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61)
- 2023(13695)
- 2022(11528)
- 2021(10673)
- 2020(9114)
- 2019(20774)
- 2018(20426)
- 2017(39359)
- 2016(20895)
- 2015(22909)
- 2014(22383)
- 2013(21523)
- 2012(19193)
- 2011(16951)
- 2010(16633)
- 2009(14959)
- 2008(14141)
- 2007(11783)
- 2006(9730)
- 2005(8044)
- 学科
- 济(82503)
- 经济(82424)
- 管理(60486)
- 业(58662)
- 企(48994)
- 企业(48994)
- 方法(43634)
- 数学(39675)
- 数学方法(38967)
- 财(21843)
- 农(21517)
- 中国(20106)
- 业经(17752)
- 贸(15979)
- 贸易(15970)
- 学(15475)
- 易(15458)
- 务(14557)
- 财务(14493)
- 财务管理(14465)
- 制(14395)
- 地方(14054)
- 农业(13986)
- 企业财务(13675)
- 技术(13331)
- 理论(12893)
- 环境(11971)
- 和(11288)
- 银(11281)
- 银行(11238)
- 机构
- 学院(284631)
- 大学(282599)
- 济(115055)
- 管理(114436)
- 经济(113032)
- 理学(101585)
- 理学院(100522)
- 管理学(98306)
- 管理学院(97796)
- 研究(88921)
- 中国(65661)
- 京(57291)
- 科学(57142)
- 农(50547)
- 财(49804)
- 业大(47506)
- 所(43372)
- 中心(41950)
- 财经(41215)
- 研究所(40218)
- 农业(40195)
- 江(39290)
- 经(37807)
- 经济学(35553)
- 北京(34602)
- 范(33830)
- 师范(33286)
- 院(32902)
- 经济学院(32431)
- 财经大学(31068)
- 基金
- 项目(209108)
- 科学(165739)
- 基金(154601)
- 研究(144544)
- 家(137529)
- 国家(136443)
- 科学基金(118349)
- 社会(93201)
- 社会科(88689)
- 社会科学(88664)
- 省(82587)
- 基金项目(82068)
- 自然(80505)
- 自然科(78836)
- 自然科学(78817)
- 自然科学基金(77427)
- 划(69793)
- 教育(68303)
- 资助(63629)
- 编号(56402)
- 重点(47348)
- 部(45645)
- 创(44852)
- 发(43867)
- 成果(42065)
- 创新(41864)
- 科研(41243)
- 计划(40392)
- 国家社会(39316)
- 教育部(39272)
- 期刊
- 济(111331)
- 经济(111331)
- 研究(72156)
- 学报(49438)
- 中国(47646)
- 科学(43978)
- 农(43706)
- 管理(41689)
- 财(38544)
- 大学(37851)
- 学学(36284)
- 农业(29648)
- 技术(26488)
- 教育(25748)
- 融(20935)
- 金融(20935)
- 经济研究(20322)
- 业经(20264)
- 财经(19412)
- 经(16650)
- 业(16179)
- 统计(15259)
- 问题(14764)
- 商业(14586)
- 版(14428)
- 策(14370)
- 科技(14104)
- 技术经济(13867)
- 业大(13567)
- 决策(12583)
共检索到385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丽娜 杜子平
本文基于2006-2015年我国流通产业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以市场化程度为门限变量的面板回归模型,对外资进入对流通产业结构的非线性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政府与市场关系、资源要素市场发展程度和中介组织与法制环境建设是外资进入的主要影响途径;门限效应的实证分析发现,外资进入对流通产业结构变化存在双重门限影响,其中外资总额占流通经济比例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显著优化流通产业结构,但在市场化程度较低门限下阻碍结构优化,同时反映出流通产业结构对外资总额比例较为敏感;外资注册资本占流通资本比例对流通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较为缓和,在不同市场化门限下的改善效果均为正,但优化程度和弹性值均低于外资总额占比指标。
关键词:
外资进入 流通结构 门限效应 非线性关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子龙
本文基于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利用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讨论信息化发展对城镇化进程的动态机制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化对城镇化进程整体呈促进作用,在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及人力资本投资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呈现倒U型结构的影响,超过特定的阈值后,对城镇化的影响效应逐步减弱。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各省应充分利用"信息化红利",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促进产业聚集与人口聚集。
关键词:
城镇化 信息化 门限回归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援成 潘启娣
企业现金持有与资本结构调整往往有密切关系。以2005-2014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动态面板阈值回归方法,首次考察了现金持有水平及融资约束对资本结构非线性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金持有水平越高,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越快,资本结构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绝对程度也会相应越大。这些关系在不同的负债水平下有明显差异,过度负债时,现金持有水平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呈正向关系,与资本结构偏离程度呈负向关系;负债不足时,现金持有水平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呈负向关系,与资本结构偏离程度呈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现金持有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援成 潘启娣
企业现金持有与资本结构调整往往有密切关系。以2005-2014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动态面板阈值回归方法,首次考察了现金持有水平及融资约束对资本结构非线性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金持有水平越高,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越快,资本结构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绝对程度也会相应越大。这些关系在不同的负债水平下有明显差异,过度负债时,现金持有水平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呈正向关系,与资本结构偏离程度呈负向关系;负债不足时,现金持有水平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呈负向关系,与资本结构偏离程度呈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现金持有水平对资本结构非线性调整的影响程度会因融资约束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它们之间的正负向关系并不受融资约束程度的不同而改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智淋 成禹同 董志勇
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市1979—2011年的面板数据,以通货膨胀率作为门限变量,运用面板数据平滑转换回归模型,考察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非线性的通货膨胀率门限效应,当通货膨胀率低于门限值时,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而当通货膨胀率高于门限值时,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这意味着当通货膨胀率超过门限值时,通货膨胀不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起艳 曾寅初 王振华
已有关于"结构红利假说"的文献大多基于线性模型,但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存在着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加速"和"结构性减速"阶段,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对社会生产率的影响很可能是非线性的。本文基于2002—2015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产业结构升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并结合城市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变迁成本进一步分析非线性关系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存在"结构红利";产业结构升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非线性的,随产业结构升级的推进先逐渐递增后逐步减弱;分样本看,副省级城市或直辖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的"结构红利"效应最显著;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技术效率途径,而技术进步途径贡献不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红
本文基于2000-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非线性框架下电商消费与流通经济增长关系的时变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考察在流通产业发展异质化下,全国30个省份地区电商消费发展对流通经济增长的渐进影响效应及传递路径。研究发现,以电商消费做转换函数的门限变量,经济增长效应呈现渐进演变的非线性关系;以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做门限变量,经济增长效应的非线性效果更强烈。此外,流通经济水平低于门限变量时,经济增长的线性影响部分首先呈现负效应,而后随着流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非线性部分的影响效应逐渐起主导作用;流通产业结构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田昆儒 蒋勇
以沪深两市ST和金融行业外的A股上市公司2003年至2013年间国有股权比例大于零的相关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面板门限回归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国有参股不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股权比例优化区间为(5.01%,15.46%],国有股权比例尽量接近15.46%;国有相对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股权比例优化区间为(32.16%,43.86%],国有股权比例尽量接近32.16%;国有绝对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股权比例优化区间为(74.56%,100%)。
关键词:
国有股权比例 优化区间 面板门限回归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田昆儒 蒋勇
以2010~2014年创业板、2005~2014年中小板和2003~2014年沪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面板门限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了创业板、中小板和沪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率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使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现金股利支付率小于等于13.86%;中小板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率与公司价值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使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现金股利支付率为23.9%;沪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率与公司价值间也存在倒U型关系,使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现金股利支付率为51.07%。使上市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现金股利支付率,从创业板、中小板到沪市A股主板,呈现从低到高的趋势,体现了企业生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骆永民
文章从线性和非线性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对房价的影响。通过对各省历年房价和城市化的核密度估计空间分布分析,发现城市化和房价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并且各省份的城市化和房价水平存在"双峰"分布特征和空间相关性。这说明在分析城市化对房价的影响时应考虑可能的门限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这两种非线性关系。据此,文章基于中国30个省份1998-2009年的面板数据,使用普通面板回归、空间面板回归、门限面板回归和平滑门限面板回归这四种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城市化水平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房价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经济增长水平较高、人力资本集聚的地区,城市化对房价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钟成林 周峰 胡雪萍
为总结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的演变规律,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变迁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本文以发展经济学农业劳动力城乡迁移理论为指引,利用我国30个省份1991-2016年的相关数据,综合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和门限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整个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将依次经历"大规模化转变"(零星乡-城单向迁移向大规模乡-城单向迁移的转变)和"双向化转变"(大规模乡-城单向迁移向乡-城与城-乡流动模式并举的双向流动模式的转变)两次转变,其中第一次转变对应的城市化率临界区间为31%-40%,而第二次转变对应的城市化率临界区间为55.2%-63.2%。(2)总体而言,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变迁有效地促进了全要素农业生产效率的增长,但与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的第一次转变相比,第二次转变对全要素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边际促进作用相对更弱;进一步分析发现,对规模效率捕获能力的下滑是导致上述差异的结构性根源,而我国农地产权制度不完善、土地产权交易市场体系不健全、农地的家庭之间流转以及家庭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集中过程受阻、生产经营规模无法实现同步扩张,农业生产系统对规模效率的捕获能力持续下滑等是导致上述差异的内在根源。根据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的阶段特征,应实行差异化的农业技术创新政策和农地流转干预模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创练 陈国进 陈娟
本文采用门限面板回归模型对我国1978~2008年间29个省份(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政府消费性支出在促进私人消费和带动内需上是否存在Armey曲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该命题在我国并不成立,即政府规模扩张并不会导致政府消费对私人消费挤入(促进)效应的大幅度下降或者逆转。其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规模高于17.74%的省份(市)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如青海、宁夏、甘肃、陕西、新疆等地),这些地区和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而与私人消费呈互补关系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相对较为匮乏。政府消费规模扩张并不会直接导致政府消费与私人消费替代效应的进一步凸现,从而使得两者关系在某种...
关键词:
挤出效应 挤入效应 门限回归模型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潘国臣 池璐
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市2007~2016年的相关数据,运用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PSTR)建模考察社会保障对人身意外险需求的门槛效应,以及在社会保障发展条件下人身意外险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社会保障水平对人身意外险需求存在非线性影响,以平滑转换的位置参数为界,当前我国大多数样本省份处于低体制区间,少量样本省份处于高体制区间。低体制下,社会保障水平、受教育程度、总抚养比与人身意外险需求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体制下,仅有社会保障水平、受教育程度是与人身意外险需求显著正相关的变量。另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总抚养比和城市化率等变量在体制转换后可能对人身意外险需求产生抑制作用。研究结论对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人身意外险市场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史桂芬 刘欢 王佳
主流的财政分权理论认为,分权有利于增加地方政府对教育等公共物品供给。基于2007-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非线性面板门槛方法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对公共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公共教育支出影响存在非线性双重门槛特征,当财政分权度提高跨越门槛值,其对教育支出的负向影响程度随之降低。此外本文研究同时发现,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教育支出规模具有显著的负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巍 夏连虎
经济新常态下,提高工业资本等要素配置效率是实现经济向高质量增长转变的必然要求。本文在政府主导、投资驱动的工业发展模式下,结合地方债务压力和金融发展差异门限变量,在非线性框架下运用动态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地方债务规模与工业资本配置效率的渐进演变关系。研究发现,适度的地方债务规模有助于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但随着债务压力增加,举债对资本配置的正效应逐步减弱并产生负效应。究其原因,适度举债能补齐工业基础设施短板,压低土地成本,对工业发展产生杠杆效应,从而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但过度举债推升财政风险,占用信贷资源并强化企业融资约束,造成资本配置低效率。此外,研究发现,地方信贷规模提升,能缓解举债的融资约束,促进工业行业间的资本流动;而工业金融深化程度提高,能增强市场竞争机制在要素配置中的作用,缓解举债造成投资错配,从而增强资本配置效率。以上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举债应更理性、适度、规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进出口贸易对环境污染的非线性影响——基于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
进出口贸易对空间不平等的非线性影响——基于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
贸易开放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动态非线性影响——基于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
我国通货膨胀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影响——基于门限回归模型的分析
社会融资规模、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企业杠杆、企业投资与供给侧改革——基于面板双门限回归模型的微观证据
高技术产业的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基于非线性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的分析
财政分权与收入不平等——基于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项目与公司价值——基于面板门限回归模型
收入分布变迁的需求效应及内需问题——基于准面板数据门限模型的分位数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