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57)
2023(14450)
2022(12214)
2021(11475)
2020(9689)
2019(22356)
2018(22011)
2017(42513)
2016(22798)
2015(25668)
2014(25257)
2013(25427)
2012(23295)
2011(20888)
2010(20587)
2009(19332)
2008(19171)
2007(16619)
2006(14589)
2005(13230)
作者
(65062)
(54057)
(53730)
(51073)
(34615)
(25622)
(24393)
(21237)
(20509)
(19259)
(18425)
(18408)
(17377)
(16963)
(16621)
(16397)
(16178)
(15658)
(15375)
(15346)
(13292)
(13279)
(12864)
(12286)
(11983)
(11980)
(11968)
(11867)
(10692)
(10674)
学科
(100740)
经济(100620)
(89382)
(80031)
企业(80031)
管理(78575)
方法(46596)
数学(37442)
数学方法(37129)
业经(30180)
(30138)
(29373)
中国(26309)
(21431)
财务(21372)
财务管理(21351)
农业(21154)
企业财务(20220)
技术(19371)
(19225)
贸易(19215)
(18904)
(18743)
(18484)
理论(17151)
(16803)
地方(16627)
(16617)
(16129)
环境(14996)
机构
学院(331105)
大学(330726)
(142544)
经济(139981)
管理(137926)
理学(119229)
理学院(118048)
管理学(116533)
管理学院(115931)
研究(109247)
中国(85260)
(70740)
科学(64804)
(63776)
(53967)
(51843)
财经(51696)
研究所(49082)
中心(48308)
(47306)
业大(47034)
(46672)
北京(45119)
经济学(42839)
农业(40663)
(40097)
师范(39797)
(39434)
经济学院(38779)
财经大学(38477)
基金
项目(222637)
科学(177218)
研究(165615)
基金(164604)
(142011)
国家(140808)
科学基金(122648)
社会(106758)
社会科(101270)
社会科学(101244)
基金项目(87295)
(84453)
自然(78683)
自然科(76913)
自然科学(76895)
自然科学基金(75574)
教育(73801)
(70550)
资助(67559)
编号(66470)
成果(52956)
(50139)
重点(48735)
(48227)
(47453)
课题(44494)
国家社会(44427)
创新(44376)
教育部(43403)
(43011)
期刊
(157079)
经济(157079)
研究(100216)
中国(58288)
管理(54061)
(49933)
(48149)
学报(46671)
科学(46275)
大学(36142)
学学(34130)
农业(34110)
教育(30119)
技术(28823)
(28362)
金融(28362)
业经(26340)
财经(25680)
经济研究(25242)
(22052)
问题(20489)
(20033)
技术经济(18606)
(16970)
世界(16552)
现代(16469)
理论(15718)
科技(15644)
图书(15061)
国际(14846)
共检索到484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江  
根据“入世”时的承诺 ,外资基金公司将进入我国的基金业。作为年轻的中国基金业 ,应正视外资进入国内基金业所带来的机遇与竞争压力 ,抓住机遇 ,变压力为动力 ,通过市场机制使自身不断成熟、壮大。本文从我国基金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入世”承诺出发 ,分析了外资基金进入国内基金业带来的相应影响 ,并提出了发展我国基金业的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邬跃  梁晨  温卫娟  
本文认为,中国物流市场存在着两张网络,一张是外资在物流业的网络,一张是中国本土企业的网络。中国物流企业在中国的网络里运作,外资物流企业在外资的物流网里运作,二者“井水不犯河水”。当我国从世界制造工厂转向世界消费市场之时,外资物流业将直接对决中国物流业。文章提出,我国政府要对物流业的外资进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适时对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加大对具有战略意义的沿海港口的控制力度;高度重视全球产业转移的趋势,提高中国物流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长娟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服务业已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领域。本文选取2001年进入上海市的外资服务企业作为样本,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列联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外资服务企业中国市场进入模式的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外资服务企业的进入模式选择具有更强烈的独资倾向,并对服务行业类型、经营期限、资本密集度以及文化距离因素对外资服务企业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雪松  
经过80多年的快速发展,时至今日,美国基金业依然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2006年,美国基金资产已一举跨跃10万亿美元大关,9100万个人投资者持有基金,代表了5400万个家庭,占美国家庭总数的47.5%,在金融创新活跃的美国资本市场中,基金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成为投资者首选的理财工具。美国基金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及业绩的稳定增长,似乎向人们证明整个基金行业的发展基础像冰川一样坚固不变。但这只是一孔之见,进行深入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薇  
通过将保险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分解,本文对外资进入可能引发的资本形成效应、市场竞争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等三个假说进行了检验,首次探讨了外资进入对中国保险业效率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1)外资进入所带来的资本形成效应是对中国保险业效率改善最为直接的经济效应,但它主要通过扩展保险业务来实现,保险资金运用的效率并没有明显提升;(2)外资进入引发的市场竞争效应确实对保险业的效率改进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外资机构数量的增加比资产和市场份额的增长对效率的影响更为明显;(3)保险机构的外资持股比例与其效率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外资持股比例在达到一定程度后,技术外溢效应才会对中国保险业效率起到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旭霞  
加入WTO以后,潜力巨大且远未成熟的中国保险市场一直吸引着众多外资的目光。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在我国境内经营的外资保险公司数量已达到25家,经营机构30余家,数量远远超过中资保险公司,另有100多家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建立了200余个代表处。那么,如此庞大的外资军团,究竟给中国保险业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邹新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刻教训在于:越是开放的经济体,越应该对进出本经济体的境外资金加强监测和管控。这对处于经济转型和加快开放的中国经济来说,尤其具有参考意义。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境外资金大量、持续地流入中国境内,并在我国的经济金融运行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份量。然而,目前国内尚未对境外资金的流入进行系统、深入的跟踪研究,导致无法对境内的境外资金做出准确的把握。在人民币汇率制度加快改革的大背景下,加强对境内的境外资金监控更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本文在估算境外资金的流入态势和规模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入境的主要途径和动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逯经钢  
我国基金业已经走过近10年的里程。10年来,基金业为投资者带来了较好的回报,整个行业也在开拓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基金业目前整体规模小,绝大多数基金仍是封闭式基金,而且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业还处在“幼稚期”。在这种情况下,基金业如何应对WTO带来的挑战,现在应该做哪些准备,这是关系到我国基金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大事。本文正是讨论了我国基金业的现状、WTO所带来的挑战以及应对的策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翔  于瑾  
以2005~2010年上半年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样本,从羊群行为角度考量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业绩持续性。结果表明,基金卖出股票羊群行为强于买入股票羊群行为,且没有证据表明我国基金有联手坐庄行为。相对于输者组合,赢者组合在卖出价格下跌股票时行为更加趋同,且受市场行情影响较小,这与其业绩压力和研究能力有关。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亚琴  
以基金"老鼠仓"丑闻为案例,本文为加大违规成本达到基金监管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并通过检验投资者"用脚投票"对基金管理者过错产生的惩罚力度,说明基金监管以加重惩处来威慑违规行为的必要。基于"损失厌恶"原理,本文首次在理论上说明加重处罚比提升激励更能制约基金管理者行为。我们发现,开放式基金赎回机制是一种重要的基金监管补充方式,投资者"用脚投票"可以让基金管理公司为"老鼠仓"担负连带责任,加重其违法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其行为。而且,由于受损投资者补偿机制缺失,来自基金个体投资者的惩罚更甚于机构投资者。然而对于违规的基金经理本人,投资者"用脚投票"却力所不及,因此通过其他监管方式加大个人的违规成本...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游炳俊  
公司型基金现已成为世界基金组织模式的主流形式 ,而我国到目前为止全是单一的契约型基金。相对于契约型基金的固有缺陷而言 ,公司型基金有契约型基金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基于此 ,公司型基金应该成为我国未来基金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取向。为此 ,必须在法律上明确界定公司型基金的法律性质以及处理好公司型基金与契约型基金的税负均衡问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游炳俊  
公司型基金现已成为世界基金组织模式的主流形式,而我国到目前为止全是单一的契约型基金。相对于契约型基金的固有缺陷而言,公司型基金有契约型基金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基于此,公司型基金应该成为我国未来基金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取向。为此,必须在法制上明确界定公司型基金的法制性质以及处理好公司型基金与契约型基金的税负均衡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雨婷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流通业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吸纳就业。而持续的外资进入对我国流通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并对其行业内就业产生了十分复杂的影响。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了流通业外资进入对行业内就业产生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并对其总体影响进行了验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流通业FDI对行业内就业具有类"漏斗形"的非线性的影响:当流通业FDI小于270.16亿时,流通业FDI对行业内就业有着挤出效应;当流通业FDI处于270.16亿至5182.28亿时,流通业FDI对行业内就业不存在显著影响;当流通业FDI水平高于5182.28亿时,流通业FDI对行业内就业有着正向拉动作用。通过对流通业外资进入影响就业的机制进行检验,文章进一步指出,流通业外资进入主要通过商业集聚效应、市场竞争效应、劳动力再分配效应以及流通渠道再造效应对就业产生影响,且流通业外资进入产生的就业效应主要是通过对内资批发业的影响而产生的。文章提出,流通业外资进入存在的"就业陷阱"值得警惕——在相当长时间内,流通业外资进入对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行业内就业会产生负向挤出效应。这一研究结论对于不同地区,尤其是三、四线市场吸纳外资的态度和政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雨婷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流通业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吸纳就业。而持续的外资进入对我国流通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并对其行业内就业产生了十分复杂的影响。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了流通业外资进入对行业内就业产生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并对其总体影响进行了验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流通业FDI对行业内就业具有类"漏斗形"的非线性的影响:当流通业FDI小于270.16亿时,流通业FDI对行业内就业有着挤出效应;当流通业FDI处于270.16亿至5182.28亿时,流通业FDI对行业内就业不存在显著影响;当流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英骥  邓良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重要区域,跨国公司经营也成为在华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外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在大量数据分析的前提下,运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基于对污染产业进入程度的视角研究外资企业环境责任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