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5)
2023(1924)
2022(1675)
2021(1607)
2020(1390)
2019(3087)
2018(3007)
2017(5970)
2016(3246)
2015(3725)
2014(3569)
2013(3654)
2012(3350)
2011(2949)
2010(2914)
2009(2652)
2008(2634)
2007(2352)
2006(2056)
2005(1976)
作者
(8690)
(7404)
(7099)
(6965)
(4540)
(3437)
(3279)
(2803)
(2707)
(2684)
(2464)
(2406)
(2329)
(2305)
(2222)
(2207)
(2163)
(2162)
(2109)
(2099)
(1780)
(1732)
(1686)
(1679)
(1654)
(1620)
(1573)
(1561)
(1464)
(1408)
学科
(13683)
经济(13660)
(12959)
管理(10934)
(10481)
企业(10481)
方法(7933)
数学(6876)
数学方法(6820)
(4954)
劳动(4937)
中国(4600)
(4510)
(3519)
农业(3332)
(3003)
业经(2905)
理论(2769)
技术(2717)
(2708)
贸易(2707)
(2669)
(2519)
(2509)
财务(2509)
财务管理(2507)
企业财务(2444)
动力(2418)
劳动力(2395)
人口(2389)
机构
大学(47115)
学院(46537)
(21833)
经济(21502)
管理(20079)
理学(17783)
理学院(17648)
管理学(17370)
管理学院(17297)
研究(12979)
中国(10293)
(9705)
(9174)
财经(8128)
(7525)
经济学(6886)
科学(6500)
(6401)
中心(6264)
经济学院(6254)
财经大学(6201)
商学(6159)
商学院(6090)
(5964)
北京(5756)
(5629)
(5608)
业大(5604)
师范(5541)
经济管理(5505)
基金
项目(31237)
科学(25901)
基金(24221)
研究(23053)
(20489)
国家(20301)
科学基金(18370)
社会(15759)
社会科(15017)
社会科学(15015)
基金项目(12756)
自然(12071)
自然科(11886)
自然科学(11884)
教育(11709)
自然科学基金(11670)
(11503)
资助(10273)
(9675)
编号(9111)
(7718)
成果(7155)
教育部(7148)
人文(6828)
(6788)
重点(6649)
国家社会(6590)
大学(6561)
创新(6307)
课题(6063)
期刊
(22264)
经济(22264)
研究(13305)
中国(11463)
管理(8375)
(7441)
教育(5951)
科学(5588)
学报(5429)
大学(4693)
(4638)
财经(4503)
(4488)
金融(4488)
学学(4428)
技术(4128)
(3899)
经济研究(3880)
业经(3463)
农业(3046)
问题(2830)
(2546)
商业(2527)
国际(2492)
技术经济(2470)
统计(2325)
理论(2266)
(2212)
世界(2202)
现代(2053)
共检索到68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丹  
本文采用2004~2007年3万多家制造业企业的数据,运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方法,考察了外资进入对劳动者讨价还价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外商企业进入对中国劳动者讨价还价能力产生了正向作用,而港澳台企业的进入则恶化了劳动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进一步分析表明,外资所在行业竞争程度的增强以及企业对员工的教育培训能够提高劳动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而外资企业出口倾向的增加显著降低了劳动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因此,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特征是导致劳动者讨价还价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期刊] 改革  [作者] 任太增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份额处于较低水平。劳动份额偏低是劳动者缺乏讨价还价能力的表现,而此种能力取决于一系列制度因素:劳动力市场结构,工人的选择权和第三方力量,工资的历史传统和有关最低工资的规定。我国的制度环境具有明显的资方偏向同时,由资方偏向的制度环境造成的劳动份额过低的格局只有通过改变制度环境来实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永进  盛丹  李坤望  
本文在不完全契约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开放经济垄断竞争模型,考察了外资讨价还价能力的地区差异对引资结构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外资讨价还价能力的提高,对于外资拥有所有权优势的行业的外资流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中国2001-2007年30个省市细分行业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方法对该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外资讨价还价能力的提高对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管理和研发密集型等外资拥有所有权优势行业的外资流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在控制了地理集聚、市场潜力和基础设施水平等因素后,本文的实证结果依然稳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丹  陆毅  
本文将De Loecker和Warzynski(2012)对不完全竞争的测算拓展到劳动力市场,并运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对中国企业层面劳动者工资集体议价能力进行了测算,考察了出口贸易对中国劳动者工资集体议价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劳动者的工资并不完全由其外部选择决定,议价能力的差异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出口贸易显著提高了工人的工资集体议价能力,而且异质产品与加工贸易的作用更强,这一结果在国有企业、高出口导向地区以及不同出口进入年份均稳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杰  蒋梅英  罗仁娟  
本文基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在云南省边境地区的微观入户调查数据,检验跨境流动就业对劳动者工资水平影响的边际效应。我们以被调查者的户籍和同一地区是否有人到外地经商或务工作为工具变量,考察了跨境流动可能具有的内生性是否会导致经验估计偏误。研究发现,跨境流动就业显著地提高了边境地区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即使控制了年龄、性别、学历、民族和外流前的收入水平等潜在的影响因素,跨境流动就业对劳动者工资水平的提升效应仍然显著且稳健。此外,我们还通过工具变量法的分位数回归研究发现,跨境流动就业对劳动者不同工资水平的提升效应具有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庄贵军  周筱莲  
讨价还价是一种最原始,因而也是最古老的商品作价方法。它能够风行至今,足以证明其生命力之强盛。它的最大优势就在于简单灵活,既能体现卖者的意志,又能体现买者的意志,是最能够真实反映供求关系的。如果全国的商店都变成可以讨价还价的商店,那么结果会怎样呢?那定...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长庚  王宇航  张磊  
本文基于2011—2018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其短期效应来自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程度,长期效应来自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机制分析揭示了数字普惠金融—融资约束—劳动收入份额的传导渠道,微观上表现为扩大了企业雇佣规模。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成长期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更加显著。在金融资源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更大,表现出较强的普惠性特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晓丽  
文章探讨了讨价还价能力对技术拥有者的最优授权策略及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结论表明在横向市场结构中,技术授权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不会影响生产性技术拥有者的最优授权策略,但会提高单位产出费和单位收益费授权方式下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在纵向市场结构中,上下游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会影响非生产性技术拥有者对最优授权方式的选择;如果上游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强,双重加价问题的负面效应可能大于技术扩散的正面效应,技术授权可能损害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杰  沈宏亮  宋思萌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和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从企业数字化转型角度探究劳动要素配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使用文本分析方法刻画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度,应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上显著提升了劳动资源配置效率。采用Lasso回归筛选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问题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其中,国有企业、高劳动密集度和高市场集中度行业企业劳动配置效率促进效应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促进企业配置更多高水平劳动要素、降低劳动要素边际产出和边际成本的偏离程度改善劳动要素错配问题。研究结论为充分发挥数字化对企业劳动资源的配置功能,矫正劳动资源失衡错配、实现劳动供给与工作岗位的合理匹配,助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惠敏  
工会组织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的能力和意愿是影响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的重要因素。无论从理论分析还是从实践考察,我国工会组织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的能力和意愿都不强,因此,增强工会组织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的意愿和增强工会组织的谈判空间和谈判能力,能更好地丰富和发展收入分配理论,提高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的比重,深化我国工会体制改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俞峰  王晔  李侨敏  林发勤  
本文以中国2002年外资管制放松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匹配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统计年鉴,探究中国外资进入自由化对劳动力健康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外资进入自由化会改善劳动者健康水平,对疾病种类、受教育水平和性别差异的异质性分析显示,外资进入自由化对发烧、喉咙痛、咳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给高学历劳动者或男性劳动者带来的好处更显著。机制检验证明,外资进入自由化一方面通过增加劳动者工作时长和加剧环境污染对中国劳动者健康状况产生了负向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劳动者收入使健康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且正向作用大于负向作用。本文研究有助于客观准确地评估外资进入自由化的健康效应,同时对发展中国家引资调整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韦公远  
讨价还价是一种最原始、也是最古老的商品作价方法。它能够风行至今,足以证明其生命力之强盛。它的最大优势就在于简单灵活,既能体现卖者的意志,又能满足买者的要求。在没有其他成本的情况下,讨价还价意味着消费者总是可以享受到给定条件下社会所能提供的满意的价格。但是,讨价还价是需要成本的,计价还价的成本还随着经济发达程度而递增。。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吴迪  
案情简介赵某系某公司的职工,双方签订了期限为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期满后,公司向赵某出具了终止劳动合同证明,该劳动合同书除载有法定内容外,还附加了有关赵某在职期间违反劳动纪律情节的表述。赵某随即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撤销该终止劳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谢雪峰  
案情简介申请人谢某于1998年7月进入被申请人某公交公司任驾驶员,月均工资约3300元。当事人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第七条关于劳动纪律的约定为:"甲方应依法制定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乙方行为规范,并在上岗前以书面形式发给乙方,同时督促其实施。乙方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保守本单位的生产(工作)或业务秘密,如有违法违纪行为,甲方可依法律法规和本单位规章制度,给予必要的行政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斌  
案情简介某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杨某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每周工作6天(周一至周六),每天8小时,不另外支付加班工资,工资实行年薪制。劳动合同签订数月后,该企业申报不定时工作制,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对该企业年薪制的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但该企业未与杨某在劳动合同中进行协调变更。杨某工作1年后,申请劳动仲裁,要求企业支付周六工作的加班工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