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72)
2023(12240)
2022(10398)
2021(9482)
2020(8334)
2019(18771)
2018(18502)
2017(37123)
2016(20030)
2015(22666)
2014(22445)
2013(22615)
2012(21461)
2011(19473)
2010(19466)
2009(18421)
2008(18445)
2007(16808)
2006(14625)
2005(13134)
作者
(61815)
(51812)
(51686)
(49070)
(32631)
(24788)
(23588)
(20315)
(19227)
(18321)
(17385)
(17081)
(16279)
(16168)
(16088)
(16049)
(16015)
(15304)
(14965)
(14800)
(13058)
(12753)
(12596)
(11768)
(11557)
(11484)
(11447)
(11371)
(10354)
(10230)
学科
(90153)
经济(90057)
(59656)
管理(58749)
(47221)
企业(47221)
方法(43947)
数学(39532)
数学方法(39294)
(24616)
(23897)
中国(23267)
(19803)
贸易(19799)
(19282)
(19127)
业经(19062)
地方(16623)
(16550)
农业(16159)
(14752)
银行(14699)
(14535)
财务(14510)
财务管理(14470)
(14016)
(13932)
金融(13930)
企业财务(13750)
技术(13717)
机构
大学(304930)
学院(303224)
(131275)
经济(128866)
管理(117458)
理学(102010)
研究(101342)
理学院(100931)
管理学(99510)
管理学院(98972)
中国(76423)
(62879)
科学(62018)
(60363)
(57063)
(52334)
财经(48939)
业大(48208)
研究所(47593)
中心(46710)
农业(45787)
(44481)
(43970)
经济学(41242)
北京(39424)
经济学院(37866)
财经大学(36460)
(36324)
师范(35816)
(35619)
基金
项目(201247)
科学(157761)
基金(147658)
研究(141309)
(130480)
国家(129438)
科学基金(109631)
社会(91922)
社会科(87497)
社会科学(87472)
基金项目(78839)
(78194)
自然(71640)
自然科(69994)
自然科学(69968)
自然科学基金(68803)
(66569)
教育(64120)
资助(60417)
编号(55408)
重点(45551)
(45339)
成果(44002)
(43916)
(42150)
创新(39470)
科研(39202)
教育部(38585)
国家社会(38568)
计划(38028)
期刊
(138466)
经济(138466)
研究(85130)
学报(51749)
(50627)
中国(50392)
(45557)
科学(45393)
管理(41126)
大学(37922)
学学(36260)
农业(34037)
(28631)
金融(28631)
财经(24776)
业经(23723)
技术(23685)
经济研究(23565)
教育(21950)
(21270)
问题(19924)
(18546)
(17704)
商业(16049)
技术经济(15902)
国际(14786)
统计(14726)
理论(14716)
(14578)
科技(13825)
共检索到434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苏生  李金子  黄建宏  
本文主要针对跨国并购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安全影响作定量分析,在产业安全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汽车产业国际竞争指标、汽车产业对外依存度以及外资产业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控制程度三大指标构建了汽车产业安全评价模型。模型中所有一级、二级指标均与外资并购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从而得出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在跨国并购日益成熟频繁的大环境下的安全级别.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峻峰  
外资并购一方面促进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我国汽车产业在外资并购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为此,本文主要对外资并购我国汽车产业所涉及的汽车产业的股权控制、品牌控制及技术控制等问题进行分析,从产业安全和经济主权的高度出发,对汽车产业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使汽车产业的对外开放水平与汽车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相适应,使我国汽车企业在与跨国汽车企业的互动作用中,汽车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得到发挥,使我国汽车产业在自立型的发展道路上,产业国际竞争力得到提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姝威  周欣  石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国  张宇贤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顾晓安  李彬彬  顾宝炎  
技术创新是国家产业发展的立足之本,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因素,而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本文选取韩国汽车业为研究对象,介绍其技术创新的表现及实现途径,并选取1990年~1996年完全自主创新阶段的韩国汽车业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出口、产值、就业三个角度,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模型,EG检验法进行协整检验,实证研究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证实了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弋亚群  向琴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波特经典的五力模型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潜在进入者的威胁、顾客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替代品的威胁以及竞争者之间的竞争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给出了企业和产业发展的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献金  陈晓乐  
本文采用我国24个主要汽车生产省份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使用DEA方法,对我国汽车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测算,发现在我国汽车工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年份中技术效率TE的增长贡献较大,而技术进步TP的增长贡献较小;并进一步选取变量建立半对数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发现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TFP、技术进步TP和技术效率TE的增长均有较大贡献,而FDI、R&D主要是通过对TE产生作用进而促进TFP的提升;政策并未对TP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鼓励兼并重组主要是产生了规模经济效益。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海龙  黄明  林德明  
为探讨产业模块化与不连续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别构建了产业模块化指数与不连续创新指数的测度指标,基于全球汽车产业1972~2011年的专利数据,主要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就产业模块化对不连续创新的影响及其因果方向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模块化对不连续创新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长期影响较为显著。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东红  赵闯  
文章尝试通过上汽集团对韩国双龙汽车并购后整合过程的分析,探索组织认同在跨国并购后整合中的作用。文章认为:被并购方员工对并购方的组织认同,是并购后整合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建立在被并购方内部组织惯性、员工追求短期利益及认知错位和偏见基础之上的低水平组织认同,会显著增加并购后整合的风险,并有可能在低迷市场、民族情绪等作用之下走向完全不认同,甚至发生异化,直接阻碍并购方对被并购方所采取的整合行动;高度关注并确保被并购方员工对并购方必要的组织认同,是推进跨国并购后整合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自力  
大量详实数据表明,当前美日欧汽车产业技术研发(R&D)正走向一个新的时期,表现出一种三极化趋势,对世界汽车产业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三极化并不意味着实力完全相当,在汽车产业的一系列技术领域中,日本已成为美国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并与美国一起在世界汽车产业中形成了强劲攻势;欧盟的研发基础非常坚实,投入量也比较可观,但相对美日来说,则处于防守地位。在三极化格局下,由于利益的多元性,策略性技术联盟亦成为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组织特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显君  庞丽  
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日渐提高,各省市纷纷将汽车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但在汽车产业经济贡献提升较为显著的地区,汽车产业专业化水平与产出效率并不完全一致。汽车产业投入产出过程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活动,其对经济的带动作用除了受产业本身集聚规模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侯铁珊  王新波  
跨国投资后向联系是指外资企业通过从当地供应商获得投入品而建立起来的联系,对外资企业来说是一种后向联系。本文分析了跨国投资后向联系的作用机制,跨国投资后向联系效应是需求联系效应、后向挤出效应和后向技术联系效应的净效应。并以我国汽车产业为例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沈洊  
国家间的经济联系,乃根源于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形成事实上的各国经济相互联系与依赖。跨国公司的技术战略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部分,构成了母国与东道国经济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根据最新研究,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技术战略发生了复杂的和具有较为明显特点的变化,标志着东道国投资环境、国际技术研发合作、技术在国家间转移的经济因素发生了改变。作者以汽车产业为例,分析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战略变化的原因和特点,结论是我国应更深层次地理解跨国公司的技术战略,并予以政策回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叶勤  
跨国并购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是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的现实依据。本文从现有研究、调查和案例出发 ,实证分析了跨国并购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中国企业绩效、短期和长期就业、市场垄断等的不同影响 ,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借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增耀  王喜  
本文以我国汽车产业为例,从产业及其产业内部不同类型的企业两个层面,着重探讨吸收能力对溢出效应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汽车行业外资的大规模进入,带来了我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在产销量、技术水平、进入壁垒、市场集中度等方面带来显著变化,并对自主开发企业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它们通过对吸收能力起关键作用的研发活动大力投资,通过注重自身的学习和创新,能够有效利用外资的溢出效应,最终实现自主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