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9)
- 2023(2070)
- 2022(1883)
- 2021(1814)
- 2020(1509)
- 2019(3638)
- 2018(3504)
- 2017(6963)
- 2016(3847)
- 2015(4071)
- 2014(4040)
- 2013(4082)
- 2012(3925)
- 2011(3511)
- 2010(3559)
- 2009(3313)
- 2008(3239)
- 2007(2886)
- 2006(2577)
- 2005(2409)
- 学科
- 济(20121)
- 经济(20112)
- 业(11693)
- 管理(10149)
- 企(9475)
- 企业(9475)
- 方法(8240)
- 数学(7412)
- 数学方法(7341)
- 地方(7030)
- 农(5101)
- 结构(4936)
- 财(4693)
- 中国(4690)
- 地方经济(4300)
- 制(4177)
- 产业(4113)
- 业经(3908)
- 农业(3641)
- 学(3438)
- 体(3302)
- 技术(3052)
- 产业结构(2952)
- 体制(2917)
- 务(2873)
- 财务(2865)
- 财务管理(2862)
- 企业财务(2792)
- 融(2745)
- 金融(2744)
- 机构
- 学院(56243)
- 大学(56038)
- 济(25595)
- 经济(25180)
- 管理(21079)
- 研究(20244)
- 理学(18624)
- 理学院(18358)
- 管理学(18004)
- 管理学院(17900)
- 中国(14434)
- 科学(12440)
- 京(11810)
- 财(10732)
- 所(10423)
- 研究所(9602)
- 农(9042)
- 中心(8839)
- 财经(8819)
- 经济学(8317)
- 江(8134)
- 业大(8046)
- 经(7976)
- 范(7948)
- 师范(7827)
- 经济学院(7613)
- 北京(7353)
- 院(7313)
- 农业(7064)
- 州(6712)
- 基金
- 项目(39764)
- 科学(31835)
- 基金(29257)
- 研究(28699)
- 家(25861)
- 国家(25672)
- 科学基金(21923)
- 社会(18766)
- 社会科(17868)
- 社会科学(17865)
- 基金项目(15812)
- 省(15360)
- 自然(14031)
- 自然科(13708)
- 自然科学(13704)
- 教育(13546)
- 自然科学基金(13482)
- 划(13118)
- 资助(11868)
- 编号(10965)
- 重点(9478)
- 发(9437)
- 部(9234)
- 成果(8867)
- 创(8559)
- 创新(8053)
- 国家社会(8046)
- 课题(8019)
- 教育部(7972)
- 发展(7511)
共检索到81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永进 盛丹 李坤望
本文在不完全契约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开放经济垄断竞争模型,考察了外资讨价还价能力的地区差异对引资结构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外资讨价还价能力的提高,对于外资拥有所有权优势的行业的外资流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中国2001-2007年30个省市细分行业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方法对该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外资讨价还价能力的提高对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管理和研发密集型等外资拥有所有权优势行业的外资流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在控制了地理集聚、市场潜力和基础设施水平等因素后,本文的实证结果依然稳健。
关键词:
讨价还价能力 引资结构 不完全契约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丹
本文采用2004~2007年3万多家制造业企业的数据,运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方法,考察了外资进入对劳动者讨价还价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外商企业进入对中国劳动者讨价还价能力产生了正向作用,而港澳台企业的进入则恶化了劳动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进一步分析表明,外资所在行业竞争程度的增强以及企业对员工的教育培训能够提高劳动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而外资企业出口倾向的增加显著降低了劳动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因此,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特征是导致劳动者讨价还价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庄贵军 周筱莲
讨价还价是一种最原始,因而也是最古老的商品作价方法。它能够风行至今,足以证明其生命力之强盛。它的最大优势就在于简单灵活,既能体现卖者的意志,又能体现买者的意志,是最能够真实反映供求关系的。如果全国的商店都变成可以讨价还价的商店,那么结果会怎样呢?那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晓丽
文章探讨了讨价还价能力对技术拥有者的最优授权策略及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结论表明在横向市场结构中,技术授权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不会影响生产性技术拥有者的最优授权策略,但会提高单位产出费和单位收益费授权方式下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在纵向市场结构中,上下游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会影响非生产性技术拥有者对最优授权方式的选择;如果上游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强,双重加价问题的负面效应可能大于技术扩散的正面效应,技术授权可能损害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韦公远
讨价还价是一种最原始、也是最古老的商品作价方法。它能够风行至今,足以证明其生命力之强盛。它的最大优势就在于简单灵活,既能体现卖者的意志,又能满足买者的要求。在没有其他成本的情况下,讨价还价意味着消费者总是可以享受到给定条件下社会所能提供的满意的价格。但是,讨价还价是需要成本的,计价还价的成本还随着经济发达程度而递增。。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勇华
本文依据价值链价值创造理论,结合合作博弈"核"思想,首先对价值创造、内涵加以界定;分析和探讨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讨价还价能力(α)、市场竞争程度(f)对购买者与供应商形成联盟的合作价值创造与获取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安彤 赵道致
在链与链基于价格竞争环境下,建立了实施RMI和VMI模式的产品有差异的两层竞争供应链模型,模型以讨价还价理论、博弈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竞争渠道结构的演化过程,为供应链在实践中选择何种VMI模式更具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忠云 龙勇 张宗益
本文研究技能型战略联盟中合作效应与企业讨价还价能力、知识获取、学习能力四者之间的关系,证实学习能力是知识获取的决定性因素,并发现知识获取有利于增大合作效应和提升讨价还价能力,而讨价还价能力是提高合作效应的重要手段。
[期刊] 改革
[作者]
任太增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份额处于较低水平。劳动份额偏低是劳动者缺乏讨价还价能力的表现,而此种能力取决于一系列制度因素:劳动力市场结构,工人的选择权和第三方力量,工资的历史传统和有关最低工资的规定。我国的制度环境具有明显的资方偏向同时,由资方偏向的制度环境造成的劳动份额过低的格局只有通过改变制度环境来实现。
关键词:
劳动份额 讨价还价 制度环境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赵丹 王宗军
在正常产品市场上,引入产品异质性、研发溢出、企业吸收能力等影响企业创新的关键参数,利用非合作博弈中常用的逆推归纳法,考察研发结局确定下成本降低性工艺创新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对许可机制的选择以及许可得益大小的影响;在此模型设定条件下,以在位创新企业为视角,将两部制许可与固定费许可、产量提成许可进行比较。研究结论表明,在位创新企业的得益在固定费许可下随着其讨价还价能力的增强而增大,而在产量提成许可和两部制许可机制下,其得益不受讨价还价能力的影响,但其讨价还价能力却有助于许可机制的选择;无论实际创新程度和产品异质性如何,最优的许可机制始终是两部制许可,且与不许可相比,进行两部制许可总是最优的;在位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峰 尚永庆 邓雯婷
在中国的对外油气资源合作过程中,价格谈判是利用海外油气资源的前提,谈判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切身利益,因而讨价还价必不可少。讨价还价是合作博弈理论的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交易双方对价格的谈判,以期达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其实质是参与双方对特定利益的分割分配。谈判破裂点是讨价还价问题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对讨价还价双方的态度和结果产生影响,至少博弈方不可能接受低于破裂点利益时的分配。我们基于讨价还价理论,建立资源需求方和资源供给方的价格谈判模型,分析价格背后隐藏的既定利益分配规律,寻找影响双方合作的关键因素,对其进行情景分析,为我国成功利用海外油气资源寻找切实可行的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聚河
●装作热情。装出十分热情的样子,可以增加对方的信任感,使对方按你的条件达成交易。●狮子大开口。在谈判开始时报一个高价,然后逐渐让步,这样比你开始报一个低价得到的赚头要高得多。●亮出底牌。表明立场,用“价格构成分析法”或有力的证据向对方表明不能让价的真...
关键词:
构成分析法 天津商学院 折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覃家琦
在契约安排的讨价还价过程中,威胁点、风险态度、谈判实力起着重要作用;但契约安排的内容不仅包括讨价还价理论所讨论的作为结果的合作剩余分配,还包括作为过程的权利分配;而且,规则系统中的契约安排应遵循最优完全程度;而最优完全程度和契约调整问题,则要求我们考察契约背后的价值链、业务流程、资产配置和利益分配,并寻求四者与契约安排之间的匹配关系。
关键词:
契约安排 谈判过程 讨价还价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军林 李天有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冯春 芶韩丹 倪舒晨 张怡
基于Nash讨价还价博弈思想建立公平参考框架,构建随机需求下不同权力结构供应链的公平关切效用体系,将批发价格作为内生变量,充分体现供应链成员间的博弈互动,探讨权力结构以及公平关切对供应链决策和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的产量和效率始终高于制造商主导型供应链,但均低于集中决策供应链,分散决策供应链效率无法达到最大值。供应链产量和效率随主导成员的优势不公平系数递增,逐渐趋向集中决策供应链的最优决策值和效率。供应链非主导成员的公平关切能有效提高自身利润,而主导成员的利润随不公平系数递减,但其公平关切有利于提高非主导成员利润和供应链效率,实现稳定供应链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