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77)
- 2023(9711)
- 2022(7889)
- 2021(7515)
- 2020(6236)
- 2019(14247)
- 2018(13488)
- 2017(26107)
- 2016(13584)
- 2015(15206)
- 2014(14426)
- 2013(14412)
- 2012(13253)
- 2011(12102)
- 2010(11684)
- 2009(11045)
- 2008(11100)
- 2007(9417)
- 2006(8269)
- 2005(7588)
- 学科
- 济(58190)
- 经济(58127)
- 业(40303)
- 管理(40275)
- 企(33335)
- 企业(33335)
- 方法(29262)
- 数学(26933)
- 数学方法(26837)
- 制(19212)
- 银(19170)
- 银行(19024)
- 行(17789)
- 中国(17270)
- 财(16968)
- 贸(14676)
- 贸易(14663)
- 易(14254)
- 农(13514)
- 融(12657)
- 金融(12657)
- 业经(11689)
- 务(11199)
- 财务(11193)
- 财务管理(11184)
- 企业财务(10760)
- 度(10370)
- 制度(10364)
- 体(10217)
- 业务(9605)
- 机构
- 大学(198580)
- 学院(193915)
- 济(92653)
- 经济(91401)
- 管理(77026)
- 研究(69052)
- 理学(67197)
- 理学院(66503)
- 管理学(65795)
- 管理学院(65442)
- 中国(61150)
- 财(41974)
- 京(41291)
- 科学(39207)
- 农(37326)
- 所(34455)
- 财经(34434)
- 经(31892)
- 中心(31714)
- 研究所(31653)
- 经济学(30402)
- 农业(29936)
- 业大(29572)
- 经济学院(27656)
- 财经大学(26351)
- 北京(26188)
- 江(25679)
- 院(24031)
- 商学(22915)
- 商学院(22729)
- 基金
- 项目(133235)
- 科学(106482)
- 基金(103575)
- 家(92730)
- 国家(92042)
- 研究(90779)
- 科学基金(78814)
- 社会(63849)
- 社会科(60964)
- 社会科学(60950)
- 基金项目(54741)
- 自然(51470)
- 自然科(50411)
- 自然科学(50393)
- 自然科学基金(49623)
- 省(46815)
- 资助(42271)
- 划(41184)
- 教育(40314)
- 编号(31888)
- 部(31575)
- 重点(30001)
- 国家社会(28749)
- 创(28463)
- 教育部(27387)
- 发(27241)
- 中国(26968)
- 创新(26796)
- 科研(26281)
- 人文(25911)
共检索到288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远亮 葛鹤军
本文利用中国银行业有三年以上外资参股的银行面板数据,就引入外资对中资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外资股权与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呈显著正相关,引入外资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中国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增加了银行的利润,提高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因此,有必要加大引入外资的力度,适当放松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加强外资机构对中资银行业务的参与程度。以有效激发其参与改革的动力,延长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持股锁定期将有利于中资银行与其战略投资者展开更好的合作,实现引进外资更好的效果。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何蛟 傅强 潘璐
本文将具有不同股权结构的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边界法(SFA)分析中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发现不同股权结构的商业银行存在明显的效率差异,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成本效率较高,但利润效率最低,外资银行利润效率较高;不同股权结构的商业银行在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后改善了银行的成本效率,同时还促进了银行利润效率的提升。实证研究表明,中国政府对银行业实施的"财务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上市→完善治理制度"的改革措施对效率的提升有积极作用,银行业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蒋绵绵
中国银行业正处于改革中,包括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以及四大国有银行。本文通过研究1994-2010年的银行效率来预测改革效果。研究发现四大国有银行是效率最低的,外资银行最具有效率,引入少数外资股份有助于银行效率的提高。本文认为四大国有银行通过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是可以有效提高银行效率的。
关键词:
银行效率 收益 成本 外资股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恒 杜华东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历着从经济体制到行政管理模式的逐渐转变。普遍的观点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应该发挥市场的作用,减少行政手段的干预。中国的银行业正处于改革中,包括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以及四大国有银行。本文仅从银行改革的视角,探讨政府控股(行政管理模式)和外资参股(市场运行模式)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1994-2010年的银行效率来预测改革效果。研究发现四大国有银行是效率最低的,外资银行是最具有效率,少数外资股份有助于银行效率的提高。我们认为四大国有银行通过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减少行政管理手段是可以有效提高银行效率的。
关键词:
国有性质 银行效率 收益 成本 外资股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栋 周建平
本文采取SFA方法估计了我国14家商业银行1998年-2005年成本效率、标准利润效率和可替代利润效率;以所估计的效率作为评价标准,通过考察这些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银行效率的关系,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选择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国家在战略性地调整商业银行股权结构时应采用国有法人股的方式,而不是国家直接持股的方式,允许具备一定条件的外国战略投资者充当商业银行的第2和(或)第3大股东;在减持国有股过程中,相当多因素未清楚前,国家对4大国有商业银行仍应绝对控股,控股比例最好在58%-74%,对其它商业银行持股比例最好不要在10%-12%以避免银行效率陷阱。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银行效率 股权结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涛 蒋再文
基于21家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商业银行2004~2009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了少数外资股权对银行风险行为的约束效果。结果显示:少数外资股权的引入,对约束银行风险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外资持股比例越高,风险约束效应越强。此外,银行所有权属性的不同,使得少数外资股权的风险约束效应在国有控股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韩立岩 李伟
本文采用托宾Q方法度量了1999~2006年中国上市银行的特许权价值,并运用计量模型检验外资银行进入与中资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关系。研究发现,以资产份额和数量份额表示的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特许权价值显著正相关,特许权价值提高意味着银行冒险动机减弱,所以外资银行进入客观上促使中资银行以更审慎的态度控制风险行为,以求获取有利的竞争地位;与资产份额相比,外资银行数量的增加对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影响更为显著;在当前阶段外资银行参股对国内银行特许权价值还未产生显著影响;此外,银行特许权价值还与市场集中度及银行自身经营状况密切相关。
关键词:
外资银行 特许权价值 托宾Q风险行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殷炼乾 张淑伟
本文首先选取16家上市银行2008—2013年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得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五个主要的效率指标:技术效率、技术水平、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与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变化。随后按照外资参股比例的高低分组,运用Tobit回归模型,研究宏观经济环境、公司治理等因素对商业银行以上五个效率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资参股比例较高的商业银行而言,较窄存贷差的宏观环境能凸显其技术优势;中等外资参股水平的银行需增加人力投入以获取效率提升;对于低外资参股比例银行,应扩大所有者权益,找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君
使用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的度量方法度量1997~2006年间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并对效率进行回归,考察中国商业银行在产权结构改革中引入的外资股份是否对银行的效率产生了正的效应。度量出的效率表明:国有四大银行在成本效率上具有优势,但是在利润效率上不具有优势。这反映出国有银行存在的政府补贴优势和收入管理效率低下。回归结果显示:外资股份的存在的确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效率,但是这种效率并不显著。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成本效率 利润效率 外资银行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胜邦 段希文
银行股权成本是银行内部资本决策的基准,也是计量银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重要因素。本文尝试性地运用CAPM模型估计国内10家上市银行的beta因子和股权成本。本研究认为,运用CAPM模型估计国内上市银行的股权成本具有可行性,beta因子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不同银行经营策略和风险的差异,目前国内主要上市银行的实际年度股权成本约在10%-13%之间,高于发达国家上市银行平均水平,现阶段国内银行的盈利水平不仅能够补充投资者的风险溢价要求,而且提升了银行的经济价值。本研究为全面测算国内银行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奠定了基础,也为分析正在进行中的资本监管国际标准改革对国内银行业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何维达 于一
基于2000~2008年10家中国上市银行数据,本文引入了Z指数衡量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并对外资银行进入、外资参股与上市银行Z指数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与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现U型的非线性关系,外资银行进入之初能够降低银行风险,当外资银行资产份额达到及超过1.94%的临界值后,导致风险增加;在现行参股比例约束下,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并没有显著提升银行治理水平,外资参股增加了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此外,高股权集中度会削弱治理机制作用,放大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唐旭
2006年12月8日,由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银行家》杂志(英国)及本刊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题为“后WTO时代中国银行市场:竞争、合作、共赢”的国际研讨会。会议邀请到了中国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以及渣打银行、瑞银证券、高盛(亚洲)及《银行家》杂志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金融界的高管,就上述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地讨论。本刊特辟专栏刊登各位嘉宾的演讲内容,以飧读者。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艳
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FV)与银行的冒险动机密切相关,FV高的银行因珍惜其FV,避免破产并被吊销执照,会自动采取审慎的经营战略,反之,FV低的银行冒险动机强烈,发生银行失败的可能性更大。本文以改进的方法度量了1994—2003年中国14家商业银行的FV,并对此面板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提高中国FV的对策建议,以强化中国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动机,增强其竞争力。
关键词:
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 冒险动机 面板数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郝世赫
我国商业银行EVA绩效与其驱动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依存关系。当银行总资产收益率低于门限值时,商业银行总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以及资本充足率对商业银行EVA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而存贷比与银行EVA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联。当银行总资产收益率高于门限值时,商业银行总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以及资本充足率与商业银行EVA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联,但存贷比能够显著地提升银行EVA绩效。因此,商业银行在运营中应当不断根据自身状况进行调整,最终实现绩效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EVA 银行绩效 驱动因素 商业银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森
文章基于StoNED方法,结合DEA与SFA方法的优点,对中国商业银行1996~2005年间的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通过对X效率的测算,发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绩效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时,国有商业银行在2002年之后绩效得到明显提高,我国的银行改革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
商业银行 X效率 StoNED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