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72)
- 2023(12620)
- 2022(10982)
- 2021(10549)
- 2020(8667)
- 2019(20638)
- 2018(20274)
- 2017(39859)
- 2016(21241)
- 2015(24064)
- 2014(24015)
- 2013(24059)
- 2012(22129)
- 2011(20044)
- 2010(19666)
- 2009(18128)
- 2008(17634)
- 2007(15077)
- 2006(13414)
- 2005(11974)
- 学科
- 济(90665)
- 经济(90571)
- 管理(56364)
- 业(52864)
- 企(42250)
- 企业(42250)
- 方法(42216)
- 数学(37575)
- 数学方法(37253)
- 中国(27685)
- 农(21705)
- 银(21566)
- 银行(21419)
- 制(20556)
- 行(20109)
- 财(19661)
- 地方(18462)
- 学(18074)
- 贸(17597)
- 贸易(17584)
- 业经(17464)
- 易(17135)
- 融(15798)
- 金融(15797)
- 农业(14766)
- 环境(14009)
- 和(13313)
- 理论(12958)
- 技术(12013)
- 度(11915)
- 机构
- 大学(303488)
- 学院(297931)
- 济(128535)
- 经济(125940)
- 管理(120047)
- 研究(105075)
- 理学(103856)
- 理学院(102697)
- 管理学(101186)
- 管理学院(100653)
- 中国(84088)
- 京(65870)
- 科学(62566)
- 财(56299)
- 所(51675)
- 研究所(47421)
- 中心(46999)
- 财经(46071)
- 农(45438)
- 经(42242)
- 北京(42213)
- 业大(42063)
- 江(40855)
- 经济学(40220)
- 范(38679)
- 师范(38377)
- 院(38097)
- 经济学院(36414)
- 农业(35721)
- 财经大学(34702)
- 基金
- 项目(206029)
- 科学(162882)
- 基金(152529)
- 研究(150489)
- 家(132562)
- 国家(131549)
- 科学基金(113222)
- 社会(97043)
- 社会科(92137)
- 社会科学(92114)
- 基金项目(81123)
- 省(76037)
- 自然(73017)
- 自然科(71337)
- 自然科学(71322)
- 自然科学基金(70040)
- 教育(67732)
- 划(65321)
- 资助(63437)
- 编号(59535)
- 成果(48133)
- 部(46817)
- 重点(45577)
- 发(43702)
- 创(42116)
- 国家社会(40721)
- 课题(40540)
- 教育部(40480)
- 创新(39409)
- 科研(39104)
- 期刊
- 济(133914)
- 经济(133914)
- 研究(95324)
- 中国(53134)
- 学报(44656)
- 科学(43175)
- 管理(42859)
- 农(40440)
- 财(40037)
- 融(36142)
- 金融(36142)
- 大学(33938)
- 学学(31919)
- 教育(28409)
- 农业(27429)
- 技术(23633)
- 财经(22566)
- 经济研究(22505)
- 经(19285)
- 问题(19258)
- 业经(19053)
- 理论(15645)
- 贸(15183)
- 图书(14936)
- 业(14559)
- 技术经济(14510)
- 实践(14121)
- 践(14121)
- 世界(13974)
- 国际(13903)
共检索到440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向阳 陈日新
无论是在一个国家内部,还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经济在空间上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交易成本、规模收益以及多样化偏好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现代城市的发展,社会发展的这种空间聚集与空间扩散又引发了生产要素的流动。20世纪90年代中叶以来,外国银行向中国城市地区的集聚与发展就是中国城市增长过程中资本流动的一种必然现象。运用中国城市增长的外部性因素和外资银行生产的内部性因素,从理论上分析外资银行向中国城市集聚与发展的微观机制,并利用近年来中国城市增长和外资银行进入与发展的数据对上述理论分析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叶以来,外资银行向中国市场的扩张与集聚既是中国城市化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也是...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普华永道继2005年和2007年发布"外资银行在中国"调查报告之后,近期发布了2008年最新报告。参与此次调查报告的金融机构共有42家。本文撷取报告中的精彩部分,供读者参考。2008年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继续加快发展步伐。中国强劲的经济和崛起中的中产阶层,以及WTO下中国银行业的持续对外开放,促使很多外资银行继续其在中国金融业的投资。2007年开始的当地法人制银行改变了市场游戏的规则。大多数参与调查的机构认为,如果得到政府批准,2011年前将有多达50家银行成立当地法人制银行。但银行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监管方面的约束、对客户关系的拓展以及日益增加的留住和招聘人才的压力。2008年中国银行业面...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阎淬
自中国对外开放以来 ,外资银行积极在华开展业务。截至 1 999年底 ,来自 1 8个国家和地区的 68家银行在中国设立了 1 57家分行 1。本文将参照国际经验 ,阐述外资银行来华发展的动机 ,总结外资银行在华的分布规律 ,探讨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的特点 ,展望外资银行在中国加入WTO之后的发展趋势 ,分析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的竞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本刊2011年第8期发表了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2011年《外资银行在中国》调查报告的概要部分,现针对调查报告正文部分,即市场环境、风险管理、产品和市场结构、投资、流动性和融资、监管、市场表现等内容,予以翻译和发表,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
外资银行 银行业务 中国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普华永道继2005年、2007年和2008年发布《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调查报告之后,又于近期发布了其2009年最新报告。本次调查于2009年4月至5月在北京、上海、香港和深圳四地进行,其间共有41家在华的外资银行接受了访谈调查。本文选取了该报告的重点部分,供读者参考。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多数外资银行选择在境内设立法人机构来提供更多的服务;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大部分受访银行看淡市场份额前景,25%以上的银行预期市场份额会有所下降;各家外资银行均表达了其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并对扩大其在华影响力和参与活动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对海外借款利息所得税的代扣代缴问题外资银行也表示出了高度关注;虽然人力资...
关键词:
外资银行 中国市场 市场预期 金融危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于近期发布了2011年《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调查报告》,此次调查对42家在华外资银行的首席执行官、高级主管以及分行行长进行了访谈。在2005至2010年历年对在华外资银行调查的基础之上,本次调查主要关注外资银行在中国拓展业务过程中遇到的战略性问题和新的挑战。本刊发表该报告的主要内容,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发展战略 机遇与挑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普华永道于近期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外资银行在中国》调查报告,此次调查于2010年1月至2月在北京、香港、上海和深圳四地进行,期间共有42家在华外资银行接受了访谈。在以往各次调查的基础之上,2010年度的调查报告重点关注于外资银行在中国拓展业务过程中遇到的战略性问题和其它新问题,力图综合呈现各种观点,以为读者提供有关中国金融服务行业变化发展分析的最新观点。本刊发表该报告的重点部分,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
外资银行 中国市场 业务发展 市场预期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普华永道近期发布了2012年《外资银行在中国》最新报告。在2005年至2011年历年调查的基础之上,2012年度调查主要关注外资银行在中国拓展业务过程中遇到的战略性问题和新的挑战,除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外,这份报告还重点探讨了三大关键领域,包括未来收入的增长、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前景及金融监管。本次调查于今年4月至5月在北京、上海、香港和深圳四地进行,其间共有41家在华的外资银行接受了访谈调查。本文选取了该报告的重点部分予以发表,供读者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崔海潮
2007年4月,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一些外资银行可以在中国开展全面人民币业务,汇丰、渣打、花旗、东亚等外资银行已经开业,由此拉开了中外银行同台竞技的序幕。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积极抢占零售业务市场、积极运用营销手段,倡导人性化服务、力求通过合作进行竞争达到共赢等三项在中国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国内银行 发展策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锦彪
外资银行在上海的发展中国银行上海国际金融研究所刘锦彪引进外资银行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需要,上海引进外资银行对恢复和重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一、外资银行在上海的历史渊源众所周知,以上海外滩为中...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苗启虎 王海鹏
国外关于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研究文献已非常丰富 ,但是国内外还没有关于外资银行中国投资动因的实证研究。本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外资银行在中国投资的动因进行了分析 ,发现双边贸易、直接投资、人均GDP和距离因素对国外银行在华投资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的“跟随客户”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外资银行在中国投资的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浩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银行出于增加利润、扩大优势、跟随客户等等原因纷纷加速进入中国市场。外资银行凭借其资金、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采用大胆创新的营销策略,从中国的高端客户群入手,提供更富竞争力的个性化服务。本文旨在通过对外资银行在华扩张的方式和具体策略进行分析,为正面临极大挑战的中资银行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
外资银行 扩张方式 策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彬 陈涛
"法人化导向"是我国对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采取的政策。考虑到市场特征和外资银行特征,本文通过构建外资银行在华分支机构组织形式的实物期权决策模型考察外资银行的进入模式,发现因当初我国长尾客户比例较小、波动率较高,且外资银行对我国市场不熟悉,外资银行倾向于选择先设立分行;随着我国长尾客户市场越来越重要,经过分行阶段的学习而增加对我国市场的熟悉程度的外资银行分行会选择转制成为法人银行;我国应该加强对外资分行退出的限制,以促使其转制法人银行。
关键词:
外资银行 组织形式 法人银行 长尾市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聪聪 范黎波 原馨
以往文献对于银行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国家层面,区域层面的研究较为少见。本文整合银行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相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外资银行在华投资区位选择的理论框架,使用条件logit模型检验了外资银行在华省级区域进入决策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外资银行在华投资在省域水平上极不平衡,其区位选择受到区位优势因素、集聚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影响。此外,港资银行与其他外资银行在区位选择决策上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外资银行 省级区域 区位选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凌燕
渣打银行成立于1853年,是一家很古老的银行,它在香港是发钞行。它是中国市场上的前锋银行,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而发展。目前,渣打银行是惟一同时在大陆和台湾地区设有实体银行的外资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