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04)
2023(15812)
2022(12947)
2021(11794)
2020(9913)
2019(22082)
2018(21823)
2017(41228)
2016(22421)
2015(25018)
2014(24662)
2013(24446)
2012(22071)
2011(19813)
2010(19714)
2009(18941)
2008(18990)
2007(17028)
2006(15238)
2005(14343)
作者
(65135)
(54646)
(54392)
(51471)
(34689)
(25914)
(24427)
(21118)
(20757)
(19301)
(18948)
(18047)
(17636)
(17534)
(17177)
(16638)
(16250)
(15845)
(15745)
(15575)
(13578)
(13565)
(13326)
(12428)
(12267)
(12242)
(12173)
(12026)
(10874)
(10814)
学科
(98494)
经济(98341)
(90654)
管理(81024)
(80302)
企业(80302)
方法(41385)
(32837)
数学(32806)
数学方法(32613)
(31844)
业经(31216)
中国(28594)
(24373)
(22538)
财务(22508)
财务管理(22480)
农业(22207)
企业财务(21353)
(19954)
贸易(19941)
(19505)
技术(18781)
(18091)
(17084)
(16880)
(16335)
银行(16296)
(16101)
(15610)
机构
学院(328162)
大学(326541)
(147085)
经济(144667)
管理(128084)
研究(112811)
理学(109869)
理学院(108783)
管理学(107425)
管理学院(106826)
中国(90502)
(69661)
(68814)
科学(65448)
(60712)
(57017)
财经(54958)
研究所(51316)
中心(50387)
(50196)
(49427)
业大(48920)
农业(47735)
经济学(46118)
北京(43329)
经济学院(41596)
财经大学(40789)
(40059)
(38067)
(37325)
基金
项目(214082)
科学(170619)
基金(160001)
研究(154343)
(140780)
国家(139578)
科学基金(120004)
社会(103768)
社会科(98486)
社会科学(98465)
基金项目(84017)
(81120)
自然(76428)
自然科(74725)
自然科学(74701)
自然科学基金(73495)
教育(68969)
(68365)
资助(64473)
编号(58745)
(48620)
重点(48321)
(47246)
成果(47148)
(45934)
(45193)
国家社会(44722)
(44071)
创新(43539)
教育部(41902)
期刊
(165777)
经济(165777)
研究(99573)
中国(66080)
(57373)
(57059)
管理(52757)
学报(51470)
科学(49137)
大学(39847)
农业(38912)
学学(38085)
(33402)
金融(33402)
财经(28638)
经济研究(27425)
业经(27398)
技术(27001)
教育(25847)
(24756)
(23748)
问题(22195)
(19557)
世界(18520)
技术经济(18043)
国际(17734)
现代(15907)
(15894)
商业(14980)
科技(14740)
共检索到499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毛其淋  方森辉  
本文以中国2002年外资管制放松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研究外资进入自由化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研究发现:平均而言,外资进入自由化对本土企业生产率产生了一定的负向溢出效应,不过两类外资进入政策调整的负向溢出效应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在制度环境越完善的地区,外资进入自由化越倾向于促进本土企业生产率提升;外资进入自由化通过资源再配置效应显著提升了制造业总体生产率水平。进一步的影响渠道检验表明,就业资源再配置效率改善和低效率企业退出是外资进入自由化促进制造业总体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有助于客观准确地评估外资进入的经济效应,同时对发展中国家引资政策调整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霍杰  
服务是一系列生产活动的必要投入,服务业自由化将对下游制造业有重要影响。基于中国银行业和制造业2003-2009年的数据,本文实证分析服务业自由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服务业自由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影响,外资企业进入、服务业私有化和服务业竞争水平的提高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积极作用,外资企业进入与服务业私有化相比更能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余淼杰  
本文通过使用1998—2002年我国制造业企业层面上的面板数据和高度细化的进口数据来考察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为此,本文运用并修改扩充了Olley-Pakes(1996)半参数方法来纠正估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中经常产生的同步偏差和因欠考虑企业退出行为而产生的选择偏差。在控制行业的进口渗透率的内生性之后,本文发现:(1)贸易自由化显著地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2)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有较高的生产率提升;(3)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的减免对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要比非出口企业的影响小。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来料加工型出口企业并不需购买进口原料,因而不断深化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对其影响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舒杏  王佳  
在“中国制造”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本文旨在研究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从微观与中观层面阐述两者间的内在逻辑,揭示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生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主要通过中间品贸易、产品内资源重置和技术创新等渠道提高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第二,从动态视角来看,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对资源再配置效应的促进作用略高于企业平均生产率。第三,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对生产率的影响在不同规模、所有制结构和生产率分布差异的企业间表现出异质性。本文的研究拓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晴  谢娟娟  
中间投入品作为物化型技术溢出,是制造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从行业间投入产出关联的视角出发,以历年外资准入政策为事实依据,结合投入产出表,构建了与上游中间品外资进入自由化程度指标,并探讨了其对下游制造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中间品绿色技术溢出导致的有偏技术进步和企业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是最重要的影响途径,且中间品外资进入自由化程度提高对绿色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在低技术行业和低生产率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外资中间品的绿色技术溢出对内部治污能力弱和外部减排成本低的下游企业作用更大。鉴于此,我国应进一步调整并优化外资引进策略,积极参与国际生产分工,加强上游中间品生产商绿色技术与下游行业低碳生产之间的衔接与互动,促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建春  毛其淋  
进口贸易政策变化究竟会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文章以中国加入WTO为背景,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深入检验了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进口自由化总体上促进了企业创新,且主要体现在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上,而最终品贸易自由化的影响较小;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决策的影响大于对创新密集度的影响,即进口自由化更多地是通过"扩展边际"渠道促进企业创新;通过离散时间生存分析发现,进口自由化有利于延长企业创新的持续时间,并且中间品关税减让的影响程度相对更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强  
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作为当前的一种主要的对外开放的形式,对国家制造业发展的影响还没有统一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章通过构建理论模型研究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生产率影响假设,利用2008-2012年中的69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来对假设进行检验。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可以促进国内制造业生产率的提升,但是提升的作用在不同的国家收入水平和生产性服务业部门间体现出差异性。从国家的收入水平差异来看,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高收入国家的影响要大于低收入国家。对于不同生产性服务业部门的自由化影响来看,显著地影响制造业生产率的是金融和商务服务生产性服务业,运输和电信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较小...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夏纪军  王磊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07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的企业数据,根据产业演化模型分析了中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提升的来源,重点研究了沉没成本和以国有经济比重度量的行政性进入壁垒对市场结构和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我们发现,沉没成本和行政性进入壁垒的降低显著提高了行业生产率,同时行业沉没成本的降低提高了市场竞争性,降低了市场集中度,但行政性进入壁垒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企业的进入退出分析以及行业生产率的分解,行政性进入壁垒降低对行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国有企业的进入退出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国有企业自身的生产率持续提高,对总体生产率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3%;行政性进入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漓江  李长英  
如果进口贸易前的市场竞争程度不同,那么进口竞争通过改变市场竞争程度对企业生产率的作用效果也可能不同。我们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研究了进口前的市场竞争状况如何决定了进口竞争对企业生产率的不同影响。首先,我们考察了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行业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发现进口竞争在短期内显著促进了市场竞争,但是在长期内这种效应并不存在。其次,我们分析了进口前的市场竞争程度如何决定了进口竞争对企业生产率的不同影响,发现当进口前的市场竞争程度较低时,进口竞争通过刺激市场竞争提高了企业生产率;然而,当进口前的市场竞争程度较高时,进口竞争却会通过恶化市场竞争降低企业生产率。我们的结论经多种检验均比较稳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俊  郭娟娟  
本文以放松外资管制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外资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自由化对企业出口比较优势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该作用对国有企业、非加工贸易企业、低出口比较优势企业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更为显著。将外资自由化影响企业出口比较优势的机制归纳为统一的溢出效应,发现相比水平溢出,外资自由化更倾向于通过前后向关联效应促进企业出口比较优势的提升,且前向关联效应发挥作用更大。此外,制度环境能够强化外资自由化对企业出口比较优势的提升作用,且产权制度的作用强于契约制度。本文不仅肯定了外资自由化的出口绩效,而且为中国更深层次地对外开放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盛斌  
本文采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对企业进入与退出的特征及其与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化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性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企业具有很高的进入率与退出率,并且均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而下降;新进入企业是各年份企业的主要构成来源,但新进入企业的持续期较短,同时进入与退出企业的规模均相对较小。在平均生产率的排序关系上,进入企业明显高于退出企业,但两者的生产率均低于存活企业;同时,新进入企业的存活概率随着进入年限的增长而下降,初始生产率水平越高的企业越不容易退出市场。实证研究还表明,存在显著的市场选择效应促使生产率较低的企业退出市场,新企业在进入之后通过学习效应实现了自身生产率...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磊  
以世界银行发布的《2008中国营商环境报告》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相关数据为样本,将行政审批纳入总量生产率增长的理论框架,从进入管制视角考察行政审批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行政审批显著抑制了中国制造业总量生产率的增长,这源于行政审批扭曲了资源配置效应,并抑制了企业进入退出净效应对总量生产率增长的贡献;(2)行政审批的抑制效应存在地区差异性和行业异质性,其对西部地区的影响高于中东部地区,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高于资本密集型行业;(3)微观机制分析表明,行政审批抑制了在位企业的学习效应对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扩大了进入企业与在位企业之间的生产率差异,并扭曲了以生产率为基础的市场选择机制。研究结论意味着:对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立足于完善企业进入退出的市场机制,放松企业进入行政审批管制,让市场决定企业是否存活,进而实现企业优胜劣汰以优化资源配置,处理好"放管服"改革中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詹正华  武展  李晓钟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就汇率对企业生产率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剖析。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利用2006—2013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汇率改革以来中国汇率变动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波动对企业劳动生产率有很大影响,汇率与企业生产率负相关;企业资产、营业利润、FDI、出口依存度、资本密集度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汇率对企业生产率的传递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殿春  谢红军  
本文利用中国1999-2007年微观制造业数据考察了两个问题:(1)被外资并购的内资企业具备哪些禀赋特征?(2)外资并购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目标企业生产率?研究表明,外资倾向于并购生产率高、规模大、出口密度强的内资企业,即存在典型的"掐尖"现象。利用PSM-DID方法控制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发现,目标企业生产率在并购后第二年平均提升14%左右,且该生产率效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进一步分析目标企业在生产要素使用、投资融资结构和出口市场等方面的转变显示,生产率增进主要来源于有效资本积累(物化技术)和出口能力改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汤毅  尹翔硕  
本文通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大型面板数据,研究了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将贸易自由化分为最终品进口关税的减免和中间投入品关税的减免,同时采用半参数估计方法测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克服联立性和样本选择问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是两种效应的综合结果,即最终品进口关税的减免的"正向效应"和中间投入品关税的减免的"负向效应"。在区分企业出口状态、企业所有制类型和企业规模大小之后,研究结果显示,贸易自由化会对不同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关税减免的情况下,非出口企业从贸易自由化中的受益要大于出口企业,私营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