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20)
- 2023(9163)
- 2022(7748)
- 2021(7231)
- 2020(6228)
- 2019(14590)
- 2018(14153)
- 2017(26945)
- 2016(14651)
- 2015(16983)
- 2014(17071)
- 2013(17333)
- 2012(16559)
- 2011(15199)
- 2010(15087)
- 2009(14276)
- 2008(14364)
- 2007(12842)
- 2006(11011)
- 2005(10085)
- 学科
- 济(71785)
- 经济(71731)
- 管理(36193)
- 业(35007)
- 方法(32581)
- 数学(29738)
- 数学方法(29551)
- 企(25496)
- 企业(25496)
- 中国(20510)
- 农(18908)
- 贸(15890)
- 贸易(15884)
- 地方(15471)
- 易(15345)
- 财(14608)
- 学(13431)
- 业经(12370)
- 制(12053)
- 农业(12002)
- 环境(10384)
- 银(10368)
- 银行(10347)
- 融(10315)
- 金融(10312)
- 和(10157)
- 行(9980)
- 地方经济(9513)
- 发(8367)
- 出(8359)
- 机构
- 大学(225012)
- 学院(223038)
- 济(101195)
- 经济(99427)
- 研究(84754)
- 管理(80340)
- 理学(69142)
- 理学院(68241)
- 管理学(67169)
- 管理学院(66743)
- 中国(63747)
- 科学(51890)
- 京(48712)
- 所(44911)
- 农(43754)
- 财(42842)
- 研究所(41220)
- 中心(37590)
- 农业(35249)
- 财经(34789)
- 业大(34658)
- 经济学(33253)
- 江(32177)
- 经(31748)
- 北京(31004)
- 经济学院(30220)
- 院(29266)
- 范(29233)
- 师范(28984)
- 科学院(27676)
- 基金
- 项目(148137)
- 科学(116093)
- 基金(108903)
- 研究(105710)
- 家(96935)
- 国家(96244)
- 科学基金(79921)
- 社会(68486)
- 社会科(65010)
- 社会科学(64988)
- 基金项目(57063)
- 省(55871)
- 自然(50584)
- 自然科(49374)
- 自然科学(49355)
- 划(48595)
- 自然科学基金(48503)
- 教育(47746)
- 资助(45222)
- 编号(41432)
- 重点(34603)
- 部(34341)
- 发(33829)
- 成果(33787)
- 创(30299)
- 国家社会(29582)
- 中国(29479)
- 课题(29051)
- 教育部(28753)
- 科研(28687)
- 期刊
- 济(108710)
- 经济(108710)
- 研究(67227)
- 中国(42083)
- 农(40235)
- 学报(39199)
- 科学(34388)
- 财(31778)
- 大学(27991)
- 农业(27844)
- 管理(26852)
- 学学(26510)
- 经济研究(20150)
- 融(19534)
- 金融(19534)
- 教育(18995)
- 财经(17593)
- 技术(17473)
- 业经(17007)
- 业(16234)
- 经(15251)
- 问题(15053)
- 贸(14955)
- 国际(13077)
- 世界(12697)
- 技术经济(11665)
- 商业(11358)
- 资源(11065)
- 版(11062)
- 统计(11047)
共检索到328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曹慧 林海
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外资进入中国小麦、稻谷加工流通领域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分析外资进入对中国粮食购销市场和加工行业的影响,进而对中国应对外资进入粮食市场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资进入 小麦 稻谷 加工流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善高 田旭
基于1985-2014年中国粮食(稻谷、小麦和玉米)生产成本的省级宏观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成本函数模型对三种作物生产成本上升之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要素价格调整效应是驱动粮食生产成本增加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生产规模效应,而技术进步效应和效率改进效应均能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但技术进步效应降低成本的作用更明显。2)劳动、化肥和其他要素价格均表现出正的价格调整效应,其中劳动价格影响最大。3)三种作物均存在规模经济性,但稻谷的规模经济性有所下降,而小麦和玉米的规模经济性有略微的提升。4)技术进步效应能降低生产成本,其中,稻谷的技术进步效应对成本的降低作用要高于小麦和玉米,但效率提升对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较小。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我们认为进一步深化规模化种植、推动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和推进小麦、玉米机械作业等均能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与此同时,考虑到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趋势不可避免,可以尝试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如套种)、延长农产品产业链等来增加土地收益,从而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保障我国粮食供给安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善高 田旭
基于1985-2014年中国粮食(稻谷、小麦和玉米)生产成本的省级宏观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成本函数模型对三种作物生产成本上升之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要素价格调整效应是驱动粮食生产成本增加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生产规模效应,而技术进步效应和效率改进效应均能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但技术进步效应降低成本的作用更明显。2)劳动、化肥和其他要素价格均表现出正的价格调整效应,其中劳动价格影响最大。3)三种作物均存在规模经济性,但稻谷的规模经济性有所下降,而小麦和玉米的规模经济性有略微的提升。4)技术进步效应能降低生产成本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晓燕 李雪
结合粮食贸易格局演变及口粮贸易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拓展稻谷和小麦进口的潜在路径及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从数量角度来看,未来中国稻谷和小麦进口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进口多元化应基于价格、品质、运输、贸易政策、政治风险、生产波动、季节差异等多种因素,并结合农产品整体进口格局进行综合考量。未来拓展大米进口来源可供选择的国家包括缅甸、印度、柬埔寨、巴西和美国等;拓展小麦进口来源可供选择的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法国、乌克兰、阿根廷、德国、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等。在“十四五”期间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应继续坚持以我为主,增强市场调控能力;积极开拓新的进口渠道,防范进口来源过度集中的风险;培育具有粮食贸易掌控力的大粮商,提升贸易话语权;积极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制定,提升国际市场话语权。
关键词:
小麦 稻谷 口粮安全 进口多元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子刚 郭庆海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异常,粮食生产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供求关系,增加了人们对"粮食危机"的预期。作为全球种植生产和消费需求最广泛的粮食作物,稻谷与人们生活最为密切,稻谷的国际及国内市场供求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稻谷市场供求为研究对象,分析稻谷历年生产状况,探讨稻谷的消费情况,对稻谷市场供求形势及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
稻谷市场 产销形势 供求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彭克强
本文依据稻谷、小麦、玉米在1984~2007年间的可比成本收益数据,分别对各自亩均实际收益与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展开协整分析。研究发现:提高粮食价格是促进粮农增收的关键因素,提高粮食单产也是促进粮农增收的重要因素,而物质与服务费的稳定增长是阻碍粮农增收的主要因素;测算表明,此间粮食价格和物质与服务费二者间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应健全市场导向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应通过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促进粮食单产水平的稳定提高,应采取多种有效政策措施切实稳定和降低粮食生产的物质与服务费。
关键词:
粮食 生产收益 价格 协整分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连喜 赵晶 李琪 吴荣军 耿秀华
本文利用1949-2009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稻谷种植面积、总产量及单产资料,分析全国稻谷种植面积重心、总产量重心以及单产重心的移动轨迹、偏移距离等。结果表明:(1)1949-2009年,稻谷种植面积重心、总产量重心,整体上均呈现出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趋势。(2)稻谷单产重心偏移轨迹从东西方向来看,20世纪50、60年代先向东偏移,此后逐渐向西回归;从南北方向上来看,单产重心呈现波动上升、下降趋势,大约在33°N-34°N之间移动。(3)从重心总偏移距离来看,种植面积最小,总产量次之,单产最大;从偏移方向来看,三者均是向东北、西南方向偏移的年份居多,说明稻谷生产东北、西南方向的发展不平衡状...
关键词:
稻谷生产 重心模型 移动轨迹 偏移距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林仁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常明 王西琴 贾宝珍
在中国粮食生产与水资源分布日益不平衡的背景下,提高灌溉用水效率是保障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的战略需要。本文运用投入导向型DEA和面板Tobit模型,探究了2008—2017年中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的灌溉用水效率的时空特征和驱动因素差异。结果表明:中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灌溉用水效率均有较高提升空间,其中稻谷和小麦在研究期内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而玉米则呈现倒"U"型趋势。空间分布方面,玉米各主产区的灌溉用水效率基本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主要问题为效率值波动较大;而稻谷和小麦主产区中,华南双季稻区、北部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灌溉用水效率及增长幅度较低。进一步的驱动因素分析表明,资源环境的变化更易驱动玉米灌溉用水效率;现有节水灌溉条件下农田水利设施对不同粮食作物灌溉用水效率的驱动方向和作用程度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发展对3种粮食作物灌溉用水效率均有较大驱动力。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对因地制宜制定实施粮食水资源管理政策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翔 柯新利
随着农业生产的成本"地板"抬升,大宗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受阻下降,效益和增收的空间受到挤压,有必要通过节本增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本文对1990-2015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种植总成本及结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以探索这段时间我国粮食种植生产各项成本的变化规律及粮食生产模式的转变情况,分析三大粮食作物总成本及结构变化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我国粮食生产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保障农业生产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谷物 生产成本 土地成本 人工成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智霞
公共产品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领域公共产品中所包含的基础设施、流通服务和流通机构等,都会对流通领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先对流通领域公共产品概念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流通领域公共产品及其供给渠道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最后提出流通领域公共产品创新发展策略。从加强流通领域公共产品法治体系建设入手,优化流通领域公共产品的发展环境。同时运用混合供给模式加强公益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并建立公共产品安全评价预警体系与公共服务信息系统,通过创新战略布局为我国流通领域公共产品发展增添活力。
关键词:
公共产品 流通领域 创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俞华 路红艳
本文分析了国际上物联网在流通领域应用的情况及其在我国流通领域应用推进缓慢的原因,包括成本制约、信息化基础建设滞后、产业链尚未形成以及技术标准、安全隐私、商业模式等问题。本文研究表明,从未来发展前景来看,在国家政策引导和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物联网技术在流通领域应用将逐步进入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阶段,呈现出RFID技术大规模应用、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等趋势,并创造"智慧流通"模式,促进流通业服务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延伸。
关键词:
物联网 RFID 流通领域 物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智霞
公共产品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领域公共产品中所包含的基础设施、流通服务和流通机构等,都会对流通领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先对流通领域公共产品概念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流通领域公共产品及其供给渠道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最后提出流通领域公共产品创新发展策略。从加强流通领域公共产品法治体系建设入手,优化流通领域公共产品的发展环境。同时运用混合供给模式加强公益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并建立公共产品安全评价预警体系与公共服务信息系统,通过创新战略布局为我国流通领域公共产品发展增添活力。
关键词:
公共产品 流通领域 创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姜洁 安晓宁
小麦是中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本文采用秩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979~1994年间全国小麦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进行实证分析,并就充分发挥小麦区域比较优势以提高区域间小麦生产水平,乃至最终实现全国小麦生产水平整体增长提出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