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58)
- 2023(16425)
- 2022(14269)
- 2021(13151)
- 2020(11159)
- 2019(25570)
- 2018(25290)
- 2017(48833)
- 2016(26410)
- 2015(29764)
- 2014(29503)
- 2013(28915)
- 2012(26380)
- 2011(23608)
- 2010(23242)
- 2009(21232)
- 2008(20720)
- 2007(17933)
- 2006(15605)
- 2005(13588)
- 学科
- 济(102797)
- 经济(102649)
- 管理(82342)
- 业(77317)
- 企(65759)
- 企业(65759)
- 方法(50031)
- 数学(43648)
- 数学方法(43061)
- 财(29747)
- 农(26941)
- 中国(26128)
- 业经(23678)
- 制(23028)
- 学(21845)
- 技术(20626)
- 务(18988)
- 地方(18929)
- 财务(18907)
- 财务管理(18866)
- 农业(17994)
- 企业财务(17898)
- 贸(17867)
- 贸易(17858)
- 易(17372)
- 理论(17336)
- 银(17150)
- 银行(17091)
- 环境(16568)
- 行(16185)
- 机构
- 大学(374558)
- 学院(371900)
- 管理(149839)
- 济(148096)
- 经济(144960)
- 理学(130629)
- 理学院(129243)
- 管理学(126949)
- 管理学院(126263)
- 研究(120802)
- 中国(88679)
- 京(78453)
- 科学(74913)
- 财(69257)
- 农(60046)
- 所(59639)
- 业大(57443)
- 财经(55765)
- 中心(55114)
- 研究所(54457)
- 江(53328)
- 经(50813)
- 北京(48865)
- 范(47384)
- 农业(47196)
- 师范(46866)
- 经济学(45035)
- 院(44251)
- 州(42834)
- 财经大学(41866)
- 基金
- 项目(262204)
- 科学(206639)
- 基金(191111)
- 研究(189998)
- 家(167066)
- 国家(165760)
- 科学基金(143038)
- 社会(120322)
- 社会科(114188)
- 社会科学(114157)
- 省(102418)
- 基金项目(101666)
- 自然(93856)
- 自然科(91709)
- 自然科学(91686)
- 自然科学基金(90021)
- 教育(87831)
- 划(86130)
- 资助(78465)
- 编号(76487)
- 成果(60877)
- 重点(58702)
- 部(58142)
- 创(55230)
- 发(54962)
- 课题(52407)
- 创新(51626)
- 科研(50438)
- 教育部(50046)
- 国家社会(49796)
- 期刊
- 济(155029)
- 经济(155029)
- 研究(106321)
- 中国(68612)
- 学报(60105)
- 管理(54726)
- 科学(54608)
- 财(53852)
- 农(53410)
- 大学(46038)
- 学学(43539)
- 教育(40215)
- 农业(36948)
- 技术(34864)
- 融(30132)
- 金融(30132)
- 财经(27032)
- 业经(25127)
- 经济研究(24550)
- 经(23062)
- 问题(20208)
- 科技(19213)
- 业(19152)
- 技术经济(18752)
- 理论(17814)
- 图书(17486)
- 版(17473)
- 实践(16289)
- 践(16289)
- 现代(16119)
共检索到530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丽丽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中国28个制造行业2003-2007年的技术效率进行了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检验了外资进入对其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技术水平制造行业的比较研究,发现制造行业的技术效率随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有所增加,并且外资进入对中、低技术行业技术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高新技术行业的技术效率却没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技术效率 外资进入 DEA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林珏 谢汶莉 李强
以中国为标准国,利用EKS模型测算1995—2011年3个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成员国和具有代表性的35个非NAFTA国家14个制造行业的相对技术水平系数,并进行时间上的纵向动态分析和国家间的横向比较,得出以下结论:NAFTA的成立给各成员国的技术进步都带来好处,且经济互补性强的"南北"型自贸区比经济同构性强的"北北"型区域一体化组织(欧盟)更能使成员国获得技术福利;在NAFTA成员国中,美国制造业相对技术水平最高但各行业差异也最大,而墨西哥最低但行业差异不大;在变化趋势上,美、加、墨三国存在差异,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振
本文引入一个与传统索洛余值方法相一致、同时具有微观基础的总生产率增长分析框架,采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微观数据,实证考察了外资进入对制造业技术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整体总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源于资源再配置效率,而外资的进入是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重要渠道之一。外资企业的总生产率增长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其技术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也均高于制造业整体均值。样本考察期间,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有所改善,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不断提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乔翠霞 杨晨曦
制造业技术创新离不开合理的技术来源选择,而选择技术来源必须考虑行业实际技术水平,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促进技术创新。鉴于此,采用2003—2019年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按照技术水平进行分组回归,实证检验不同技术来源对不同技术水平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自主研发对以专利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且在高技术行业中的作用更突出;对于以发明专利为代表的实质性创新,自主研发仅在非高技术产业样本中存在创新激励作用,在高技术产业样本中,技术引进则发挥显著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不同技术来源对技术创新经济效益的影响发现,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会抑制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增长,而技术改造和自主研发会促进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增长,且其作用效果在低技术行业中更为显著。结论可为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针对性选择技术来源、优化技术创新策略提供现实依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水平 技术来源选择 制造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段亚丁 车维汉
本文用多国多产业李嘉图比较优势模型估计了跨国制造业在1995—2009年期间的相对技术水平系数,并从劳动投入占比、高技能人才占比、研发支出和人力资本外流占比等方面对制造业相对技术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的相对技术水平整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部分中高技术制造业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实证检验的结果发现:高技能人才和研发支出对制造业相对技术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劳动投入对中低技术制造业的相对技术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力资本外流对制造业相对技术水平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最后结合中国制造业在劳动投入、高技能人才、研发支出以及人力资本外流方面的现状和跨国比较分析,本文为中国提...
关键词:
制造业 李嘉图比较优势模型 相对技术水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傅元海 史言信
笔者选择13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29个制造行业利用外资的质量进行系统地评估与比较,结果发现,技术密集型产业利用外资质量较高,资源密集型行业利用外资质量较低,劳动密集型行业利用外资质量没有明显的特征。通过因子载荷和利用外资质量内部结构分析发现,外资的数量贡献对利用外资质量具有决定作用,外资的制度贡献和技术管理贡献对利用外资质量也具有重要作用,外资的经济质量贡献的作用不明显。因此,可以认定制造行业利用外资模式是数量型而非质量型,即利用外资质量总体水平低。行业利用外资水平是利用外资质量的决定因素。外资企业的技术控制降低了生产本地化程度,是利用外资质量低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制造行业 利用外资质量 评估指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章豹 孙陈
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动力,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上。本文采用多指标投入产出分析法和因子定权法等方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7个子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定量测度和排序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技术创新效率 测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世杰 董璐 孙蒙鸽 刘细文 韩涛
[目的/意义]从开源文献中挖掘关于未来技术水平预测的观点信息,为我国前瞻预判科技风险、吸收利用国外技术专家智慧提供支撑。[方法/过程]设计“未来时间戳”词典,结合该词典和技术领域关键词,制定包含未来技术水平预测信息的文献检索策略。利用搜索引擎和学术文献检索平台获取文献全文,或批量下载文献关键字段信息(标题、摘要、关键词等)。利用模式匹配方法和“技术性能三元组”智能文本挖掘软件,从文献中抽取“未来时间戳”+“技术性能三元组”,并对不同国家、机构的预测结果进行总结归纳。[结果/结论]经过开展声呐技术领域未来技术水平预测实证分析,认为基于文本智能挖掘方法开展技术水平预测是可行的,且相对于趋势外推法、专家咨询法等具有结论权威、可靠、能够利用竞争对手国家专家智慧等优势。[局限]受限于文献全文的可获得性等因素,人工判读工作仍必不可少;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开展中外未来技术水平对比、技术威胁识别等研究工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娅娟 王元地 秦颖
基于二元创新理论观点,利用2008~2016年中国制造业27个行业面板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检验FDI对内资企业二元式创新的影响,并研究了行业市场化水平和外资进入速度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FDI对二元式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利用式创新的影响程度要高于探索式创新;行业市场化水平增强了FDI对探索式创新的溢出效应,外资进入速度弱化FDI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考虑了FDI与二元式创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不同来源地的外资对二元式创新的影响差异,即FDI与二元式创新呈倒“U”型关系;西方外资对二元式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港澳台外资只对利用式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明益
文章从外资异质性的视角探讨外资对东道国不同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首先通过构建三部门模型进行理论论证,理论分析结论认为两者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在经验分析部分,借助2003-2009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数据,运用全参数和半参数估计方法,分别从外资来源地、外资投资方式、外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等几个角度刻画外资异质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资来源地、技术水平及外资出资方式对机电行业生产率水平有显著性影响;外资出资比例、产品品质和目标市场消费水平等对食品行业竞争力影响显著;对外直接投资是当前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的最好选择,采用国内并购和吸引外资方式都需要规避资本过度集聚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毛路
本文选取部分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与Tobit模型,分析了公司技术效率以及股权结构对企业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行业的竞争性,将从外部给公司施加压力,迫使公司不断提高效率;在总体上,公司效率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呈曲线关系,存在一个效率最优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技术效率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凌云 鲍怡
本文以中国1999—2007年26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理论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效率,针对制度特征、外商直接投资因素分析了它们对制造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结论表明: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效率逐年提高,FDI对我国的制造业整体上存在正的溢出效应,而国有程度高低则对技术效率有负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的重要政策含义是:中国制造业若要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必须加强经济安全意识,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技术效率。
关键词:
SFA 制造业 技术效率 FDI 制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伟娜 金晓雨
本文根据2001-2008年28个制造业的工业产出、资源投入和二氧化硫排放数据,在对环境技术函数和环境方向性距离函数进行改进的基础上,计算各行业的环境技术效率及其发展趋势,并对影响产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的环境技术效率总体水平较低,但是大多数产业的环境技术效率都呈上升趋势;在影响产业的环境技术效率因素中,科技投资加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促进了环境技术效率的提高;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易改善环境技术效率;外商投资可能带来产业"污染天堂";环境规制没有达到提高环境技术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
方向性距离函数 环境技术效率 协调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卫平 黄敏仪
在区域技术效率的比较研究中,大多数文献采用SFA方法进行分析,一般认为东中西部技术效率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且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呈扩大化趋势。然而SFA方法将所有区域看作一个整体,忽略了地区间技术条件的差异性,使得区域间技术效率的比较缺乏可靠性,因此本文采用共同前沿方法(MFA),将各区域置于共同前沿面上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利用我国1998~2012年装备制造业东中西部的相关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区域间技术条件存在显著差异,中西部装备制造业技术效率水平呈现向东部追赶的效应而非扩大趋势,有异于大部分采用SFA方法研究的结果。
关键词:
技术效率 装备制造业 共同前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滨元
借助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对企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和企业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技术不仅能够直接促进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提升,而且能够通过驱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间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相比于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和西部地区企业,数字技术对非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强。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企业生产效率 智能制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