体调整战略从而带来绩效差异;(2)不同的市场细分和目标客户定位是导致经营绩效差异的关键;(3)业务范围不同直接造成经营绩效分化。本文结论:为实现持续成长,银行必须借助蓝海战略来实现自身价值与顾客价值的双重创新。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吴晓云  李娜  
以2010年底已经进入中国40个城市的25家外资法人银行为研究对象,将样本分为全样本组和全功能银行组,采用结构方程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相同的影响因素对两组外资银行区位选择影响作用存在不同,竞争优势和市场机会对全样本银行组的影响最大;追随客户则是影响全功能银行区位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另外,研究还发现城市中银行业的集聚效应对外资银行区位选择有显著的间接效应。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满银  韩大海  
外资银行经营性机构在华投资的省域选择既遵循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明显受到中国大陆省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差异影响。本文以2009年在华外资银行经营机构为研究样本,利用条件逻辑模型分析了外资银行经营性机构在华投资的省域选择,结果表明:其选择很大程度上受到各省域金融生态环境及其各要素的正向影响;同时,母行实力与文化地理距离及省域对外开放度与金融区位优势也都影响着外资银行机构的在华投资决策。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省域在强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国家区域扶植政策来吸引外商及外资银行机构的投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薛彤  
本文通过搜集整理2008~2012年16家外资银行和16家上市中资银行的年报数据,对中外资商业银行的实际税收负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2008年以来,在华外资银行的税负率与中资商业银行基本持平,基本实现了税收政策的公平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丽平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经历了从局部地区到全国范围、从外币业务到本币业务、从外国居民到本国居民的发展历程,在循序渐进中稳步推进。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银行业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坚持"以我为主、审慎有序、自主坚定"的科学开放政策,改革与开放并举、开放与监管并行、监管与服务并重,确保外资银行在华安全稳健运行,促进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质量的提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军  袁英  唐蓉  
中、外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是国际金融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中国“入世”步伐的加快 ,银行业的对外开放重要性增大。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现状为 :集中于东部、外币业务有相对优势、储蓄人民币迅速发展等总体特点。入世后 ,中、外资银行业务限制方面趋于公平 ,外资银行进入壁垒消除 ,从而将对中资银行产生重大影响 ,竞争和合作进一步发展。因此 ,中国应从央行监管、同业协作、自身改革、银企融合等几个方面积极做好相应准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贺力平  范小航  
中国于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按承诺逐步向外资银行开放国内市场。此后三年来,外资银行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并在一些领域与国内银行展开竞争。但是,总的来看,外资银行扩张尚未出现所预料的那么快速。就国内银行机构的反应而言,总体看是积极的,但国内银行体系仍存在一些根本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外资银行进入给中国银行体系和中国经济带来的一些挑战已逐渐浮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苗启虎  王海鹏  
国外关于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研究文献已非常丰富 ,但是国内外还没有关于外资银行中国投资动因的实证研究。本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外资银行在中国投资的动因进行了分析 ,发现双边贸易、直接投资、人均GDP和距离因素对国外银行在华投资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的“跟随客户”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外资银行在中国投资的原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浩  
一、外资银行在华扩张概况 1979年,中国允许外资银行在华设立代表处。1981年,允许外资银行在深圳等经济特区设立营业性机构,从事外汇金融业务,并逐步扩大到沿海开放城市和所有中心城市。1996年12月和1998年8月,先后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在上海浦东和深圳经济特区试点开办人民币业务。1999年7月将上海、深圳外资银行试点办理人民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