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46)
2023(10303)
2022(9102)
2021(8602)
2020(7023)
2019(16454)
2018(16287)
2017(32144)
2016(17195)
2015(19393)
2014(19386)
2013(19275)
2012(17383)
2011(15705)
2010(15354)
2009(13918)
2008(13468)
2007(11769)
2006(10102)
2005(8777)
作者
(49722)
(41242)
(40961)
(38848)
(26270)
(19770)
(18474)
(16229)
(15708)
(14651)
(14289)
(13714)
(12952)
(12852)
(12666)
(12500)
(12272)
(12263)
(11783)
(11637)
(10144)
(9949)
(9796)
(9332)
(9207)
(9105)
(9016)
(8991)
(8297)
(8041)
学科
(70514)
经济(70440)
管理(50727)
(48267)
(40603)
企业(40603)
方法(35088)
数学(30695)
数学方法(30400)
(17492)
中国(17184)
(16862)
业经(15203)
(14802)
地方(13460)
(12710)
贸易(12702)
(12286)
(12013)
理论(11594)
农业(11468)
技术(11242)
(11132)
环境(11087)
(11046)
财务(10988)
财务管理(10973)
(10712)
金融(10711)
(10483)
机构
大学(248508)
学院(245463)
管理(103513)
(99248)
经济(97134)
理学(90563)
理学院(89630)
管理学(88244)
管理学院(87803)
研究(79377)
中国(58653)
(52317)
科学(48640)
(44421)
(38850)
财经(36768)
业大(36446)
(36345)
中心(35842)
研究所(35523)
(33570)
(33481)
北京(33024)
(31260)
师范(31000)
经济学(29609)
(28937)
农业(28503)
财经大学(27735)
(27653)
基金
项目(173513)
科学(137063)
基金(127429)
研究(127109)
(110320)
国家(109436)
科学基金(95080)
社会(79942)
社会科(75853)
社会科学(75831)
基金项目(68608)
(66646)
自然(62810)
自然科(61372)
自然科学(61360)
自然科学基金(60254)
教育(57725)
(56160)
资助(52474)
编号(51710)
成果(40807)
(38619)
重点(37960)
(36215)
(36048)
课题(34467)
创新(33680)
教育部(33439)
科研(33136)
人文(32820)
期刊
(104389)
经济(104389)
研究(72872)
中国(40788)
学报(37733)
管理(37209)
科学(35369)
(32076)
(31972)
大学(28539)
学学(26855)
教育(24679)
农业(22799)
(21329)
金融(21329)
技术(20346)
财经(17906)
业经(17151)
经济研究(16670)
(15152)
理论(13933)
问题(13672)
图书(13407)
实践(12873)
(12873)
技术经济(12140)
科技(12085)
(11346)
现代(11289)
商业(11222)
共检索到346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振  陈甬军  
现有文献表明,外资的进入会带来竞争与垄断、生产率外溢、技术溢出、资源再配置和福利变动等系列效应。本文将这些效应定义为广义的市场效应。对外资进入市场效应的测度与评估,是有效制定、协调和平衡外资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反垄断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从外资进入对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微观企业生产率的溢出、对企业竞合关系的调节以及其福利变动效应四个方面,系统地对现有文献的研究方法、基本结论和政策启示进行了回顾和述评,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叶楠  刘永欢  
并购是资本市场永恒的热点。自2002年外资并购政策逐步放开以来,我国沪深两地上市公司被外资并购的案例频频现于报端。那么,外资并购是否能给我国上市公司带来效益,从而影响投资者的预期,使股票产生超常收益呢?本文将基于事件研究的方法,来探索这一问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潘秋予  凌雪  郝玉玺  王雪儿  胡澜  
涟漪现象是指在水面或其他介质中由外部因素引起的波纹扩散现象,涟漪效应(ripple effect)是指事物的发生带来了一系列连锁的传播和扩散效应。涟漪效应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等多个领域均有应用,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框架,它为我们理解和分析复杂系统的动态行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随着信息技术和数据科学的不断发展,涟漪理论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文章就国内涟漪效应的研究进展从应用的角度作以阐述,以便于后续对其深入认识、研究及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国红  何德旭  
本文运用Panzar-Rosse模型计算了1995—2006年间中国银行业的H值及每年的Ht值,并以Ht值为被解释变量,以市场集中度(CR4)、外资银行机构数、外资银行资产份额和市场不稳定程度(IIt)为解释变量,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995—2006年间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是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外资银行进入强化了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但作用有限;外资银行资产份额与市场竞争程度存在较弱的正相关关系,而机构数与竞争程度不相关;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竞争程度负相关,验证了SCP假说;市场稳定程度与市场竞争程度呈现出很弱的负相关。相应的政策建议是:加大引进外资银行的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腊梅  
文章利用2002~2012年的中国资本市场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和投资者收益的影响,从而间接论证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市场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家庭  张俊韬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低效率和无序扩张的现实问题,对1999—2008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蔓延现象进行了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蔓延指数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多数城市表现出蔓延现象,平均蔓延指数为3.9047,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率为122.67%,市区人口增长率为47%,城市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低密度扩张趋势;(2)我国城市蔓延现象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性,东部地区城市蔓延程度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较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雨婷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流通业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吸纳就业。而持续的外资进入对我国流通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并对其行业内就业产生了十分复杂的影响。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了流通业外资进入对行业内就业产生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并对其总体影响进行了验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流通业FDI对行业内就业具有类"漏斗形"的非线性的影响:当流通业FDI小于270.16亿时,流通业FDI对行业内就业有着挤出效应;当流通业FDI处于270.16亿至5182.28亿时,流通业FDI对行业内就业不存在显著影响;当流通业FDI水平高于5182.28亿时,流通业FDI对行业内就业有着正向拉动作用。通过对流通业外资进入影响就业的机制进行检验,文章进一步指出,流通业外资进入主要通过商业集聚效应、市场竞争效应、劳动力再分配效应以及流通渠道再造效应对就业产生影响,且流通业外资进入产生的就业效应主要是通过对内资批发业的影响而产生的。文章提出,流通业外资进入存在的"就业陷阱"值得警惕——在相当长时间内,流通业外资进入对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行业内就业会产生负向挤出效应。这一研究结论对于不同地区,尤其是三、四线市场吸纳外资的态度和政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伟光  肖晶  
随着2006年12月11日中国金融市场对外资银行的全面放开,中外资银行间的竞争会越发激烈。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考察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经营效率、抗风险能力、安全性与稳健性等方面的影响,进而提出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相关对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雨婷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流通业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吸纳就业。而持续的外资进入对我国流通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并对其行业内就业产生了十分复杂的影响。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了流通业外资进入对行业内就业产生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并对其总体影响进行了验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流通业FDI对行业内就业具有类"漏斗形"的非线性的影响:当流通业FDI小于270.16亿时,流通业FDI对行业内就业有着挤出效应;当流通业FDI处于270.16亿至5182.28亿时,流通业FDI对行业内就业不存在显著影响;当流通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何小伟  谢远涛  
本文测算了2003-2009年间8家中资寿险公司的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并以此为基础检验了外资寿险的进入对中资寿险公司的"溢出效应"及其阶段性特征。本文的研究发现:外资寿险的进入对中资寿险公司产生了正的"溢出效应";与此同时,外资寿险的"溢出效应"呈现出"由强到弱"的阶段性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志强  齐佩金  孙刚  
作为有效市场理论的重要异象,动量效应是基于风险的传统资产定价理论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这种在过去几十年间一直存在的中期动量收益持续性已经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问题,受到学术界和投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归纳动量效应表现特征的基础之上,总结动量效应的收益来源及其行为金融解释,分析交易成本对动量利润的影响以及提高动量利润的各种动量交易策略,并进行了简要评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成龙  刘慧  张梦天  
边界作为人为的空间地理要素,像一堵无形的高墙,影响着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进程。根据国内外1995-2014年文献统计分析可知,近10年来边界效应研究快速增加。基于边界效应和市场分割视角探究边界效应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效果,是经济地理学边界效应研究的主要内容。随着研究范围的拓展,旅游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等领域的区域合作与一体化问题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根据重力模型、趋同分析和垄断竞争模型构建边界效应模型是研究的主要方法,虽然理论基础不同,但都选取"边界"作为虚拟变量,定量测度边界效应的大小。最后,提出未来开展边界效应研究需要关注的重点:基于行政边界的本质探究边界效应机理、拓展边界效应研究的空间尺度和创新边界效应的研究方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航  陈前恒  
社会互动指个体偏好、期望和约束受到其他人特征和选择的影响,从而使得行为人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赖。本文聚焦于个体经济行为和经济福利的社会互动效应,从理论、实证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开展综述。在理论上,个体间的相互影响已经被纳入经济分析框架,学者们借助博弈论模型探讨社会互动微观机理,拓展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揭示了社会互动对公共政策的重要含义。在实证研究方面,消费行为、教育、劳动力流动、农业生产等诸多领域的社会互动效应得到了学者们的验证。在研究方法上,近十年来,空间计量模型和社会网络的结合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石龙宇  卢新  崔胜辉  
研究目的:综述土地变化的生态效应,即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多样性等)的影响及反馈作用的研究进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目前的研究多是针对单一因素或单一尺度的探讨,缺乏区域对比分析和交叉性的综合分析;(2)实际的案例研究较多,但是规律总结较少,对生态效应产生的过程和机理研究不足;(3)土地变化科学的理论体系不够健全,预测模型的构建有待加强。研究结论:土地变化科学的研究应向着更加集成化、理论化和模型化的方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