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48)
2023(12654)
2022(10313)
2021(9214)
2020(7589)
2019(16630)
2018(16399)
2017(31037)
2016(16430)
2015(18286)
2014(17761)
2013(17723)
2012(16486)
2011(14737)
2010(15222)
2009(14190)
2008(14347)
2007(13324)
2006(12080)
2005(11359)
作者
(47181)
(39456)
(39454)
(36643)
(25276)
(18656)
(17545)
(15132)
(14836)
(14316)
(13450)
(13180)
(12917)
(12668)
(12191)
(11974)
(11771)
(11414)
(11295)
(11217)
(9892)
(9778)
(9533)
(9120)
(9034)
(8886)
(8688)
(8638)
(7988)
(7808)
学科
(82548)
(81374)
经济(81295)
(76320)
企业(76320)
管理(65997)
业经(30831)
方法(27169)
(25680)
(25422)
技术(23696)
中国(23630)
地方(20757)
农业(19090)
数学(18668)
数学方法(18550)
(18486)
财务(18464)
财务管理(18447)
企业财务(17467)
(16469)
(15100)
理论(15008)
(14890)
技术管理(14702)
(14198)
(13153)
贸易(13136)
(13007)
银行(12986)
机构
学院(241693)
大学(232363)
(106773)
经济(104820)
管理(98157)
理学(82660)
理学院(81862)
管理学(80980)
管理学院(80500)
研究(80217)
中国(64323)
(49860)
(48949)
科学(45154)
(40001)
(39881)
(38609)
财经(37595)
中心(36388)
研究所(35404)
(33950)
北京(31956)
(31799)
业大(31739)
经济学(31263)
农业(29670)
(29284)
师范(29022)
(29012)
商学(28555)
基金
项目(149636)
科学(120468)
研究(115831)
基金(106992)
(91088)
国家(90137)
科学基金(79769)
社会(75674)
社会科(71898)
社会科学(71883)
(62475)
基金项目(56378)
教育(51442)
(49416)
自然(48332)
自然科(47289)
自然科学(47280)
编号(46579)
自然科学基金(46533)
资助(41748)
(38671)
(38564)
成果(36414)
(36358)
创新(34934)
重点(33475)
课题(32944)
(32147)
发展(32141)
(31572)
期刊
(132195)
经济(132195)
研究(75785)
中国(56342)
管理(45792)
(41467)
(37855)
科学(31185)
学报(28665)
教育(27945)
技术(27364)
农业(26243)
(25969)
金融(25969)
业经(24779)
大学(23221)
学学(21917)
经济研究(20354)
财经(19315)
(16922)
技术经济(16693)
(16615)
问题(16476)
科技(14031)
(13236)
商业(13232)
现代(13215)
世界(12709)
经济管理(12300)
(11907)
共检索到389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邱立成  康茂楠  刘灿雷  
本文在新熊彼特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下考察了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异质性影响。本文以中国迅猛的外资自由化进程为背景,利用2001—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基于技术距离视角,从企业研发行为与研发投入两个维度,全面探讨了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大规模外资进入带来的市场竞争在整体上促进了我国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另一方面,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效应依赖于企业与前沿技术水平的差距,对与行业前沿技术水平更接近的企业表现为显著的积极效应,而对与行业前沿技术距离较远的企业表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邱立成  康茂楠  刘灿雷  
本文在新熊彼特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下考察了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异质性影响。本文以中国迅猛的外资自由化进程为背景,利用2001—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基于技术距离视角,从企业研发行为与研发投入两个维度,全面探讨了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大规模外资进入带来的市场竞争在整体上促进了我国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另一方面,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效应依赖于企业与前沿技术水平的差距,对与行业前沿技术水平更接近的企业表现为显著的积极效应,而对与行业前沿技术距离较远的企业表现出显著的负面效应。即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多地被与技术前沿接近的企业所获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于飞  苏彩云  徐正丽  
将企业研发模式分为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探讨研发模式和知识距离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选取2013—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绿色创新,合作研发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较强,自主研发次之;知识距离与企业绿色创新显著负相关,知识距离越大,越不利于企业绿色创新;企业间知识距离较近条件下合作研发对驱动企业绿色创新的效果优于自主研发,企业间知识距离较远条件下自主研发更有利于企业绿色创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玲  
本文基于2007~2015年的CSMAR上市公司数据、环境规制数据与专利申请数据,同时构建空气流动系数指标作为工具变量,综合运用T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在不同的技术距离下,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产生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在推动技术水平逐渐向前沿靠拢的过程中,易落入"模仿陷阱",失去创新动力;环境规制有利于激励企业走出模仿困境。企业基于前沿的技术距离越近,环境规制对创新的激励效应越显著,相反,企业距离技术前沿越远,环境规制越不利于企业创新。本文研究还发现,尽管适宜的环境规制能够激励前沿型企业创新,但如果治理强度过大,反而会对创新产生抑制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硕  杨蕙馨  王军  
建立标准联盟是企业参与标准竞争的重要战略手段。本文以"开放手机联盟"为研究对象,通过事件研究法和多元回归法研究手机操作系统主导企业谷歌公司2010—2012年安卓(Android)系统重大技术升级对联盟成员企业产生的异质性影响,重点从成员企业角度探讨成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和技术距离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表明,联盟内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主导企业对技术标准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受到不一致的影响,成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与超常收益之间存在显著负向关系;技术距离以U型方式调节投入强度对超常收益的负向影响强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易靖韬  蒙双  蔡菲莹  
本文探讨了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外部R&D、技术距离、市场距离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基于2008—2011年中国创新企业面板数据,本研究采用泊松估计模型对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外部R&D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企业的技术距离负向调节外部R&D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技术距离低的企业在更低的外部R&D水平上就能达到最优创新绩效;企业的市场距离正向调节外部R&D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市场距离高的企业在更低的外部R&D水平上就能实现最优创新绩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易靖韬  蒙双  蔡菲莹  
本文探讨了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外部R&D、技术距离、市场距离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基于2008—2011年中国创新企业面板数据,本研究采用泊松估计模型对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外部R&D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企业的技术距离负向调节外部R&D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技术距离低的企业在更低的外部R&D水平上就能达到最优创新绩效;企业的市场距离正向调节外部R&D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市场距离高的企业在更低的外部R&D水平上就能实现最优创新绩效。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金晓雨  宋嘉颖  
文章从技术异质性角度,指出环境规制产生的利润削弱效应和摆脱规制效应下,异质性企业有不同的研发选择。环境规制一方面会削弱企业研发的边际收益,不利于企业研发;另一方面也会刺激企业增加研发以摆脱环境规制成本。这两种效应在不同技术企业中的差异会导致异质性企业截然不同的研发选择。为此,文章首先构建一个理论模型,推导出环境规制产生的利润削弱效应和摆脱规制效应下,不同技术企业的研发选择。发现对于高生产率企业,环境规制产生的摆脱规制效应超过利润削弱效应,环境规制力度增加会刺激企业增加研发;而对于低生产率企业,环境规制产生的利润削弱效应起主导作用,环境规制力度增加反而阻碍企业研发。进一步利用环境规制的政策实验和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对以上观点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的影响取决于其所处的技术水平,这不仅体现在集约边际企业的研发投入上,也体现在广延边际企业是否研发的选择上。集约边际上,环境规制增加了高生产率企业的研发投入,但这种作用随着企业与技术前沿的距离增加而递减,最终逆转为减少低生产率企业研发投入。广延边际上,环境规制使低生产率企业相对高生产率企业进入研发的概率更低,而退出研发的概率却更高。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聪聪  
本文以2013-2020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本地任职作为地理距离的替代变量,实证检验了独立董事任职地理距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本地任职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控股企业,非国有控股企业中独立董事本地任职对于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更低;政治关联会降低独立董事本地任职对于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于茂荐  孙元欣  
供应商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来源。然而,供应商创新能力差异化是否影响了企业利用式和探索式创新能力呢?并且,上述影响是否随着双方技术距离变化而发生改变呢?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文章研究了供应商创新能力和技术距离对于企业不同类型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创新能力强的供应商合作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利用式创新能力,但抑制了企业探索式创新能力。企业供应商间技术距离和企业探索式创新能力正相关,和企业利用式创新能力负相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技术距离负向调节了供应商创新能力和企业利用式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随着技术距离的增加,技术距离将逐渐削弱并最终逆转供应商创新能力对于企业利用式创新能力的正面影响;技术距离正向调节了供应商创新能力和企业探索式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技术距离较大时,供应商创新能力和企业探索式创新能力正相关。技术距离较小时,供应商创新能力和企业探索式创新能力负相关。文章深化了现有理论对供应商知识整合的认识,为企业通过供应商协作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段庆锋  冯珍  
企业间客观存在各种技术差异,对研发合作网络关系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借鉴技术生态位理论,从规模和结构两个维度探讨技术距离内涵,提出研究假设;以石墨烯领域合作专利为样本,采用指数随机图构建度量模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规模维度,技术宽度距离、技术深度距离正向促进企业研发合作;在结构维度,技术多样性距离、技术重叠性距离反向抑制企业研发合作。该结果说明规模层面的技术距离为合作双方带来新的要素组合可能,扩展了潜在创新空间,进而形成双方研发合作的创新动力;结构层面的技术接近为合作双方的知识交流与技术兼容提供了基础,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技术协同性,进而形成双方研发合作的创新基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梅  卢程  
研发国际化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企业寻求海外优势技术知识、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战略抉择。本文将研发国际化分为研发国际化广度和研发国际化深度两个维度,以2009—2015年我国开展研发国际化的沪深信息技术业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了研发国际化广度和深度对企业创新的不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研发国际化广度的增加带来组织学习收益的提高并最终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积极的正向效应,但是研发国际化深度却因外来者劣势等原因提高了学习成本并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了负向影响。制度距离对研发国际化与企业创新的关系起到了调节作用,随着母国与东道国的制度距离增加,企业研发国际化广度对创新的正向效应增强,但同时研发国际化深度对创新的负向效应也随着双方制度距离的增加而更加显著。将制度距离划分为管制距离、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企业在开展研发国际化活动时应当审慎把握研发国际化广度和研发国际化深度对企业创新的不同作用机制,以及制度距离带来的优势和风险,合理布局全球研发网络,这对于中国企业成功实施海外研发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傅晓霞  吴利学  
本文在内生技术进步增长模型中引入同时包含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研发投入的知识生产函数,以探讨后发国家企业自主研发强度的决定机制,并利用1996~2008年省级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结构数据检验国内外技术差距、技术吸收能力、创新环境和研发能力等因素对中国企业研发强度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对企业研发强度的单独作用不显著,主要通过与开放程度、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企业研发决策;近年来技术引进效率的相对下降不利于总体研发强度提升却有利于促进企业自主研发;研发环境因素中企业研发密度对自主研发强度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地区经济规模、大企业比重和政府研发投入比重却有一定负面影...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杜威剑  李梦洁  
文章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变权估计模型与倍差法系统评估了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微观效应。实证分析发现,外资进入会促使非研发企业1进行产品创新并增加已研发企业的创新产出与研发投入,并且以并购方式进入的外资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文章还研究了外资进入的研发创新效应在不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地区各有差异,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会强化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对招商引资政策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近年来外资进入规模不断增加,而研究却发现外资进入强度存在适度区间,因此政府需要动态地将外资控制在适度区间,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外资进入对创新的激励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袁丹  雷宏振  
用组织距离衡量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组织接近",在双寡头古诺模型的分析框架下,研究组织距离对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水平、产量和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完全信息情况下,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越高,则企业联合利润越大;在不完全信息情况下,集群内企业的均衡产量都是其创新投入水平的增函数,但若逆需求函数的斜率较大,则不完全信息对不拥有完全信息的企业的影响较小。最后求得要实现集群内企业的均衡产量随着组织距离的加大而增加则企业的创新水平要满足的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