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61)
- 2023(16377)
- 2022(13713)
- 2021(13039)
- 2020(10896)
- 2019(24938)
- 2018(24098)
- 2017(45640)
- 2016(24048)
- 2015(26870)
- 2014(25898)
- 2013(25380)
- 2012(23005)
- 2011(20735)
- 2010(20271)
- 2009(18467)
- 2008(18096)
- 2007(15500)
- 2006(13406)
- 2005(11841)
- 学科
- 济(95593)
- 经济(95487)
- 管理(71618)
- 业(69265)
- 企(56805)
- 企业(56805)
- 方法(46062)
- 数学(41135)
- 数学方法(40665)
- 中国(27980)
- 农(27316)
- 财(24401)
- 制(23327)
- 银(22916)
- 银行(22769)
- 贸(21606)
- 贸易(21590)
- 行(21452)
- 易(21186)
- 业经(20984)
- 农业(17123)
- 学(16936)
- 融(16920)
- 金融(16919)
- 地方(15629)
- 技术(15415)
- 务(15185)
- 财务(15139)
- 财务管理(15110)
- 环境(14896)
- 机构
- 大学(334119)
- 学院(330933)
- 济(143540)
- 经济(141105)
- 管理(134400)
- 理学(116967)
- 理学院(115751)
- 管理学(114012)
- 管理学院(113373)
- 研究(112901)
- 中国(92380)
- 京(70092)
- 科学(67307)
- 财(63299)
- 农(57592)
- 所(55059)
- 中心(53355)
- 财经(51670)
- 研究所(50755)
- 业大(49867)
- 经(47494)
- 江(46346)
- 农业(45668)
- 经济学(44431)
- 北京(43684)
- 院(40562)
- 经济学院(40214)
- 范(40176)
- 师范(39670)
- 财经大学(38988)
- 基金
- 项目(233363)
- 科学(185579)
- 基金(175066)
- 研究(165058)
- 家(155603)
- 国家(154116)
- 科学基金(132526)
- 社会(109051)
- 社会科(103783)
- 社会科学(103752)
- 基金项目(92041)
- 自然(87120)
- 省(87102)
- 自然科(85132)
- 自然科学(85105)
- 自然科学基金(83646)
- 划(74931)
- 教育(74914)
- 资助(71366)
- 编号(63861)
- 部(52637)
- 重点(52613)
- 成果(49838)
- 发(49577)
- 创(49377)
- 国家社会(47196)
- 创新(46208)
- 科研(45698)
- 教育部(45461)
- 人文(43984)
- 期刊
- 济(144525)
- 经济(144525)
- 研究(93668)
- 中国(62145)
- 学报(54006)
- 科学(50489)
- 农(50452)
- 管理(49581)
- 财(48119)
- 大学(40937)
- 融(39134)
- 金融(39134)
- 学学(38605)
- 农业(33485)
- 技术(26693)
- 教育(26269)
- 财经(25270)
- 经济研究(24834)
- 业经(23280)
- 经(21718)
- 业(20039)
- 问题(19346)
- 贸(18288)
- 国际(17207)
- 图书(16616)
- 世界(16490)
- 资源(15976)
- 统计(15680)
- 技术经济(15667)
- 理论(15585)
共检索到486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晓云 陈鹏飞
在完成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阶段布局之后,外资银行如何克服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的"外来者劣势",是其能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对此,作为最重要的两类资源,本文基于匹配理论探讨了产品与顾客资源的内部匹配对外资银行绩效的影响。利用21家外资法人银行2008-2012年经营数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产品与顾客资源的不同匹配战略对银行绩效有显著差异。产品多元化-顾客分散化、产品多元化-顾客集中化显著正向影响银行绩效;而产品集中化-顾客集中化显著负向影响绩效;产品集中化-顾客分散化对绩效的影响不显著。此外,市场风险会显著影响不同匹配战略的作用效果。结合研究结论,本文针对外资银行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管理建议,并探讨了对中...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谭鹏万
利用中东欧10国105家内资银行1997~2004年的面板数据,本文检验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中东欧国家内资银行绩效的短期影响。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短期内,外资银行进入提高了中东欧国家内资银行效率,但也显著降低了这些国家内资银行税前资产利润率和非利息收入占总资产的比重;外资银行进入对内资银行绩效的影响依赖于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银行业发展程度。研究表明,随着中东欧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银行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外资银行进入对中东欧国家内资银行税前资产利润率和非利息收入占总资产比重的负面影响将减弱。
关键词:
外资银行进入 内资银行 银行绩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伍志文 沈中华
文章从微观角度研究外资股权进入对东道国银行绩效的影响,发现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绩效的影响与母国和东道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存在典型的不对称效应,并不是所有的外资股权进入都对国内银行有利。实际上,只有来自于高收入国家的外资股权进入才是有利的。从经济效率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研究没有为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以持股方式进入发达国家提供支持,相反,支持发达国家的银行以持股方式进入发展中国家。这与目前外资银行股权进入的实际情况是比较一致的。
关键词:
外资银行 股权进入 银行绩效 面板数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振华 谭诤
在中国加入WTO后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范围和深度都逐渐加大。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的中国战略及其对中资银行的影响,认为:一方面,中资银行应对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现状及其动态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市场进入战略、客户与业务拓展战略、地域拓展战略以及竞争与合作战略采取积极的对策;另一方面,从中国金融体系的高度出发,外资银行的中国战略顺利实施及其在中国的进一步扩张,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有利于增强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关键词:
外资银行 中国战略 中资银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晓云 王峰
中国商业银行为满足市场和竞争需要都在着力丰富中间业务。银行的新业务战略与银行不同战略群组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成为一个值得探究问题。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银行新业务战略的程度通过成本收入比的中介作用对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在相同的新业务战略水平下股份制商业银行群组的绩效要明显优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群组,发展新业务无法有效分散绩效波动风险。
关键词:
新业务战略 战略群组 绩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召龙
笔者基于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4家商业银行2004年~2010年面板数据,利用DEA法测度我国商业银行综合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实证了分析外资银行进入与我国银行业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研究还发现,宏观经济因素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非常显著,这对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效率富有政策启迪意义。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商业银行效率 DEA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欧阳琦
金融服务业的开放是国际金融发展的一种趋势,加入 WTO 以后,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将适用于我国,我国的金融业也将进一步对外开放,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着来自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中资银行较外资银行原有的竞争优势将会丧失。本论文试图从中资银行本身存在的导致竞争力不足的原因入手,分析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竞争力差距,论述短期内外资银行进入会给中资银行带来的冲击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中资银行 外资银行 WTO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鸣 冯凯
本文基于我国14家银行1996~2005年的面板数据,对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短期影响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对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数的增加反应不敏感,经营成本、盈利同外资银行市场份额的增加正相关,我国银行业市场符合结构—行为—绩效范式。本文认为,当前外资银行已经越来越快地融入我国金融体系,为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冲击,我国银行业应以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实现综合经营,同时积极学习借鉴外资银行新的金融产品和管理经验。
关键词:
外资银行 银行业 面板数据 金融控股公司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正德 侯利娟
本文运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回归模型,对引入外资两年以上的中资商业银行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资战略投资者的入股对中资商业银行效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
外资战略投资者 银行效率 面板数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红军 郑忠良
本文首先回顾了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演进历程。接着,实证检验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跟随客户是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动因。研究还发现:1985—1996年样本期内,跨国银行进入动因区位优势假说得到了实证的支持;同时,不同阶段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政策及中国市场的风险因素也影响到跨国银行的进入速度。此外,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跨国银行进入中国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因素 跟随客户 区位优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谢升峰 李慧珍
本文研究分析发现,外资银行进入短期内并未对我国银行业的净利息收入造成显著的影响,但只是稍微显著地降低了我国银行业的非利息收入,这造成银行业的营业成本稍微有所上升,但并没有造成银行业利润水平下滑。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国内银行 盈利能力 面板数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福生 李婉丽
本文利用2004-2010年间我国13家代表性商业银行的样本数据,以DEA测算出的效率值为因变量,研究了外资银行进入程度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及开放政策的最优水平。研究表明: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之间呈现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即在不同的进入程度下,外资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先表现正向的、后表现负向的;外资银行进入存在一个最优水平值,2004年以来外资银行的持续进入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提升,但是现阶段的外资银行进入程度还没有达到最优水平;外资银行进入对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股份制银行受到的冲击更大。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商业银行 效率 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乔时 张杨
本文以11家在华外资银行为调查样本,对加入WTO以来特别是"法人导向"政策实施后外资银行在华发展战略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归纳出外资银行目前采取的三大类战略选择,以及影响其战略选择的内外部因素,并对提升中资银行竞争力,促进中外资银行协调发展,帮助监管层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政策提拱了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发展战略 法人导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会国 李泽广
文章梳理了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并以我国银行业中全国性商业银行、地方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以及中外合资银行为样本,就外资银行进入对样本银行的经营费用、盈利能力和银行效率等"组合绩效"指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在对1998-2005年79家国内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分类估计后发现:(1)外资银行进入的增加导致国内银行管理费用增加;(2)外资银行进入的增加促使国内银行的盈利能力提高;(3)伴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银行竞争不断加剧银行效率也呈现出降低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顾客参与、治理机制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基于渠道战略匹配理论的组态研究
地方性法人银行机构财务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基于新疆21县市面板数据分析
非利息收入对我国中小银行绩效的影响——基于44家银行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互联网金融影响银行绩效吗?——基于98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
员工沟通行为与品牌个性的匹配性对顾客品牌态度的影响
资源和谐匹配与农户生产效率提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网上银行顾客感知价值对银行顾客资产的影响
制度距离对银行海外经营效率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资银行的实证分析
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对提升绩效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商业模式设计与战略导向匹配性对业务绩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