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01)
- 2023(18622)
- 2022(16006)
- 2021(14972)
- 2020(12661)
- 2019(29011)
- 2018(28425)
- 2017(54127)
- 2016(29247)
- 2015(32812)
- 2014(32405)
- 2013(31714)
- 2012(28830)
- 2011(25853)
- 2010(25354)
- 2009(23104)
- 2008(22190)
- 2007(18930)
- 2006(16245)
- 2005(13978)
- 学科
- 济(114559)
- 经济(114420)
- 管理(79787)
- 业(78226)
- 企(62469)
- 企业(62469)
- 方法(54801)
- 数学(48594)
- 数学方法(48014)
- 农(33015)
- 中国(32769)
- 财(30304)
- 业经(25020)
- 学(24400)
- 贸(22625)
- 贸易(22614)
- 农业(22406)
- 易(22057)
- 地方(21364)
- 制(20039)
- 环境(17728)
- 务(17681)
- 技术(17658)
- 财务(17610)
- 财务管理(17573)
- 和(17259)
- 银(17231)
- 银行(17165)
- 企业财务(16647)
- 理论(16580)
- 机构
- 大学(409701)
- 学院(405504)
- 济(166611)
- 经济(163456)
- 管理(160886)
- 理学(140886)
- 研究(140145)
- 理学院(139334)
- 管理学(136765)
- 管理学院(136058)
- 中国(104178)
- 科学(88059)
- 京(86762)
- 农(72900)
- 财(72608)
- 所(69894)
- 业大(65381)
- 研究所(64624)
- 中心(63964)
- 财经(59535)
- 农业(57467)
- 江(56194)
- 经(54729)
- 北京(54398)
- 范(52288)
- 师范(51673)
- 经济学(50956)
- 院(50709)
- 经济学院(46170)
- 州(45012)
- 基金
- 项目(291524)
- 科学(228826)
- 基金(214196)
- 研究(206687)
- 家(190453)
- 国家(188746)
- 科学基金(160836)
- 社会(132267)
- 社会科(125424)
- 社会科学(125389)
- 基金项目(113403)
- 省(111023)
- 自然(106319)
- 自然科(103897)
- 自然科学(103864)
- 自然科学基金(102004)
- 划(95098)
- 教育(94115)
- 资助(88236)
- 编号(81993)
- 重点(65407)
- 成果(65113)
- 部(64474)
- 发(61510)
- 创(60434)
- 科研(56718)
- 创新(56537)
- 国家社会(55885)
- 课题(55698)
- 教育部(54963)
- 期刊
- 济(170034)
- 经济(170034)
- 研究(114980)
- 中国(72343)
- 学报(71516)
- 农(65834)
- 科学(63476)
- 管理(56062)
- 大学(53730)
- 财(53175)
- 学学(50865)
- 农业(45428)
- 教育(38877)
- 技术(32635)
- 融(32189)
- 金融(32189)
- 经济研究(28797)
- 财经(28209)
- 业经(27416)
- 业(24265)
- 经(24242)
- 问题(22487)
- 图书(20865)
- 科技(20418)
- 版(20277)
- 业大(18812)
- 统计(18771)
- 贸(18452)
- 技术经济(18430)
- 理论(18131)
共检索到576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朱彤 刘斌 李磊
本文运用中国城镇家庭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实证检验了外资进入对收入总体水平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外资进入对居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在控制了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经验等基本的收入决定要素下,逐步引入产业、省份、企业所有权和职业类别的固定效应后,检验结果依然稳健。本文进一步验证了外资进入对不同类型劳动者的影响。其结果显示:外资进入对高技能劳动收入的正向影响大于对低技能劳动力收入的正向影响;外资进入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劳动者收入的影响存在差异;外资进入对男性劳动力收入的正向影响大于对女性劳动力收入的正向影响;外资进入对高收入者的正向影响大于对低收入者的正向影响。因此,从某种...
关键词:
外资进入 居民收入 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小洁 刘鹏程 李磊 陈梅
本文运用2007年中国家庭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检验了贸易开放对城镇居民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对城镇居民总体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本文进一步验证了贸易开放对劳动者就业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从劳动者技能水平来看,贸易开放对低技能劳动者就业有负面影响,对中等技能劳动者就业有正面的影响,对高技能劳动者就业影响不显著;从三大产业就业来看,贸易开放对第一产业就业具有显著负面影响,对二、三产业就业具有显著正面影响。第三产业中,贸易开放对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具有正面影响,对分配和消费性以及社会性服务业就业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城镇居民就业 就业结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阚大学
文章采用2002年CHIP中的城镇数据,从微观上控制劳动者的个体特点、职业特征和企业所有制特征对劳动者收入的影响,将FDI引入收入方程,实证研究了FDI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FDI对低技能劳动力收入的促进作用小于对高技能劳动力收入的促进作用,FDI拉大了技能劳动力的收入差距,相关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并且发现FDI拉大了国有企业劳动力与非国有企业劳动力的收入差距,FDI拉大了资本收入者和劳动收入者的收入差距。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东明 丁海燕
文章基于城镇入户调查数据(UHS)考察1999年-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及其原因,通过不平等分解发现:教育、地区、年龄等人口特征能解释的组间不平等占总收入不平等的1/3左右,其余部分的不平等由组内不平等所导致。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国企改革、城镇化和全球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发现:城镇化对降低不平等起到了一定作用,国企改革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全球化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明朗。因此,应加快城镇化步伐,降低城镇内部不平等,从而改善整体收入分配状况。
关键词:
组内不平等 固定效应模型 UHS数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东明 丁海燕
文章基于城镇入户调查数据(UHS)考察1999年-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及其原因,通过不平等分解发现:教育、地区、年龄等人口特征能解释的组间不平等占总收入不平等的1/3左右,其余部分的不平等由组内不平等所导致。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国企改革、城镇化和全球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发现:城镇化对降低不平等起到了一定作用,国企改革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全球化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明朗。因此,应加快城镇化步伐,降低城镇内部不平等,从而改善整体收入分配状况。
关键词:
组内不平等 固定效应模型 UHS数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东明 丁海燕
文章基于城镇入户调查数据(UHS)考察1999年-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及其原因,通过不平等分解发现:教育、地区、年龄等人口特征能解释的组间不平等占总收入不平等的1/3左右,其余部分的不平等由组内不平等所导致。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国企改革、城镇化和全球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发现:城镇化对降低不平等起到了一定作用,国企改革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全球化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明朗。因此,应加快城镇化步伐,降低城镇内部不平等,从而改善整体收入分配状况。
关键词:
组内不平等 固定效应模型 UHS数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易行健 盛威 杨碧云
本文利用2009年中国六个省份与直辖市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与扩展分析,并与2007年的实证结果进行了比较,结论表明:(1)家庭可支配收入、户主受教育程度与家庭人口结构均显著影响居民家庭的旅游消费决策与旅游消费支出;(2)2009年和2007年的家庭旅游支出的收入弹性都显著地大于1,表明旅游市场有很大的增长潜力;(3)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既会提高家庭外出旅游的概率,也会促进家庭旅游时的支出;(4)城市人口规模对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5)妻子的受教育程度与就业状态对家庭旅游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该影响要大于丈夫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本...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夏柱兵 马骁 蒲明
本文利用2005—2009年安徽省城镇居民住户调查的月度数据来探讨安徽省城镇居民的收入差异,该数据尚未在相关文献中发现。分析表明,基于月度数据计算的基尼系数大于基于年度数据的结果;工资收入差异是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决定因素;随平均收入的上升,收入的增幅也在提高,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呈扩大的趋势。另外,研究还显示二次分配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微乎其微。城镇高收入群体的税负很轻,同时,城镇低保远未达到"应保尽保"和"应退尽退"的目标。
关键词:
住户调查 收入差异 低保 个人所得税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魏新 邱黎强
为了在有限的财力下为更多的人提供教育机会,中国除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收取少量的杂费外,近年来,一个重要的教育财政政策变化就是开始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成本分担,收取一定的学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华 胡雪枝
收入增长是否可以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这一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利用中国城镇居民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直接估计法估算主要营养素的收入弹性。研究发现,虽然中国城镇居民主要营养素均缺乏收入弹性,但由动物性食物提供的主要营养素的收入弹性均明显高于主要营养素总的收入弹性,更大于由植物性食物提供的主要营养素的收入弹性。从营养结构角度考察,收入增长对城镇居民优质蛋白摄入量的增加有积极作用,收入增长对居民营养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饱和性脂肪酸摄入量的增加对中国营养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
营养需求 收入弹性 结构 城镇居民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蒋含明
本文运用2002年中国家庭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实证检验了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为了克服内生性,选用了样本中各个城市市委书记上任时距离退休年限作为要素市场扭曲的工具变量。回归结果表明:(1)要素市场扭曲对于城镇居民的劳动性报酬具有稳健的负向影响;(2)要素市场扭曲显著提高了我国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报酬水平,但对城镇居民获取财产性收入的机会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总体而言,中国渐进性改革进程中出现的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目前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总结并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要素市场扭曲 收入分配 财产性报酬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邹晨 欧向军
借鉴区域差异相关系数及其构成分解等相关数理模型,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区域差异过程、空间结构和来源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异总体呈现缩小趋势,工资性收入是影响收入差异最主要的因素,空间上表现为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间"的差异。
关键词:
收入差异 城镇居民 来源结构 空间结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文府
现有对中国居民收入性别差异的研究都是基于个人收入样本数据,进行收入差异均值分解和歧视定量研究。本文基于人们对其收入是否合理进行主观评价的指标,来选择指数基准以深入研究城镇居民收入的性别差异。本文的计算结果显示,按照经典的Blinder-Oaxaca模型和Cotton模型计算,收入的性别歧视被大大低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慧 李景国
从房价收入比变动趋势及其所处区间范围的视角对全国1998年~2010年的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支付能力问题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支付能力逐步上升且趋于合理,这一结论与社会现实中的普通购房者"望楼兴叹"现象似乎构成了一对难以解释的矛盾,原因在于城镇居民家庭间收入差距巨大,导致60%的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支付能力不足、部分热点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过高及保障性住房的历史供应不足。
关键词:
城镇居民家庭 住房支付能力 房价收入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杜欣荣
保险作为一种风险防范的手段,能对未来发生风险造成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补偿。从理论上来说,购买保险能提高居民幸福感。本文运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对购买保险与居民幸福感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购买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能提升居民幸福感;而购买失业保险对提升居民幸福感则没有作用,这可能与现行的失业保险领取条件较高、保障作用不大等因素有关。为此,进一步发挥保险对提升居民幸福感的积极作用,应不断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居民受益;积极发展和推广商业保险,尤其是防范意外、保护健康的保险品种;增强失业保险制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细化失业保险的领取条件,灵活调整失业保险的补偿金额和给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不同期限类型劳动合同的工资决定机制及差异——基于中国家庭住户收入调查数据的经验研究
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再估计——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本地非农就业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基于CHIP农村住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二次分配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效果分析——基于2007—2010年安徽省城镇住户调查数据
城镇家庭消费不平等的度量和分解——基于广东省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北京城镇居民收入与家庭能源消费关系研究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流动性及其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退休城镇居民消费变动及影响机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
家庭服务性消费支出的决定因素——基于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
城镇居民收入代际传递现象及其形成机制——基于2008年天津家庭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