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47)
2023(17890)
2022(15216)
2021(13992)
2020(11862)
2019(27276)
2018(27186)
2017(51766)
2016(27981)
2015(31897)
2014(32186)
2013(31653)
2012(29726)
2011(26929)
2010(27422)
2009(25331)
2008(25014)
2007(22474)
2006(19708)
2005(17918)
作者
(82616)
(69159)
(68948)
(65488)
(44189)
(33267)
(31422)
(26971)
(26174)
(24932)
(23536)
(23361)
(22095)
(22089)
(21484)
(21473)
(20518)
(20471)
(20127)
(19880)
(17535)
(17112)
(17063)
(15882)
(15583)
(15579)
(15421)
(15356)
(14179)
(13741)
学科
(136310)
经济(136188)
管理(83296)
(80620)
(65680)
企业(65680)
方法(58247)
数学(51615)
数学方法(50858)
中国(34658)
(32964)
(30539)
地方(30469)
业经(27614)
(25019)
农业(22671)
(22409)
贸易(22395)
(21921)
技术(21796)
(21622)
理论(20113)
(19645)
财务(19565)
财务管理(19515)
(19102)
金融(19099)
(19052)
银行(19013)
企业财务(18549)
机构
学院(410044)
大学(408139)
(174823)
经济(171229)
管理(157834)
研究(139006)
理学(135108)
理学院(133644)
管理学(131085)
管理学院(130330)
中国(105830)
(86528)
科学(83778)
(78384)
(70750)
(66717)
中心(64461)
研究所(63705)
(63158)
财经(62173)
业大(59113)
(56262)
北京(55051)
经济学(53839)
(53062)
师范(52493)
农业(52027)
(50210)
(49929)
经济学院(48265)
基金
项目(267110)
科学(210214)
研究(194635)
基金(192575)
(167517)
国家(166121)
科学基金(143046)
社会(123077)
社会科(116860)
社会科学(116830)
(105870)
基金项目(100649)
自然(92572)
教育(91833)
自然科(90495)
自然科学(90475)
自然科学基金(88845)
(88438)
资助(81246)
编号(79200)
成果(64057)
重点(60529)
(60524)
(59299)
(55675)
课题(55504)
创新(52071)
教育部(51104)
科研(50947)
国家社会(50743)
期刊
(196744)
经济(196744)
研究(121154)
中国(84802)
(62136)
学报(61361)
(60220)
管理(60163)
科学(56970)
大学(47035)
教育(46961)
学学(44116)
技术(42083)
农业(41058)
(38674)
金融(38674)
经济研究(32245)
财经(31576)
业经(31159)
(27169)
问题(25270)
统计(23313)
技术经济(23141)
(22690)
(21000)
(20504)
图书(19799)
商业(19003)
决策(18973)
理论(18538)
共检索到622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宇  许诗源  
文章选取中国1999—2018年工业企业数据构建时间序列,利用索洛余额法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实证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结论显示,中国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率波动幅度较大;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具有正向溢出效应,然而该效应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性,溢出效应影响有限,在持续一段时间后逐渐衰减,不会对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造成永久的提升。在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的新时期,工业企业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未来在引入外资政策方面更应注重外资质量,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同时企业所在地方也应注意完善相应政策,建立较为有益的政策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宇  许诗源  
文章选取中国1999—2018年工业企业数据构建时间序列,利用索洛余额法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实证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结论显示,中国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率波动幅度较大;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具有正向溢出效应,然而该效应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性,溢出效应影响有限,在持续一段时间后逐渐衰减,不会对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造成永久的提升。在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的新时期,工业企业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未来在引入外资政策方面更应注重外资质量,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同时企业所在地方也应注意完善相应政策,建立较为有益的政策环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源源  
利用中国1978~2005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就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短期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收缩效应";在长期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扩张效应"。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作用较小,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影响作用的程度逐渐减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军  苏小玲  鄢波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既要开发海洋也要保护海洋,海洋环境规制作为规范海洋经济活动的工具,对于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基于2006—2016年沿海11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大海洋环境规制强度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差异,在南部和北部海洋经济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东部海洋经济圈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研究结论对海洋环境规制政策的制定、提高海洋环境质量和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锋  雷楠  
数字金融融合了传统金融和数字科技,能够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运用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数字金融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其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通过构建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对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结果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第二,数字金融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所产生的效应影响为正,与传统金融相比,数字金融不仅能够推动所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还能影响周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和使用系列稳健性检验方法后依旧成立。第三,数字金融的结构和区域异质性研究表明,覆盖广度、数字化程度以及使用深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依次减弱;内陆地区数字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明显大于沿海地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军  苏小玲  鄢波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既要开发海洋也要保护海洋,海洋环境规制作为规范海洋经济活动的工具,对于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基于2006—2016年沿海11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大海洋环境规制强度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差异,在南部和北部海洋经济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东部海洋经济圈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研究结论对海洋环境规制政策的制定、提高海洋环境质量和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倪超军  马雪琴  
利用省际面板数据,通过面板PVAR的实证方法发现:我国金融发展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金融发展对低碳经济的引导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技术创新尤其是碳技术的进步,是我国节能减排的关键因素;金融发展和技术进步存在良性协同效应,技术进步有自我累积发展机制。短期内金融发展对经济转型的作用较为明显,但是从长远来看,技术进步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影响更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倪超军  马雪琴  
利用省际面板数据,通过面板PVAR的实证方法发现:我国金融发展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金融发展对低碳经济的引导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技术创新尤其是碳技术的进步,是我国节能减排的关键因素;金融发展和技术进步存在良性协同效应,技术进步有自我累积发展机制。短期内金融发展对经济转型的作用较为明显,但是从长远来看,技术进步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影响更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段军山  魏友兰  马宇  
笔者利用分省数据,通过面板VAR的实证方法并借鉴动态面板的稳健性检验发现,一,我国目前的技术产出并没有完全发挥技术进步的引致效应;宏观景气能使商业银行产生好的预期并有助于企业抵押能力的提高;专利授权数并没有带来银行信贷的提升;地区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是正相关关系。二,长期来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存在良性互动,技术进步具备自我积累的发展机制。三,从冲击反应来看,短期内金融发展确实会影响经济增长绩效,货币非中性在短期是成立的;短期来看,宏观经济景气会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行为;良好的经济发展能刺激技术研发和投资并带来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可能会因为专利法规等的管制而对自身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弋筌  
本文基于环境规制理论和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关系,以“雾霾”治理为例,使用2005~202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基于PSM-DID模型的政策检验,对中国环境治理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实证考察。通过实证检验和机制分析认为:与新古典经济理论相符,检验结果认为“雾霾”治理对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存在负面影响,但其通过工业经济规模、技术清洁化和技术高级化对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的中介效应均显著为正。具体机制为:污染型产业外移、环境成本内部化促使产品价格上涨均为理论和政策上预计的正向效应,且技术清洁化和技术高级化的“创新补偿”效应显著存在。研究的政策含义主要有两点:(1)进一步提升完善市场机制,继续通过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环境污染外部成本的“内部化”,提升完善环境经济领域市场机制;(2)强化以中央政府垂直管理为主要管理模式,克服诟病已久的“逐底竞争”动机,提高地方政策财政支出效率,保障“创新补偿”效应的条件,促进技术清洁化和高级化升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弋筌  
本文基于环境规制理论和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关系,以“雾霾”治理为例,使用2005~202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基于PSM-DID模型的政策检验,对中国环境治理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实证考察。通过实证检验和机制分析认为:与新古典经济理论相符,检验结果认为“雾霾”治理对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存在负面影响,但其通过工业经济规模、技术清洁化和技术高级化对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的中介效应均显著为正。具体机制为:污染型产业外移、环境成本内部化促使产品价格上涨均为理论和政策上预计的正向效应,且技术清洁化和技术高级化的“创新补偿”效应显著存在。研究的政策含义主要有两点:(1)进一步提升完善市场机制,继续通过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环境污染外部成本的“内部化”,提升完善环境经济领域市场机制;(2)强化以中央政府垂直管理为主要管理模式,克服诟病已久的“逐底竞争”动机,提高地方政策财政支出效率,保障“创新补偿”效应的条件,促进技术清洁化和高级化升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焱林  陈青青  
本文从企业角度测度各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利用2008~2017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建立了绿色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发现,绿色金融和技术进步都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而绿色金融发展尚未有效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据此,本文建议继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加强支持绿色业务开展和完善监督激励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方  刘莉莉  刘启明  吴兰兰  
文章针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监测的盲点,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构建了涵盖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客观融合赋权的方法,结合系统化方法和灰色系统理论,设计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及相应的监测预警机制。采用我国2015—2018年的数据进行测算和预测建模,结果显示:(1)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呈递增趋势,由2015年的53.03增长到2018年83.55,高于同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增长速度;(2)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绿色发展贡献作用明显,共享发展贡献作用在2017年开始大幅增加;(3)2019年和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较2018年预计保持15%以上的增速,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指数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而协调发展指数增速相对缓慢。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苗珊珊  陆迁  
本文采用开放条件下大国经济剩余模型,从福利分配角度对中国大米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技术进步福利效应进行定量研究。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对大米经济总剩余的增加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由于大米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不足,需求价格弹性小于供给价格弹性,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导致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动具有不一致性,经济总剩余分配偏好于生产者。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轶群  史安娜  
本文从经济增长方式质量、经济增长过程质量和经济增长结果质量三个方面构建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根据中国1978-201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质量三个方面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一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质量和经济增长稳定性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二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协调性的影响,短期是增强,长期是弱化;三是金融发展会降低经济增长持续性,提高经济增长结果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持续性和经济增长结果质量变化的贡献越来越大,而对经济增长协调性变化的贡献非常有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