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42)
2023(5875)
2022(5170)
2021(4752)
2020(4265)
2019(10194)
2018(10030)
2017(20341)
2016(11201)
2015(13028)
2014(13400)
2013(13598)
2012(12874)
2011(11726)
2010(11725)
2009(11241)
2008(11586)
2007(10907)
2006(9398)
2005(8611)
作者
(34669)
(29111)
(28955)
(27909)
(18203)
(13915)
(13463)
(11230)
(10915)
(10445)
(9870)
(9751)
(9226)
(9217)
(9174)
(9105)
(9086)
(8561)
(8423)
(8373)
(7222)
(7190)
(7111)
(6693)
(6673)
(6527)
(6516)
(6515)
(5907)
(5787)
学科
(48103)
经济(48060)
(31914)
管理(30239)
(26165)
企业(26165)
方法(25897)
数学(23317)
数学方法(23125)
(18230)
(17601)
银行(17456)
(16188)
(13210)
(12654)
中国(11371)
(11060)
金融(11058)
(10540)
制度(10534)
(9823)
贸易(9817)
业务(9738)
(9553)
(9517)
(9103)
地方(8922)
业经(8879)
银行制(8372)
农业(8161)
机构
大学(169030)
学院(166506)
(70665)
经济(69095)
管理(64426)
研究(55347)
理学(54670)
理学院(54079)
管理学(53230)
管理学院(52908)
中国(49416)
(35809)
(34020)
科学(33696)
(32968)
(29143)
中心(27444)
财经(27015)
农业(26514)
研究所(26393)
(26378)
业大(25793)
(24428)
北京(22707)
经济学(22279)
(22099)
(21302)
银行(21216)
经济学院(20334)
(20264)
基金
项目(105071)
科学(81502)
基金(76201)
研究(74909)
(66277)
国家(65771)
科学基金(55556)
社会(46430)
社会科(44014)
社会科学(43995)
(40570)
基金项目(40336)
自然(36604)
自然科(35730)
自然科学(35717)
自然科学基金(35112)
教育(34896)
(34641)
资助(32601)
编号(30786)
成果(25347)
(23990)
重点(23787)
(22254)
(21392)
课题(20791)
科研(20649)
教育部(20414)
创新(20047)
大学(19989)
期刊
(74921)
经济(74921)
研究(50639)
中国(31033)
(30312)
金融(30312)
(28845)
(27805)
学报(26986)
科学(23764)
管理(21383)
大学(19796)
学学(18721)
农业(17260)
技术(13880)
教育(13876)
财经(13841)
经济研究(11944)
(11681)
业经(11674)
问题(10547)
理论(9875)
(9641)
(9059)
实践(9039)
(9039)
技术经济(9035)
统计(8405)
国际(8291)
(8220)
共检索到254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潘正彦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晶  冯晶  
本文选取2007~2011年期间中资银行的四起海外并购案例,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中资银行开展海外并购的市场价值进行分析。在事件窗口为[-20,20]、估计窗口为[-210,-21]的区间下,发现在并购公告发布的前后41天内并购方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仅有4天为负值,并且呈明显的上涨趋势,这说明并购公告后,并购方的股价呈显著上涨态势,由此,可以得出并购对市场价值有显著的正面影响的结论,这与中资银行积极开展海外并购的行为相符。这说明,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对中资银行的跨国并购行为及中资银行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中资银行应积极开展海外并购。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涛  
后WTO时期,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外资银行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入我国金融体系。外资银行的进入,将从总体上提升我国银行系统效率,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相应的冲击。本文从客户资源、银行业务、服务手段、人力资源等角度分析了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冲击,并提出应当通过完善金融体系、提高整体实力、培育新生力量及加强合作等策略增强中资银行抗击外资银行的实力,引导中资银行健康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齐春宇  孙云奋  
要实现并购的协同效应,一个关键步骤是选择好适当的目标企业。根据中资银行海(境)外并购的动机理论,本文认为,对于中资银行来说,可以选择业已熟悉的市场上的中小型银行和发达国家(地区)市场上的专门银行或产品线作为控股型并购的具体目标,也可以选择高速成长市场上管理优秀的银行和发达国家(地区)的全球性优势银行作为参股型并购的目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乃武  张海峰  
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进程的加速,外资银行加快了在中国的布局。面对对手竞争态势,中资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强化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意识,突出了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目标,在客户结构调整上也相应贯彻"二八定律",淘汰劣质客户,加大对优良客户的倾斜力度,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国内的优势企业,自然受到了各家银行的青睐。与此同时,进入中国市场不久的外资银行凭借文化背景、经营理念、操作惯例等方面的相似性,也把外资企业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客户。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会导致多少外资企业客户流向外资银行?中资银行又该如何应对?本文借助美联储的一项研究成果对此作了一个粗略的估计,并相应提出了中资银行的几条应对措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天添  
随着中国国际合作的持续扩大和加深,中资银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壮大带来了海外收购的充分性;同时WTO对我国限时开放金融市场的压力也带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叶茜茜  卢庆华  
目前中资银行战略引资运动正在全方位地展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三类不同银行机构均选择了不同的引资合作模式。战略引入尽管作用巨大,但引资过程中也存在着控制权争夺、定价分歧、文化冲突等许多问题,只有从全局和发展的角度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保证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有序性和稳健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车楠  
在中资银行全球布局的进程中,境外项目复杂的市场风险逐步显现,中资银行融资支持的部分境外债务人无力偿债而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在破产程序中争取较优重整方案、尽量降低债权损失是中资银行在项目出险后维护国有资产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选取了印度RCom破产案例,本案涉及债务73亿美元,是印度通信行业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件,中资银行为RCom采购中国制造的通讯装备提供了项目融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肖建军  
本文以汇丰集团为例,通过分析其资产规模与经营业绩、股东收益之间的关系来探讨汇丰集团的并购绩效。实证研究表明,汇丰集团并购行为与集团经营业绩、股东收益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并购对提升集团经营业绩、增加股东收益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并购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升集团经营业绩,并购在增加股东收益方面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汇丰集团并购成功带给中资银行的启示主要有四点:一要注重集团资本运作,二要借助资本市场,三要注重客户基础的相似性,四要具备先进的经营理念。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曼怡  
中国加入WTO后 ,如何提高中资银行的竞争力已成为中资银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另一方面 ,外资银行面对中资银行具有的本土化和政府扶植的优势 ,如何获得更大的利益也成为其关注的一大问题。本文认为 ,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进行竞争性合作。在具有竞争力的方面竞争 ,在具有共同利益的方面合作 ,以竞争求合作 ,以合作求竞争 ,共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把中国金融市场的“蛋糕”做大 ,使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都能够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从而实现二者的“双赢”。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剑锋  罗春华  
一、双重因素驱动海外并购行为(一)外部环境影响: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金融改革逐步深化,外国金融机构被允许在我国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不受顾客、地域和币种的限制,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大银行进行全球扩张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手段。在来势汹汹的外资银行面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国欣  
从制度、经营指标等方面对中资银行的优劣势进行分析 ,并进一步剖析其中的脆弱性因素 ,又从外资银行的角度分析其可能采取的竞争策略 ,以便中资银行制定出切实有效的竞争方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远亮  张华  
本文基于我国银行业具有代表性的14家银行1996~2007年的面板数据,就外资银行进入对中资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外资银行入股对中资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还不明显;外资银行的资产份额对我国银行的绩效影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