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28)
- 2023(5323)
- 2022(4392)
- 2021(4348)
- 2020(3458)
- 2019(8514)
- 2018(8082)
- 2017(15853)
- 2016(8271)
- 2015(9715)
- 2014(9640)
- 2013(9907)
- 2012(9307)
- 2011(8734)
- 2010(8544)
- 2009(8027)
- 2008(8160)
- 2007(7303)
- 2006(6545)
- 2005(6199)
- 学科
- 济(46234)
- 经济(46201)
- 方法(22205)
- 管理(22197)
- 业(20841)
- 数学(20392)
- 数学方法(20344)
- 企(16626)
- 企业(16626)
- 中国(14799)
- 贸(12512)
- 贸易(12502)
- 易(12295)
- 农(9941)
- 制(9590)
- 银(8971)
- 银行(8971)
- 行(8737)
- 融(8614)
- 金融(8614)
- 财(7864)
- 业经(7797)
- 市场(6826)
- 出(6549)
- 体(6250)
- 环境(6095)
- 关系(6083)
- 策(5631)
- 学(5600)
- 划(5538)
- 机构
- 大学(130825)
- 学院(126280)
- 济(72314)
- 经济(71459)
- 研究(49873)
- 管理(49750)
- 中国(43233)
- 理学(42167)
- 理学院(41766)
- 管理学(41521)
- 管理学院(41267)
- 财(30567)
- 京(28188)
- 经济学(25099)
- 财经(25043)
- 所(24384)
- 科学(23637)
- 经(23263)
- 经济学院(22670)
- 研究所(21758)
- 中心(21705)
- 财经大学(19112)
- 北京(18842)
- 院(17471)
- 江(16774)
- 农(15705)
- 融(15110)
- 金融(14916)
- 科学院(14892)
- 贸(14857)
- 基金
- 项目(78460)
- 科学(64080)
- 基金(62746)
- 研究(58185)
- 家(54213)
- 国家(53917)
- 科学基金(46571)
- 社会(41863)
- 社会科(40140)
- 社会科学(40133)
- 基金项目(31792)
- 自然(27823)
- 资助(27322)
- 自然科(27286)
- 自然科学(27278)
- 自然科学基金(26876)
- 教育(25652)
- 省(24478)
- 划(22108)
- 编号(20612)
- 部(20510)
- 中国(20350)
- 国家社会(19519)
- 教育部(18332)
- 重点(17452)
- 发(16986)
- 人文(16889)
- 成果(16736)
- 社科(16099)
- 创(15867)
共检索到203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毛毅
外资进入是否会抑制市场竞争并进而提高行业价格,是目前国内外关注和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采用1999—2014年中国工业36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外资进入通过市场竞争传导机制对中国工业行业价格变动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外资进入对市场竞争呈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效果,对行业价格则呈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影响效果。另外,市场竞争对行业价格在行业总体层面上表现为抑制作用。分行业后,有15个行业的外资进入表现为竞争效应并对行业价格产生负向影响,另有4个行业外资进入表现为反竞争效应并对价格升高起促进作用。此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毛毅
外资进入是否会抑制市场竞争并进而提高行业价格,是目前国内外关注和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采用1999—2014年中国工业36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外资进入通过市场竞争传导机制对中国工业行业价格变动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外资进入对市场竞争呈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效果,对行业价格则呈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影响效果。另外,市场竞争对行业价格在行业总体层面上表现为抑制作用。分行业后,有15个行业的外资进入表现为竞争效应并对行业价格产生负向影响,另有4个行业外资进入表现为反竞争效应并对价格升高起促进作用。此外,利用中介效应模型估算了市场竞争在外资进入对中国工业行业价格变动影响中的中介效应,得出外资进入每增加1%,通过促进市场竞争导致中国工业行业价格下降0.331%。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伟 韩立岩
本文采用Panzar-Rosse模型度量了1996年至2006年间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度,并对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市场竞争度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间我国银行业呈现垄断竞争格局,且竞争压力呈上升趋势,这主要归因于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下降。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呈现U型关系,当前外资银行带来的实际竞争压力还很有限,只有当外资银行进入程度达到并超过一定水平时,才会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发挥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根福 毛毅
外资进入对中国工业行业的价格变动产生了何种影响?其影响机理是什么?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研究发现:无论是从短期还是从长期看,外资进入均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及削弱垄断势力影响中国工业行业的价格变动。在短期,外资进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中国工业行业价格的上涨产生了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在长期,外资进入则通过削弱垄断势力对中国工业行业价格的上涨产生了较强的抑制作用。1999—2012年,外资进入使中国工业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了25.0598%,使垄断势力下降了1.7538%,并使中国工业行业价格下降了2.4629%。,研究结论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外资进入促进了中国工业行业劳动生产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白明
我国的国民经济当中存在一些明显的垄断现象,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国有产权的大量存在有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国内各地的市场化进程产生显著差异,市场化程度可以反映各地的市场竞争状况。本文使用行业内非国有产权的比例、各地的市场化指数,以及市场集中程度来反映市场竞争程度。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市场竞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提高市场竞争程度对于增加产出、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改善创新绩效都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市场竞争 国有产权 效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国红 何德旭
本文运用Panzar-Rosse模型计算了1995—2006年间中国银行业的H值及每年的Ht值,并以Ht值为被解释变量,以市场集中度(CR4)、外资银行机构数、外资银行资产份额和市场不稳定程度(IIt)为解释变量,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995—2006年间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是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外资银行进入强化了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但作用有限;外资银行资产份额与市场竞争程度存在较弱的正相关关系,而机构数与竞争程度不相关;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竞争程度负相关,验证了SCP假说;市场稳定程度与市场竞争程度呈现出很弱的负相关。相应的政策建议是:加大引进外资银行的力...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赖俊平
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的拆分、外资企业及民营企业的进入,都使得中国工业行业的竞争程度日益加深。基于工业企业层面数据,我们发现,即便是在四位数产业里,不同企业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因而企业异质性是决定企业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不同类型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都经历了明显的稳定的增长,这意味着,来源于产业和跨产业的共同冲击,比如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与增强,很可能在中国工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我们将总量生产率分解为企业层面的生产率和跨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证实了市场竞争加强促进了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效率。
关键词:
市场竞争 全要素生产率 异质性 资源配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仲伟周 斯煌霏
本文运用P-R模型测量了中国14家商业银行2000~2011年的竞争程度,结果表明:(1)中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较高并存在波动,没有形成稳定均衡的垄断竞争结构,因此,用高垄断导致高收入来解释金融业的收入并不十分恰当;(2)中国银行业的高集中度和高竞争性并存,这是银行业自身特殊情况导致的,传统的产业结构理论并不适合于中国银行业;(3)传统存贷款业务仍然是中国银行的业务核心,但是其他业务的发展较快,两者之间竞争程度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中国银行业应加快对内开放,消除民间资本的准入壁垒。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振兵 马霞 蒲红霞
针对现有研究忽视了市场竞争等重要因素对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构建的环境规制指标也有缺陷。本文首先测算了2001-2012年中国工业行业的显性贸易比较优势,并构建一个新的环境规制指标,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以有效控制内生性问题,首次综合实证考察了除禀赋因素以外的、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等多个不同因素对中国工业行业贸易比较优势的差异影响。研究发现:样本区间内中国工业行业整体的贸易比较优势较好,环境规制强度对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趋势,市场竞争、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创新投入对贸易比较优势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劳动成本的升高与2008年金融危机则显著降低了贸易比较优势。重视人才战略、鼓励研发...
关键词:
贸易比较优势 环境规制 市场竞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峰
为衡量入世后在中国的外资财险企业的竞争力情况,本文借鉴经典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运用2004-2011年的相关数据,以中国财险业市场结构和生产效率的变化情况为基础,总结其他学者参数设计的利弊,经实证研究发现当前中国财险业市场结构正由寡头垄断型向垄断竞争型优化;财险业尽管实现了全要素生产率连年净增长,但该指标的变化趋势是向下的,而外资公司整体上无论是追赶效应还是前沿面移动效应都优于中资公司,中资仅剩下规模上先占的相对优势。
关键词:
财产保险 外资财险 财险企业 财险市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福象 蔡悦
基于创业型雇员内源式进入视角,笔者构建了内部市场进入模型,并对雇员前向进入阻止及竞争政策效果进行了福利评价。研究发现,降低市场进入壁垒未必能促进市场竞争甚至会侵害社会福利;当存在创业型雇员前向进入风险时,雇员的能力差异会影响在位企业雇佣决策和福利水平。竞争政策的制定需充分考虑行业技术属性,高技术制造业和研发服务业应强化创业型雇员的诚信和知识产权保护,而提高雇员内源式进入违约成本并加大侵权惩罚力度对创建民族品牌和履行社会诚信义务意义重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玮
文章采用Panzar-Rosse模型测度了1985年至2008年间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并对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市场竞争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类型在样本期内由寡头竞争型转变为垄断竞争型,市场集中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市场竞争程度相应的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国内银行业市场的竞争。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之间呈现U型关系,即外资银行进入初期并没有显著促进银行业的竞争,而是在进入程度达到某一阶段之后才起到刺激竞争的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彭欢 孙丽璐 谭建伟
本文运用中国100家不同类型银行的面板数据,使用PR模型研究了中国银行业竞争的特性。结果表明,中国银行业总体上呈现垄断竞争的格局,市场竞争的变化不是单一的,与宏观经济的景气度正相关。四大国有银行间的竞争具有显著的完全竞争特点,这主要归因于中国对银行业实行的"以国家的名义垄断,以市场的身份竞争"政策,非国有银行在处理"软信息"方面的比较优势,使得非国有银行之间的竞争呈现出较强的地区差异。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银行业已经开始呈现出在表外金融服务细分市场上运作的专业化、非国有银行和四大国有银行并肩齐驱的格局。
关键词:
放松管制 市场竞争 PR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